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我不想,不想长大 ——谈旧时通州的儿童游戏
我不想,不想长大 ——谈旧时通州的儿童游戏
作者:郑建山


       童年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个游戏,一段故事;一个游戏,一段童年。从童年走过的你,哪个游戏曾让你乐此不疲,哪个游戏曾让你尴尬捧腹,哪个游戏曾让你在小伙伴面前趾高气扬?
记忆一点点浸润开,一张张顽皮的笑脸也愈发清晰……
       游戏,俗称玩耍,是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游乐活动。旧通州民间游戏大体分为两类,儿童游戏和成人游戏。有的游戏儿童和成年人兼而有之,没什么年龄界限,这主要表现在季节游戏中和节日游戏上。
      儿童游戏以嬉戏、消遣娱乐为主,其特点是有较强的随机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易学、易会、易传,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能激发儿童的浓厚兴趣。下面将通州旧时儿童游戏作一简要的介绍,算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个礼物吧!


      捉迷藏:通州叫藏猫儿或藏没儿,是很好玩的游戏。晚上,月亮升起,虫声唧唧,树影婆娑,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捉迷藏的玩法简单有趣。先分工:各儿童右手握拳相叠,并握住下一人手指,然后自上而下抽,谁抽到7,谁就是“捉人者”。众人藏,附近场院、柴禾垛、碾棚、磨棚或胡同犄角儿旮旯等都是好场所。一人蒙其双眼。其余儿童各找隐蔽处躲藏起来,毕。被捂双眼的“捉人者”连问三声“藏好没儿”,如没人回答。“捉人者”就开始寻找,月色朦朦,人影绰绰,神神秘秘,找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人时,藏猫的人就会跑出来,“格啊格”,一边跑一边喊,招引“捉人者”来堵截,某儿童跑到了事先说好的固定地点,摸到一个预定的实体,没有被捉算嬴。跑动时被捉或躲藏地方被“捉人者”找到,算输,成了下一个“捉人者”。唐代元稹《杂事》诗:“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辩花丛暗辩香。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捉迷藏游戏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于通州捉迷藏游戏起于何时,因为没有相关资料,只好待考了。我想,大概也有上千年了吧。


      摔泥盆儿:通州域内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摔泥盆或摔泥锅,还有叫摔泥饽饽的。参与者大都是半大小子。将河沟里吸饱水分的胶泥(滋泥)抠起,揉成软硬适度的泥团,做泥盆儿。泥盆直径十一、二厘米。底薄,边儿厚。底薄是指泥盆中部底面要吐唾沫用手指捻薄,边儿厚是指泥盆儿的帮要有适当厚度,这样,摔泥盆儿时才不至于把边儿摔裂。泥盆儿做好,比赛开始。参赛儿童各个精神抖擞,手托泥盆儿,“扑”,吹口儿“仙气”,然后,抡起胳膊朝地猛摔。边摔边唱:“天崩崩,地崩崩,中当间儿摔个大窟窿。喂哇!你来打补丁。”“哇哇哇!我的泥盆儿响不响?响!”泥盆儿中部底面鼓面破碎,“砰砰”,泥片儿四溅,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儿童们争看谁的泥盆儿摔的窟窿大,评述谁的泥盆儿摔的响。输了呢,恐怕真的要给“打补丁”了。


      跳绳:古称跳百索。在通州域内很是盛行。跳绳方法有两种:即单人跳和多人跳,或“跳短绳”和“跳长绳”。前者为个人游戏。一人持绳两端用力甩动,双腿或单腿在绳圈中跳动,以跳动次数多而不为绳所拌者为胜。后者为集体活动,两人牵长绳上下摆动,数人轮流跳入摆动的绳圈中,以能不为绳所拌者为胜。至于具体跳法,那就多了。有一人抡绳自跳;有两人抡摆长绳一人或数人跳;有两人抡一绳索并跳;还有两人用两条绳索交叉抡,一人在中间两脚跳。有单腿跳、双腿同时跳、一前一后跳等。各个跳法都有名称:什么“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双摇飞”、“八字形编花”等。跳绳游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称跳绳为“透索”,宋代为“跳索”,明清时称“跳飞”、“跳百索”。《清风阁诗钞》诗云:“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说的就是跳绳。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有不少小同学在课间进行跳绳游戏。九十年代,我在通县二中教公共关系课,课间休息时,也有不少同学跳绳;2009年吧,通州区文化馆还组织了跳绳活动。搞得还不错,不过,成年人已将游戏变成健身活动了。


      “抽汉奸”:本名抽陀螺,在我看过的资料中,好象只有通州人将陀螺称为“汉奸”;我想,这可能是通州人民对背叛祖国,卖身投敌汉奸的痛恨吧。“汉奸”制作很简单,选择一块不大圆的木料,用刀削或镟成圆锥形,尖端钉上转子(滚珠或钉子)。用长约五、六十厘米的木棍儿和一块不长的布条或绳子做鞭子。 玩时用鞭绳在“汉奸”上环绕数圈,放在地上,后迅速地抽回鞭绳,使“汉奸”在地上急速地旋转。这时要抽上几鞭。后,每隔一定时间要用鞭绳抽打数次,抽时要用力均匀,否则或转不起来或被抽死。“抽汉奸”游戏一般在春天进行,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唱:“打汉奸,抽汉奸,棒子面,涨一千。”非常有趣,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使孩子们玩味历史。


      搳拳走步:又称“跳跳猜”。是一项跳跃性游戏。两人或四人参加,两人玩自己搳拳自己走步;四人玩分成两组,每组甲负责搳拳,乙负责走步。以“锤子”、“剪刀”、“布”来决定跳跃的步数。出“锤子”(拳头)的砸“剪子”(伸两个手指)赢走十步;出“剪子”的剪“布”(伸出五个指头),赢走两步;出“布”包“锤子”,赢走五步。场地要求平坦宽敞。先划定起跳点,指定前方大约10 米或20 米处的树或某一标志物为折转点。比赛看准先重返至起跳线。游戏开始,两人用相同的节奏喊:“跳跳猜”,出拳。如果甲出“锤子”,乙出了“剪子”,甲向前跨跳10 步;再喊:“跳跳猜”,出拳,乙又出“剪刀”,甲出了“布”,乙向前跨跳两步,⋯⋯这样继续下去,看最后谁先返回并首先跃过起跳线为胜。如果最后只剩一步的距离,而获得跳10 步的机会,也可规定再向回跳9 步,这样在终点附近往返,直到以应跳的步数跳过起跳线,结束这一轮的比赛。比赛可规定为三轮两胜。


      粘知了:知了本名蝉,俗称“唧鸟儿”。夯歌云:“有一个唧鸟儿那就奔上爬,一爬爬到那树梢儿上啊,回过头来它就往下爬呀……”指的就是这种小虫。粘知了以二三人为宜,一人玩,没意思,没人分享欢乐;人多了也不行,动静大,会引起知了警觉。粘知了工具简单:找一根长高粱杆儿,将顶端一节劈开,用一小棍儿支成梯形,或撅一软树枝,弯成椭圆形,插在高粱秸的头上;到墙角找新织的蜘蛛网,绞,让蜘蛛网缠绕上面。多绞几个可更粘些。这样就可以粘知了了。城里人粘知了的工具是竹竿粘臭胶或面筋。那时,通州的树也多:槐树、柳树、桑树、榆树、枣树、傻青扬……尤其农村大姓人家坟地,大树参天,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知了的叫声。听哪棵树知了叫得欢,就猫腰慢慢地一步步靠近,到了树底下,慢慢直起腰,一点点儿把高粱秸往上举,屏住呼吸,让那梯形或椭圆形网逐渐接近知了,在其后快速地往下摁,知了就沾在网上了。通州域内知了有三种:“小热热”、 “大热热” 、“二嘶”。“小热热”很小,颜色淡黑,小眼睛。它出生最早,麦收前,天刚热,就在高槐密柳中唱起来。 “小热热”渐衰,“大热热”登场。“大热热”也叫“大马唧鸟儿”,和“小热热”颜色差不多,比“小热热”大。叫声单调,声音很燥,整个三伏天,“热儿呀”!叫得人抓耳挠腮,浑身渗汗。与“大热热”相比,“二嘶”就可爱多了。“二嘶”绿色,形态很美,唱得也好听,“二嘶二嘶”的,很有节奏。此君机警异常,稍有动静,立即飞走。“二嘶”一叫,天也就有些凉意了。另外还有“哑拔(巴)子”(三种蝉都有),屁股有一尾巴,如针状,不会叫,很是讨厌。沾知了要细心,接近时要慢,靠近时往下摁要做到稳而快,稍有不慎,知了飞了还尿一脸尿;另外要用蜘蛛新拉的网,如果是几天前的旧网,不粘,那是粘不得知了的。“天热爬树梢,大喊又大叫,啥事都不懂,偏说知了知了”…… 。


      扌得 奤(dēi)(tǎi):也叫打奤。参加者多为半大小子。到小树林中“噌噌”上树砍直径三、四厘米的小树干,用刀将枝叶削平,截成一米来长秃木棍儿称砍奤。后三一群俩一伙地集中在空旷宽敞的场地上扌扌得 奤。得  奤就是用木棍儿敲击另一根木棍儿。先在场地上画一横线,叫“河”。距“河” 两米左右再画一弓背向“河”的半圆称“锅”。扌得 奤(dēi)(tǎi)开始。先(简称“甲”)扌得 奤者称“开奤”,对方(简称“乙”)在半圆里放奤称“汇奤”,放的位置对方越难扌得 越好。甲用自己木棒狠劲向“河”方向扌得 乙奤,把奤扌得 过“河”为赢,奤归甲,乙再汇奤,甲再扌得 ;没把奤扌得 过“河”,扌得到什么地方,乙就在这个地方接着向“河”的方向扌得 ,扌得过“河”者为赢;没扌得 过“河”,甲继续扌得 ,直至把奤扌得过“河”以决胜负。再由负方汇奤,胜方重扌得 。奤压在“河”线上,对方“剪子腿”(双腿交叉)骑在“河”线上扌得 ;奤没扌得 过“河”,木棒抛过“河”,木棒输给对方;奤和扌得 奤木棒同时过“河”算“平局”。小时候,笔者和小朋友们割草,有时半路上玩得 奤,没有木棒用“甜棒”(不长棒子的青玉米杆,有甜味儿),玩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家筐里一棵草也没有。当然一顿骂是少不了的。嘿!现在想起来还蛮有意思呢。


       跳鞋牌:游戏者少则二三人,多则十几人。玩法有三,跳踢是其中之一:画直径一米左右圆圈为“锅”;用两种方法决定先后次序:一是画一直线,游戏者站在直线上往背后扔鞋,在规定范围内扔远者为先,二是趿拉鞋往锅里甩,两只鞋都甩进“锅”里者先踢。游戏时把鞋“汇”在“锅”里,游戏者单腿“锅”外“咯噔”,突然“刷”地跳进“锅”里跳踢,踢出一只鞋者为胜,得鞋接着踢;没踢出或压线儿或踢出两只以上者为输,轮下一个跳踢者,如此循环,以得鞋多者为胜。不过,这个游戏玩完的时候很少,大多是玩性正浓时,家长来了见其将鞋弄脏呵斥:“小兔崽子,干什么呢?”大家抢鞋一轰而散。二是猜猜猜,有睹输赢的意思。鞋底儿朝上者为“饽饽”,朝下者为“菜”;跳踢者趿拉鞋问其他游戏者要“饽饽”要“菜”,问应后踩鞋帮奋力跳踢,猜对者为赢,得鞋,可轮跳,猜错了呢,可就输鞋只好再猜了。三是游戏者鞋底朝上一溜摆开,每只鞋距三十厘米左右。确定先后顺序:每人扔鞋于身后,口朝上者为先。跳时单腿赤脚往前蹦,先从一边跳过去,再从每只鞋空绕过来,后从每只鞋上越过去,把最前边一只鞋踢出去,口朝上为赢,接着跳。如果另一只脚沾地或一只鞋踢出后鞋口未翻过仍朝下者则输,让第二个人跳。循环往复。剩一只鞋时,先正、倒各跳转三圈,再横、竖超越三次,后跳踩三次最后踢翻。踢鞋多者为赢。跳鞋牌游戏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冬季则很少,因为春天正是人们脱棉换单的好时候。


      打尜儿:通州儿童所喜欢的游戏活动。“尜儿”用木棍儿削成,两头尖、中间粗、枣核形。长约8厘米,直径三、四厘米。配有打尜儿木板儿一块,木板儿长约60、宽约10厘米,手持的一端削成手握合适者为宜。打尜儿的场地要空旷宽敞。先画“锅”(其实就是直径六、七十厘米圆圈)。众儿童分甲乙两组,用“击尜比远”、“猜猜猜”等办法决出先后次序,甲先乙后。游戏开始,乙把尜儿“汇”(放)“锅”里,甲“剁尜儿”(用木板猛击尜儿尖儿),尜儿弹起,甲用木板猛抄,将尜儿击远。乙在中途拦挡,尜儿落地,乙捡尜儿往“锅”里投,甲在“锅”外守卫拦挡。乙把尜儿投进“锅”里换乙打尜儿,甲捡;没投进“锅”里甲可连续击打;尜儿压圈边线,甲(乙)掏腿裆打尜儿称之为“骑驴”。反之,甲剁尜儿时没击中,可以再剁,如甲连续三次没把尜儿剁出圈外算输,换乙去打。乙亦如此。打尜儿是从远古时代击壤活动演变而来,《帝京景物略.春场》云:“(二月)小儿以木二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打尜儿),古所称击壤者耶……”打尜儿游戏多在冬春两季举行。童谣云:“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空竹),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尜尜儿。”


       打鸟:现在知道打鸟是错误的,鸟是人类的朋友。那时(五十年前)没有环保意识,更没有动物保护法。甭说孩子,大人们又有几个明白的呢?那么钻钻小树林,打打小鸟,当然是件很快乐的事!打鸟工具有三种,一是弹弓,二是鸟夹子,三是筛子扣鸟。弹弓又称“绷弓子”,其架儿是直径4毫米的“8号弹”(铁丝)“崴”的,或是“丫”型树杈砍下做成;皮筋儿就是自行车或汽车里带(内胎),将其剪成两条长25厘米、宽1厘米的长条;弹座就是剪成的长6厘米,宽3厘米的柔软牛皮或猪皮了。弹丸呢,当然就是小土块或小石子了,尤以泥球最好。从河沟里掏出胶泥,揉成泥球,放在窗台底下,干了就是最好的弹丸了。用弹弓打鸟得去小树林。小树林的鸟也多:有红靛儿、虎不拉、布谷等,有一小鸟叫“柳树精儿”,很小,像柳叶,在树枝间跳来跳去,羽毛黄绿色,叫声宛转动听。打鸟时将泥球放在弹座里,用左手紧握弹弓手柄,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皮弹座泥球所在的部位,向后拉开橡皮筋,瞄准鸟后,右手松开,泥球“刷”地向猎物射去。

      鸟夹子打鸟就很有讲究了。一是要有水。什么沟啊渠啊浇水的园子小河边,都是打鸟的好场所(因为鸟要喝水)。二是要有树,宽阔的田野,几棵孤零零的树,树上有几根干枝子,树下有白色鸟屎,一看就是鸟经常落脚的地方。三是要在田野上观察鸟群活动规律,鸟在什么地方起飞,什么地方落下,很有规律。抓住规律就自然好打了。选好地方后就要下鸟夹子了。鸟夹子又称“橇代”(音),用两根粗铁锬(“8号铁锬”)弯成,用拉簧固定住,中间一根小绳栓着一个大约2厘米长的中空小木棍儿,中间挖一个眼儿称之为“狗豆儿”。把虫(玉米钻心虫)栓在小绳上,用“支棍儿”往“狗豆儿”上一别,用新土或草把夹子埋好,让虫儿在土上爬着。如果鸟夹子下在沟渠河边,只有躲起来等鸟来临;如果是在田野上,要赶鸟。鸟在夹子北面往南赶,吼叫、扔石头。鸟群飞落到夹子旁,这时可要注意了。有的鸟在夹子旁蹦来蹦去,就是不吃食,这是有经验的鸟,它怕中了人的圈套。你爬在地上不要动,要耐心等待。有时要等老半天。突然,鸟群轰地飞起来。哈哈!打中了!迅速地跑到夹子旁,鸟在夹子上挣扎乱叫。打开夹子,捉住小鸟,你就成功了。筛子扣鸟主要是麻雀。冬天雪后,天放晴,扫片空地,支上筛子,撒点瘪谷,用一根细绳栓在“支棍儿”上,人在隐蔽处手握细绳,麻雀飞到了空地上,蹦蹦跳跳到筛子底下抢吃食物,待其没有丝毫防备时,则果断拉绳索,筛子应声倒地,麻雀就会噗噜噜地扣在筛子里,有时会扣十几个。打鸟给童年带来了欢乐,这种欢乐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踢毽子:现在这个游戏还很盛行。把两个大小相等薄厚相同制钱儿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就是毽子托;把鸡毛直接缝在毽儿托上,根部用线缠缚结实,使之直挺,这就是毽子。鸡毛要用公鸡毛,活的,大尾巴前的一部分。活鸡毛做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大公鸡毛很不易得,有的小孩明着跟有公鸡的人家要,有的“贼”上哪家公鸡乘人没看见,“忽”地摁住,“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踢毽子场地简单,室内、室外均可进行。基本动作有盘、拐、磕、蹦等。盘,即用脚内侧交踢,俗称“盘毽子”;拐,即用肢外侧反踢,习称“打拐拐脚”;磕,用膝盖将毽子向上弹起;蹦,用脚尖踢毽。踢起来花样翻新酣畅淋漓。有旋转踢、穿手圈踢,屈一腿另一腿脚连续单踢。常以肩、背、胸、腹、头与两脚配合,做各种姿势,使毽子经久不落地,缠身绕腿,翻转自如。什么“八仙过海”、“苏秦背剑”、“里踢外拐,蹦前过海”(“过海”是一只脚从后侧越过另一条腿掏毽弹起的难度动作)。连续踢之上飞,不使落地。踢毽子有单人赛与集体赛。单人赛以每人踢毽的次数多少判定胜负;集体赛按个人技术高低分组,以总踢次数多少判定输赢。技艺高超者可连踢数千次而毽不落地。另有一种团踢,即一群人共踢一毽。一人拾毽儿,一人踢毽儿,踢出后,众人抢接,接到者踢毽;踢漏或被拾毽人接到,即由原踢毽者为原拾毽者拾毽儿。毽子古称“抛足戏剧”,起于汉代,六朝及唐宋时期已在民间盛行。宋高承《事物纪原》云:“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五成群者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凹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明《帝京岁时记胜》载:“都门有专门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歇,若背若面,惹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踢毽子是个季节性游戏,一般都在冬天进行。以前每到秋冬之季,通州的女孩子们都要三五成群踢踺子,一边踢一边唱:“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个,一百。”现在呢,不单是女孩子,许多中老年人也参加进来,公园里,踢毽子的老人到处可见,而且,季节也不限于秋冬季了。


       抓(chuǎ)子儿:玩者一般为女孩儿。不过也不一定,笔者小时一伙伴抓(chuǎ)子儿特溜儿,花样也多,令人眼花缭乱。但他也得一外号叫“假娘们儿”。 “子儿”一副五个,是砖瓦磨制或捡大小相似光滑的圆石子儿;最好是羊蹄儿上的一节趾骨,俗称“拐”。几个女孩子围坐在炕上、碾台上、石阶上或光滑地面上玩。玩之前先用“秉”子儿办法,把五个“子儿”扔上去,用手背接住,再扔上去用手掌接住,在扔、接过程中,按接住多少评出先后顺序。正式玩法大致分十个内容,即①摆子儿,②小动儿,③双动儿,④单接,⑤双接,⑥耠大麦,⑦耠小麦,⑧耠黄花,⑨耠齿菜,⑩小燕儿钻窝。这十项一个比一个难度大。每完成一项加一个“几指开”,“收几指”(由1—10)。玩抓子儿可概括为四个基本动作:一、是把右手攥着的五个子中儿抛上去一个子,简称为“上抛”;二、同时把剩下的四个子儿撒在地上,简称“撒下”;三、然后赶快把上抛的子儿接住,简称“接住”;四、再把子儿上抛,并迅速捡回撒在地面的子儿,简称“收回”。这“上抛”、“撒下”、“接住”、“收回”四个招数就是抓子儿的基本动作。把这四个招数加以变化(如上抛一个子儿改为上抛两个子儿;对撒下的子儿用不同的方式收回),再掺杂一些其它动作,就形成了上述十组内容。如果上抛的接不住或撒下的收不回,以及违反各项要求都算失败,换人抓。抓(chuǎ)子儿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帝京景物略.春场》对此有过精彩的描述:“是月(正月)也,女妇闲,手五

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我想,这恐怕也是通州当时的情景吧。


       弹蚕豆:是女孩子喜欢玩的一种游戏,玩法很简单:准备一把蚕豆,和抓子儿一样,围坐在炕上或平滑的台阶上。开始,几个人各自攥着若干蚕豆,齐声高喊:“出呀,出呀!出大把!不是仨,就是俩!”然后把手张开,谁出的多,别人的蚕豆都交给他,由他先弹;首先把蚕豆撒开,这一撒看似简单,其实很吃功夫,熟练者撤得很均匀,容易弹;并且很少、甚至没有相互挨着的。因为凡是两个或几个蚕豆挨在一起的叫“瞎子”,都要由对方把挨着的蚕豆捡走归对方所有,叫:“择(zhái)瞎子”,择得越多输得越多。随后正式弹,先选容易弹的一对,用小拇指在中间划一下(不许碰)再弹,划的时候手指不许碰蚕豆,弹的时候必须两颗蚕豆相撞,并且不许碰触别的蚕豆。弹着的算赢拿走,然后一对一对地弹;直到弹不着,或碰撞别的蚕豆算输,把剩下的蚕豆交下家接着弹。如果最后只剩下一个蚕豆,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另外添一个蚕豆再弹;另一种是用“秉”的办法决输赢。


       逮蝈蝈儿:六七月间,青纱帐起,正是逮蝈蝈的好季节。蝈蝈生活的地方很复杂,麦子玉米高粱地麻地坟圈子里……凡是沟坎草多的地方,多是蝈蝈活动好场所。蝈蝈很贼,很不好逮。听到蝈蝈叫声,要轻声慢走,循声寻找。发现蝈蝈后,要屏住呼吸,慢慢地靠近。否则,听到动静,它会立刻停止鸣叫。蝈蝈颜色和青纱帐一样,绿,不叫是很难找到的。只有蹲下来,等其再叫。

逮蝈蝈是很有技巧的,如果它孤零零的站在依附物上时,如豆枝尖上(蝈蝈喜欢阳光,习惯趴在最高的豆枝尖上),可以两手一合扣蝈蝈,也可以用衣服捂。如果没扣着,则迅速扒开豆秧,蝈蝈就在地上,不等其反应,立即用手扣住。若是一大片依附物,如杂草等,你就得扑,扑时要以它所处的位置为着附点,一下子将草或麦棵扑倒。幸运的,蝈蝈就在手中了;如果没有,也不要一下子松手,要慢慢的,一棵一棵的草往起放,十有八九它就在草底下(因为蝈蝈不会往出跳,只会往下跳)。麻地里逮蝈蝈和豆子地不同。麻有两米多高,长势好可达三四米,蝈蝈在上面叫根本够不着,逮蝈蝈时要看着地碰一下麻,蝈蝈就会掉到地上,然后迅速扑上去将它扣住。行动迟了,它就会跑掉。特别注意的是,碰麻时一定要低头看地,如果抬着头,蝈蝈跳下来再找就来不及了。蝈蝈牙齿非常锋利,扣住它要防止咬手,咬手时感觉有些痛,要忍,慢慢将手张开,顺势左手拇指和食指瞄准蝈蝈头部,等它要跑时,就会松开嘴,瞬间把它捏住,再揪两个豆叶将它裹了,用草绑上装到兜里。如果感到痛把蝈蝈甩出去,就会被撕开一个口子,那就真的很痛了。逮住蝈蝈后要放在蝈蝈笼里。蝈蝈笼制作很是简单。撅几段干高梁杆儿,剥皮儿,将净皮儿的秸杆儿柱选一般齐的三根做立柱,再折短三根,用高梁杆儿皮做链接,成小三角做底后,在和三根立柱联接,笼子的框架就完成了,再把高梁杆儿皮弄均匀,等距离地将三面空隙均插满,留一块大的做门,这是简单蝈蝈笼儿。再到南瓜地里,掐一朵谎花儿(雄花)放在笼里。蝈蝈会在笼子子里叫一个多月。至于到通州万寿宫市场上卖蝈蝈,那就是大人们的事了。


      弹球儿: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那时许多小朋友兜口里都有许多玻璃球。这帮小子放学后急匆匆跑回家,放下书包就往外跑;还有更“邪”的,把书包往院子里“日”地一扔就跑出去玩弹球,晚上泥猴似地回家;更有甚者,有时连衣服和书包都玩丢了。弹球儿玩法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弹锅儿。在空地上画长约25厘米、宽10厘米四框,叫“锅儿”。在“锅儿”约两、三米处画一条与“锅儿”平行横线称“河”。每人把相同数目的球儿,汇在“锅儿”里一字排开。参与者把自己“老子儿”(得心应手的球儿),从“锅儿”弹或“丢”向横线(“河”),按距“河”远近决出先后顺序,先弹者(甲)自“河”处弹“锅儿”里球儿,弹出“锅儿”外,球儿暂归甲占有,从“老子儿”停下地方继续弹,直至没弹出或“锅儿”里只剩一个球儿为止。按上述规则依次由乙、丙续弹。未从“锅儿”里弹出者算“死”,退出本局。弹球时“老子儿”溜进“锅儿”里,如有暂占球儿,把球儿汇回“锅儿”内,罚停弹一次,如果没弹出球儿算“死”;“锅儿”里剩一个球儿停击“锅儿”里球儿,互攻“老子儿”。甲击中乙“老子儿”,乙暂占球儿全部输给甲。甲再攻乙,若第二次又击中,乙算“死”。如果没有击中,换乙攻击任何一个“老子儿”,直到击中最后一个对手,胜利者赢得“锅儿”里全部球儿。弹球时在“老子儿”地方画条短线,不许超出此线;不许“大努儿”(弹球儿时手臂“努”出);“锅”里剩一个球儿时,可把暂占球儿再汇回“锅儿”,借弹此球攻击对方“老子儿”。有一次,我和一个小朋友玩弹球,在决定先后顺序时,我先“丢”球压在(河)线上,心想这回我可以先弹了。没想到那小子说了句:先压没有后压正。结果他“丢”球也压在(河)线上,他先弹了。那天我输了好几个玻璃球,至今印象颇深。二是溜坑儿。距“河”两米左右挖五个小坑,临时确定好坑的编号。决出弹球先后顺序,由甲自“河”向坑儿弹去,目的是进坑儿。如果弹进的不是一号坑儿,必须依次退进一号坑儿,再由一号坑按顺序弹进二至五号坑儿;如果不能一次弹完五个坑儿,下次再弹时仍需由一号坑儿弹起;弹进五个坑儿后,才有资格攻击对手“老子儿”,被击中者叫“死”(输),失败者输给获胜者一定数目的球儿(事先讲好);溜坑儿或攻击“老子儿”,必须在攻击目标的背侧(如向东弹必须在坑儿的西侧)坑沿儿作为弹球儿的起点。其三是撞子。人数不限。在距离墙(或立一块砖)一米多远地方画条横线,然后每个人把自己的“老子儿”用力往墙(砖)上一撞,滚过横线,远者先近者后,决出先后顺序。由甲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弹,被弹中者叫“死”,输一个球儿,再继续弹;如没有弹中时,则由乙接着弹,余此类推,最后的胜利者结束一局,重新撞子儿,再开始新一轮。


       搧元宝:此游戏在通州非常流行,放学的路上,割草的途中,都可以看到半大小子敞胸露怀地扇元宝。元宝用废弃的课本和破报纸叠成:以32开纸为例,先让两条长边重合,压平,把两条这样的纸呈“十”字放置。再把每边朝一个方向叠成直角,然后把这4个“直角”

像花瓣一样,依次合拢在一起。最后一个“直角”插入缝中,叠出一个“元宝”。“直角”一面为正面,另一面为反面。游戏开始,一方先将元宝放在地上,另一方寻找元宝与地面的缝隙——“窍儿”,然后用自己手中元宝用力掷地扇对方元宝。若将对方元宝扇翻个,则胜,对方元宝归己;若扇不翻,对方则拣起自己的元宝扇对方元宝,双方轮流,反复多次,直到不想玩为止,这种游戏适合儿童玩耍。
       搧洋画:又称“拍毛片”。洋画为长约6厘米、宽约4厘米的彩色画片。四种玩法:一是以锤子、剪子、布等方式决定先后次序,输者某甲先将自己一张洋画放在地上,赢者某乙则用手拍洋画旁边地面,拍出的气流将洋画翻成另一面,洋画归某乙所得;后由某乙出洋画,由某甲拍。如果某甲没有拍翻,改由某乙拍,谁拍翻洋画归谁,最后清点洋画数目来决定胜负。二是和搧元宝一样,洋画搧洋画,搧翻者为赢。三是每人出相同数目的洋画。把洋画正面朝下叠成厚厚一叠。后轮流将整叠洋画往下扇,这时牌会弹起并散开。凡是被弹起正面朝上的,就归搧者所有; 正面朝下的,则留给下一个人搧,直到整叠洋画搧完为止。四是将每人所出的洋画集中一叠放在地上。每人轮流用一张洋画往这一叠洋画的腰部打。所散落的单张归打者所有,其余的再重新叠好,轮到下一个人打,直到打完为止。搧洋画既锻炼了体力,又考验了儿童的智力,是很好的儿童游戏。


       推铁环:推铁环风行于六七十年代。用直径5—6毫米的铁锬(盘条)弯成直径大约500毫米的圆圈,再用直径3毫米左右的铁丝弯几个直径40毫米左右的小圈,将小圈套在大铁环上,将接头焊接。还要用直径4—5毫米的铁丝制作一个推杆,再装一个木头把手,一个铁环就制作完成了。再刷点黑色的油漆,真漂亮!推铁环,需要一定的速度,太慢了铁环会失去平衡,原理和骑自行车差不多。玩时,将铁环往前一抛,用推杆扶着,在保持铁环平衡的同时给以一定的推力,铁环就能一直向前滚动。需要拐弯时,用推杆施加一点力,铁环就能左右拐弯,自由地穿插在小胡同中。有时候,一大帮孩子一起玩,可以比速度,比难度,看谁跑得快,看谁能拐进最狭窄的路。铁环推起来,小圈在大圈上不停地滑动,发出清脆的响声,老远就能听见它的声音。


      打片儿拉:又称打水漂儿,农村孩子爱玩的游戏,一人或多人都可以玩。随手检起薄干土片儿或小石片儿,调整好姿势(如用右手投掷,身体需向右侧压低),挥臂低而平,石片出手一刹那,甩腕、拨指,使石片离开食指刹时产生顺时针旋转动力,石片疾速旋转平平地飞出手指,小小石片紧贴水面“刷、刷、刷”地起伏飞跃,泛起串串涟漪。游戏要看谁的水圈儿多,多者当然要受大家的羡慕。童谣云:“片儿拉!片儿拉!一打十仨,十仨不够,一打一溜儿。片儿拉!片儿拉!一打一片啦,不要俩,不要仨,就打一串大片儿拉。”


       荡秋千:又称打秋千,是通州人喜欢的游戏活动,多设在城市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公园内。用木或竹竖立作秋千架,架上悬挂两条绳索,下拴一横板,一人或两人在横板上或站或坐,握住两绳用力使之前后摆动以娱乐竞技。娱乐性荡秋千参与者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幼儿,自己无力荡高,由别人借助秋千荡起的惯性推高。二是初学荡秋千者,可站在踏板上,两手握绳,由同伴推送摆荡。后,两手紧握绳,双脚踏踏板,双膝屈蹲,向前蹬伸,回摆时恢复直立,再向前摆动,再屈膝蹬伸,经几次反复后,秋千即可摆到一定高度,你也就算学会了。双人荡秋千时,你和同伴面相对,你蹬伸时,他直立,他蹬伸时你直立,二人协调配合,也能摆荡得很高。竞技性荡秋千分为两类:一是以高度取胜。要求打秋千者掌握好用力技巧,借助秋千荡起后的惯性双腿蹬踏横板适时加力,使之荡得更高。衡量高度的标准为以树枝、树花为目标;或者在秋千的横板上拴一根标有尺寸的绳索。二是以花样技巧取胜,即打秋千者在荡起的横板上表演难度较大动作。“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下来立定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傍人送上那足贵,终睹鸣铛斗自起。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坠地。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的《秋千词》。荡秋千起于何时,待考,有的说起于春秋时期,有的说是古代中原妇女模仿山戎之戏,还有说始于汉代后宫。不过到了唐代,荡秋千已成了清明、寒食节的一项重要习俗。诗人韦庄云:“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至于通州的荡秋千活动,我想,恐怕也不会太近吧。


       猫捉老鼠:此游戏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一到天黑,十几个儿童手拉手围成圈儿。圈儿内一名儿童当“耗子”,圈外一个孩子当“猫”。游戏开始:儿童们朝一方向转圈儿行走,边走边唱童谣:“一更鼓里耶,猫儿拿耗子嘞。天长哩,夜短哩,耗子大爷起晚啦。”这时圈外的“猫”问:“耗子大爷在家吗?”圈内的“耗子”回答:“耗子大爷还没起哪!”儿童们继续转圈儿行走并重复童谣,问问唱唱一直到“十更鼓”,圈内的“耗子”每次回答都不一样,依次是:(二更天)耗子大爷穿衣裳哪!三更天)耗子大爷漱口哪!(四更天)耗子大爷洗脸哪!(五更天)耗子大爷喝茶哪!(六更天)耗子大爷吃点心哪!(七更天)耗子大爷吃饭哪!(八更天)耗子大爷剔牙哪!(九更天)耗子大爷抽烟哪!(十更天)耗子大爷上街遛弯去啦!当念完最后一句时,圆圈儿立刻打开一个缺口,“耗子”从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捉。孩子们跳着笑着。若“耗子”连钻数“洞”未被捉住,则轮换。若被捉住,则罚其钻裤裆。另换上两个儿童当猫和耗子。


        跳房子(跳圈儿):女孩子玩的一种游戏。先在地上画几个圆圈儿(跳圈儿)或方框(跳房子),每人准备一块用瓦片磨制的“捞”,然后决出甲、乙、丙……先后顺序。甲第一跳,把“捞”丢向第一个圆圈或方框里,后单腿儿跳着把“捞”踢出圆圈或方框,再捡起“捞”丢向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第七、八个圆圈或方框里,再单腿儿一圈一圈跳着,把“捞”逆方向8、7、6、5、4、3、2、1踢出圆圈或方框。丢“捞”时必须准确,不许丢错圈或框,不许压线。单腿儿跳时不许双脚落地。踢“捞”时必须逆方向依序踢回,并不许压线。第一遍完成后占一个“家”,就是任选一个圆圈或方框,画上记号作为自己的“家”,单腿儿跳圈时允许在自己的“家”,双脚落地歇一歇,不许别人的“捞”停在自己的“家”里,但可以通过。


       撞球:玻璃球的另一种玩法。参与者少则五六人,多则十余人。挖一小坑,直径约15厘米。做一小球拍,实际上是块小木板,如方形乒乓球拍状。游戏开始前排出先后次序,在离坑两米多远地方放一球;游戏开始,玩球的人要退一米远,用球拍击打手中玻璃球,飞出撞击前面球,进坑者为赢,得一球。如果没进坑或没打着球,那就输了,轮下一人。最后以赢球多者为胜。游戏者边游戏边唱歌谣:“哎哎,我的一球碰二球,我的二球碰三球;哎哎,我的三球碰四球……”玩起来非常有趣。


       斗拐:通州域内流行的儿童游戏,参加者多为男孩,四、五人,两人相斗的称对斗,三人相斗为三角斗,多人相斗的为混斗。斗拐者曲盘起一腿,单腿跳跃,相互以所盘腿的膝部顶撞对方,直到有一方败北(即站立不住,被迫使所盘之腿落地为止)而决定胜负。三角斗是由对斗发展而成的。斗时,3人鼎立,限斗拐姿态,甲攻乙,乙攻丙,丙攻甲,不得乱斗乱攻,因此 ,游戏者既要尽力去攻斗别人,又要随时提防另一人的袭击,饶有趣味。最后,以先击败自己攻斗目标者为胜。


       打皇上:游戏者五六入,游戏场地空旷宽敞。游戏前在场地上划定两条相距十米左右的横线,一条为准线站立的是游戏者,另一条线则摆放四块土坯,中间土坯为“宰相”,两侧两块土坯为“文臣、武将”,“宰相”后面的一块坯叫“皇上”。游戏开始,众儿童按顺序站在准线上,用手中的石片或土块儿击打四块土坯中的一块。谁击中哪块儿,谁就此职务的承担者。在这四块土坯中,当然是“皇上”最难打,它的前面有“宰相”遮挡,但技术高超的孩子们使抛出石片儿或土块越过“宰相”将“皇上”击中,或从“文臣、武将”空隙中击中“皇上”。谁击中谁就成了“皇上”了,可以发号施令。如果打中了“文臣、武将”,也可得胜,但当不了皇上。没有击中任何目标者,则必须听从“皇上”的命令,让打中“文臣、武将”的孩子弹脑门儿或拧耳朵。玩这游戏时一般会有很多人围观看热闹,笑声此起彼伏,气氛欢快热烈。

      与打“皇上”游戏相似的有“打阎王”。只不过是将“皇上”变成了“阎王”, “文臣、武将”变成了“耳朵”、“鼻子”而已。“打皇上”游戏对锻炼孩子们投掷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是很好玩的投掷游戏。


      翻花绳:绳儿是一根三尺长短的绳线,两端绾结成圈。为两人游戏,多为女孩子们玩。一人将线圈拉套在两手上,用手指穿拉出一个花样,对方绾赶到自己手上,形成一种新的图案,对方再赶绾,自然又成一种形式,如此反复绾赶。上翻、下翻、左右翻。绾赶样式走向讲究先后顺序,章法规矩。心灵手巧者能绾赶出簸箕,筛子、斗、花面旗、长条旗、斜面、方块、雨伞等花样。


      放风筝:风筝也叫“纸鸢”、“纸鹞”、“鹞子”等,是通州老少咸宜的游戏。放风筝的工具有线、绕线工具和供游戏的各种附加物件。风筝线有多种,棉线、丝线、麻线、尼龙线以及放大型风筝用的铁丝线等。绕线工具也有多种,放一般风筝用“线桄子”,这是一种穿在轴柄上的六角形线轴,可以自由地放线。收线时一手拉线一手打轮,十分方便适用。还有一种简易的线桄子,呈“工”字形,也很方便适用。而放大风筝则用“线拐子”,放巨型风筝则要动用“绞车”。放风筝先看看风向,根据炊烟或柳枝的飘动方向,迎风放飞。风力较大时,可原地随放飞随放线,边放边抖,使风筝升高。风力较弱时,可根据空地大小,将线引出较长的一段,由同伴将风筝高举放飞,注意留出空地,边跑边抖。风筝在空中平稳后,如想使它钻高,可向下抖动。也可事先将提线的上提线略略缩短些,使风筝稍向前倾斜。在庭院中,场地窄小窝风,可用长杆将线挑高,以便迎风。为增添趣味,可制作同样的8个、10个风筝连成一串,每个相距约一米,将线系在骨架的十字交叉点上,一齐放飞。风筝的种类有彩蝶、蜻蜓、金鱼、苍鹰、沙燕、蜈蚣、孙悟空……有的发出琴声,有的宛如筝鸣。风筝创制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已成为民间游戏活动。诗人高骈《风筝》诗云: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说的是风筝的声音;元稹《有鸢》诗:“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借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说的是见儿童放风筝时的触景生情。清朝诗人高鼎《村居》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说的是放风筝的季节——清明。通州放风筝起于何时,待考。通州临沟屯村是著名的风筝村,村中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爷爷经常带着他们放风筝,地点是在村北的沙土岗上。现在运河文化广场有不少人放风筝。孩子大人一起放。春光、丽日、和风,碧水蓝天中风筝点点,儿童们仰望风筝融化在春光中,这是什么样的情景啊!是一首诗?是一幅画?


       抖空竹:抖空竹也叫“抖地铃”、“扯铃”、“抖空钟”等。通州人还给它起个名,叫“抖嗡翅”。空竹为竹木质,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轮内中空,竹轮上有孔,孔内有竹碗作笛,两轮之间有木轴相连,轴中段细而光滑,抖转时,空气入孔发出音响。空竹每轮有孔2至5个10个不等,大空竹每轮各为双排,俗称32响48响。抖空竹的棉线绳两端系在竹棍上,竹棍长约40厘米,线的长度以手握两棍屈肘约90度线中段接触地面为宜,不可太长或太短。将线在空竹细轴上缠绕一扣,右手提左手送,带动空行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抖单轮空竹时,先绕两扣,提起后,由于一头沉随转动而自然解开两扣,这时应及时挥动木棍再绕一扣,随抖随绕或跟随空竹转动移动脚步。抖空竹有很多花样:空竹欢转时将绳扣绕开,两棍一撑,将空竹弹起落在棍上旋转,叫“鸡上架”;欢转时将线绷直,右棍高举,空竹由下飞转至顶端,叫“猴儿爬山”;用绳绷弹,高高将空竹抛起,接住后继续抖或再抛接,叫“满天飞”;单轮空竹将尖端放落地面旋转,减速时救起再抖叫“放捻转”。通州抖空竹游戏起于何时,待考。《帝京景物略.春场》云:“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汤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者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帝京景物略.春场》写的是京城一带的情景。通州位于京东,是大运河的端头、漕运码头和重要货物集散地,我想,抖空竹的游戏大概不会近于明代吧!现在通州玩抖空竹游戏人不是太多,我觉得有两个人可以提一提。阮亚洲先生,年过古稀,自2000年始,陆续采集许多地方的空竹高手表演动作,编写了《抖空竹》、《抖空竹续编》两本小册子,书中记载180个动作并配有图文。杨金英女士呢,抖空竹技术精湛,花样翻多,多次参加市区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并进行抖空竹表演,如全国的马拉松比赛的表演、奥运会鸟巢演出、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抖空竹表演、运河文化广场表演及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广州运动会表演等。不仅如此,杨女士还进行教学工作——区内张辛庄小学、张湾中学;区外,朝阳区长营小学、宣武区北纬路中学、宣武残联、大兴区文化馆等。现在呢,抖空竹在儿童中已经很少了,玩者大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这是我们十分忧虑的。


      拽包:少儿集体游戏。三人或多人一起玩儿。有两种玩法,三人玩儿:先通过“锤子、剪子、布”方式决定甲乙两个拽包人,甲乙两人相对间隔四至五米,中间站一小朋友,甲手中拿自制的布包(包内装入豆子或沙子),用力拽向中间的小朋友,小朋友会边躲包边倒退跑到乙方,乙方捡起拽过来的包,又拽向中间的那个小朋友,中间的小朋友立即转身边躲包边倒退跑到甲方这边,其间如果中间小朋友接到了拽过来的包,就多了一条命,可以抵一次被拽中,如末接住过包就被拽中,就要下差(即输了),与拽中他的人交换游戏角色,继续游戏。多人玩儿:先将小朋友分成两组或多组,玩儿时由两组上场,其他组在一旁等待。游戏开始一组人站中间,另一组分别站两边,站两边的一组用包快速地打中间的一组,如被拽的组中有人接住了一个包,就可抵消一个人被打中而不下场。如果该组已有一人或数人被打中下场,而留在场内的人如接到包,每接一包就可救回一个人上场。如果该组所有人都被打中下场,就要与另一组交换角色。如是三组以上小朋友玩儿,就由下一组人接替上场。


       夹包跳投:游戏有两种玩法:一是两脚夹住沙包,原地跳起将包跳投给同伴,二人互相跳投;或二人夹包跳投比远。二是夹包跳投投准:在地上划3—5 个同心圆,作为地靶,距地靶5—7 米处划一条起跳线。两脚夹包跳起将包投入圈内,按照圈数,从外至圆心,按1、2、3、4⋯⋯记分,投中圆心得分最高。沙包压圈线算外圈得分,未投入圈内不得分。同伴比赛可组成两队,看谁得分多。夹包跳投不但有趣,同时,还可锻炼跳跃能力,提高协调性和腹肌力量。


       丢坑儿:此游戏在通州很是流行。在旷场上挖两个相距两米左右、直径约6、7厘米、深4、5厘米小坑儿,坑外围画一以坑儿为圆心、直径约40厘米圆圈。决出先后顺序(甲先乙后)。甲先用自备“捞”(有的用厚铜元、有用锡铅铸成铜元大小的圆板块、还有用瓦片磨成圆块的),站在甲坑向乙坑投掷,投进乙坑儿算“暂胜”;乙投,如果乙也丢进坑儿里,叫“掏坑儿”。甲重丢,如甲又丢进坑儿,乙再重丢。如此反复直到有一方没有丢进坑儿为输。此外还要看“捞”丢在圈里圈外,圈里者输一分;圈外者输两分。甲乙都未丢进坑儿里,要看谁的“捞”在圈里,又离坑儿最近,一方的“捞”比另一方远一“哈”(拇指、中指伸直,二指间的距离)之内叫“吃”,也算赢;甲乙双方“捞”都丢在圈外重新玩。输赢一般是赌“洋画”。也有赌钱的,每次输一两个铜板不等。


      老鹰抓小鸡:这是传统的儿童游戏。游戏前,先对一群小朋友进行角色分配: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小朋友扮作小鸡。一“小鸡”在“母鸡”背后抓住“母鸡”衫尾,其余“小鸡”也都各牵住一人的后背衫尾,形成一列纵队。游戏开始,老鹰站在母鸡对面,作捉小鸡姿势。忽东忽西,想办法抓住“母鸡”后面的“小鸡”,扮“母鸡”的则张开双臂拦住“老鹰”,保护“小鸡”不被抓,众“小鸡”也在“母鸡”后面作惊恐状不断躲闪。若有“小鸡”被“老鹰”手摸到,算被抓住,就得退场。达到一定时间后,“老鹰”抓到的“小鸡”超过“小鸡”数一半,则“老鹰”胜;不到一半则“母鸡”胜。老鹰、母鸡、小鸡由游戏孩童抽签轮流担当。

      与老鹰抓小鸡相似的游戏叫“甩牛尾儿(YI)”,由一强壮儿童扮作“牛头”,其余小朋友排队依次抱住前一人腰,扮“牛身”和“牛尾儿”,游戏开始,“牛头”摆动,“牛身”随动,“牛尾儿”甩了起来。“牛头”摆动越强,“牛尾”甩动越烈,直甩得东倒西歪为止。


       斗草:是两人以各种花草相斗以决胜负的游戏,男女儿童都可玩儿。先准备所斗的草:挑选韧性强,耐拉扯的车前草花茎、狗尾巴草茎、白杨树叶柄等。一般都是两人相斗(秋季大多都选用杨树叶柄,因其来源易得),每人两手各持同类草茎(柄)的一端并与对方的草茎(柄)相勾牵,然后各自用力向自己方拉,谁的草茎(柄)被拉断的多,谁就算输了。斗草又称斗百草,形成于南朝,是古代我国端午节的重要儿童游戏,《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唐宋时期,百草之戏非常盛行。白居易《观儿戏诗》有“弄尘或斗草,尽日乐陶陶”诗句;司马空写有“明朝斗草应多喜,剪得灯花自扫眉”的《灯花诗》。王建的《宫词》:“水中芹叶土中花,拾得还将避终家,总待别人般数尽,袖中拈出郁金芽。”将斗草写得细致生动。至于通州的斗草活动起于何时,这就有待考证了。


       拉车尾儿:通州少年儿童游戏。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排成一队,后边的人双手拉住前边衣服后摆儿,转着圈圈儿,边转边唱:“拉车尾儿,碾小米……买我的针,买我的线儿,买我的剪子开鞋面。卖针的针没鼻儿,卖线的线儿线没头儿,卖剪子的剪子没有轴儿……”循环往复,尽兴为止。此游戏流行在马驹桥及牛堡屯地区。

      与此游戏相似的还有串小米儿:游戏时,大孩子在前面领头,依次一个拉一个的后襟,拉成一串,慢步前走,边唱边数:“拉拉,拉拉尾(YI)儿呀!串小米儿呀!小米儿开呀!豆瓣儿歪呀!不喝王奶奶茶,不喝王奶奶酒,单打王奶奶门前走一走。王奶奶家的大黄狗,咬了我的手。王奶奶不拉我也不走、走呀。”游戏充满欢乐,表现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与无忧。  


      编花篮:集体儿童游戏,少则三四人,多则十人左右。一人勾着一人腿,围成圈儿,边颠边唱歌谣:“编,编,编花篮,花篮底下有小孩儿。蹲下起不来,坐下起不来。起不来,跳起来,唏哩哗啦再重来。喝酒夹菜,吧唧吧唧小白菜,屋里屋外,请你老头看一看。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游戏时,孩子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一片。


       丢手绢:少儿集体游戏,多在幼儿园举行。 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围一圆圈,席地而坐。小朋友们拍着手唱起丢手绢歌:“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们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确定一小朋友,拿手绢先跑第一圈,把手绢偷偷放在自己选中的小朋友背后,疾弛如飞,跑回去第二圈,跑到被选中的小朋友跟前,一下子抓住他(她),被抓住的就要被罚到圈中央唱歌。要是哪个小朋友机灵,觉得自己后面好象有手绢,伸手往背后一摸,摸到了手绢,马上抓起手绢。围着圈外就跑去追送手绢的,送手绢的赶快跑到被选中小朋友的位置坐下,要是跑的慢被抓住了,也要被罚唱歌,这种游戏既能锻炼身体也能锻炼才智,还能开发综合能力。


       找朋友:少儿集体游戏,多在幼儿园举行。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站立围成一圆圈,圈中一小朋友沿着内圈向前,边踏跳边拍手边唱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当来到他要找的朋友面前,要边唱边做敬礼和与朋友握手的动作,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要用手轻点对方心窝,再点自己的心窝,说再见时做再见的手势,然后站到朋友的位置,朋友出列,接着继续找朋友,一直循环下去。这个游戏可以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捞鱼:少儿集体游戏。用“猜猜猜”等方式决定两个搭网人,两人面对面双手互拉,举过头顶,搭成拱门状(即所谓的网),其余的人排成一队,后边人双手拉住前边人衣服后摆,依次从网下穿过。搭网的两人唱道:“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专捞小尾(音:yi)儿巴——尾儿巴——尾儿巴鱼儿。”可以重复唱几遍,歌声不停,排队的人就要不停的从网下穿过,搭网的人乘穿过的人不注意,在唱某遍结尾处即:三网专捞小尾儿巴——尾儿巴——尾儿巴鱼儿,唱中突然放下搭网的双手,把正好穿到网下的人圈在两人双手中。被抓住的人站到一边去,等下一轮又抓到一人后,两个被抓的人接替成为新的搭网人,新一轮游戏又开始。


      吹泡泡:用肥皂泡一点水,用小玻璃瓶盛着,然后在塑料瓶盖上抠一小洞,再把截一段水稻的杆部插到瓶子里一蘸,随着两个小腮鼓鼓吹起了一个大泡泡。泡泡离开稻杆,在阳光的映照下带着不断变换的色彩飘向空中… 最得意的还是几个小孩子在村道上一起表演,偶尔能吹出一个比别的小朋友更大的泡泡,尾巴就会翘到了天上去。现在还可以在公园里看到不少儿童玩吹泡泡,不过孩子们买的是现成的泡泡,漂亮是漂亮,可惜没有自己制作泡泡时的乐趣了。


      木头人 :游戏者二或四人,面对面站立,念儿歌,儿歌云:“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金牙……”儿歌念完,静止不动,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许说话,动者笑者为输。

       与此游戏相似的还有“蒸糕、炸糕” :游戏者二人或四人,也有多人的,需双数。多为幼童或女孩子。游戏开始,二人对面手拉手,边唱边摇:“蒸糕、炸糕,油脂(荞麦)面火烧,翻过来,掉过去,给老太太(你姥姥)瞧瞧。”唱到此处胳膊交叉,一只互放到对方的脖子后,边转边数:“你推碾子我推磨,老头死了跟谁过”。越转越快,数得也快,直转得东倒西歪为止。


       拉“大锯”: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歌谣曰: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 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先搭棚,后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人家的闺女全来到,俺家的闺女还没来,白天想,黑夜盼,牵肠挂肚不见面。不用请,不用叫,说着说着就来到。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个纂。”游戏多在炕头或场园的平地上举行,两个孩子玩或大人和年幼的孩子一起玩,一拉一送,一唱一合,很有趣味。

       与此游戏相似的还有“点牛眼”。二人游戏,一“大”一小,大人者多为孩子的母亲、奶奶或姥姥。游戏开始,大人们用手点着儿童的小脚丫唱着歌谣:“点,点,点牛眼;牛眼花,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儿童因脚丫受到轻微刺激而咯咯笑,大人再点。童趣盎然,其乐融融。


      跳皮筋儿:民间杂艺游戏,参加者多为少女和儿童。皮筋以细橡皮圈连接结成,后来由市场上出售的松紧带(圆芯的)取代,长度约两、三米。玩儿时由两人各扯皮筋一端或将皮筋固定在两树(杆)之间,供一人或双人跳。基本动作有点、迈、转、绕 、掏、摆勾、摆压、踩、摆踩等。所跳皮筋的高度随难度增加可逐步调高,先是手臂下垂扯皮筋跳一组动作,成功过关后手扯皮筋至腰部,下一关就要举至肩部或头顶,不过关为输,由别人接替,这是单线跳法。另一种玩法是跳双线:把约六米长的皮筋两端连接成圆圈,套在扯皮筋人的身上。可从绕脚脖子的高度开始(需两脚适度叉开),逐渐升至腿腕(膝盖)、臀、腰、胸(也可用双手扯皮筋调高度),跳者要在两线之间做出编花动作。不管是跳单线还是双线都要求动作连贯协调,舒展优美,富有节奏感。跳皮筋时要哼唱儿歌,歌词即兴发挥,很有时代特点。三反五反时期通州的跳皮筋儿歌云:“猴皮筋儿,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掉。”


       拍蚂蚱:蚂蚱统称蝗虫,害虫,这到不是孩子们考虑的。孩子们就觉得它好玩。蚂蚱有多种。有一种蚂蚱叫“大蛋儿”,尖头、绿,是尖头绿蚂蚱。蚂蚱有鞘翅,鞘翅里有膜翅,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漂亮。说它是害虫吗?我还真不落忍。“土蚂蚱”就讨厌了: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捉住它就会吐出褐色的口水,令人恶心。有一种蚂蚱叫“飞天掌”。此君一般出现在麦收之后出现,飞起来格格作响,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最好玩的是螳螂,我们叫刀郎。绿色或褐色小小三角脑袋,镶着一对大眼睛,不会转,可总是亮晶晶的,好像上面嵌了宝石。细长的脖子挺立着,重心都在肚子上,即善走,又能飞。像是飘舞的一片树叶。叫“花鞋”蚂蚱个头儿中等,外翅膀淡绿,内翅颜色黄中有黑色斑点。此蚂蚱生长在一种野蓬草中,反应灵敏、起飞迅速,逮此蚂蚱非常困难。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微型蚂蚱。不到一厘米长,身材短小墩实,浑身褐色,翅膀短小,后足有力,跳跃的功夫十分了得,这种蚂蚱叫什么呢?想不起来了……拍蚂蚱的方法很多:一是用拍子拍蚂蚱。拍子是带叉的树枝与细柳条编成,也有用白薯秧的。拍蚂蚱时左手拿棒秸秆儿,右手拿拍子,到草中来回走动,并不时地用棒秸秆扫打。蚂蚱自然惊动而起,后,尾随而至,小心翼翼瞅准蚂蚱所落位置,轻轻拿蚂蚱拍儿拍去,蚂蚱一般就束手就擒了。需要注意的是下手要轻,一重,蚂蚱太早感觉突然飞走,或成为拍下一团肉泥,这就没什么意思了。另一种办法用鞋拍。我喜欢这种方法。发现蚂蚱后脱下鞋蹑手蹑脚地来到其身后,“啪”,蚂蚱就在鞋里了,用这种方法,一次能逮很多蚂蚱。当然也有翻船的时候,一次,笔者到家乡村北一个叫“辛坟”的地方玩耍,碰到一长腿红翅圆脑袋大蚂蚱,脱下鞋使劲一拍,蚂蚱“突”地飞了。嗬!两丈多远,又落下来。再次轻轻地走到它身边猛地一扣,大蚂蚱又飞了……就这样,我拼命地追,大蚂蚱拼命地飞,花踩倒了,草踩倒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追到一个麦地里,大蚂蚱不见了,一望无际的麦浪袭着我的胸。我在麦地里睡着了。咳!说起来此事已有50多年了。


       过家家:传统的儿童游戏。游戏前协商分配角色:有的孩子当“爸爸”、有的儿童当“妈妈”、还有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以及“叔叔”、“婶婶”的等等。游戏开始,模仿“爸爸”的孩子“下地”回来抱柴挑水,模仿妈妈的孩子做饭盛饭,饭菜由瓦片儿和小树枝代替。姐姐抱个枕头当“孩子”拍着哄着,“弟弟”、“妹妹”在院中嬉戏,“叔叔”、“婶婶”买菜、洗衣服等等,形象逼真,憨态可鞠,其乐融融。此游戏内容主要是模仿大人过日子,客观上起到了培养儿童生活角色作用。对孩子们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娶媳妇儿”:儿童们模仿婚嫁仪式而成,一名男孩儿当“新郎”,一名女孩儿当“新娘”,其余儿童手臂交叉搭花轿,抬新娘;另由一名男童当“马”背着“新郎”;众人唱:“呜哩呜,哇哩哇,娶个媳妇满脸花”。抬到预定地点,众儿童问:“到家没儿?”一儿童应:“到家了”。众人就会猛地把“新郎”、“新娘”扔在地上,众人大笑不止。当然还有揭盖头拜花堂等仪式。盖头一般由花草代替。


       抬轿坐轿: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掌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一“井”字形。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玩时各组侧向疾跑,以十米为截,快者为胜。坐轿、抬轿者轮换担任。


       骑马打仗:由几名儿童扮“马”,“马背”上各驮一名儿童称之为“武将”。游戏开始,骑在“马背”上的“武将”们开始打仗:相互推、拉、扯、搡……直到弄个人仰马翻为止。以从“马背”上掉下来为输。这个游戏,还被大人或家长斥为“狗撕皮”。

       捉蜻蜓:蜻蜓又称蚂蛉,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虫。夏天,大雨过后,天空中到处都飞满了蜻蜓。捉蜻蜓有许多办法:一是用手捉,这种办法随时可用。蜻蜓落在草叶上,要屏住呼吸,悄悄靠近,不能背对太阳,自己的影子不能影射到蜻蜓,手一点一点地伸向蜻蜓,当蜻蜓尾巴进入拇指和食指之间突然一捏,一只蜻蜓到手了。当然,这种办法对橘黄色的蜻蜓“黄儿”比较管用,对黑中带花小蜻蜓还行,对别的蜻蜓就没那么容易了。二是用竹扫帚拍蜻蜓。此方法比较低级。拍蜻蜓一般是在场院、马路等空旷场地。雨后蜻蜓漫天飞舞,大扫帚一拍,非死即伤,有什么意思呢?孩子们要的是健康活泼的蜻蜓。与拍蜻蜓相比,粘蜻蜓就有点意思了。沾蜻蜓和粘知了相似,找一根秫秸杆(高粱秸),七八尺长,再撅一软树枝,弯成椭圆形,插在高粱秸的头上;后到墙角找新织的蜘蛛网,绞,让蜘蛛网缠绕上面。要多绞几个,这就是蚂蛉拍。然后拿着去田野、水沟、小河边去粘蜻蜓。沾知了和粘蜻蜓不同的是知了一般是在树上,蜻蜓是在天上。沾知了是摁,粘蜻蜓是舞。网蜻蜓:用一根铁丝弯成圆圈,绑上塑料网,然后绑在细的竹竿上或竹扫帚苗上。用这样的网,不仅可以网蜻蜓,也可以网蝴蝶。另外就是套蜻蜓了。找一扫帚苗儿或树枝,去牲口棚绕到马后面,趁其不惫“噌噌”揪下几根马尾儿,系在扫帚苗儿或树枝上拴成套儿,就可以套蜻蜓了:孩子们见蜻蜓飞舞,就晃着“蜻蜓套”唱着:“蚂蛉,蚂蛉过过,我跟你一块儿乐乐。蚂蛉,蚂蛉落落,我跟你一块闹闹。蚂蛉蚂蛉过河,东边打鼓,西边敲锣……”蜻蜓真的飞过来,孩子们用“蜻蜓套”一挥,蜻蜓立刻被套在马尾儿上,越挣扎越紧……用它也可以套知了。最有意思的是逗蜻蜓。逗蜻蜓又叫招蚂蛉,从被逮到的蜻蜓找出一只母蜻蜓,用细纱轻轻地绑在其头与大身连接处,用手攥紧纱线的另一头,将母蜻蜓放飞半空中,不久就会有“求爱心切”的雄蜻蜓紧紧地钩住雌蜻蜓,随之迅速将雌蜻蜓拉至眼前,用手捉住雄蜻蜓。还有一种方法是用树枝或小竹棍儿栓上线儿,再用线儿栓上母蜻蜓,上下慢舞,一边舞一边嚷:“老刀刘,老刀刘,你的老母在这呢……”公蜻蜓会迅速地飞下钩住母蜻蜓……有一种蜻蜓,黄黑色相间的名为“老膏药”,形状美丽,雄的黄色稍深。有个叫“青头愣”的,个儿大,浑身青绿色的,因尾巴上凸起小铜钱似的小轱辘,孩子们叫它“轱辘钱儿”。红蜻蜓称之为“红辣椒”,异常机警,很难逮,只能用网子捉。孩子们捉蜻蜓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玩儿,逮着满把的蜻蜓往天上一扔,就放飞了。至于大人们在万寿宫市场卖蚂蛉,则令当别论了。


       拧柳笛:春天,柳树吐嫩芽,正是是拧柳笛的好时节。上树折支嫩柳条,柠。使柔韧外皮慢慢从柳枝脱离,折断柳枝,将柳枝“白骨”(硬梗)从柳皮中抽出,用小刀或剪子截成六、七公分的小段,将柳条一端用指甲一刮,这就是柳笛。粗长柳笛低沉浑厚,细短柳笛尖细悦耳。“折支柳条做柳哨,吹支小曲唱春天。”这是我上小学时课文。想到它,就想起小时候做柳笛嬉戏时情景。


      做哨子:将高梁杆儿细稍儿削成十公分左右的段儿,中间一面破开一公分长宽的槽。将里边内心儿挖空,再在另一面距槽一寸左右的地方,轻轻地破开3毫米左右的小条儿,将这个小条劈过对面的小槽,再把小条儿内的心挖空,使其能和小槽连通,这就做完了,将带有小条的一端放在嘴里一吹就响。想吹啥歌,就能吹成那个调儿。高亢洪亮,极具美感。


      骑竹马:“竹马”是一根1.5米至2米长竹竿或秫秸杆,将其夹在双腿间,左手握竿一端,另一端拖地,右手作持马鞭状。玩时口喊“嘿、嘿、嘿……”向前奔跑。多人玩时同时奔跑,快者为胜。这些模仿现实生活的游戏,对孩子的心志启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憋死牛:又名堵坑,是通州大人儿童都喜欢的土棋。2人组合。棋盘为“区”字形(“区”字口处为坑(井),不可走子)。这个游戏最大的特点是随意,在哪都可以玩,什么上学下学,割草挖菜,都不受影响。棋子就更简单了,什么土块、纸片、小树枝、果核儿……都可以用。游戏开始,甲乙双方将两枚棋子分别摆在对角。 每人每次沿线走一步。先走者,第一次不得走成死局,然后可任意纵横,回避、堵截,直到把对方的子逼得无路可走,掉到“坑里”即为赢。此游戏可锻炼人的大脑反应速度与逆向思维能力。


       下四子儿棋:是通州最常见的土棋。画四条直线相交而成的正方形为棋盘。随便找些石子儿、土块、小柴枝或果核为棋子。棋子8枚,每方4枚。游戏开始前,双方各自把棋子摆放在棋盘两端4个点上。一方走子儿,一方跟随,纵横进退,但每次只许走一步。若一方两子相邻,与对方一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线上再无别子时,则“吃”掉对方一子。一方只剩下一子无法对阵时为输。下四子儿棋场所不大讲究,小学生放学路上,约个同伴画个棋盘就玩起来;大人们呢,干活累了,在田间地头“歇歇儿”,也可以斗智斗勇。


       打扑克:又称玩牌,在儿童中很常见,内容有“敲三家”、打百分,五十K等。玩法:一般为打对家,也有俩人玩的,如“敲三家”,六人玩变成俩人玩,把牌分为六把,一人三把,具体玩法谁都知道,不用详细介绍。也不赢钱,只记分。规定40分或50分,先得者为赢。现在,这个游戏在儿童中渐弱,在成年人中反而多了。


       猜谜语:通州人称猜谜儿或破谜儿,是开发儿童智力的智能游戏。一般是大人给孩子们破谜儿,参与者二、三人五、六人不等。通州的儿童谜语是非常有特点,它不但能启发儿童的智力,而且很有美感。如《外婆桥》,谜面云:“一双橹,五人摇,摇到外婆桥,桥头有座庙,庙里一个红衣人,伸出头来瞧一瞧。”这一首歌谣形体的谜语,谜底是筷子、手、嘴、舌头。谜语诱导小孩子们的求知欲,充满了诗意。“大拇哥,二拇弟,钟鼓楼,华严寺,小妞妞,爱听戏。”谜底为五指:钟鼓楼——钟谐音中,即中指。钟鼓楼俗称鼓楼,原在城中心。华严寺在现中仓小区偏西,——寺谐音四,即无名指。用通州名胜古迹作谜语,描绘孩子们最熟悉的手指,可谓别出心裁。红裤子绿袄,猜不着别恼。绿袄红裤子,猜不着是小兔子。谜底为辣椒。不大不大,一间屋子盛不下。不小不小,一间屋子盛不了。谜底为油灯。红门楼,白门坎,里边坐个小红孩。谜底为嘴唇、牙、舌头。一条腿,地里生。两条腿,叫五更。三条腿,佛前站。四条腿,满屋串。谜底为蘑菇、公鸡、香炉、耗子。四两漂。四两硝。四两张着嘴。四两弯着腰。谜底为油、盐、花椒、虾皮。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千朵花,万朵花,落到水里不见它。谜底为雨……通州的儿童谜语很多,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到。

       谜语一般分为两大类:灯谜和事物谜。灯谜是将谜面写在彩灯上供人们猜射的游戏,高雅艰深,猜者需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事物谜产生于人们的口头创作,通俗浅显,谜底大都是人们常见常用的事物,只要有一定的生活知识,即使目不识丁,也能创作猜射。儿童谜语大都是事物谜。谜底大都是当时孩子们所熟悉的事物。因此,孩子们对其感兴趣就不足为奇了。


      锤子、剪子、布:玩者为三人。游戏主要用手指完成,即每个人各用一只手做成布(即手张开)、剪子(即伸出食指和中指,为剪刀状)、(即手攥成拳头状)的动作。玩儿时将手举起后迅速放下,大叫:“锤子、剪子、布”,手中做心中想的动作,布包锤子,锤子砸剪子,剪子剪布。做对者为赢。人们玩其他游戏时也用此来决定先后顺序。也有游戏包子、剪子、锤和这个游戏很相似,只不过布换成了包子,玩时一边说着“包子、剪子、捶又捶;剪子、包子、捶又捶”,手便随之做出与之相同的动作。倘若口中说的与手出现的实际动作不符时为输。往往在玩的时候,口说的速度逐渐加快,手中的动作也随之加快,反应稍慢,就会出错动作。


      打土仗:打土仗很脏,玩完泥猴一般,晚上回家准挨顿骂,孩子们却其乐融融。打土仗的工具主要是“转日儿莲”(向日葵)杆儿,截成一米多长,中间掏空,装土。土为村中马路车辙里被木轮大车(轮用铁皮包裹)碾压得很细的面土;不可用土坷垃,更不能用石头、瓦块。游戏多在傍晚举行,人数10人、20不等,场地一般是在村中马路上。游戏开始前先由两个强悍的孩子站出来自任主帅,招兵买马。后,孩子们根据自己倾向分别投到自己的主帅下,人数大体相当后,在马路上横划一道“国界线”,游戏开始。朦胧的夜色中,刹时喊声连天,烽烟四起,两队兵马在“国界线”相互攻击。“刷”!“尘弹”甩了出去;“噗”!“雾弹”冲了进来。主帅强悍,兵马勇猛。既要躲过敌方的“土弹”,还要准确打击的“敌人”,这需要敏捷的思维和灵巧的身手,更需要顽强的“斗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游戏直至有一方战败逃跑为止。60年代左右,胶轮车代替了木轮车,村里的马路上没有了细面土,这一游戏完成了使命,退出了游戏舞台。


       打雪仗:大雪过后天更寒,但寒冷挡不住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打雪仗就是其中之一。打雪仗的游戏有两种:一是“混战”。“混战”就是“瞎打”,雪后,孩子们走出家门,在小巷、打谷场或上学的路上追逐嬉戏。有的将雪塞在对方的脖领子里,有的攥雪球互相“攻击”。直玩得孩子们满头的热气。二是冲过封锁区:小伙伴们分成两组,一组先作冲锋队,站在起跑线上;另一组将人分为两队,面相对,相距约10 米,站成两排,作为封锁区的投弹手。游戏开始,投弹手每人立即动手团制3 至5 个雪球,一声令下,冲锋队员从起跑线弯腰抱头跑向另一端,这时投弹手的雪球如雨点般打来,最后数一下击中几人。然后两组互换角色,比比看哪组“伤亡”小,就算获胜。


      掏苇柞子:苇柞子,体色褐绿,嘴细尖,体型纤长,性活跃。叫声““挂挂儿机!挂挂儿机”, 抑扬顿挫简约动听。初夏,芦苇长过人头,苇柞子来到水塘芦苇深处筑窝。衔来细草,先把三四根修长的芦苇缠住,后,每天衔草一点点地筑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座精巧的“建筑”随着芦苇慢慢升高。掏苇柞子要到苇塘边儿观察,看苇柞子在苇塘中穿飞跳跃,听苇柞子在芦苇枝上唱歌。哪儿的苇柞子飞降次数多,哪儿就是其筑窝的地方。掏苇柞子要注意蛇。苇塘的蛇很多,也不知道它在哪儿潜伏着,稍不注意,水蛇就会“曲连”一下子出来……;二就是短苇和苇根。很锋利,容易扎脚。为掏苇柞子把脚弄个窟窿,就犯不上了。笔者幼时曾在家乡“西堤坑”掏过苇柞子。“西堤坑”是个苇坑,坑水碧绿。芦苇高高,蒲草丛生。那天,笔者与小伙伴们潜入苇塘内,“披荆斩棘”,转悠了半天,终于见一苇柞子窝搭在芦苇上面。惊喜之余,咔嚓咔嚓折下芦苇一摸,嗬!三只小苇柞。我们正好三个人,一人一只。毛茸茸的小苇柞在手心里动着,叫着。我们在河滩上捉小蚂蚱,放在小苇喳鹅黄色的小嘴里,喂小苇柞……手心痒痒的,心里痒痒的。

      苇柞子是候鸟,秋风刮起来,他们就不见了。现在,“西堤坑”已经变成墓地了,甭说苇柞子,连苇子也不好找了。


      下河洗澡:通州多河富水,域内河流纵横,村村有古坑老沟,四面皆水。因此,下河洗澡就成为孩子们的一项重要游戏活动。一到夏天,孩子们就会嘻嘻哈哈地来到沟河边,跳到河沟里嬉戏。不会水者在离岸边不远处“打扑通”练“狗刨”。也有骑“水牛儿”的:将长裤在水中浸透,用绳子扎紧裤腿根部,从裤口把裤筒吹足气,扎紧裤口,这就是“水牛儿”。“水牛儿” 在水面漂浮,你骑在鼓鼓的“牛背”上或趴在“牛背”中间,“水牛儿”载负你在水中嬉戏。会水的可就自由了。“踩水”的举着衣服“踩水”过河,晃着身子,“踩”得很快,水无论多深,只能到他们的肩膀,真是“如履平地”。“扎猛子”的高举双腿,屁股朝天往下扎。有人说“扎猛子”和潜泳很相似,但“扎猛子”是“扎猛子”潜泳是潜泳,两码事。我曾经见过童年的一个伙伴,在我们村后头(道)河洗澡,后头(道)河有五、六丈宽,他竟然一个猛子扎到了河对岸,弄了一脸泥。哪是真“扎”呀!潜泳是这样吗?不是吧?!“漂仰儿”呢,双手用力推水或双腿登水,有时干脆什么动作都不做,就在水面儿仰面朝天地漂着。有人说和仰泳很相似。这是哪儿和哪儿呀!“漂仰儿”是一种休息。您洗澡或游泳累了,仰面朝天地浮在水上,悠悠忽忽……嘿!那叫舒服!仰泳呢——仰面朝天,双臂抡动如同车轮,水花四溅,令人眼花缭乱……“甩水”酷似自由泳。只是酷似,象。可比自由泳“自由”多了!自由泳挥动双臂,非常优美;“甩水”呢,两手挥臂向前入水,头随手在水中动作一左一右摆动,有时头向前不动,奋力游,没什么规范动作,实际上就是瞎“扑通”。当然,最快乐的就是打水仗了。小伙伴们分成两拨,在河里摆开了阵势,有的用手掌“催水”,有的用手撩水……“啊啊啊”……刹时水花冲天,喊声震地。这种欢乐,是没有玩过的人难以体会的。咳!这话说起来是通州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再找这样情景恐怕很难了。

       溜冰:溜冰是冰上游戏的泛称,又称冰嬉或冰戏。有诗云:“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铁贯韦当膝行。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剑磨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通州的冰上游戏有多种:一是戏耍,天不太冷,男孩女孩,大点儿的、小点儿的聚在一起在冰上玩耍:大孩子让弟弟妹妹蹲在冰上,自己手握弟妹们的手猫腰向前拉。有的坐在一块石头上,另一个孩子在身后用力推动前滑。有的在冰上玩抓人游戏:一个跑一人抓,在冰上拐来拐去的,孩子摔在冰上,爬起来拍拍,再跑,再追,再抓……笑声喊声荡漾在冰面上。有的孩子玩“打滑擦儿”:先作一段快速的助跑,然后双脚在冰上滑行。两臂张开,两腿先后分开,微屈膝,保持平衡。“滑擦儿”玩得漂亮,能作转身、跳跃、下蹲等动作。比赛时看谁滑得远、动作优美、花样多。再有就是“抽汉奸”了。冰上“抽汉奸”和陆地不同,转速快,要掌握好火候,鞭子“啪”地一响,“汉奸儿”就会高速地旋转,转慢了,再“啪”地一鞭……冰滑子蹬冰就比较高级了。冰滑子是用铁条窝成鞋底样子铁圈,踩在脚下,另一脚蹬冰,踩踏冰滑子的脚向前滑行。蹬冰滑子滑跑时,身体重心始终在踏冰滑子的脚一侧,蹬冰动作要快速有力,保持平衡。向前滑行时,可作下蹲、燕式平衡等花样动作。滑冰车:这在通州农村孩子们较为盛行。“拼”一块一尺五六见方的木板,下面左右钉两根木棍儿,木棍儿钉上平行的两根铁条,这就是冰车儿;用火筷子或做一对撑车棍儿,棍头儿钉入铁钉,露出一寸长。盘腿坐或跪在冰车上,两手左右同时向后撑冰,小冰车载你飞速在冰面上滑行。坐冰床:“冰床长约二百至二百三十厘米,宽约一百五至一百七十厘米,高约七十至八十厘米,上面铺钉一层木板,下面安装四根木质立柱……立柱下端各连一根横木,横木下各镶嵌一条铁锏”。“冰床主人多用带铁尖的篙去撑,或在前边推或在后边拉,冰床速度快到达极点时,撑床人熟练地蹿坐到冰床上……冰床速度慢下来时,撑床人跳下冰床继续推(拉),如此这般冰床沿着万寿宫河道上滑跑,孩子们在冰床上笑着乐着”。最惊险的是踩冰礤了。踩两块冰礤(即两块木板,下面钉有铁条),然后用一根顶端钉铁锥的棍子像撑船一样向后使劲,使人飞速向前滑行;左足未住右足进,飘然而行陡然止,操纵自如随纵横。时直线,时迂回,时左转右拐,时瞬间猛然停住……当然也有摔交的时候,孩子们会立刻爬起……笑声,温暖了童年的整个冬天。
       通州儿童游戏写完了,我算了算,有60个之多。在我的采访中,有人说通州儿童游戏不止这些。是啊,还有很多儿童游戏没写上啊!比如季节游戏中的放炮仗、踩高跷、放河灯……智力游戏中的猜谜语,下军棋、象棋、兽棋……竞技游戏中的拔河、“拿大鼎”、掰腕子……等等,都没有涉及。这当然有我的想法。
       通州儿童游戏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它的趣味性。你蹑手蹑脚地“沾知了”、捉蜻蜓、打鸟儿、扑蚂蚱、逮蝈蝈……下河洗澡、溜冰……;唱着歌谣,做着“丢手绢”、“拉车尾儿”“串小米儿”、“猫捉老鼠”“娶媳妇”等游戏,情趣盎然,轻轻松松;心中充满了新奇、刺激;身心洋溢在欢乐之中。趣味性是儿童快乐的源泉。其次就是游戏的随机性了。什么时候都可以玩,不受时间、空间、人数条件的限制。下学的路上,割草的途中,教室里、操场上……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只是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儿童游戏,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儿童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自己选择游戏方式。自己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儿童游戏另外的特点就是玩具材料的简便性。儿童游戏的玩具,大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一汪水、一捧沙、一片石、一抔土,一片叶……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些材料是不需要花钱的。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就是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房子”等。有些儿童游戏不需要玩具,如:“斗拐”、、“捉迷藏”、“抬轿坐轿”、“木头人”……都是利用儿童肢体徒手进行。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节省了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儿童游戏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促进儿童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等社会性的发展;促进儿
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等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
人生真正快乐的就是童年。我不想,真的不想长大。向我遥远记忆的童年致敬!


作者简介:

      郑建山,笔名 久兴  北京通州人。1953年2月生,198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后到北京通州区(县)文化局工作,尔后又到文化馆,曾任文化馆副馆长、文学室主任。1997年获副研究馆员职称,2000年后多次被聘为北京图书文化系列(群众文化)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有《郑建山作品选上、下》《通州的民俗文化》《通州文化志》;小说散文集《旧语新说》《大盘点》;民间故事集《大运河的传说》;《聊聊通州民俗那些事》;长篇报告文学《大地的回声》(与人合作)《孟宪峰》(与人合作)长篇传记文学《孽阉录》;发表和演出的剧本有《深夜两点钟》、《除夕夜》《地火》等;10集广播连续剧(大地的回声)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与人合作);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其中《郑建山作品集上、下》获北京市“文荟北京”一等奖;散文集《旧语新说》获得二等奖;《大运河的传说》《通州的民俗文化》获得采风成果奖;戏剧小品《除夕夜》在北京第一届法制小品大赛上获奖,被北京电视台多次播放。剧本《大地的回声》获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有《献给大运河的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等10部电视艺术片、专题片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放;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通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下一篇] 他,用生命唤醒了定瓷

[上一篇] 土灶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