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喜爱文学——春的味道
喜爱文学——春的味道
作者: 马占顺


       那天我把今年被北京作家协会批准为会员的好消息,第一时间就微信告诉了我的老领导。

      第二天按照事先的约定我来看望老领导,他开口就对我说:占顺,咱这秀才怎么没有早发现啊?我说上班只是天天忙于日常的工作,哪有什么时间摆弄文字啊?其实早在1993年,我就成了《中国社会报》的特约通讯员。

      的确上班时间或者下班时间,我都在单位忙于工作,甚至都没有节假日。说白了就是一年到头我都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这次我给领导带来了最近新出的,自己写了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梦回西单》。接着告诉领导,这是我退休后,才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打开电脑静静地回忆着自己的生活,慢慢打印成串串文字,形成篇篇文章,最后成书。

      其实,我对文学的爱好,源于中学的语文课上。

      语文老师对课文的写作手法,对每段、美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还有那绘声绘色段落和故事的讲解,总让我听得走魔入神似的!

      那个年代,我们薄薄的语文课本上,仅有的几篇鲁迅的文章或者古文,因为今天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明天到工厂去参加劳动,后天又在学校挖防空洞,时间的耽误老师都讲不完。

      为了充实自己,更多地学习人家写作长处,我成了西单邮电局的常客。每月月初刚刚出版的《作文通讯》我是必买的。因为这里面对写好作文提供了各种题材的范文——议论文、政论文、杂文;还有诗歌、散文、日记和小说等等。在这个薄薄的册子里我望到了大海,听到了涛声;我看到了天空,白云蓝天和红日;我嗅到了花香、闻到了墨香!

      这种充实感和幸福感一直充盈着我的心。

      后来当兵了,连队文化生活的极度枯燥,让我天天闻到的就是令人作呕的臭汗味;让我夜夜享受的就是噪音极大的呼噜声。可这是我生活的原本,更是我创作的真实素材啊!

    《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是我的又一位老师。记得八九十年代的《五色土》仅仅就是一个小小的版面,可是杂文、小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都包容了。大作家的作品天天有,傍晚饭饱之后倚在床头,端起茶杯品一口“毛尖”,眼前欣赏的这一篇篇美文就如在睡前享受了一场场盛宴,而后醉醉地进入梦香!

      退休后偶然的一次机会,遇见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骥良老师。他初中文化,眼睛只有0.01的微弱视力,袖珍的个头还是位不足一点五米的残疾男子汉。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

      张骥良1992年下岗后,凭着自己的一双脚和这张嘴,采访了社会名流、作家艺术家、各类明星等八百余人,他写成采访文稿,自己到邮局给各个报社寄出;还是靠这双脚和这双手,顶风冒雨,寒来暑往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他迈入皇家后代的院子里,进入这一个个耄耋的老人之中,收集着一段段有价值的故事,再一笔一笔吭哧吭哧地写出。最后就有了四十余万字《溥仪 终结一个时代的人》这部流传海外的传记文学!

      我好敬佩张骥良老师啊!

      刚见面时他让我惊讶——不知道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残疾人有这样大的精力,更不知道他只有初中文化怎能够驾驭这样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可是他做到了,而且完美无缺!我敬佩他每天坚持一千字必须完成,这是他的创作底线;我敬佩他为人谦和的品德,这是他溶于水的魅力。

     说了人家这么多,总该表白自己的心情了吧。我退休后决心把自己也打造成一名让自己满意的老头儿。那么就写写自己的生活、回忆个人的感情吧。动笔,我想张骥良老师眼睛恨不得要贴在桌子上,一天还要完成1000字的创作,那么我视力不减,又为什么不能完成两千字甚至更多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几年我在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除了做文化养老事业外,就是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把个人的感慨洒在纸上,把自己的温馨传播社会,把我你的美好祝福渗透人间!

 

      2023年4月1日写

 

[上一篇] 父亲的老酒

[上一篇] 地铁“去英语化”感言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