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小时候这样过年
小时候这样过年
作者:张炳吉


   【编者按】此文所述的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赞皇、元氏、高邑一带的乡风年俗。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再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从除夕到初一的风俗人情。过来人读之可重温过去,年轻人读之可了解过去,记住历史。作者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采风网总编辑)。


除夕这样过 

除夕这一天是旧年的最后一天,虽说要到春节了,天气依旧冷得让人哆嗦,有的年头还吹着透骨的西北风,天空飘着雪花或者雪粒儿,水缸外面虽然包上了柴草但仍旧被冻出一层厚厚的冻凌。孩子们不知冷热,用袄袖挥去鼻涕,赤脚穿着棉鞋,在街里滚铁环、捉迷藏、“杵拐”,欢天喜地地满世界疯跑。而大人们在除夕这一天就很忙了,男人们需要贴对联、贴神纸、挂灯笼、吊“倒叉”、打扫卫生,女人们则要捏饺子——捏除夕晚上和初一五更两顿要吃的饺子。

我家的对联早在腊月二十几就写好了,除夕这一天只要做一锅浆糊,把它们贴到门上就可以了。写对联的那天,母亲给了我五毛钱,让我去供销社买两张红裱(纸)。红裱买回后,母亲让我拿上红裱去找叔叔写对联。由于一到年底找我叔叔写对联的人多,所以他的笔墨就在堂屋的桌子上摆放着,谁来找就给谁写。叔叔对我说你家有大门一个、二门一个、屋门3个,一共写五副对联就够了。他把我带去的红裱裁成大小不一的长条,再根据对联字的个数叠出几个方格,这才蘸上墨汁书写。书写的时候,叔叔站在桌子的一边,我站在桌子的另一边。写着写着,叔叔说:“拉!”,我就把对联往我这边拉一下,以方便他在红裱恰当的地方写字。我拿去的红裱写完大对联还有剩余,叔叔就把这些纸张裁成小条,写成小对联,如,“天地”神像处需要的“天高自古悬日月,地厚至今载山河”;“土地”神像处需要的“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灶王爷”神像处需要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等。写完这些,叔叔发现还有剩余的小纸条,就在上面写上“肥猪满圈”,他说把它贴到猪圈墙上;再写了一个“人口平安”,他说贴到炕里边的墙上;又写了一个“上下安全”,他说贴到梯子上。临走,叔叔叮嘱我,小对联不能贴错位置,他说某某家的孩子把“肥猪满圈”贴到炕里面的墙上,把“人口平安”贴到猪圈墙上,被他爹掴了两巴掌。

神纸是印在宣纸上的那种木刻画,小店、路边、集市上都有卖的。一入腊月我母亲就买好了要供奉的神纸。她供奉的神主要有天地、土地、灶君、财神、家堂等。除了这几个神之外,我祖母在世时供奉魁星,祖母去世后我母亲接着供奉魁星。我们母亲说,有做官的人家要供奉关公,所以她还供奉关羽;由于我家有一口老井,我母亲认定井里有龙王,所以还供奉井龙王。加起来她供奉的神大概有十来个,一到过年家里被贴得花花绿绿,除夕到初五,她到处点明、上香、磕头,忙得不亦乐乎。什么神在什么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贴错了。比如,“天地”在正房门口的旁边; “家堂”在正房的堂屋,要贴到一进门的正面墙上;灶君在厦子里(厨房);“土地”当门坐,要贴到一进大门、相当于影壁的位置;财神分为“明财”、“暗财”两种,明财贴到堂屋,暗财贴到里屋。小时候不明这一知识,经常贴错,闹出很多笑话。庆幸的是我贴错的不是“肥猪满圈”与“人口平安”的帖子。

我家的灯笼不是圆的,而是方的。它是用四根竖的木条、八根横的木条做成的一个正方体的框架。框架上方有一个弧形的铁丝,用于悬挂灯笼。挂灯笼之前要先用“灯笼方”把这个框架的四面糊上,什么是“灯笼方”?所谓“灯笼方”就是印在方形宣纸上有文字的木刻画。画的内容多是一些有启迪意义的典故、故事。当然,有的“灯笼方”上没有画只有字,写的多是一些谜语。“灯谜”这个词大概来自于此吧。糊“灯笼方”要用“格挡”(高粱穗下端的细长的秆儿)。在灯笼的框架上涂抹浆糊后,只有把“格挡”伸进灯笼里来回刮压,才能把它抹平、黏贴牢固。在灯笼的四个面上都糊上“灯笼方”,在它的底部中间的那根横木上放一盏小油灯或者蜡烛,这个灯笼就做好了。正月里大家围着灯笼观赏、猜谜语、读诗歌,是个很惬意、很有趣的活动。至今能背诵的灯笼方是一首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棵藤,藤上挂个大铜铃。风刮藤动铜铃响,风停藤停铜铃停。”

“倒叉”其实是一块粗制的彩纸(宣纸),红红绿绿的,中间是个圆形的图案,类似太阳。这块彩色的宣纸有一尺半宽、二尺长,下方有四条弯弯曲曲的纸条。这些弯弯曲曲的纸条有的卖倒叉的商家就给做好了,有的买回那些彩纸后需要自己用剪刀剪。吊倒叉前,先要把四块或者六块倒叉的上沿黏贴到一根绳子上,再把绳子的两端拴在大门口的两侧或者院子里的两棵树上。被吊起来的倒叉,风来舞动,飘飘洒洒,很是好看,增添了很多庭院的节日气氛。

按照风俗,除夕的夜饭要吃饺子,初一早晨起来(五更)也要吃饺子。所以,家里的男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的这些事,女人们则要忙着捏饺子。饺子只有两种馅,一种是白菜馅的,一种是猪肉白菜馅的。日子好过一些的人家猪肉放得多,日子过得差的一些人家猪肉放得少或者不放猪肉。谁家的饺子是一个肉丸的将受到乡亲的称赞,也是让我们这些孩子流口水的美食和期盼。至于饺子皮,多数人家是用白面(小麦面)做的,也有吃不起白面而捏红薯面、高粱面、荞麦面饺子的。我家有好几年吃不上白面饺子,但是,过年吃饺子似乎天经地义,不能改变,所以,母亲就像别的人家那样,用别的面粉代替小麦粉。由于我家里人口多,加上一次要捏两顿的饺子,所以除夕我母亲和我姐姐几乎要捏一下午饺子。庆幸的是婶子、大娘捏完自己家的饺子就去帮助我家捏。大家在火炉边一边捏饺子,一边聊天,其乐融融,高高兴兴,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

除夕傍晚,日刚落,天将暮,不知是本村的还是邻村的,也不知道是谁先放了第一炮,随后大家跟着乒乒乓乓地放起了鞭炮和“二踢脚”、“缯头”。这些炮竹有的是买来的,多数是自造的。那时,村里的青年人几乎人人会“卷炮”。放完炮就开始吃饺子,吃了饺子,我们这些孩子们继续疯跑,在街里喊着“月儿月儿圆圆,没了月儿过新年”,还玩迷藏“杵拐”“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父亲则串门聊天、喝酒;我母亲给“天地”摆上五花大贡,给其他神仙摆上小贡,点着香、点着灯,收拾家务;我姐姐和村里的姑娘们则坐在一起聊天,一直坐到午夜,这叫“守夜”,也叫“坐三十”。

五更这样过 

大年初一清晨(五更),纸糊的窗外一片漆黑,睡梦中的我们会被母亲叫醒。她站在炕沿跟前告诉我们说新年来了!新年真来了!然后催促我们快点起来放炮、吃饺子,说是如果晚了,拜年的人一来就吃不成饭了。

迷迷瞪瞪的孩子们一听说盼望已久的新年真的来了,既兴奋又紧张,但并不愿意立即把冰凉的棉袄、棉裤往身上穿(那时只有棉袄棉裤两件衣服,没有秋衣秋裤,更没有内裤)。见我们怕凉不愿意穿衣服,母亲就给我们支招说:“被窝凉,猛一钻;裤子凉,猛一穿。穿得快了就感觉不到凉了。”于是,大家飞快地穿衣,飞快地下炕,飞快地找出昨晚准备好的鞭炮,点上一根香当作火源,跑到院子里放炮。每年父亲只买一两盘鞭炮,然后拆开分给我们哥几个,每人只能分到几十个鞭炮,所以我们放炮只能一个一个地放,不能“拉鞭”。对于“绝捻”的死炮也舍不得丢弃,而是把它掰开夹住一个好炮的炮捻,放一个“狗撵兔儿”。 记得自造鞭炮 “狗撵兔儿”的响声是“吱——叭儿!”对我们来说,这种声音里是满满的自豪与爽快。

院子里除了神像前摇摆的油灯,昏昏暗暗,天气冷得让人打颤。孩子们听到邻居家燃放爆竹,以为自己起晚了,放炮晚了,顾不上身边的寒冷和黑暗,赶紧选择地点放炮,母亲则在厦子(没有房门的厨房)下为大家煮饺子。每年过年放炮,她都警告我们放炮要小心,说是某村的某某放炮,炮竹窜到厨房,然后钻入他娘的裤子,把他娘炸伤了。此案例我们从不辨真假,但我们每年放炮时都要尽量远离厨房,生怕炸伤我母亲。

母亲在厨房煮饺子并不拉风箱,不是风箱不能用,而过年五更天煮饺子忌讳拉风箱。所以,做这顿饭不能像平时那样烧高粱杆、玉米秸之类的柴火,而要用芝麻秸。芝麻秸油性大,不拉风箱火势也能把饺子煮熟。但有时饺子下锅了,芝麻秸火势不旺,如果死守规矩就吃不到熟饺子,此时母亲也要轻轻的拉上几下风箱。起五更后的忌讳很多,除了忌讳拉风箱,还忌讳拿笤帚、剪刀、菜刀,不能说带有“猫”“鼠”等字眼的话。说是拿笤帚、刀、剪之类东西不吉利,话语里如果带出“猫”“鼠”的字眼,包好的饺子、准备好的食物就可能被猫、鼠糟蹋。孩子们非常注意这些忌讳,从不犯规。但有一年起了五更,我弟弟突然发现家里的花狸猫叼了一只大老鼠进屋,立即惊叫:“猫,猫叼了一只大老鼠!”闻听此言,我立即指责他一句话说了“猫、鼠”两个忌讳的字;大姐立即指责我,说我也说了“猫、鼠”。大哥说:“别吵了,你们都说了……”他刚想说“猫、鼠”,但立刻意识到违规,硬是把这两个字咽了回去。过年五更时除了忌讳,也有需要积极参与的事情,比如,摸擀面杖。说是“起了五更摸擀杖,如有吃的先赶上”。为了自己能吃上好东西,所以,很多年的五更起床后,我不是放炮,而是先去摸擀面杖。后来,弟弟察觉了良机,见我摸擀面杖,他也跟着去摸。我们争先恐后,他摸这头儿,我摸那头儿,从没有因为 摸擀面杖而“动”过擀面杖。

五更的饺子煮熟了,却谁也不能吃,要先敬神,敬神之后才能吃。每年煮熟饺子,母亲都要从锅里捞出头一碗端到天地的像前敬神,嘴里念念有词:“天神、地神,一切众神,五更的饺子,都来吃吧!”敬过神之后,母亲说:“敬了神,便宜了人”大家吃饺子吧。有时,母亲还没有敬神,粗心的孩子们就端起碗开始吃,这真是给母亲出了难题,但她并不是很在意,而是照旧端着饺子敬神。

用饺子敬神之前,在母亲起床后已经给各路神仙上了贡品,点了灯、烧了香。贡品是母亲用白面蒸熟的花卷儿、圆馒头,还有“佛手”“石榴、”“鱼儿”样式的白面蒸品,还有油炸的“小果”“大碗菜”,等等。神仙们享用贡品的筷子,则被母亲插到了大碗菜里。

初一这样过


      吃了五更的饺子,天就快亮了。

      母亲在堂屋的地上铺一块麻袋片、旧席子之类的东西,以备晚辈拜年时下跪。父

亲把一盘花生和糖果之类的小食品排放在方桌上,再放上一壶老酒和几个酒盅,然后他们坐在方桌边的圈椅内准备接受拜年。其实,由于我家的辈分小,没几个人来给父母拜年,倒是需要我们出去给很多人拜年。

天亮了,街里拜年的人渐渐多了。大人穿着干净的衣服,小孩子穿着新衣服,一群一伙地在街里来回走动,走到长辈家门口就进去拜年。我们弟兄几个在大哥的带领下,组团走出家门开始拜年。我们先从距离我家最近的人家开始、从辈分最高的人家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有几年过年我们拜年的范围很大,几乎走遍了全村,几乎见门就进,进去就拜。后来,我们缩小了范围,只给关系较近的长辈拜年。

当我们走到人家的院子时,长辈在屋里如果听见脚步声,会主动撩起门帘请我们进屋。进屋后男女长辈一般会说:“来了就是拜年了,不拜了,不拜了,地上脏!”我们则坚持要下跪,他们就往起拉我们。在双方的争执中我们完成了拜年的任务。下跪时,一般先给男长辈跪,后给女长辈跪,在跪的同时要呼唤人家的辈分,如,某某爷爷、某某奶奶等。我们下跪起来后,长辈会给成年人递香烟、瓜子,有的会给大家倒上一杯自己酿造的黄酒,给随行的孩子们每人几毛压岁钱。然后,让大家在火炉子上烤手,让我们暖和暖和再走。我们就推辞说不冷不冷,我们出来的晚,还有很多长辈家要走。见我们要走,长辈还要挽留我们。此时,隔着棉门帘忽然听得院子里有人来了,我们就借机对长辈说,又有人来给您拜年来了,我们给人家腾地方吧!然后赶紧离开。就要走出他家大门的时候,随我们来拜年的小孩赶紧拍膝盖上的土,因为他爱惜自己过年新换的裤子。我大哥正要训斥孩子们拍土,忽然感觉身后边有人,回头看时这家的人正在送我们离开。当我们走出这家人的大门后,大哥才教育孩子说:“等走远了再拍土!要不,人家可能误认为你嫌人家脏、拜年后你生气哩。”

在准备去另外一家拜年的时候,我们在街里恰巧碰到了这个长辈,我们就当机立断,在街里给他下跪。他坚决不让跪,说:“脏,脏,地上脏哩!”在他的阻止声中我们跪了下去。有时明知膝盖下是雪泥也要咬牙跪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对长辈的尊重,才显得懂事。

大哥是个拜年老手和高手,他总结出了很多拜年的经验、教训。比如,他告诫我们该去拜年的人家一定要去,道儿再远、人再累也要去。有一次,快到中午了,我们还需要到很远的一户人家拜年。由于太远,我们小弟兄太累,建议大哥不去他家了。大哥坚持要去,无奈,我们勉强跟着他走。当我们走到那家堂屋门口时,隔着门帘忽然听见屋里的老两口在对话。男:“天不早了,我也出去拜年了。”女:“等会儿再去吧,炳武的弟兄还没来呢!”炳武是我大哥的名字。

从那个长辈家出来,我们庆幸去了他家,也很赞佩大哥的智慧。村里有很多长辈他们很在意晚辈拜年,谁去给他拜年了他不一定记得,然而,谁没去给他拜年,他记得比他的生日还准。

还有一点,大哥提醒过我们。他说你们去某家拜年,如果这家的男女主人只有一个人在家,你拜过这个人后,还要说“等会儿我们再来”(给没在家的那个人拜年)。因为这样说一声,我们的礼节就到位了,对方就挑不出事了。后来,我带着小弟兄们去拜年,采用了这一手。在家的长辈一听我那么说,很高兴,就赶紧说:“不要来了,不要来了,我给她(他)捎到信儿算了”(我告诉对方你们来过了)

“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后,有一段时间烧香拜神、磕头拜年被视为“四旧”,被严格禁止。但是,人们依旧关起门来偷偷地进行。大哥带我们到了一户人家后先关门后拜年。拜年后,他要求所有人把膝盖上的土拍干净,然后才开门上街。

给长辈拜完年一般就十一点了,此时我们需要赶紧准备贡品、烧纸,上坟去给长眠的长辈拜年。到了坟上,摆好贡品,点燃纸钱,然后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让亲人们来取钱、取东西。有时在坟堆上洒一些酒,添几铁锹土,再放几个炮。有的人家与我家不同,他们初一不上坟,而是在除夕把逝去的亲人“请”回家里,与家人的活人一起过年。

初一的午饭是熬肉菜、白面馍馍,小米汤。这是一年中最美的美食并且不限量,可以吃到肚子圆。所以,有童谣:“小孩子,盼过年,穿新衣,吃好饭。”

午饭后是村里的青年人比炮的时间。大家在村子里较宽的街道集聚,并把各自制作的二踢脚拿出来当街、当众燃放,看谁的炮起得高、炸得响。二踢脚的第一响起到最高点正要掉头下落时,第二响突然炸开,这样的炮被称为“栽头炮”。栽头炮会获得一片赞美;被点燃的炮的捻子中途死灭,被称作“绝捻炮”;第一响过度爆炸、导致炮竹起得低的炮称为“炸底炮”。炸底炮、绝捻炮燃放后,会招来一片讥笑和开心的埋怨。起的低、落入人群炸响的炮,会把人们吓得四处逃散,惹来一片笑声,但伤人的事故却没有发生过。





[上一篇] 寻找母亲的土地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