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整理采访赵国栋笔记
整理采访赵国栋笔记
作者:雁在蓝天


赵国栋


       我是1998314日对赵国栋进行的采访。赵国栋是黄埔军校第19期装甲兵科毕业的,中国赴缅甸远征军老兵。他根据自己的一生经历,写出了《情系缅北》,《一个国民党中尉的ABC》和《俘虏》三部长篇小说,一百多万字。

       我就是知道了他的这些经历才去对他进行采访的。

       那时,我正给佳木斯三江晚报做通讯员。每周都为他们的一些专拦写稿。为了让赵国栋这位经历丰富而又在五十年代做过剧团导演,早就写作发表过剧本的资深文化人信任我,第一次当面给他看我的文章《君子胸怀天地远  亮节操守白云高》,是采写中国著名军旅书法家张君亮的作品。

       他看了我写的军人书法家,感觉到了我还有些文笔功夫,再加上我与他儿子同学这层关系,便像拉家常般地给我讲起了他那段与中国近代史有着密切联系的成长经历。

       赵国栋原籍是陕西西安人,父亲赵子俊是当地的著名商家,当时住在西安西大街碑林边20号。有一片面向大道房产,开着天字号,德字号,饭店和旅店。有‘“德新(鑫)恒”“余庆长”百货店,干果店等买卖。

       赵子俊与当时西安的杨虎城及其部下的师长等人非常要好,是结拜兄弟。赵子俊开了家服装被服厂主要供应他们部队的军服装备。

       赵子俊有四房太太,赵国栋是四太太所生,在三太太宁氏身边长大。几房孩子加一起赵国栋有兄弟姊妹十三四个,他记得的有二哥赵国军当时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当大队长。当时学校在南京。当年回家探亲正赶上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二哥因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当大队长的身份被东北军抓去,是给王甫礼当副师长的大哥赵国平给要了回来。王甫礼外号王老虎是杨虎城手下128师师长。

1936年 西安事变时 ,赵国栋刚上初中,一天发现西安城墙被扒开,很多士兵在背土,备砖修工事炮台。1212日突然增兵。

       马志超当时任西安警察局长,收留了一些仅存的东北过来的学生。在西安受共产党,国民党救亡影响,参加抗敌后援会剧团当时有丁玲等人。

       那时有少年先锋队演出团,演出的话剧有:放下你的鞭子,五月的鲜花。

       西安事变时,都去上街喊口号:拥护张杨两将军八大主张。

       1226号时,口号变成了“把将委员长送回南京”,“反对内战”,“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请求把将委员长送回南京去”。

       后来就送走了将介石,东北军瓦解。胡宗南进西安。

       西安事变的场景,赵国栋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1942年赵国栋考入西北艺术学校,叫“伉俪艺术学校”,学习声乐和美术。

       后考入空军备取。二哥赵国军不让去。又重考陆军军官学校19期装甲兵科,校址在成都。

       19424月在成都考入印度兰姆伽军事学校。当时共100多人,学装甲坦克,当时蒋纬国在战术班校址在印度的阿萨姆邦训练基地。英美东南亚盟军司令部也在那里,属印缅战区。

       印缅战区训练中心中方负责人是郑洞国副军长。廖耀湘是新22师师师长,还有龙天武是14师师长。

       1945年回到云南曲靖毕业。

       作战经历:

       19434月,第一次开装甲车去缅甸配合2265团找新平洋战役。赵国栋任车长,装甲车被烧,弃车时被炮弹皮炸伤腿,收复缅甸第一仗(打日本)胜利。

       边打边修公路。美国两个航空工兵团,中国两个工兵团,指挥官是廖耀湘是22师师长。孙立人是38师师长。

       战车三营陶毅中校是营长。一百多辆坦克,第一车车长赵国栋,属三营一连一班208号车。史迪威将军说:

       中国的军人,加上先进的装备将无敌于天下。

       史迪威说:用炮弹和敌人说话,炮弹一天能造很多,而人,二十年才能长成一个。

       军队纪律:不准打当地老百姓。

       赵国栋就是把自己的这样人生经历写出了三部长篇小说。

       采访后,我与了篇消息报道《赵国栋的曲线人生》发表在三江晚报上。后来又陪佳木斯日报记者王绍枫去采访过赵国栋一次,合作写了一篇《情系缅北》报告文学,发表在《佳木斯日报》。后来被《黄埔》杂志转载。

       2020年7月1日 

[下一篇] 参观鲁讯纪念馆

[上一篇] 想起唐纵日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