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大赛)福宝
(大赛)福宝
作者:贾维秀
 

有座古镇,她繁华之时,与许多依河而建的古镇一样,一点都不起眼.后来,历史将许多古镇或毁灭或改造后,她孤独地呆在深山之中,与时光厮守.再后来,当中国残存不多的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继而被商业化后,她依旧寂然无声,与山水为伴,像一个苍桑老人,用灰瓦、飞檐、白格子墙,迎接那些有缘人;又像含羞的少女,用岚烟、薄雾、回龙石桥,伫望着与她相约而来的有情人。

这个古镇有一个土气的名子,叫福宝。

作为有缘人,我在地图上偶然发现了她。

作为有情人,我与她相约,千里迢迢,赶来相会。

古镇之古,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当时,这里寺庙鼎盛,香火兴旺,南来北往的香客居士便驻足在此,许愿、还愿、焚香、膜拜,岁岁年年,他们犹如被季风刮来的种子,被脚下的水土焐热,扎下根来,根须越续越多,生命的蓬勃气象也就渐趋丰茂。当时,蜀人采盐的历史已经开始,盐区堆积如山的盐,需要运往各地,而蜀道之艰难,不得不让人想到水道的作用。于是,漕运大兴。

自贡是四川最著名的盐碱产地,到了清代,由于卤井和火井的大量开发,更是发展迅猛。据《自贡市盐业志》记载其鼎沸的场景:“其声有人声、牛声、车声、梆声、放漕声、流涧声……其气有人气、牛气、泡沸气、煤烟。气上冒,声四起,于是非战而群嚣贯耳,不雨而黑云遮天。”这么繁忙过度的开采,也必有其后续繁忙过度的流水线,位于川黔交界、浦江岸边的佛宝,就成了川南盐道的必经之地。来自自贡的盐由经古镇的水陆码头往南,再经天堂坝一带的山路,源源不断地运到贵州。史记清朝后期,盐井河中的长船,驳船穿梭往返,络绎不绝,古镇渡口“盐舟云集,樯帆如织“,直到明末清初,已经“集镇数百家,可以为镇”,佛宝也就自然成为大漕河流域繁华兴盛的“小心脏”了。

于是,来自信仰、商贸、地理等等颇有特色的驳杂背景,也就成就了偏远之地的一段段辉煌建筑史。

明末清初,佛宝镇遭遇大火,火后重建之时,正街上曾挖出一块七尺大的鹅卵石。冥冥之中,大家都觉得这是佛赐的一块宝贝,便将镇子改名佛宝新场,解放后改名为福宝场。

古今之远,弹指之间。如今,威仪犹存的旧宫庙,比肩而立的老客栈,闲置河边的古渡口,都曾是当年原汁原味的物什,斗转星移,尘世里几个轮回滚过,那些曾经喧嚣的荣光和繁华就都锈蚀在昨天的光阴里了。

古镇为明清建筑,一楼一底,前屋后宅,灰瓦白墙青石地面,典型的川南民居风格,现被称为“乡镇民居的活化石”,也称固守中国文化传统本质的“亚文化群活化石”。

浪花淘尽,幸存的都是天赐之福,天赐之宝。

高高的石阶挡住了墙脚,木墙青瓦的阁楼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以及青色的瓦楞,殷红的房檐都透着浓得粘稠的古意……

岁岁新桃换旧符。日头依旧,祖屋依旧,常换新颜的是一茬接一茬的福宝的人。他们的日子简单而单纯:方桌、长凳、粗瓷碗,男人们依门编制竹器,女人们门外纳着鞋垫。孩子们在街巷里追逐嬉戏,玩着古老的游戏。时光仿佛滞留在了古代,一派宠辱不惊的散淡生活。 

曲曲弯弯的回龙街依着山势起伏错落,使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千姿百态。沿级而上,顾盼两边,一间间屋宇大都人去楼空。长街空巷只留着一个个散发着烟火气息的街道名,诉说着曾经的生活。听听,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布巷,鸡市巷,简直就是半拉子清明上河图啊,贩夫走卒的仓促、引车卖浆的嘈杂,像一道道密码,全部尘封在这布衣柴巷的犄角旮旯里。风雨几百年,至今都散发着民间的家常味儿。

古镇人灵魂里的那点事儿全都寄放在福宝镇的三宫八庙里。宫殿不大,不能小了气魄:清西宫、万寿宫、天后宫声声震耳。浑然大气的名字,寄托着卑微者的庄严的精神向往。我想,这么华丽高贵,能够体现高大上的名字大概是主管不必过于着急的形而上的。语义一模糊,内涵就大了一些,空了一些,宏观了一些。只有那些听起来土里土气、小家碧玉的庙宇,才是他们最感亲近的:五祖庙、张爷庙、土地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庙、王爷庙、观音庙。一个镇子多少个庙啊,先祖,姓氏,子嗣、土地,水、火、灯,一一对应,直指所向,几乎具体到了百姓生活的全部内容。人对物的认真膜拜,只有万事谦恭的众生小民才能够做到。从这一点我似乎透视到古镇为什么取“福”宝之名,却不去叫人们都趋之若鹜、梦寐以求的那个“富贵”的“富宝”。是的,这里没有出过高官和巨贾,因此也没有出现过那些恨不得搜罗囊括天下之宝的官邸与豪宅。这里最好的建筑就是三宫八庙,这是全体居民的公产,大概也汇集了全体居民的财富与心血。它布局合理,格局完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柜架穿隼,雕梁画栋,应有尽有,几乎占据了回龙街的近半!

神佛的子民啊,怀揣怎样一份虔敬、谦卑、才可以将庸庸碌碌的烟火日子喂养得如此丰盈?尽管精美建筑已成断壁残垣,雕花金漆已经破败斑驳,牌坊匾额早就字痕泯灭,但是,当年建造者的虔诚、笃信与热忱,却是斑斑可见啊。

福哉,福宝。

福宝镇地处偏僻,地域广袤,但它的高腔山歌,向来是名震遐迩。

福宝的山歌源于唐宋时期,原为盐马古道的商人或当地山民传递信息、排解寂寞的即兴歌唱。它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大都一唱众和,强调的是悠扬古朴,歌声高亢嘹亮,素有山之声,水之音,物之韵,心之灵的美誉。

福宝的唢呐也因非遗之名,蜚声遐迩。长长的唢呐,流线极为简朴,如同田野上盛开的朝天喇叭花,能吹出花朵的清香和风骨。寂静处,一声唢呐独领风骚,锣、鼓、钹、梆伴奏,便迅速跟上。吹打结合,浑然一体。所以,福宝唢呐也叫贯打唢呐。它不像北方唢呐那样自始至终一枝独秀,而是众人拾柴,你吹我打,其乐融融。那丰富多彩又独具风格的曲牌调式,如一股山间溪水,直奔中国民乐的滔滔江河,形成一脉不可小觑的鲜活支流。

福宝人重艺术,也重文化。皂角树下的惜字亭,建成于乾隆十五年。共六层,八方,仿八卦图形,高八米,每层都刻有各不相同的浮雕图案,它是干什么的呢?原来,这里的人自古认为写了字的纸张是圣洁之物,不能随意丢弃,倘若不敬,会有辱门脉。脚踩长疮,乱烧害眼,为此,特意修建了惜字亭。以示对文字的尊敬。镇上无论大人小孩,只要焚烧带字的纸,就会自觉到这里来烧。这种敬畏汉字的执着执拗,足于让一个民族为他们行注目礼。

走过长街,站在镇后的土山上,再一次回望福宝这幅山水长卷,顿觉一种古韵古风回荡在山水之间。苍茫的天空下,街巷纵横如同棋盘,打着油纸伞的游客,忙生活的主人,还有没有叫声的小狗,花猫,都成了棋子。其实,站在高处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枚棋子呢,千里迢迢从一个板结的地方挣扎出来,脱离原来的轨道,在一个清净之所清空归零,在一份旧时光里寻得一份难得的自在,享受生命初始的一种自由,这不就是享福嘛!我们享得是福宝之福啊。

当人们在到处喧嚣的版图上试图寻找一处灵魂的清净,怀旧就成为一种集体的渴求。我们为什么会怀旧?是因为寻找一份永不再来的珍贵时光。怀恋的时分,才知道那些过去的曾经,却原来是那样一片片丰茂的芳草地,那是我们的福和宝啊,我们是什么时候丢失的呢?时光在不经意间流转,每一个明天都会成为今天,今天都会成为昨天,而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猛然回头,是否还会寻得到原汁原味的现实?是否会无奈地察觉一些福和宝已经早已从我们的指缝里仓皇而去,而我们只能空留缺憾?时间很快,一晃,就错过了,成为打捞不着的旧时光。那么,我们知道自身珍贵的福宝是什么吗?我们看护好它,看护好它的当下了吗?

猛然间,意识中的蓝天,白云,青草,乱花,似乎正随着我的思绪一同跌落……我双手合十:但愿它们不会走丢在今天的时光里!

福华街的尽头是一个古渡口,竹木掩映中,格子幡正从船头挑起,如同挑着一截子格子墙。船移动,格子幡也在移动,水流缓缓的,像地老天荒的混沌时光,几分寂然、几分淡然,几分悠然、几分怡然。相遇有缘,相别或许也是一种缘吧;伫望等待,送别惆怅,或许都是情之所至吧。

流水洗繁华,时光印福宝。在此所得,有我的福,还有我的宝……

 

作者简介:贾维秀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

[上一篇] 小姨的天主堂

[上一篇] 念人:故乡的羊羔(随笔)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