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了通州图书馆换了几本图书,今天天气就降了温,并下起了小雨。
要说这燕赵大地也该下些雨了,来这里几年,感觉到这里好像并不是风调雨顺地方,冬天连续百日无雪是经常的,夏天也是多年旱涝不匀,有一年的大雨集中下到了一起,还引发了北京排水工程的大讨论,起因是大雨当天在广渠桥下淹了一辆轿车,里边憋死了人,还有市郊山洪爆发,淹死了老太太。
当年大雨过后就引来了舆论一片哗然,后来政府要学习德国的地下排水先进做法,要求全国各大城市都要注意地下工程的综合改造。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城市公路上的拉锁工程,极大地浪费了时间、空间、人力资源和工程材料。
所谓拉锁工程是指城市中的各部门为了在地下埋设管线反复开挖地沟造成的各种浪费,主要有:给排水工程管道,地下通讯光缆电缆,有线电视电缆,军事设施专用线缆,供热管道等等不时就有新的部门冒出来挖地埋管。而这些部门之间又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划和管理,想挖哪就挖哪,想刨哪就刨哪。最后就使城市路面像拉锁一样随意开挖。
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的一大弊端。
考察青岛城市的地下排水设施管理,就可知道什么是百年大计。
据北京青年报2014年8月7日的文章报道: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建造的下水道采用“雨污分流”,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发挥着作用。
德国“租借”青岛99年,初来乍到的德国人经历了青岛第一个雨季,由于饮用了污染的水源,大量德国官兵生病死亡,德国殖民者提出按百年标准对地下管网进行设计和施工。
十年前十月的一天,山东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德国考察,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展备忘录》(1910年改为《胶澳年鉴》),由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整记录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这套排水系统有多强大呢?首先是领先全球的理念: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排泄与生活污水排泄分开处理,专门修筑十二条分流雨水的暗渠,总长5464米,更有总长29.97公里的排雨水管道和41.07公里的排污管道。如此强大排水系统,当年造访青岛的亨利亲王就曾自豪断言:亚洲第一!
可见当年德国在中国搞基础设施建设也并没有临时观念,而我们国内的许多工程则不顾长远质量。
记得我曾和一个房地产商聊天,谈到中国的住宅楼质量能不能达到70年时,那个开发商竟说,中国人有几个能住那么长时间的,20岁时买房住进去,到70年时他都90岁了,还能活到那时吗?能挺50年的质量就是好房子了。
中国人搞的东西,压根就没有百年大计,难怪现在的工程经常有桥梁坍塌,楼房坍塌,水利工程垮塌事故发生。
郝连成 通州 临河里 2019年4月24日
[下一篇] “太博展”背后的花絮
[上一篇] 玛雅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