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写作秘密的畅想
写作秘密的畅想
作者:马永欢


我阅读了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一文,有所感概,不得不畅想一番。

关于文学边缘化与消亡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文坛上议论纷纷,不是问题,也成为问题。那么,著名作家贾平凹对此又如何看?我的认同感又怎样?他说:“现在整个社会不热衷于文学可以说是特别正常的事情,文学毕竟是人类中最敏感的一小部分人最敏感的活动,如果说人人都是搞写作,都来空的也不行。”是的,文学是最敏感的一小部分人最敏感的活动,而不是大多数人的活动。因而,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以此观念看待自己视野中的学生,看待学生对待语文学科学习态度的人数比例;同样,作家也应该以此观念看待现在的文学现象。这样,内心便释然,把认为不正常的文学现象变成正常的文学现象。

“当今文学被边缘化,除了上面我谈的原因以外,文学本身也有了问题,我们现在的文学确实太精巧,也太华丽,就像清代的景泰蓝一样。”这触发了我的联想,有的作家为了把文学当成摇钱树,进行商品文学写作,勉勉强强地写,瞎编乱造地写。说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写什么。我认为,这样的文学行为要不得,违背文学良心,而自己作为作家,却要看看经典作品,提醒自己,人家是如何写的。“而中外文学史上的那些经典作品,有些现在看起来显得很简单,有些可能显得很粗糙,但它们里面有筋骨、有气势、有力量。”文学的筋骨、气势、力量,是作家应该学习的,践行的。

不仅如此,要温故而知新文学最基本的问题:“文学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主要是关乎他的胆识和趣味,怎么写关乎他的聪明和技巧。”在文学路上,反复这两个问题,自觉抑或不自觉。

文学是否消亡?贾平凹说:“实际情况是爱好文学的人越来越多,各地都有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和规模大小不一的文学讲堂。”由此我想到,在全国我了解的文学人,作者、读者,还是多的,比如民间文学社团的采风,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即使搞AA制,大家都笑脸常开,甚至出现令人感动之事,当地作家奉献。还有手机文学微信平台,在大江南北,不断崛起,数不胜数。这说明了什么?文学不是要消亡,而是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如同雨后春笋节节高。为什么具有如此美妙的文学现象?“因为文学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和人的各种欲望一样,你吃饭上顿吃了下顿还想吃,昨天吃了今天还想吃,从来没有厌烦。至于从事文学的人,写作的人,他能不能写出作品,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正由于文学是与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潜质和本能,这个人能不能成功,成功与否,区别只在于这种潜质和本能的大或者小,以及后天的环境和他本身的修养优劣决定的。”贾平凹这么一叙述,我更加明白了文学不会消亡的缘由,文学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质和本能。而有的人走上了文学路,喜欢阅读抑或写作,为什么有如此的区别?一是存在潜质和本能的大或者小;二是每一个人的后天的环境和他本身的修养优劣迥异。

有关文学的青年岁月,值得阅读与畅想,任何一个作家都要经历。贾平凹说:“记得40年前,当时我是20多岁,在西安有一帮人都是一些业余作者,都非常狂热,当时组成了一个文学团社,我给这个文学团社取名“群木文学社”。当时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一棵树长起来特别不容易,因为容易长歪长不高,一群树木一起往上长的时候,虽然拥挤,但是在拥挤之中都会往上长,容易长得高长得大。”阅读,让我畅想,我不像作者那样,20多岁时拥抱文学,与一些业余作者狂欢,走进群木文学社,抱团取暖。而我走上文学路,是42岁,简直是一种年龄上的文学传奇。如何解释此文学现象?一粒文学的种子,在心田,埋了42年,终于破土而出了。出土的文学生命,注定了独闯江湖,宛若北京作家马永珍为我所写的一文《铿锵一剑傲江湖》。没有走进县域文学社,因为我县没有;也没有长久走进县文联,因为我与之无缘。因此,不得不像一棵树成长,虽然长起来特别不容易,但内心期盼,在我县,民间文学应像一群树木一起往上长,繁荣昌盛。

写作,十多年抑或几十年,回首,感概万端,今夕迥异,那过往的青春文学,令人不舍。贾平凹说:“大学一毕业就从事文学工作,我也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才稍稍懂得一点小说怎么写、散文怎么写的时候我就老了,没有了以往的那种精力和激情。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整夜不睡觉,一篇散文基本上是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完,那个时候文思泉涌,现在老了,现在最多写上两个小时,写一下就看看厨房里有没有什么吃的,就坚持不下来,精力和激情就大大消退了。”个体文学的精力与激情,仿佛与个体生命的精力与激情成正比,写了十多年的我,五十五岁的我,正在体验。

写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贾平凹说:“我在西安也带过学生,带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我给他们讲文学,我一般不讲具体的东西,文学上的具体东西就没有办法讲,只能是大而化之,比如怎样扩大自己的思维,怎样坚持自己的思考,怎样建立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怎样改造建设自己的文学观。我觉得这些是根基,是需要整个儿来把握的。别的东西都可以自己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积累。”从大处着眼,即着眼文学写作的根基,如:建设自己的文学观,建立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思考,扩大自己的思维。从小处着手,即着手于具体的东西,大而化之的东西,写作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积累的东西。写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是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要高瞻远瞩,又要细致入微。

贾平凹说:“严格来讲,文学写作是最没有辅导性的。”他的理由:“讲文学如同讲禅宗,有些东西可以说出来,有些东西说不出来。”我的理解,文学写作靠自己感悟,至于别人的东西,比如阅读作家的作品,抑或倾听作家的写作之声,只能作为一种启迪或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在于彼此的连接,接触。

关于写作认可的问题,贾平凹说得好:“一个人的写作不可能让大家都来认可,就像吃饭一样,有人爱吃川菜,有人爱吃粤菜,在陕西吃的是那种面,到你们这里就要吃热干面。”由此我可以知晓,在我县的写作界,认可我写作的有多少?少之又少;在我县的非写作界,认可我写作的又有多少?很多,无法统计。

关于读书,贾平凹说:“我觉得读红楼梦就有感觉,能想象那些人的事情,说的那些话,好像多多少少我都能理解,但是我读《矿山风雷》就读不进去。你说我没有矿山方面的生活经历,但是我更没有类似大观园那样的生活经历呀。”阅读文学作品,看有无感觉,看有无想象,看有无类似的经历。以此判断某人对某书是否喜欢阅读。我送书要送给有缘人,送给书缘人,意思就是这样。

贾平凹说:“作家是以作品而活着。大多数作家我看到的都不是社会活动家和演说家,如果你太能活动,太能讲话,古语中说,“目妄者叶障之,口锐者天钝之”,意思是你如果目空一切,什么都看不惯,天就会用一片树叶子将你的眼睛挡住,让你变成一个瞎子,如果你伶牙俐齿,尖酸刻薄,上帝就让你变成一个哑巴。” 这种说法,我认同,一是作家是以作品而活着。作品在,作家在;没有作品,就没有作家。这是文学真理,不可颠覆,从古至今。所以,我要努力在有生之年,把所写的作品全部集结成书稿,并出版发行,在滚滚红尘中广泛传播,依此证明我的存在,依此证明我来世间一游。

关于文学是天赋,也需要方法论,贾平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说:“每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都是先看了某一部作品,产生了自己写作的欲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起码我是这样。”我的写作是这样的。他说:“开始搞写作完全是爱好和兴趣”我认为,这是大多数,也并非全部,因为有少部分人是为了稿费和文学美誉,或为了当官而把写作作为一个跳板,我曾经听我县的一个领导大力鼓吹。他说:“只是说写作时间长了,写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才会产生责任感、使命感,你才会发现文学的坐标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一个省有一个省的坐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坐标,国际有国际的坐标,你才明白它并不容易。这就像男女谈恋爱、结婚、过日子是一样的,开头完全是一种爱好,完全是喜欢爱,后面就要承担很多责任。”对此,我感触深深:写作时间长了,会产生责任感、使命感;写作时间长了,会发现文学的坐标,会发现自己的文学坐标,越来越清晰,仿佛从天而降。

    贾平凹说:“我们学习中外名著或者是我们敬仰的大作家,为什么?文学是起起伏伏的历史,一种观念一种写法兴起,从兴起走向没落,这时候必然就有人出来,有了新的观念,新的写法,这些人就是大师,就是大作家,就是开宗立派的。”我感悟,一种观念一种写法,从兴起走向没落,这是文学史的一段文学,仿若一条长河的一段河流。同样,文学史就是由这样一段一段文学相连而构建的,宛若悠长的人生路,由跬步蜿蜒而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由此可以这样说,只要人类存在,文学就存在,文学的路就会蜿蜒向前。他说:“写作一定要扩大思维,因为我们的思维被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和环境限制得太多,尤其在中国这个国家,它限制人的东西太多,所以一定要扩大扩展思维,要明白文学是什么。”一个人,在入学前,是天真活泼的,宝贵的文学思维仿佛春天的万紫千红。然而,一入学,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文学思维渐渐消失在岁月中,绝大多数学生不喜欢阅读语文课,不喜欢写作。这是不争的存在,缘于思维“被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和环境限制得太多,尤其在中国这个国家,它限制人的东西太多。”如果分解此叙述,可以得知:学校教育和环境的限制,学校外家庭、社会的教育和环境的限制。在这样的限制时空中,文学思维能够扩张吗?不能。正因如此,文学写作更加重要,她是对如此之多的限制的一种默默无闻的抵抗,抗争!多少作家,都是如此走过来的真正勇士!如果一个教师作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那必然将成为与现存人事、教育、环境等限制的抵抗者,抗争者!这样的抗争者,只是一个文学符号,其实质,是文学思维与现存的限制思维的不可调和。这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调和,那只是一个所谓的教师作者而已,与文学思维无关。至此,我恍然大悟,我从2005年开始走上业余文学之路,到如今近十三年,学校领导对我熟视无睹,我仿佛不存在,犹如学校一个角落里的默默无闻生长的一棵榕树。也正因如此,这棵榕树在默默无闻地生长,自由自在地生长,潇洒地生长。远观,令人惊讶,枝繁叶茂,没有人修枝打岔,自然美充分体现;远观,令人惊讶,遮天蔽日,形成了独树成林的绿色世界,蔚为壮观,春意盎然,不忘初心,向上生长。我想起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老天为你关了一道门,却又为你打开一扇窗。

关于写作成功,他说,“那个时候成功的标准就是发表作品,或者是写出好作品别人能认可,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就叫成功。”我认可,写作成功的标准有三点:一是发表、出版作品;二是读者、广大读者、世世代代读者认可;三是自己满意。

关于学习经典名著的方法,贾平凹说:“经典名著是学习创作的好方法。学习经典名著,学习大作家,我的体会是主要研究人家的思维,研究人家的观念,就要思考,你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对这个社会是什么看法,你对生命是怎么体会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观。没有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的写作必然没有灵魂,必然没有你自己的色彩,也没有自己的声音。能有自己的文学观,其实也是一种个人能量的表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经典名著是学习创作的好方法,这似乎成为普遍性的东西,大家认可的东西。从写作角度来说,学习经典名著,就是要学习其创作的好方法。研究人家的思维,研究人家的观念,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人家对这个世界是什么看法?你的看法呢?人家对这个社会是什么看法,你又有什么看法?人家对生命是怎么体会的?你的体会又是什么?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观。文学观是什么?是写作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你的写作必然没有灵魂,必然没有你自己的色彩,也没有自己的声音,所以,写作的核心就是要树立自己的文学观,对世界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对生命的看法。文学观,是一种个人能量的表现,文学最后比的是人的能量。

文学观念的由来,每一个作家具有独特性,贾平凹的文学观由来是这样的:“我在文学圈的朋友交流不是很多,我在美术界的朋友特别多,我的文学观念很多是美术上过来的,有很多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都是从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方面吸收借鉴的。”我阅读我思考,在我县,我的笔友很少很少,然而,我的读者却很多很多,于是,我的文学观念的金沙从我与读者中不知不觉中飞来,积淀。另外,在文学微信横空出世时代,读者给我作品的留言,特别是文学评论家的真诚点评,点点滴滴的留言、点评,就是我的文学观念中的金沙,从不同时空中飞来,积淀。另外,我不断阅读文学作品,经典名著,非经典名著,阅读,金沙闪现,飞来,积淀。在长期写作岁月中,金沙不断飞来,不断积淀,便逐渐形成金沙之山即文学观念。

创作灵感,是一个神秘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存在。贾平凹说:“创作灵感确实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它不来就不来,它要来的话,你坐在那等着它就来了。”我在十多年的写作中体会多多。

如何选材?贾平凹说:“在选材的时候,不要你听到或者是看到、经历到了一个什么故事,把你一时的兴趣勾起来了你就去写,起码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意义,表达的是你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选材之前首先要看你的故事里传达的是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即便是集体的意识,在集体意识里面你个人的独特性又是什么样,一定要把这两点搞的特别清晰。”我体会,琢磨这个材料有没有意义?表达的是你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的融合?这些问题,要弄清楚。再阅读贾平凹的精彩叙述,“你表达的虽然是个人的东西,但是你表达的是集体意识,能表达集体意识的时候你把个人的意识写得越独特越精彩越好。”精彩,对我启发较大,用这一标准去解决我遇到的文学难题,将势如破竹;也是我继续写作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写人,贾平凹说:“你在写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这个人的命运发展与社会发展在某一点交叉,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契合交集了,你把这一点写出来,那么你写的虽然是个人的故事,而你也就写出了社会的时代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我的思量,个人的命运发展与社会发展,要在某一点上交叉;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时代的命运,在某一点上要契合交集。如果是这样,写出的人物故事,就是社会的时代的故事,就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关于文学书写的是记忆的生活,贾平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痛感。他说:“痛感在选材的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而在选材中能选择出这种具有痛感的题材,就需要你十分关注你所处的社会,了解它,深究它。”我的理解,把自己的生命痛感放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意义便呈现;如果孤立地看自己的生命痛感,痛感不仅没有消失,更无意义,因为没有放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中,没有找到社会意义的出口。不成熟的作家,往往是孤立地看自己生命的痛感,越看越气愤,自己折磨自己;而成熟的作家,往往把生命的痛感自觉放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心平气和地分析综合,让痛感成为一种生命经验的意义。所以说,凡是成熟的作家,不仅不怕痛感,而且希望自己在不可预知的人生未来,喜迎人生的不同程度的痛感!

作品的前瞻性,贾平凹说:“能把握住这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你的作品就有了一定的前瞻性,你的作品中就有张力,作品与现实社会有一种紧张感,这样的作品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因此,为了作品的前瞻性,要时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国家,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的意识,也要培养家国情怀的积极情感。我理解,作品的前瞻性,也就是作品的方向性,所以写作一定要有前瞻性意识,并形成习惯。前瞻性一旦成为一种习惯,神就上了身。贾平凹说:“这种自觉意识一旦成了一种习惯,你必然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题材,而你所需要的题材也必然会向你涌来。我们常常说神奇,其实干任何事情干久了,神就上了身。”

写作与关系,贾平凹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文学是记忆的,而生活是关系的,文学在叙述它的记忆的时候表达的又是生活,就是记忆的生活,写生活也就是写关系,写人和自然的关系,写人和物的关系,写人和人的关系。”文学,就是生活,生活是一种关系,写作,其实是写关系。这也符合社会学对人的本质定义,人是一种关系。

写作,要注意关系中的细节,而细节却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贾平凹说:“现在到处都在强调深入生活,深入生活也就是深入了解关系,而任何关系都一样,你要把关系表现得完整、形象、生动,你就要细节,没有细节一切就等于零,而细节在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所以说,在写作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那么,又如何理解细节的观察?贾平凹说:“细节的观察就是在这种世界的你和我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的复杂性中,既要有造物主的眼光,又要有芸芸众生的眼光,你才能观察到每个人的独特性。”

有关写作的“三性”,贾平凹说:“但我再强调三点:一个是作品要有现代性,二是作品要有传统性,三是作品要有民间性。”我赞同这一观点,文学作品要有现代性,要有传统性,要有民间性。

他为什么要强调这“三性”?理由:“现在的写作如果没有现代性就不要写了,如果你的意识太落后,文学观太落后,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不行。而传统中的东西你要熟悉,你既便欣赏西方的认识论,你更得了解中国的审美方式,因为你是东方人,是中国人,你写的是东方的、中国的作品。从民间学习,是进一步丰富传统,为现代的东西做基础做推动。”如果写作失去现代性,那么,后果怎么样?意识太落后,文学观太落后,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不行;写作不能不有传统性,因为传统中的东西要熟悉,要了解中国的审美方式,自己是东方人,是中国人;写作,要向民间学习,从而丰富传统,为现代的东西做基础做推动,因为现代与传统在某种意义来说,是一脉相承的。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上一篇] 女儿教我学折纸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