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蛇精灵(长篇小说连载17)
蛇精灵(长篇小说连载17)
作者:高顺平

17、郑州印象

 

1983年,我考入了河南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那年我18岁。

郑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河南的省会,有着“绿城”的美称,高大法国梧桐树像一把把巨伞将整个城市遮盖起来,装扮得郁郁葱葱很有生机。

郑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郑州新郑是轩辕黄帝故里,新郑是古代为有熊国,是古代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带领先民肇制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率部打败了炎帝,奠定了中华民族基本版图,所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为了纪念黄帝的功德,直到今天,每年的清明节还要举办轩辕黄帝祭祖大典,吸引海外游子和四海佳朋回乡祭祖,入乡朝圣

郑州是殷商故都之一,商代中期,郑州曾为都城,城址在今商城。那时的青铜冶炼技术和陶瓷业已相当发达,是商代中期中华文明的中心郑州出土的青釉瓷罐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郑州商城外城墙是先周时期仅次于殷墟的庞大都城遗址,根据文献记载与考证,大部分学者认为是“汤始居亳”的亳都,属商代早中期。不过也有很多学者认为,郑州是商代中期“仲丁迁隞”(《史记·殷本纪》)的隞都,属商代中期。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其弟管权鲜(姬鲜)于此,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权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春秋时期郑州属郑,称管邑,为郑大夫子产的采邑,又称东里。子产是郑国贤相,子产为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有明确记载。秦统一中国后,在荥阳设三川郡。隋开皇三年(583)改荥州为郑州。自此,郑州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郑州是一处军事要地。郑州北控黄河、西扣潼关,南达荆楚、东连淮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次重要的军事争夺战。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著名的楚河汉界即发生在古荥阳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的成皋,双方互有攻守,反复争夺,难分胜负,最后不得不划鸿沟为界,以西为汉,以东为楚,是为楚河汉界。郑州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有汜水关,又称虎牢关,三国时期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就发生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见地势之险要。

北宋建立后,由于郑州地近京师,属京誥路。崇宁四年(1105)废郑州建置,建为西辅,从而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管察专员公署驻地。1948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横贯东西,承南结北,地处中原腹地和中华中央,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

郑州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区众多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每年清明节的轩辕黄帝祭祖大典外,郑州还拥有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超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夏都阳城遗址和高城遗址。拥有以黄河浏览区、黄河大观和水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浮戏山区景区、环翠峪风景区、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北宋皇陵等名胜古迹。黄河之滨的邙山是藏龙卧虎之地,自古就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自古英雄出少林,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热播以来,千年古刹少林寺成为习武者的圣地,十八棍僧救唐王的美名名扬四海。以少林寺、塔林、嵩山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也以其独有的神采魅力吸引八方来客。

郑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著名的二七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高耸的二七纪念塔就是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建造的郑州是一个交通要塞,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深高铁、京深高速、107国道,与连接东西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在这里交汇,是全国最重要、最繁忙的交通枢纽。

郑州也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货畅其流还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那时郑州的发展与现在显然不可同日而语,那些年,围绕亚细亚的商业大战尚未开始,更没有郑东新区这一说。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就是二七塔,14层;另外商业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车站对面的中原大厦,18层,算是郑州最高的建筑了。但即使如此,得中原者的天下,那时的郑州仍然成为九州客商荟萃之地,展示了商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们学院位于郑州北郊的农业路中段,是在原来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改建的。入学报到的那天,映入眼帘的校园前那条路还是一片坑洼附近的小棚子里,靠着十字路口有几家烩面馆,不用招牌,也不用叫卖,仅仅那飘荡着的浓浓的羊肉香味儿就勾得人馋虫上来后直咽口水。时值九月,早晚间已经没有了夏日的燥热,但北方内陆城市昼夜温差较大,时至正午,火辣的骄阳照样灼热得令人睁不开眼睛。

院的绿化也很好,到处是绿荫草地,花团锦簇,鸟语花香,数条欢迎新生入学的大红横幅迎风招展,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气氛,一片欢乐的海洋。穿梭在校园的绿荫大道中间,还能感觉到丝丝的清爽。学校的教学楼前摆放着几张桌子,时至正午,一干同学熙熙攘攘地前来报到,青春和笑意写在他们的脸上,从他们的脸上读得出他们的心情和自己一样的激动。

[下一篇] 蛇精灵(长篇小说连载16)

[上一篇] 蛇精灵(长篇小说连载18)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