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我在这里修胡同
我在这里修胡同
作者: 马占顺

      胡同里的四合院是京城最有韵味的城市肌理,大院的风貌重现是北京市民的愿望。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留住乡愁是这次胡同修善的重中之重。让北京那个老城成为传统营造工艺的传承基地。”这是设计组人员一致的呼声。

      “走在东四的这片胡同里,从知名王府到名人故居,一不小心就会和历史擦肩而过。”

我知道在这里曾住过民国总统徐世昌,原内务部部长曾山、原文化部部长王蒙,老教育家叶圣陶等多个名人,他们都是咱们的老街坊。如果在设计工作中稍有不适是对不起老前辈的。

      设计团队集体进入现场实地勘察,让我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生活的浓厚。

      为了保护这胡同的传统文化,我们设计团队多次在现场开会进行研究,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了依照历史记载的“尊重历史、传承历史”的设计原则。

       “恒昌瑞记”是1928年开业的一家老店,位于东四四条的86号。

      这家店铺门口两侧早期砖雕的一副对联让我进入了思索:“镜里人是一是二”“笛中意至妙至神”,这副对联再加上“恒昌瑞记”的字号,很有讲究。看得出对联的字里行间,将光、声、影表现的细微至极!就可以巧妙地告诉人们,这里是个照相馆!

      在修复之前这副对联的砖雕字幕,几乎是不清楚的。砖雕对联上面落满了灰尘和泥土,木质的门楼破烂不堪,二楼拱形的窗户全部用旧砖磊住了。我们经过调查要通过这次整修,将历史原貌搬出。为了对这建筑的用砖进行‘打点’、修补,还特意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历史考证,才知道这里用的红钢砖是当时从德国进口的,因为当年建设这座建筑时,我国还没有能力生产这种红钢砖。

      后来知道在维修中,门额和两侧的对联是工人们用小刀、牙刷和喷壶一点一点抠出来的。如今“恒昌瑞记”成了这条胡同里最最靓丽的门面。

      东四六条26号,是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随墙门。在修复的设计中,我们考虑到了其修复的复杂性和难度性。为此对坐南朝北,这座门的修复,特别邀请清华大学的朱教授亲自示范操刀。对凡是“酥碱”了的砖都要剔除,用泥砖修补好,再用白灰砂浆勾缝,最后刷上硅树脂,防止砖面继续风化。

       经过修缮后的随墙门仍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与胡同里的金柱门、广亮门等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东四胡同博物馆就诞生在东四四条的这条胡同里。

      要说这个博物馆可浸透着我们全体设计人员的心血。

      博物馆位于四条77号,占地1023平方米。

      经过查资料,我知道这个典型的三进四合院主体建筑于1940年左右建成,建国后曾是东四派出所的办公驻地。为了让建筑群落整体保持传统四合院的完整结构,我们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以原工艺高标准修缮这个四合院,每个拆解下来的构件都有专人保管、按照顺位编号、对位排号,按照古法进行修缮。

      我们高兴地预言,这家重现“四九城”,带着浓郁历史风貌与人文特色的博物馆落座京城的胡同,会为新时期北京的城市更新与改造提供一个重要样本。         

       2024年7月19日

[下一篇] 好险

[上一篇] 王老汉的自诉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