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生态美文,瑰丽诗篇
生态美文,瑰丽诗篇
——读冯小军老师生态散文《柳河溪谷》
作者:孙福立

近日,收到冯小军老师寄自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生态文化》编辑部的挂号信,内中是沉甸甸的《2023中国生态散文年选》,封面上下端铺展象征蓬勃生机的绿色造型,中间留白嵌入书名和编者,看着就舒心养眼“可持续”。书中收有冯小军老师的散文《柳河溪谷》,读到这标题,就令人产生神往之情,迫不及待,先睹为快。

冯小军,曾用名冯晓军,男,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卢龙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北省采风学会散文研究院院长,中国林业文联《生态文化》杂志副主编。作品有《别忘记这片树林》《打着水漂过河》《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林间笔记》《美在民间》《绿色奇迹塞罕坝》《绿水青山看中国》《白色的海绿色的海》《八步沙的故事》等。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散文《禅味梨花》编入大学教材《写作教程》。曾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

我与冯小军老师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彼时我在唐海县委农工部工作,他供职于我们的上级单位——唐山市委农工部。正是意气风发、奋力争先的年代,市部对农村改革抓得细,督得紧,经常组织改革调研和政策研讨,频繁地接触中,我和冯小军老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有一年,他组编各县区涌现出的农村勤劳致富的典型,多次深入基层订正遴选材料,耳提面命,字斟句酌,使我受益匪浅。清楚地记得,小军老师跟我说,尽量写成千字文,短小精悍,经读耐品,不要出现诸如“耳畔响起”之类的思想活动。在他的帮助下,我的几篇短文入选其主编的《脱贫致富之路》。1991年2月,我俩合作的小通讯《芦苇恋》刊登在《唐山劳动日报》,并获年度奖项。

冯小军老师属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英人士,当时,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我们上下同步,深入调研,积极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然而,在大家零敲碎打,满足于完成阶段性任务的时候,冯小军老师高屋建瓴、剥茧抽丝,竟然出版一部理论专著《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着实令我们敬佩不已。我写过一篇读后感,粗浅谈了该著作的理论高度、深层逻辑和对于具体实践的指导意义。

后来,冯小军老师调任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在验收小康县“森林覆盖率”指标时,他带人专程来唐海考核,故人见面,相谈甚欢。再后来,冯小军老师调到省林业厅,联系逐渐减少。但同气相求,心有灵犀。1999年底,冯小军老师来唐海县调研,我陪他夜宿唐海宾馆,几乎畅谈通宵。

2007年4月,接到唐海县农林畜牧水产局李局长电话,匆匆赶到唐山市翔云饭店与冯小军老师见面,此时我已经调市里工作近3年,冯小军老师送我一套新出版的著作“转型期笔迹”系列丛书:《别忘记这片树林》《打着水漂过河》《坐在后门槛子上好好想想》,涵盖散文、报告文学和诗歌。这是他长期勤奋笔耕,锱铢积累结出的丰硕成果。

“士别三日”,不只是刮目相看,而是遥不可及地抬头仰望了。在为冯小军老师喝彩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庸碌无为而羞愧。

读冯小军的书,时刻被“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悲悯情怀所感动。他的文章,寄情草木,吟咏乡土,见微知著,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笔触细腻,挺拔温润, 清新隽永,看似轻松随性,实则殚精竭虑。

《柳河溪谷》,就是冯小军老师执著生态散文,为我们精心描述故乡风情及生命四季的精彩篇章。

文章以节气歌开篇,一路娓娓道来,把我们领进早春时节柳河溪谷,看“羊群留存雪地上的蹄印模糊起来”“山坡上大石头的罅隙间绿色已经萌动”,从细微处感知春的端倪。然而接下来写乍暖还寒的早春凌晨,母亲带着“我”走亲戚,采用白描手法,写途中所遇及所思。这段文字更像沈从文的小说,寂静的晨间,山中小路,伴着踢踢踏踏的脚步声,背后走来一男一女两个骑驴的人,还有头戴旧毡帽的拾粪老头儿。作者并没有沿着这条线一直铺陈下去,而是笔端一转,写“地气蒸腾的模样真让人兴奋”,四两拔千斤,切换了时空。像王蒙的意识流,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

由春天到夏天,也是这样。通过柳枝做的笛子已经吹不出兴趣等细微变化,过渡到夏天的柳河溪谷。虽然“不利夏”,但玩游戏、看“云彩过”,照样有滋有味。割猪草、逮蚂蚱,半大小子也为家里做“稻粱谋”。接着,作者很自然地进入到“生态题材”,山里暴发泥石流,柳河溪谷人叫“打水炮”,经此一劫,历经好多年植被等生态系统也恢复不到原有状况。这里的白描细致入微,更像得到鲁迅先生真传:“好些柳树叶子都露出了背面的白色”。颇具现场感,没有多年农村环境的耳濡目染,断写不出如此精当的句子。

柳河溪谷的秋天最有趣儿。看断树再生的生命奇迹,讲獾走湿地的奇特偶遇,考证红蓼猪草的追根溯源,叙述砍柴惊鸟的友好环境。看似不经意的讲述,实际上伏笔于生态优良、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妙境。

承接秋天捡拾松塔,丝滑地导入“冬日里的柳河溪谷冷清萧疏,常绿的油松和落叶的蒙古栎是一组绝佳组合”。猎人们给山狸子等野生动物下套儿,狼偷食农户饲养的猪,于貌似平淡的故事中,讲述生态平衡的朴素机理。接着说,狼在柳河溪谷已经绝迹,旁的野生动物也很少见,国家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山里再也没了打猎的事情。

至此,读者随着“我”的亲历,走过山乡的生命四季,呼之欲出。顺便领略柳河溪谷的旖旎风光,如临其境。这是家乡的颂歌,也是生命的礼赞,更是生态的咏叹,作者从未刻意提及生态,但字里行间却浸透着山乡生态的魂脉,令人情不自禁感知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不经意间唤醒义不容辞的生态意识与责任。足见谋篇布局的章法和驾驭文字的功力,所谓“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冯小军老师致力于建构“把生态写成散文、让散文回归生活”的生态诗学。他认为生态散文是“反映自然世界生态危机的文学,是作家以文学形式干预大自然生态安全的文学,是人的文学在新现实面前的场域拓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他呼吁万物平等,倡导和谐共生,把文学审美和科学表述有机融合,通过优雅洗练的美文,铺展风光旖旎的画卷,在瑰丽绚烂的诗篇中,诠释生态文明。

[上一篇] 浅谈刀郎的歌

[上一篇] 见树是树 看林是林——读冯小军的散文集《林间笔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