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义工记
义工记
作者:徐树仁
                                                                               
       中午,慵懒地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地刷着快手和微信朋友圈。除了“阳了个阳”、男女区委书记聊天记录,要不就是各色美食,看的让人昏昏欲睡。
       忽然,朋友圈刷出一则消息:一场疫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传染病的厉害!经过多日的体会和感悟,研究了一治疫良方,无论是高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呕吐、痰多,都有很好的疗效。自今日下午3:00开始,连续三天把药煮好、免费施送大家,请大家准备好器具,自行到和生堂领取。施药期间招义工3名……不觉眼前一亮,何不做义工去。
       穿好衣服、戴好口罩,按图示地址找到了距家几百米远的诊所。敲门无人反应,于是按招牌上的电话打了过去。说明来意,对方回答回家吃饭去了,要等一会才能回来,于是在马路上信步等待。
        一会儿大夫来了,车上带来了煤气罐、灶具以及烧水用的大铁桶等。简单寒暄后同另外几个义工一起把东西搬进去,设置好灶具,把两个大铁桶反复地进行清洗后,其中一只按剂量加入各类草药后加水开始煮起来。我看了看处方,里面有荆芥、薄荷、防风、桔梗 、生草、芦根、白茅根、板兰根、浙贝母、竹茹等。作为一个外行,虽看不懂药性,但确信都是治病的良药。诊所是一个一楼的住室改造而成,客厅摆上了盛着各种中药的药柜,三个住室变成了诊室、病房和储物间。餐厅摆着两个自动熬药机,里面有煮好的成药;厨房的灶台上大铝锅也煮上了药材,“咕嘟、咕嘟”地冒着白气。
      把煮药机里面的药水放出来, 用塑料桶倒进外边的铁桶里,便开始了施药。两名义工穿上了防护服,据说也是两名大夫,专门赶来帮忙的。人们陆续赶来,或拿着保温杯,或拿着罐头瓶,也有的拿着矿泉水瓶。两名大夫连同一位美女义工(据说是安各庄中学的一名教师)开始分发,并不时叮嘱着注意事项。人一多,我便开始维持秩序,请大家排好队,保持距离。并学着大夫的口吻叮嘱大家:每人一次喝200毫升,每天三次,用药期间不要吃油腻、腥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喝酒……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200毫升是什么概念。我于是通俗的解释:知道饭店喝酒用的玻璃杯吧?两杯就是200毫升。
        拿到药的人,对我们千恩万谢。我们百般解释,不要谢我们,我们只是帮着分发一下,要感谢沈大夫(从公示栏中得知,大夫叫沈小刚)。今天按家中人数领取,明天、后天再来领取,新熬的药药效才好。此时车上下来一位少妇,拿来了很多塑料杯子和塑料袋。说是卖冷饮的,捐献点杯子,如果不够明天再拿过来。
       熬药机煮完后,又加上水煮起来;大铁桶沸腾了15分钟后,药汁舀出来又加水煮第二轮。接水、搅拌、盛药汁、分发、维持秩序、叮嘱注意事项……到下午五点,煮了五百多斤药汁,受惠群众达一千多人。
        出于记录者的敏感,我提出要报道一下。沈小刚大夫连忙摆手拒绝,称自己只是做了一点举手之劳的小事儿,不值得宣扬。我说这可不是小事儿,这是大爱之举,是满满的正能量,值得在社会上推广。他有些无奈的说,我这人生活比较简单,平时就是“诊所——家”两点一线。除了病人就是看看书,多学习一点儿,就怕那些繁杂的来往。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能保持这种宁静、仁爱之心,实在是难能可贵,不由让人更加肃然起敬!
       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半天的义工生活,是不是可以说助人施药、神清气爽呢。一个人,如果满脑子都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他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只有心无私念、不为名利,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帮助别人的基础上,生活才有意义。况且作为一名胸佩党徽的老党员,学不成焦裕禄、孔繁森,那就在平凡的生活中发出一丝微弱的萤光吧。不为照亮别人,只图自己心安。明天、后天,包括以后有类似的活动,我还会参加。
       躺卧在床,堆砌词语,以为记!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义工行善,遍染药香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