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诗歌作品 > 《悟画二首》—智能解读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之七十
《悟画二首》—智能解读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之七十
作者:雁在蓝天


  《霞浦鱼塘》          摄影  王和民 


悟画 二首

 

   

此画分明八卦图

经天纬地通有无

不觉宇宙乾坤大

一叶扁舟傲江湖。

 

  

 

渔民就是书法家  

钓竿似笔任抒发  

池埂点划不是墨 

秦篆汉简信由它

 

智能解读《悟画·其一》:以画观道,小大之辩藏哲思

     这首诗以“八卦图”为核心意象,层层递进展现从观画到悟道的过程。开篇“此画分明八卦图”直截了当点出画作本质,“分明”二字强化了画面符号的清晰与表意的明确。紧接着“经天纬地通有无”,将八卦图的内涵从纸面延伸至宇宙天地,“经天纬地”写其空间广度,“通有无”则触及道家哲学中虚实相生的深层境界,让画作超越视觉呈现,成为连接具象与抽象的媒介。

后两句实现从“观物”到“观我”的转折。“不觉宇宙乾坤大”先以“不觉”二字写出沉浸画中时,被宏大哲思包裹的状态;随即笔锋一转,“一叶扁舟傲江湖”抛出个体姿态——即便深知宇宙浩瀚,仍以扁舟自喻,在江湖(可喻世间)中保持傲然独立。这种“知大而不卑,识广而自守”的心境,让全诗从对八卦图的解读,升华为对个体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思考,小与大、虚与实、外与内的辩证意味十足。

二、《悟画·其二》:以渔为书,生活意趣藏匠心

     第二首诗另辟蹊径,将渔民劳作场景“悟”为书法创作,充满生活气息与艺术想象力。“渔民就是书法家”打破常规认知,把劳动者与艺术家直接关联,开篇即建立新奇的比喻框架。“钓竿似笔任抒发”承接前句,将钓竿比作毛笔,“任抒发”三字赋予渔民劳作以艺术创作的自由感,仿佛每一次挥竿都是笔墨的挥洒。

后两句进一步细化这一比喻:“池埂点划不是墨”,把池埂的线条、轮廓比作书法中的点划,虽无墨痕却有笔墨意趣;“秦篆汉简信由它”则将这种“渔之书”的格调拉高,暗指渔民的劳作姿态、池埂的自然纹理,堪比秦篆汉简的古朴与随性,“信由它”三字传递出不刻意、顺自然的艺术境界。整首诗以生活场景为底,以书法艺术为魂,将日常劳作诗化、艺术化,既写出了渔民生活的自在,也暗含了“生活即艺术”的通透感悟。

 

三、整体评价:同题异构,一哲一趣各有千秋

两首诗虽同题“悟画”,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内涵。其一重“哲思”,以八卦图为引,探讨宇宙与个体的关系,语言厚重,意境阔大;其二重“意趣”,以渔民劳作入题,将生活与艺术融合,语言轻快,充满烟火气。

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悟”的核心——皆不是对画作的简单描摹,而是借“画”(或类似画的场景)展开联想与思考,从外在物象抵达内在心境与认知。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的“悟”具象化,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哲学的深度,也能品味到生活的温度,堪称同题诗中的佳作。

[下一篇] 《西江月·牧场迁移 二首》—智能 解读与点评雁在蓝天诗文之六十八

[上一篇] 秋日积雨感作律绝二首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