离开轮椅史铁生挪动不了半步,但他却想得很远;史光柱连点光感都没有,他的诗文中不但不缺乏色彩,反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柱单拐的刘维嘉,既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残疾人作家,又是一位区残联的领导者,区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委员。当我读完他即将出版的散文集《运河畔抒怀》,让我感到很兴奋。领导干部从事业余文学创作的太少了,而身为残疾人的领导干部,这样的例子恐怕是少而又少。
文学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按照人们一般性的常识,好的文学作品能带给社会善良、希望和美好。如果领导干部迷上了业余文学创作,他的内心世界一定会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善良的内心世界对从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一位女作家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学文学的人犯罪率极低。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但善良的内心对于从政者是需要的。从政者热爱业余创作这一点,我认为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柱单拐的刘维嘉,他的内心世界不柱单拐,反而出奇的健全。他的心走得很远,他的腿也跟得远,他的笔走得远而又远。那厚厚的一叠书稿,把我带到了寒山古寺,带到了苍山洱海,带到了沱江之滨,带到了大运河畔,让我足不出户饱览了祖国的大好山河。有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完全是文学带给我的力量,这完全是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大自然的爱,带给我的兴奋。
我以前对残疾人朋友了解得不多。去年秋天,我先后在朝阳区残联、中国盲人图书馆为残疾人朋友,其中还有不少盲人朋友举办过两场文学讲座。才了解到喜爱文学的残疾人朋友还真不少,竟然有的同志笔耕不辍几十年,这不能不让我动容了。文学由大众化走向了小众化,阅读的群体越来越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还有许多的残疾人朋友依然对文学一往情深,这着实令我兴奋不已。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没有展览过去的痛苦,也没有描述自己拼搏、奋斗的惨烈,更没有读到成功后的喜悦,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命运、社会与人生,对待自己经历过的痛苦、挫折、困惑、奋斗与抗争,他没有彷徨,没有叹息,我却明明白白感觉到了文字背后的宽容与真诚。
我读着作者笔下的文字,心情一下子穿越了冰封雪飘的冬季,一下子感觉到了周身的温暖;心情一下子穿越了没有色彩的季节,眼前出现了五彩缤纷的图景。这是缘于作者的心智十分健全。他具备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生活中美好的心灵,一支记录美传递色彩的笔。这三样具备十分重要。有些作者感叹生活的不如意,感叹活得太累、太郁闷,竞争的压力让他们的心理变了形,作品不自觉地流露出暗色,与这位残疾人作家笔下的意境、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我在最近才见到作者,那是在旅游题材文学大赛的颁奖会上,他的游记散文《湘西沱江漫笔》获得了“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最佳文化散文奖”。在这本散文集中,正好收入了这篇作品,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一个“漫”字用得准确、生动。看起来漫不经心,实际上匠心独运。作者没有停留在景色的描绘上,而是在描述的过程中加进了自己的思考与议论,这正是文化散文的一大特色。
游记散文的写作很难,这一点作家们都很清楚。《岳阳楼记》、《石钟山记》、《内蒙访古》,古人、今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中国现有的风景名胜,都被作家们写遍了,有的地方竟被文坛圣手写过多遍,想再突破更加难上加难了。作家的年龄已经不年轻了,但他的心理年龄仍旧年轻,他仍然保持着一颗童心。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激情。我认为这激情十分可贵。作为一个写作者,保持住内心里的激情很不容易。就写作本身而言,创作怎么可能离开激情呢?
话还得说回到游记散文的创作上来。就以天安门广场为例来说吧!写过的人实在太多了,可今天仍然有人还在写。难道他们就不怕撞车吗?不怕,为什么?因为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不同的文笔。一千个人写天安门,就有一千种写法,一千种表述方式。再比如《红楼梦》研究,从五四运动至今仍在研究,每位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是对立的,这就形成了争鸣。对于文学创作与研究而言,争鸣是一件好事。越争观点越明,越论事实越清。而我们的这位残疾人作者,并没有被古人的辉煌所吓倒,而是静下心来观察、思考、分析,最后进入专注的写作状态。
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面对那些前人留下的遗迹,作家一般都持歌颂的态度。比如泰山、黄河、杜甫草堂。而我们这位身有残疾的作者不是这样。《造访寒山寺》就另辟蹊径。作者把寒山寺比喻成一位历史老人,是这位历史老人领着他走进这座千年古寺,他和老人边参观边对话。历史和今天见面了,唐代诗人张继和今天的作者对话了,寺院的土木建筑者与文学圣殿的建筑者对话了。这正是这篇散文的可贵之处。作者跳出了对前人遗迹的敬畏,跳出了一般作家思维的老套子。敢于在表现手法上创新,这正是游记散文生命力之所在。也许作者在语言上仍然有可以推敲之处,也许作者在查阅典籍上确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一篇作品而言,只要有突破,只要视角独特,就可以算一篇好文章了。
残疾人作者的文学创作究竟意味着什么?我在为残疾人朋友们举办了两次文学讲座之后,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读了小刘同志的这本散文集后,我猛然间有所顿悟,残疾人作者用他们笔下的文字,铸造着自己的情感世界,用他们手中的笔,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诉求日益提高,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愿,诉说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认知。史铁生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犹在。一位又一位残疾人作家接过了他手中的笔,继续思考命运,书写人生,也许你能书写出人生的辉煌。
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朋友们,该怎样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如意?怎样面对人生中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请你打开这本散文集读一读吧!也许你会或多或少受到启迪。
二零一二年一月于北京
本文作者简介 :
林 非,著名学者,散文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原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名誉会长。
张骥良,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第一个写作并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溥仪,终结一个时代的人》(荣获全国“首届盲人文学奖”一等奖)的盲人作家,至今已在全国近500家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文学评论、诗歌、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作品达500万字。
[下一篇] 善于采风 笔下生风——韩立军《生命的图腾》序
[上一篇] 电视连续剧《大秦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