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国道边,榆林庄的一座大理石砌筑的大门牌坊上镶着的“中国运河第一庄”几个字透出一种天子脚下人的霸气。
进去左手有两扇红漆铆着故宫城门般大铜炮钉的大门,门边挂着一块“榆林庄蒙正学堂”的牌匾。门额上还镶着“榆林别院”的横额,使这里透出些古典的味道。进门的两侧墙上,左侧画着“大运河畔”水墨画很有功力:苍茫的运河水面,漂着近大远小帆帆点点的渔船,水面渐远直至天边,暗示着运河之长和历史的久远,岸边几株虬曲的榆树下掩映着几处屋舍,告诉人们这里是座村庄。右手墙壁用隶书加帛书笔意的《大运河榆林庄赋》,赋中描写了昔日“千里运河,碧波荡漾,群帆竞渡,南下北上”的热闹场景和百户人家来在这榆树河畔建庄立庙的发展过程;有曹雪芹品尝榆钱美食的传说······。
细看文赋的作者落款是郝洪博先生,不由得对本族的姓氏又添了一分自豪。
进得院内,对面一排掩映在葡萄架下的平房的门旁挂着“榆林庄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会”牌子。牌子是用本色旧船制作的,底边还有块残缺,更有一种时间的沧桑,与研究千年运河文化历史有些贴切。
左手一排房子是个文化活动室,里边正在搞“中国运河第一庄--传承运河文化系列展”。
当前展出的是“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的创立者,“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生平作品展。
刘绍棠,著名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儒林村)人。1936年2月生,1997年3月病逝,终年61岁。刘绍棠1948年参加革命,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青少年时代作品清新、淡雅,把土改后的农村写得嫩苗遍野,生机盎然,受孙犁作品深刻影响,有社会主义“田园牧歌”之美誉。刘绍棠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刘绍棠从小就是神童的说法一直流传到今天。小时候母亲唱的歌谣,民间艺人讲的故事他都能很快记住,还能生动地讲述给小伙伴听。1942年春节过后,不满6岁的刘绍棠被送往邻村供给店村上小学。小学的校舍是关帝庙中的后殿。当时村里有一个小饭铺,开得红火却一直没有名字。一天,饭铺女老板请了外村两个教书先生给饭铺起名。两人酒足饭饱后仍想不出好名字。这时在门口玩的刘绍棠突然说:“李白有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就起名‘柳香居’吧!”两个先生和店中人都极为惊讶。后来饭铺正式起名“柳香居”,请人写了匾额。当年春节,刘绍棠又为店铺写了对联“南通州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金运河银运河 金银运河运金银”。这一年刘绍棠不满7岁。1946年,10岁的刘绍棠离开儒林村,到通州城内县立模范小学读高小。第一次写作文,他一口气写满了五册作文本,写出了长篇《西海子游记》,轰动全校。
1956年春,20岁的刘绍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1957年风云突变,3月份,刘绍棠与挚友从维熙写文肯定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划为“右派”,1958年2月被开除出党。
大地震后表姐家的房屋受损,刘绍棠不得不搬到村外沙岗上的一间破旧的小屋里。
刘绍棠重回故乡的决定在“文革”十年动乱中显得越发正确。儒林村的乡亲们憨厚朴实,他们始终为村里出了刘绍棠这样的文化人而骄傲,在乡亲们的保护下,他躲过了灾难。1979年,刘绍棠彻底平反,重回京城,但他仍常回儒林村居住。一个作家在一个小村庄先后住了三十多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刘绍棠是唯一一人。
刘绍棠小说里描写运河景色的场面:
秋季里,运河的河水清蓝清蓝的,西风吹起一片片水波,静静地向东流;几只黑油油的燕子,在阳光下闪着紫光,白肚皮儿擦着运河河面,钻上瓦蓝瓦蓝的天空,一道亮闪似的飞向南方。在河拐弯处,有一条洼沟,洼沟长满蓬丛丛的河柳,斜对着生产合作社的地头。
有人说,刘绍棠的老家是通州西集镇儒林村人,生长在那里,死了之后就埋葬在那里,与榆林庄没有半毛钱的瓜葛。为啥这里的看板简介上说刘绍棠是出生在通州漷县靛庄人呢。
其实,在当下名人效应的社会,象三国时曹操的坟墓埋葬地就有多家争执不休。
赤壁之战的赤壁到底是哪个赤壁,虽然官方默认为湖北的蒲圻赤壁,蒲圻县也因为此更名为赤壁市,但民间争议非常大,史学界还有三国爱好者们列举了蒲圻、黄州、钟祥、武昌、汉阳、汉川、嘉鱼的7个赤壁。所幸的是这7个“赤壁”都在湖北省内,不会影响省与省之间发生“赤壁”争夺的纠纷。
现在就有刘绍棠出生地的谬传,将来还不知会有多少刘绍棠的传说,不过在对大运河文化重新开发利用的当下,借在运河边成长起来的知名作家的名气来打造自身的品位,利用千古大运河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也算这个村的领导人的因地制宜。何况刘绍棠的老家儒林村与榆林庄相隔还不过几十里。
[下一篇] 崔永元与《我的长征》
[上一篇] 张行方系列文学作品欣赏之——好看还是嶂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