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 “高原放歌 —— 原创陕北民歌歌曲征集活动” 的获奖名单中,一个陌生却又充满力量的名字引起了众人的关注 —— 李静。
这位来自陕西榆林的双硕士研究生,以自学作曲的身份,带着作品《哥哥你在哪里》首次参赛,便斩获作曲优秀奖。消息传开,大家都对这位 “乐坛新人” 充满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经历与坚持,让她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脱颖而出?
此次由陕西榆林举办的 “高原放歌” 活动,作为传承和弘扬陕北民歌文化的重要平台,面向全国各界人士开放,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参与。
陕北民歌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情。活动鼓励创作者以陕北民歌民间音乐元素为基础,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易于传唱且能展现榆林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新作品,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活力。在这样高规格、极具影响力的赛事中,李静的获奖显得尤为耀眼。
初见李静,很难将她与获奖作曲家的身份联系起来。她身形纤弱,脸上还带着因身体不适略显苍白的神色。原来,多年来李静一直饱受疾病困扰,冠心病,糖尿病,过敏时常发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体欠佳的女性,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却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李静毕业于陕西师大国际商学院国民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班 03 级,后又考入陕西省委党校,获得双硕士研究生学历。
出生在干部家庭的她,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在成长过程中,她尝试过多种职业,当过兽医,做过油料会计。但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份对艺术的热爱。唱歌是她自小的爱好,后来因患有冠心病,为了提高肺活量,她开始在全民 K 歌上自娱自乐。从最初单纯地跟着喜欢的歌唱家模仿演唱,到逐渐自学唱歌的方法和技巧,李静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摸索。
“那时候唱歌也只是为了开心,想留下点纪念。” 李静平静地回忆道。她开始用手机录音发行自己唱的歌,无论唱得好坏,对她来说都是珍贵的回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邀请她写歌词,她创作的五言诗《秋》被狼图腾老师看好并谱曲演唱发行。随后,又有人提议她尝试作曲。面对质疑的目光,李静没有退缩。“我是地道的陕北人,从小听着陕北民歌长大,那些旋律早已刻在骨子里。” 凭借着这份对家乡民歌的熟悉和骨子里的倔强,李静在没有老师辅导的情况下,大胆地开始踏上了陕北民歌原创歌曲的创作之路。
她从零开始,一点点学习乐理知识,反复琢磨陕北民歌的旋律特点和节奏韵律。每当身体不适发作,她就稍作休息,等症状缓解后又立刻投入到创作中。在那段日子里,她常常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病痛。
最终,她创作出《哥哥你在哪里》和《别走》等作品,并鼓起勇气投稿参赛。当得知自己获奖时,李静有些兴奋地说:“这对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是莫大的惊喜和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在音乐创作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谈及人生感悟,李静感慨道:“人生就像一首未完成的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只要心中有热爱,就有勇气去谱写属于自己的旋律。”
在她看来,疾病虽然给身体带来痛苦,却也让她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热爱和追求。她始终相信,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上天赋予的宝贵财富,都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
知儿莫若母,李静妈妈常说:小静这孩子从小就有艺术天赋。没搞艺术实在是可惜了她的才华。
如今,李静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她又入驻到了《中国诗歌网》,在更专业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诗歌。
以前忙着工作和生活,现在有机会,就想多尝试、多学习。 李静充满自信地表示。
与此同时,她还在梨花教育学习有声书演播,从去年一直坚持到现在。梨花教育作为新职业在线教育品牌,为她打开了全新的艺术学习之门。她计划以后就利用自己的音质条件在有声书播读事业上发展,目前已经开始了录书之路。
从双硕士研究生到自学作曲获奖,从饱受疾病困扰却依然坚持艺术追求,再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领域,李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坚持的传奇,更是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赞歌。
[下一篇] 管用和写文章推介我写的《管用和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