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二号,总还是儿时的感觉。那时候偶与伙伴,骑着单车便到那玩上一会。时光荏苒,已多年未与其亲近。偶去一次,也是带着公务,匆忙而来,匆忙而去。
初秋的日子,终是寻了个日子。与表姐驱车而来。望着柏油路两旁青黄相间的庄稼,看着农忙时节的人们在菜地里忙活着。思绪又回到了儿时。
记得那年,随大姨家三哥去他的祖母家。祖母就住在大二号,我们骑着车,三哥带着我,晃晃悠悠一个小时,便终于到了。那是一个半亩的小院,泥打的院墙,牛粪贴在墙头上,是臭、是香,现在回想起来却终是没有了概念。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当初是很喜欢那种味道的,泥土混着青草的清香,分外的诱人。从木质的栅栏门进去,是条长的甬道。一边是高的院墙,超过了头顶很多,一边是菜园的矮墙,也就到我胸口。上面枝枝叉叉的插满了树枝。扭头一看,一园子的青绿蔬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西葫芦……应有尽有。都说城里人重视菜篮子工程,俺农村可是相当重视这菜园子工程。园子中央靠近北的地方是一架压水井,水井周围种着两畦子格桑花,风一吹,晃晃的摇曳着。三哥的祖母正在水井上压水,水顺着弯弯的沟渠到了了菜畦,浇了一畦。
园子与老屋间是三分大的园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几只鸡正叽叽咕咕的喝着盆里的水。老屋是坝上传统的屋子,石头垒墙,黄泥打缝,最外有碱土磨平。屋顶中部尖高,南北两面成四十五度斜面向下。三间矮房,中为堂屋,两扇木质门,每宽不足二尺,高约五尺。以宽木为框,上下以插销固定,门能旋转。内有门栓,可插门,从外不能开。门两侧,有约四尺见方窗,又分六格,上方四格能开,夏炎热,能通风。进堂屋,左右各一锅台,架大锅,有风箱,拉推则吹,火旺,又通两边卧房大炕。卧房窗长约六尺,宽约四尺。每尺见方为一格,左右各有窗户一扇,可开。
我想的正欢,汽车的鸣笛声惊醒了我。原来,前面运输蔬菜的车辆抛了毛,一堵,便是一长串。这十来年,这里的农民们都种上了蔬菜。少用或不用农药和化肥,多用农家肥。卖到京津或更远的地方,也算是无公害蔬菜了,只是当地人只顾得种,还没想着市场,更没想到这产销相结合的契机,终究还是让外人赚了大头。菜农虽是生活好了很多。但农民所特有的质朴还是与这市场化的经济有些格格不入。
车堵了一会,徐徐又是向前走了。上了那个熟悉的坡,便进了二号的镇子。大二号的主街有两里多地,两面房屋整齐,整个街成向北微有弧度,并不笔直。街面房多是做生意的店铺,有商店也有饭馆,也有不在做生意改为民居的。大二号的卫生院就基本在最中心的地带了,因为这里是我每次到此的落脚地了。已不在繁华的街道,似乎显示着大二号的没落,但一座座砖瓦到顶的新房,又给了大二号一幅全新的生机。
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因为表姐要采访他们,和他们聊聊那个繁华的大二号,那个曾经辉煌过的地方。听着老人们的讲诉,我似乎也回到了那个年代。
说起大二号的历史,就不得不说说老任家,任家祖辈上很早就来到了这里。记得任老师说过,似乎在清朝末年或者更早的时候,他的祖辈就来到这儿了。我多方查证,终是确定大概在乾隆年间,他的祖辈便从山西迁来于此。开垦,拓荒成了这座镇子的奠基者。
大二号的繁荣,因该是在嘉庆年间,清朝政府为开辟内地与蒙古各部的“茶马互市” 在蒙、汉交界地区先后建立了一些集镇,大二号就是其中之一。大二号北靠多伦,距90公里,东南是大滩镇,不足30公里。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阿巴嘎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多伦诺尔(今多伦)、沽源(必经大二号)、独石口到北京这条重要商道上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因而集镇贸易日渐兴盛起来。集镇贸易的兴盛,吸引了来自各地各族移民的到来。
“茶马互市”前,坝上草原是蒙古八旗子弟牧马地,这片草原禁止其他民族到此开垦耕地。
由于“茶马互市”,清政府开放了坝上草原,全国各地四路八下的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商人、逃荒者、落难者、拓荒者……蜂拥而来。回族人也迁到大二号,多为山东回族人,部分为河北沧州等地回族人。这些人多为商人或工匠。从大二号回族八大商铺可以看出,他们多都继承了先辈的职业。
老人们讲的兴起,我也听得入神。听着他们讲着他们老辈的故事。又是说晋剧,又是说评戏,一会说到过年时候的大秧歌,一会又说道坝上人都爱听的二人台。
这也难怪,那时候大二号居民包括蒙古人、满人、回族人、山西-集宁等地汉族人,北京承德方向汉族人。其分别代表着蒙古风俗文化、关东风俗文化、三晋风俗文化和京津周围直隶区域风俗文化。多种风俗文化的起头并进,“争奇斗艳”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时,不知到谁一生叹息:“现在啊,年轻人们也就爱听听流行歌曲,还有些喜欢动静很大的摇滚。我们这些老东西喜欢的啊,都没人唱了。”
是啊,坝上农村的风俗文化丢失的不少,记得小时候随三哥到他祖母家玩,经常听见场院里打场的调子声。声悠长、婉转,酷似蒙古长调。
我问老人,这调子怎么回事。老人回忆着,他也记不清是怎么回事。以前,蒙古族人到外坐营盘(游牧),从几百里赶来到大二号买点心,一拉就是一大车。蒙古人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蒙地的奶制品、皮毛、牲畜等进行交易。后来也有定居这里的。想来着调子和他们有关吧。
我说这好听的调子听不到了,我对别人说很多人都不信。觉得我是在硬往蒙古长调上靠。老人又说,有!肯定有,只是部分人会唱,不是很普遍而已。
老人又说,现在都机械化了。想来蒙地也没人这么唱了。多是在演出时候唱吧?我不置可否,这么一笑了之。
正在这时,从外面来了个儿时的同学。他也是在外经商的回民,快中秋了,回来过节。我笑着问,你们回民也过中秋?他笑了笑“都习惯了,中秋有假,闲下来也过过节。大家都过我们也就过了。不过我们最红火的还是开斋节。对了,我有个弟弟结婚,你不去瞅瞅我们回民怎么办喜事的?”
我和表姐告辞了几位老人,和他去了那里。他也开始絮叨着,介绍开了他们结婚的风俗。我的这个同学,高中时和我是同学。说起族里的事情总是滔滔不绝,那是觉得烦躁。现在,才知道这何尝不是一笔财富。
大二号回族传统婚姻习俗受中国婚俗礼仪影响,主要包括说媒、订婚、结婚等过程。
1提亲说媒
儿女到了成婚的年龄,父母便托亲戚或熟人为之择偶。传统上与汉人一样,要男方家庭主动托媒人提亲,女方则等没人上门。固有“一家女,百家求”之说。如男方看上哪家女子,便打发媒人去提亲说媒。经媒人从中说和,男女双方表示同意,说媒告成。媒人一般要德高望重的男性,现在则不做特殊要求。
2订婚
订婚分“給话”和“去人”两个过程,“給话”就是女方同意男方的提亲给予答复,同意结亲。同时提出彩礼方面的要求。給话后,男方马上送去结亲的聘礼。去人是在給话若干天后,男方家长及主要亲戚(男性)去女方家,男女双方握手,俗称“拿手”表示以前一切误会等不计前嫌,定下此门婚事。然后再女方家举行一个简短的仪式,由男方邀请阿訇“表话”主旨在劝喻众人在男女婚姻上要遵主命、遵圣行等等。同时当众宣布某家女子许配给了某家男子,举行这一仪式的意义在于明扬“尼卡哈”(婚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定妥了的婚事、确定婚姻关系的男子不得提亲。明确婚姻关系的女人,其他男子不得再提亲。此举是遵从伊斯兰教义的做法。
3下礼(下帖):
俗称定日子。男女订婚一段时间后,如果双方家庭都有为子女完婚的打算,则由媒人代表男方家长向女方送一红喜帖,贴中写明举行婚礼的日期和地址,征得女方家同意,结婚日期确定下来,再给女方下喜帖的同时,要送一定数额的 “开剪钱”。这笔钱就是我们所说的服装费。
4结婚
一般结婚都定在周五,对于伊斯兰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日子。结婚要进行两种仪式:宗教证婚仪式,又叫“开经席”和完婚典礼。
开经席
开经席,一般男女双方均为回民,没有经名者先起经名方可开经。如果双方有非回民,则要非回民一方同意,认一回族男性为干爹,举行入教仪式方可开经。现在大二号回民对婚俗要求不如以前严格,如果非回民方不愿入教。则由回民一方自己单独办开经席。
开经席一般在结婚日早上在清真寺举行(现也有在男方家举行),仪式由双方家人亲戚参加,由阿訇主持。阿訇首先会念一段《古兰经》,大二号回族称之为“囍经”。然后询问新婚男女是否愿意结尾夫妻,还有征求男方家长、证婚人意见。得到几方肯定后,阿訇郑重填写伊扎布。确定婚姻在宗教上的认可。然后阿訇会有一个打单过程,撒核桃和枣,表示对一对新人的祝福与祈福。这时候男方要给女方卡份银子钱,不管多少都可。给代表着这次仪式的认可,不给则不认可。在宗教上这桩婚姻就不被认可。
礼毕后,男方要用交通工具把女方接到男方家,一般新郎不来接新娘,由男方派一已婚女性把新娘接回家。同时男方要派交通工具把女方送亲的亲属接到男方家里。装扮漂亮的新娘在女傧和娘家亲戚及男方接亲的人簇拥下来到男方家。新娘进门伊始,男方家要设席以甜食瓜果茶水招待送亲之人。
当天。男女双方要邀请各自的亲戚到本方的清真寺的阿訇在家过“乜贴”追念家中先辈,并祈求平安。然后要设席款待送贺礼的亲朋好友。
参加完了同学弟弟的婚礼。这一天虽是劳累,却觉得收获分外充实,和表姐驱车往县城走的时候,月亮已经挂在天上。跟着,前面一盏盏闪烁的车灯,回到了县城里。坐下整理一下。
于沽源零三年九月
[上一篇] 丰宁草原
[上一篇] 金秋河南行第十日之——三门峡黄河大坝与鹳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