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棒子面凉粉”
“棒子面凉粉”
作者: 马占顺

       那天,很巧在这家餐馆里吃上了涿鹿的特色。

      看着端上来大白瓷碗的汤汤里,跳动着如蝌蚪似的玉米面条条。一问才知道这叫“玉米面凉粉。”

      全珈斌先生说,这是家乡的一种常吃的便饭。特别是在夏日里,顶着烈日当头的太阳劳动了一上午回家的人们,是又饥又渴的,在饭桌上一下子光啃几个干不刺啦的棒子面窝头下肚那也不舒服啊,慢慢地乡下人就发明了这样的一种我看还是比较舒服的吃法。

      其实这棒子面凉粉做起来并不麻烦,就是用凉水把棒子面调稀后,放进锅里煮开,但要比煮的棒子面粥稍稍的稠一些,可别煮的稀里咣当的。等到稍微凉一凉,在这棒子面糊糊还能流动的时候装进漏粉勺里,用漏粉勺再漏出这凉粉,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凉水中,经过多次换水,使之变凉定型。再放上食盐、香油、蒜蓉、熏醋等调料。这样一碗棒子面凉粉就做好了。

      “玉米面凉粉”吃后十分凉爽,是夏季消暑降温的最佳食品!全珈斌先生笑着说,其实任何好吃的美食,都是来自生活、来自创造。

      在乡村里,那会儿我们就是那么点土地,大土豆蛋子、老玉米棒子、棒子面就是生活中的主粮食。窝头就咸菜、贴饼子就小黄鱼那是现在人们的最爱。那个年代窝头就咸菜是越吃越反胃,主要是没有任何油水啊!那个时候吃贴饼子也吃不上什么小黄鱼的,听都没有听说过。

      我知道一天在地里的劳动那时是非常辛苦的。土话说:庄稼人的汗珠子掉在地上都是要摔成八瓣。那“粒粒皆辛苦”的场面是多么不易啊。这里下地的人们下地时基本上都没有带水、带饭的习俗,早起吃饱了、喝足了就是一上午。地里的活儿多,哪还顾得上中途喝水、吃饭的事呢?即使是肚子憋得慌时,地里找个没人的犄角旮旯撒泡尿,半天劳动回来,吃什么呢就成了大家琢磨的一道难题。

      全珈斌先生又说,记得母亲最早在家里做这棒子面凉粉时,用的是家里种的葫芦瓢当漏勺。到了秋天院子里吊在树上、挂在房檐边、垂在院墙边边角角里的,那一个个漂亮的、闪着白光的葫芦都长熟了,把那晾干了的又圆又大的葫芦摘下来,用锯子从葫芦的中间锯开就一分为二了,葫芦瓢当漏勺。那会儿市场上可看不到现在这么精致的不锈钢漏勺啊,“自产自销”的葫芦瓢的漏勺就自然当起了家。在葫芦瓢的外面用烧红的铁棍,按着大约相等的距离,烫上几个眼儿,漏勺就做好了。

      做凉粉的棒子面一定是当年新的棒子磨的面,这样做出来的凉粉口感好,还筋斗。因为我知道母亲说的,那新的棒子面一定带着人们刚刚收下来的香味。这种说不出的香味好像是泥土的芳香、好像是棒子杆一生吸吮着大自然的芳香、好像是棒子们那一片片宽厚肥大叶子光合作用的芳香、还好像是每天下地与这棒子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劳动者们汗水的芳香!

      凉粉做好后,那碗里的汤最有讲究。少许的食盐、香油、蒜蓉、熏醋等一定要有,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成不同口味的汤。喜欢吃辣的可以炸一些红辣椒;喜欢吃酸的,适当多来点醋;喜欢芝麻酱口味的可以调一些芝麻酱;喜欢韭菜花口味的在汤里放上半勺韭菜花。香菜、黄瓜丝和心里美萝卜丝都可以做拌菜。

      全珈斌先生说他还记得母亲的念叨,在家乡祖祖辈辈的人们生活在这里,祖上们不但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日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早在他母亲奶奶辈的人们,就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粗粮细作。

      我想现代的涿鹿,人们更会把这山沟沟里出产的粗粮,逐渐变成可口的美食!

      2019年6月18日草     2024年7月20 改

[上一篇] 宋伟的新兵日记(连载61—65)

[上一篇] 家乡的槐树花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