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温榆河起点在沙河水库,水库上游称沙河,水库下游为温榆河。温榆河一路向东:过昌平、下顺义、经朝阳、往通州,最后注入通州的北运河开始它的新历程。
这条河河流程47.5公里(《通县水利志》称63.5公里 ),流域面积大约2478平方公里(《昌平县水利志》称为2480平方公里 ),沿途有蔺沟河、讲礼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等汇入。
温榆河是北京历史上开发较早的一条重要河流。作为北运河的航运水源及京城北部的漕运通道,历史上曾发挥着重要作用。温榆河历史上不仅是历代王朝的漕运要道,而且由于其水质洁净、清澈,还是皇家宫廷、园林、湖泊的御用之水。在京郊的大地上,悠悠流淌的温榆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将京郊的彩色故事串联起来,编织进岁月的长卷里。
几年前的初春开着车沿着温榆河一路行走,远远望去只见流淌的河水在日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河边高大的垂柳似鹅绒一团一团的,黄黄的煞是美丽!停车走近些,温榆河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几分湿润、几分清新。
“三九”时节几场带着寒冷的大风一刮,京郊的气温会急剧下降,河面一结冰,就有青年男女拉着手在这冰面上尽情地享受。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等各色羽绒服组成了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优美潇洒的滑冰舞姿,让我感到这就是心中一群最美丽的天鹅啊!
下雪了,白白的雪飘落在河面上,远远望去真是一条洁白的真丝绸带啊!不知哪位调皮的小伙子竟在白雪覆盖宽宽的冰面上,用心写出了“我爱你”几个大字,这字里面好像撒了些红色的颜料。这字的红、雪的白互相称映着,让我浮想联翩......
秋季温榆河公园里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群身着素衣的舞者,在为这悠悠的河水伴舞。置身于这宁静的水畔,感受着当下的平和,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美好的未来。
“三伏”天里就来温榆河走走,这里绝对消暑纳凉,各种鸟儿穿着花衣,飞舞着、歌唱者。仅听树上的蝉为您不停地歌唱就会心醉。这位刚刚唱罢的就是位标准的女中音,较长的声带厚宽,为其声音带来圆润、宏亮、深厚、结实、饱满的共鸣效果,这种感染力和穿透力又让我心醉;走近这棵大树底下,听到的似乎是位男声的通俗唱法,这歌声带着节奏让我的心随歌而动。这声音追求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使歌声更具感染力。
走着走着我正欲俯身触碰这脉脉清流,指尖忽又顿在半空——这流淌了千年的河水,何尝不是历史浸染的墨痕?粼粼波光里,似乎还倒映着当年河水繁忙的景象。
当我沉浸在这交织着自然与历史回响的氛围中,才惊觉温榆河的魅力,正藏在这河水与岁月的交融间。温榆河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代表,更是文化之脉的承载者。这条河流与周边的文化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温榆河公园的建设完成,这里更是成为了展示北京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公园以“故城记忆”为主题,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态理念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景点和活动。游客们在这里参观新华书店、体验农耕文化、与萌宠互动,感受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
夕阳西下时分余晖温柔地洒在温榆河的水面上,给河水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看,远处的孩子们在水畔处嬉笑玩耍,追逐着那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此时的河水少了几分白天的浪漫,多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河水悠悠,它流淌着京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万物,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离开温榆河我忍不住频频回望,那悠悠的河水,将永远流淌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一抹难以忘怀的风景。
2025年2月18日
[下一篇] 历史,在三湾拐了个弯
[上一篇] 喜欢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