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渌水阅读‖《烟台晚报》2023年2月
渌水阅读‖《烟台晚报》2023年2月
作者:渌水诗刊

 年在儿歌童谣里

富周

进了腊月,年就不远了。

盼着、盼着,日子在凛冽寒风和瑞雪飘飘中悄悄离去,心中期待腊月三十的到来。春节,才是中国人心中真正的年。

等待的时光,禁不住哼唱起儿时的儿歌童谣。朗朗上口,歌词充满童趣。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人们,谁的脑子里不留存几首过年的儿歌童谣呢?

儿歌童谣里的年,有苦也有甜。

传唱最广泛的当属这首,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

往回退四、五十年,这首童谣在偌大个中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很少有人不会哼唱,那是要从腊月初唱到正月初一的。歌里全是吃食,过去的岁月,物资匮乏,平常的日子,百姓们省吃俭用,嘴寡口淡,365天就盼着过年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呢。

过年能吃上平常饭桌上很少见的鸡、鸭、鱼和肉,美呀。那时的大人、孩子嘴都馋,大人把口水悄悄咽到肚子里,孩子们口水流成哈喇子。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年就是孩子们打馋虫的药,或是几颗水果糖、或是一把炒花生、或是亲戚家送来的稀罕食物。

最解馋的是那锅肥嘟嘟、香喷喷的烀猪肉。二十六,炖猪肉,在我的记忆里,都存留着半夜顶着瞌睡,咽着口水,守在火炉边,盼着猪头、猪蹄、猪下货尽快炖熟。熟肉出锅那一刻,从妈妈或奶奶端着的漏勺或筷头上,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大口,一边从嘴里往外哈气,一边香香地吞咽,耳边想着妈妈或奶奶带笑的责骂,不怕烫呀,个馋猫------

老家的儿歌童谣,过小年、过大年,俺娘给俺两毛钱,买火鞭、买炮仗,劈里啪啦一后晌(夜晚)。这也是我小时候过年唱的歌儿,流传于鲁中地区,别的地儿是不是这样唱,就不清楚了。

两毛钱,只能买一串当地俗称麦秸莛的小鞭。若是成串燃放,两三秒钟的事儿。不舍得一次听响,需拆开打散了,装进口袋里,燃根香,掐着小鞭,点一个放一个。,响声不大,但干脆。就是这样,也不能紧着放,一串小鞭哪能熬过一后晌。一般是大年初一清晨,挨家挨户乱蹿,眼瞅地上的碎纸屑,专找没有炸响的鞭炮,遇上了赶紧塞进衣袋里。到了半上午,小伙伴挤在村头一起比量谁捡的多。要是哪个小孩子遇上带着火星的鞭儿在衣袋里炸响,崩碎了衣服,这个年就有的过了。中午一定不敢回家,找个苞米杆儿垛猫到天黑。又冷又饿,实在靠不住了,胆战心惊摸进家,不去看大人的脸。往往早有小伙伴对家里人提前说了,父母会黑着脸,威胁道:今天过年,先饶了你,你等着!自知闯祸的孩子不言语,钻进被窝蒙上头装睡。第二天,天不亮赶紧起床,去厨房装一兜吃的,趁大人没醒就跑出去了------

过年让鞭炮炸破衣服的事儿,我碰上过两次,七岁一次,九岁一次。

我还听过一首过年童谣,滴答滴答金,过年娶芒妮儿;滴答滴答金,过年娶芒妮儿。芒妮不上轿,嗵嗵两大炮!

这是我的作家朋友海滨唱的。他说,这儿歌只是流传在他姥姥家周边的几个村庄,别的地儿不唱。

姥姥家说的滴答金就是咱们小时候过年燃放的解闷儿。他说,我小姨出生在芒种这天,姥爷给她取名芒妮。小姨长到十七、八岁,出落成一朵花,十里八村闻名。周边的半大小子,见到小姨挪不动腿儿,有事没事围着小姨打转转,小姨从不搭理他们。有个嘴巧脑子活的小伙子,在大年三十这天编出儿歌,滴答滴答金,过年娶芒妮儿,芒妮不上轿,嗵嗵两大炮

他讲道,初一早上,孩子们在街上唱,滴答滴答金,过年娶芒妮儿,芒妮不上轿,嗵嗵两大炮。我那时候6岁,跟在他们身后拍着巴掌唱,被追赶上来的小姨一把拽过去,照着后背打了两巴掌。

作家朋友一边比划一边讲,笑得欢实。

我们都笑,说,这是听过的最美的儿歌童谣。


画石记

/富周

2020年春天以来,因疫情不能远行,长时间待在家中烦闷,除了重拾写作爱好,没成想有意无意间又添一项喜好,画石头。到目前,不知不觉已经画了二百三十多块石头,几乎全是中外作家的头像,书柜盛不下,只好装进收纳箱里。暗无天日的塞得满满的狭小空间,挤挤挨挨,着实让中外文学大师们受委屈了。

画石头的开始,无非是面对电脑写不出东西憋得难受,就近外出走走,到人少处转转,碰巧在河边捡块鹅卵石,回家照着网上周树人的漫像描画在石头上,然后涂上国画颜料、上清漆,一周后晾干,然后恭恭敬敬把大师偶像请到书桌上。在微信群里显摆一下,朋友见到非常喜欢,打电话要了两遍,于是送了。之后,又画了十几块,全是中外文学家的头像,零零散散,书桌上、书柜里,都有了大师或笑或悲或平静或思考的脸庞。

某日,对视书桌上的一位文学大师,他突然开口说话了。跟我聊他的人生经历,说他的文学创作过程,还说了他的夫人,说了他的孩子。最后,他悄悄告诉我,他有个非常可爱的女朋友。我说,是情人吧?他脸红了,红的很可爱。

于是我和石头上的大师做了好友。

后来,上瘾了,越画越多,基本都留放家中不舍得再送人。摆在僻静处,我和他们都做了朋友。一般都是他们悄悄地说,我静静地听。偶尔我也向他们提问。大多数问题他们都给我解答,遇上他们不愿解说的东西,我就上网找度娘。其实那些问题并不深奥,可他们为什么不说呢?我没继续问。

做朋友之初,我们就有约定,相互尊重,不强人所难。文学大师们非常好相处,他们纯粹至性的做派,在我看来就是一群天真纯洁的孩童,虽然他们能够洞察事理,却一点儿都不世故,结交这样的朋友真好。

向大师们探寻真理、学习知识逐渐成为习惯,我经常关上门与他们对话。有时是一对一交谈,有时是他们群口反驳我、批评我。他们真不留情面啊,但是我听得心服口服……

时间久了,我更加信赖他们,他们是我人生旅途的指路明灯。真诚敬奉他们,我的石头上的文学神灵们。


守口如瓶

/周红

我们南河村的老人们说,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已经四十多年不见的过年上门看新媳妇习俗,今年又搞了一次。

咋回事呢,您听我讲。

村委主任周宏伟的儿子周小凯研究生毕业后,在700里外的城市工作。去年过年领回了对象,见过的人都说,十里八村找不出那样漂亮的姑娘。准公公周宏伟乐得合不拢嘴,满脸喜兴地告诉村民,夏天就给他们选日子结婚,到时候大伙儿都来喝喜酒啊。

姑娘漂亮不稀奇,十里八村见不到,想看,电视、手机里天天有。让人好奇的是,周小凯结婚那天,新娘怀里抱个大瓷瓶,瓶口用红布蒙着,红布又用五彩绳牢牢地系住。我们当地风俗,都是新娘子手里捧着鲜花,怀里搂个瓷瓶头一回见。村里人爱打听,一问说是新娘老家的风俗。于是人们开始猜测,瓶里装的是城里的新房钥匙、豪车钥匙?亦或是金银珠宝、存折?让人们更着急的是,周小凯替新娘解释,今天这瓶不能打开。

看到乡亲们失落的表情,新娘大方地应允说,感谢亲朋好友光临我和小凯的婚礼,如果大家想知道瓶里装的什么,欢迎今年春节到我们家里来做客。人们心里嘀咕,过年才揭晓,他们这是什么风俗?

这不,大年初一晚上,好奇的人们陆续聚集到周宏伟家里,然后又挤进周小凯半年没回来的新房里。见人来的差不多了,小凯媳妇抱出瓷瓶,当着众人解开五彩绳,揭掉红布,把瓶子口朝下倒转,里面什么也没有,空的!人们好奇的脸上挂着失落。

小凯媳妇缓缓向大伙解释说,在我们那里,出嫁的姑娘都要抱个封口的瓶子。寓意是,到了婆家要尊老爱幼、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多做少说,对家庭和睦不利的话语,要守口如瓶------

哦,原来是这样,人们恍然大悟。

人们不知道,小凯媳妇没有告诉他们,按照风俗这瓶是不能打开的。还有她老家的姑娘结婚,抱的是通体红色的瓶子。而她抱个青花瓶,因为她喜欢清静安雅的日子。老家拴瓶口的绳子也是红色的,而她用了五彩绳,她是希望生活的美好多姿多彩。


过年礼物

/周红

过了腊八,兔年的春节要来了。奔波在外的游子到了该回家的日子。风尘仆仆,行色匆匆,他们拖着的行李箱里、背负的行囊里,必定塞满给亲人的礼物------

塞满行李箱

猫咪的蝴蝶结放在最上面

毕竟,它又陪伴父母一年

这是我触景生情写的一首三行诗,作于腊月十一,题目就叫礼物,由渌水诗社发表在《鄂州周刊》。朋友读到后问我,又是礼物又是父母还有猫,蛮有镜头感,里面有什么故事吗?

那天,同楼层邻居的女儿从武汉回来了。这是她春天离开后第一次回家。父亲把她从车站接回来,她随身携带的行李塞满轿车后备箱。一家三口像搬家,从楼下往楼上搬了好几趟。行李搬进家,女儿对父母很是亲热,又是抱又是亲,妈妈很享受,倒是爸爸略显尴尬。当时我帮着拖箱子进门,正好在碰上现场。

女儿很有礼貌,说要找礼物送我。打开箱子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物件是一个漂亮的红色蝴蝶结,女儿拿起蝴蝶结,似乎忘了开箱的目的,冲着爸爸妈妈问道:妈、爸,小猫呢?咪咪呢?爸爸赶紧到阳台抓来小猫,女儿把蝴蝶结戴在小猫脖子上,那小精灵立刻变得更可爱了。它初次被打扮,大概不适应,抬起前爪一个劲儿地挠蝴蝶结,爸爸放下它,小猫立刻跑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妈妈故意挑理说:看看,一走就是一年,不挂着我们,光想着小猫了……”女儿搂着妈妈肩膀说撒娇地说:谁说不想你们,给您的礼物都在箱子里呐。不过第一件要先给咪咪,因为我不在家,是它陪伴的你们。

猛然间,我发现妈妈的眼圈红了,爸爸的样子也不自然。

三行诗发表后给邻居看了。女儿感谢我,第二天早上送我一大碗她做的热干面。告诉我,武汉人过早吃的最多的就是热干面。然后,对我解释,武汉人说的过早就是咱们说的吃早饭。我笑着拍拍她,说哈哈!阿姨第一次吃热干面,谢谢你。

晚上,邻居女儿敲门进来,手里举着一张白纸,开心地说:阿姨,你看,我也写首三行诗。接过诗稿,上面写道:

脚,不再接受高跟鞋的挤压

说话,不用卷着舌头装嗲

爸爸、妈妈、小猫和我一起乐哈哈

我问她: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她得意地说:回家过年!

我盯着姑娘的眼睛,发现她很快收回笑容,竟然愁绪涌上脸面。我转头装出没注意的样子。在心里嘀咕,唉,一个人出门在外,难事多呀。

送走姑娘,突然想起儿子前几天说的事情。他说,春节要从同学家领只小猫回来,当做送给父母的过年礼物。

哦,我醒悟过来,今年六月儿子参加高考,他喜欢的大学全部都在二千里之外的南方……

[下一篇] 张行方系列文学作品欣赏之——长路慢走

[上一篇] 在杜鹃花盛开的日子(散文)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