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常云小说《鬼市》评析
常云小说《鬼市》评析
作者:郑恒萍

       “还春汤”拷问人性的博弈

                                   -----------常云小说《鬼市》评析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是作家对人性和社会的诠释,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用文字书写自己对人及人性的理解,而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性。

读常云的小说《鬼市》,我一直在考虑它的真实性。记得三四年前,网络上报道过婴儿汤的事件,此事件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有人有图有真相,后经当地公安部门出来澄清,这是好事者的无厘头炒作,纯粹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拿全国人民的眼球娱乐了一番。至此,此事件渐渐沉入水底,不再涌现。

      《鬼市》中的还春汤亦是婴儿汤,就是把死婴配以各种佐料,做成汤,美其名曰还春汤,据说蕴含了各种营养价值,女可以美容,男可以壮阳,而且价格昂贵,三四千元一小盅。

       记得姚明做过一则保护鲨鱼的广告,没有市场就没有杀戮,把道理阐述的简明扼要。任何销售都是需要市场的,还春汤也需要市场,这个市场就是食客,就是所谓的人,吃自己的同类,需要勇气和胆量。

       鲁迅先生曾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我们是听着马兰花的歌曲长大的,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善良勇敢的民族,这种格调已经唱响了几千年。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展开,人们价值观也在一点点地发生着蜕变。在社会商业化的趋势下,不择手段追求私利的做法渐渐得到追捧和认可。人们追逐名利、利益,只要有利可图,无不消尖了脑袋往上挤。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让人们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人们在呼吁道德滑坡的同时,也透露了无法掩饰的忧虑和深深的无奈。《鬼市》就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读者:权利和金钱不是春耕秋收的果实,它的生产要素不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而是一张关系网,每一个网结就是权利的支撑点,每一条网丝就是金钱的生产线,潜规则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到只有两个字,权、钱。当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都用权利和金钱来衡量的时候,就是鬼魅肆虐横行的时候,人性的善良已无处可觅,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已无处可寻。

       剖析并揭露社会现实的阴暗面和荒谬性,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责任,也是一个作家肩负的使命。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这是一个作家应该具备的“识”;说人之不敢说,写人之不敢写,这就是作家的“胆”,而文学自身的寻求,正式这种胆识的表现。并且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这种胆识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生活,以敏锐的眼光和犀利的观点,揭露其中的秘密,并把它公诸于众,把脓和血,伤和疤都揭示出来,才能医治沉疴、才能治病救人。常云运用小说把这个秘密说了出来:陆登峰心里刮起了风,他想让段玲怀到六个月再做引产,不然就完不成杨婉琴的硬性指标。而且还给孙贵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董事长的女儿美美去年阴历四月初四不慎流产了,他们为了让流产的孩子继续转世投胎,就一直想找一个在今年四月初四流产的婴儿给还魂。他们还说要拿出两万元钱酬谢产妇。当国民经济指标逐年上升,当拜金主义观念日渐昌盛,道德就这样在经济和利益的催生下堕落了,堕落的不仅仅是道德,还有人的心。

       福克纳说:“只有写人心问题时才能写出好作品,因为只有这一点才值得写,才能让痛苦和汗水不会付之东流”。是的,在常云构筑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这一点,鬼市诡异的市场,人性博弈的市场,人心较量的市场,都在这个《鬼市》中闪亮登场了。人性和人的心在利益面前,在金钱面前,都隐去了。人们沉溺于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中,人堕落成了物的奴隶,忘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质上人已经沉沦、异化、人性失落、扭曲了,人失去了本真的存在。

         作家的使命就是在小说与读者之间架起容易沟通的桥梁,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的加以组织和安排,而支撑这一使命的就是作家的叙事技巧。常云是这样设计小说情节的,小说的主人公陆登峰夜遇报恩的白狐之后,感慨地说:“你们鬼间还懂得知恩图报,可我们人类却早已失却了公平正义,连起码的道德底线都守不住”。读到此处,让人由不得扼腕叹息,心灵受到从未有过得震撼,心中沉甸甸的。狐狸尚且知道报恩,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如果做人做事不及狐,那么和禽兽何异。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常云就是这样一个有正义感的作家,立足于他生长的这片土地,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时代的变迁,并由此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笔去触摸其中的神秘悸动,用文字去唤醒人们的良知,就像小说结尾处:餐厅里一浪高过一浪的叫喊和哄笑,仿佛地狱里沸腾的油锅,王经理拉起陆登峰,逃离了人间地狱,朝机场方向走去。路上,他拨通了柳眉的电话,但无人接听,于是发过一条短信:救救孩子!是的,救救孩子吧。

法国启萌思想家卢梭说过这样的话:“没有爱情,美丽有什么用。没有语言,智慧有什么用。而没有道德,由人的智慧要素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又有什么用处呢?它带给人们的,绝不会是幸福。

想起莫言的一句话,小说永远是虚构的,散文才是写实的,透过小说纷繁的表象,我们有理由相信还春汤是虚构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小说的愿望是美好的,因为那里有一颗颗需要救赎的灵魂。

[下一篇] 凝思与回眸

[上一篇] 樊桂云散文评析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