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21年1月6日这天,北京仍刮着七 八级的大风。因为连续几天的风寒效应白天的最高气温已经降到了负10摄氏度,夜间成为这些年来最冷的一个晚上。据当时的新闻报道,那几天北京的寒潮,已经打破了1966年以来最冷的极致!
而我眼前这片细嫩的小竹林还是翠绿叠叠,阔叶飘洒,大幅摇摆着身体傲立于寒风之中!我想,这毫无遮挡的竹子就不怕冷吗?在寒风中百受折磨的竹叶就永不凋落吗?大风过后,我看到它们的小腰杆还是那样的直挺挺,低温的寒潮并没有给它们带来丝毫的损伤!
在寒冬里的阳光下,读着清代诗人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心中对眼前的竹子又是充满了深深地敬意,真是让自己触感生情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说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子的柔美,而是竹子的刚毅;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竹子内在精神。诗中首先用一个“咬”字打头,这一字可是千钧之力啊,充分描写出竹子的刚毅性格;紧接着用“不放松”三个字来补足“咬”字,把竹子的个性特征就表露无遗。这正是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的写照。
先前我以为竹子都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因为那里的环境、气候更适宜竹子生长。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来到首都,我才知道竹子在干冷的京城已经落户了!到紫竹院公园里,可以欣赏到许多不同的竹子: 有粗的、有细的;有大叶子的、有小叶子的;有紫色的、有黄色的......
在我的心中,北京的竹子还有着不一般的含义:它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展示着青春永驻、代表着首都人的精神风貌!
竹子位岁寒三友“松竹梅”之列;又以其高雅的品格被人们称颂为“松竹梅兰”四君子。大诗人苏轼的“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表明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会有多重要。
曾记得陶铸先生在他《松树的风格》一文中赞扬了松树,大文豪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白杨树进行了夸赞。今天在我的心目中,竹子无论是在吃苦、还是耐寒、或者是耐旱,都绝不亚于高洁的青松和笔直的白杨树!
不信再到紫竹院公园看看耐寒的竹子吧,这种感觉就会让我肃然起敬:湖水已经结冰、大地已经封冻,可扎根在这里的竹子群,它们相拥着迎风斗寒。它们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青!充分显示出竹子不畏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
我想这是一种让我看得见,而又确实存在的竹子有着一种怎样精神啊!我说:竹子的这种傲骨精神不正是我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吗?
要知道当今竹子,还为山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呢!许多人们倚着青山绿水、靠着青翠欲滴的竹子实现了小康梦!想想吧,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竹子能够无私地为人们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啊!
在我心中竹子虽是极普通的一种植物,可这些年我还是好好地观察了身边的它们: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竹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过后,竹笋“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冻土,脱下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我想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正是这种顽强精神吗?
2023年1月15日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寒假猪倌——冬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