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
作者简介:何永利,网名天涯牧秋,河北省文化名人公益联盟常务副主席、河北省经济传媒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新闻聚焦》执行主编、《河北经济传媒》执行主编。
其作品《呜咽山庄》被列为中华青少年读书活动首推书目,被收录《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的297,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因小说引起立法提案的唯一作品。
学诗40余年,17岁开始在军报发表作品,在省与国家级报刊发表小说、诗词、诗歌、散文2000余篇。出版有《心砚集》、《万庄史话》、《词牌探源》等书籍。
——读张春红书画有感
“艺术是相通的”这句名言,在著名演员张春红这里又得到了印证。观其作品,在震撼的同时,会让人真正悟到这句话的内涵。
张春红是以传统剧种“新颖调”《戏八戒》成名的女演员,这种融戏曲、舞蹈、魔术、杂技、双簧和民间花会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戏剧从河北保定起飞,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德国、比利时、法国、荷兰、埃及、土耳其、叙利亚赢得广泛盛誉。
本剧的难处,在于一人演三角,她把人物释意得惟妙惟肖。上身表演孙悟空化成的少女,面部要表现少女的姿态神情;下身却是背负少女的猪八戒,要表演出八戒步履蹒跚的形象。加之不同人物的台词变化、川剧的变花、变脸技巧等表演艺术,还要连续拧十几个旋子、前跷、小蹦子、双手耍手绢下腰、舞双绸等动作,还要从三张桌高出下翻,更使得表演难上加难。
艺术是有通透性和张力的,张春红将这种通透性和张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如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悟性艺术空间,她的国画艺术就是一个宣泄点。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 这句话恰似是为张春红量身制作的,她便是这样的一位虚灵悟者,在悟戏曲、悟舞蹈的同时,又将国画花鸟悟成了达品。她将舞台上翩跹的艺术幻化成手中飞舞的笔墨色彩,通过心和身体的协调,将情感波澜融化在舞动的身姿和飞动的笔墨之中,让不同艺术实现了水乳交融,使观赏者的视觉神经在眼花缭乱的缤纷中进入了迷幻的审美佳境。 在张春红的意识里,造型是舞蹈和绘画艺术各自抒情性的表现手段,舞蹈是对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美化,绘画则是对生活及高于生活的艺术灵感进行点画的一种造型演释。一个通过人体,一个通过笔墨色彩,共同表现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美的属性,可谓殊途同归。
融会三家艺术于一身,贯通一气,文思创佳作,乃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张春红做到了,并且将之发挥到了极致。追其根源,如果说她的戏曲和舞蹈艺术是后天练就的话,那么她的书画艺术则是有先天禀赋的,二者有着不可分开的关系和内在因素。
她的父亲张寅是河北60年代后的知名书画家,书、画、篆刻皆能。他的书法,自幼受清末翰林书家潘龄皋、张怀信书作的影响,中年后苦学汉《张迁碑》、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稍参近代于右任笔法,得到启功、萧芳等先生的奖掖;在篆刻上,从师篆刻家许文泉先生,追摹西泠八家,篆刻作品以古朴浑厚为人称道。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当属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艺术理论家李智超。张寅与李智超是表兄弟,两家住地相隔一箭之距,艺术上经常得到李智超的帮助,并经常得到启功、李可染、李苦禅、黄苗子、王雪涛、萧芳等当代书画名家的指导,在河北很有名气。 张寅的画以小写意为主,喜欢以青绿设色,寓苍劲于秀润之中,淡雅清和,气韵生动,诗意盎然,清新典雅,在书画届享有很高的盛誉。
张春红继承了乃父的艺术天分,从幼年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渗透了这种艺术气息,并经常临摹绘画,滋养了很积厚的国画艺术根底。笔者大胆推测,虽然她由戏剧和舞蹈艺术成名,而艺术修养却是来自书画艺术,所以应该说,她的书画艺术根底较其舞台艺术根底更为扎实,更为深厚。
她以小写意花鸟国画称道于艺术界,尤以牡丹为主要泼墨对象。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倾倒,历史上不少诗人作诗赞美。
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又有宋词《爱莲说》中写道:“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还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竞夸天下双无绝,独立人间第一香”等名句流传至今。“百花之王”、“富贵花”因之成了赞美牡丹的别号。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富贵的象征。
张春红笔下的牡丹与她本人一般,没有那种大红大绿的俗态热烈,其形淡雅、高贵、纯洁、雍容大方。就像她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象,在线条变化、整体形态上有独到的艺术见解和表现力。看到她画的小写意牡丹,我们即刻看到了张春红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那种用线条勾勒出的肢体语言亭亭玉立地在音乐中摇曳着,歌舞着……. 她非常注重碎花瓣的整体效果和花瓣的微观结构,常在花苞的根部加上几片小叶,以衬托花苞优美的姿态。她画的牡丹以花冠为主体,布局时将花冠安排在画面的主要部位,辅以绿叶扶持,在色彩上用冷暖、明暗对比,使观者产生出画面集中、花头醒目的效果。
她的牡丹注重疏密相间,“疏可走马、密不通风”恰到好处。以笔墨形色处为实,画面空白处为虚;以近者墨色浓重处为实,远者墨色清淡处为虚。画面非常有空灵感,虚处又能留给观赏者以无限的遐想。
在枝干和叶上她注重气势贯穿,尤其是在三杈九顶着力,注重花、叶、茎、干的来龙去脉和整个画面气势的贯穿。就像她在舞台上的表演,力求演绎身姿变化。将花的大小开合、茎的长短多少、叶的正侧聚散、墨色的浓淡冷暖、线条的粗细刚柔艺术相结合,从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和蓬勃的生机,产生出一种美的韵律,给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感受。
《满堂富贵》花团锦簇,丰姿绰约;《国色天香》姿态优雅,独具匠心;《恬静》悠然别致,拟人载物;都给人以脱俗的艺术享受。
张春红在画牡丹的同时,也喜爱画兰、画竹、画鸟、画荷、画枫、画山石。她笔下的作品都甚有灵性,动感极强,一如她在舞台上的表演。她在技法上也都有独到的理解和造诣,笔者悟到,因为她将舞台表演艺术融入到画面的创作,才使画有了飘逸和艺术的张扬,这一点是其他画家不能比拟或体会的。这也是她的画作的独到之处,我们且称为特点吧。 她的《富贵有节》是笔者最为喜爱的一幅作品。
在一幅画面上,她将兰、竹、牡丹和山石共同携进了一层境界,组成了一个令人心仪的艺术大家庭。用篆书浑圆的笔意勾出的竹子,乙字上抱,八字下抱的竹节;抱体顺势,气脉贯通,行笔有劲力,实按而虚起的人字竹叶,在起、承、转、合的变化中,通过枝叶传达出气息,使整个画面的构图气脉贯通,融为一体。竹叶的大与小、前与后、浓与淡的关系,恰到好处地衬托出画面的节奏。每一个舞动的线条都表现出用笔的丰富内涵。竹旁的那丛兰,更是描画得生气勃勃,兰花的正面与侧面、偃仰、含放、一系列姿态上的变化都是那么细小入微。花苞由一笔或两笔画成,半开的花由两到三笔组成,全放的花用五笔画出,用笔由外向内,一气呵成。花心以三点重墨点出,犹如草书的心字、山字、上字、下字,真个是把人看得心旷神怡,思入画面,乃是依据“画兰先撇叶,运腕笔宜轻,两笔分长短,丛生要纵横,折垂当取势,偃仰自生情”的章法所就。 右上的几株牡丹更是妙思叫绝,婉约依附在竹旁,仿佛整体生就,将那富贵有节的气势勾勒得生动感人。 画面的中心那块翘起的山石,更是显示功底,用勾、点的技法画出石的浑厚,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而烘托“竹可焚而不毁其节”的深意。从深浅虚实的墨迹和线条可以看出作者用笔的快与慢、顿与挫、中锋与侧锋,用才思造成笔墨的轻重变化、虚实变化、强弱变化。这使我们悟到,绘画的脱俗境界,主要是表现出一种心境,那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情操。
整个图面用一团和气的章法构成,刻画的对象就如她在舞台上创造的艺术形象,造型是如此的饱满和富有实体感。用自己熟知的舞蹈性来贯穿国画的写意性、空间观念和笔墨情趣,尤其是在画面左侧布局上大片留白让人产生出了辽远感、深厚感、脱俗感,由于虚实相间,给观众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
张春红的花鸟小写意,将多种艺术生命灵感付于其中,才使得画面更具生命力,她以其精湛的戏剧、舞蹈功底和独特的美学构思,为人们营构了一个个清纯婉丽、赏心悦目的花鸟世界。
从这些画来看,她以立意新奇、设色倩丽为主调,用小写意的笔法描绘了这些生动形象。而这些艺术形象中,无不蕴含自己的雅致、才思和现代审美情趣,她以朴实的绘画,以舞台肢体语言的根底塑造出的清新柔美的意境,使你不得不格外喜爱。
“艺术是相通的”。名演员善于书画者大有人在,名书画家精于戏曲的也不乏其人。譬如著名京剧艺术家、‘四大须生’之一的奚啸伯和他的高足、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
2009年,“第一届林州水墨双年展”全国巡展在上海开幕时,央视主持人董浩、赵忠祥的书画齐齐亮相,而且被冠以“后文人”概念。董浩甚至表示不再担任主持人,要专心画画。 央视主持人中,倪萍在出版的新书《姥姥语录》中收录了她首次曝光的20幅原创国画作品。
在2007年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中,一家企业以4800万的价格获得最引人关注的A特段(最黄金的时段)广告冠名权,同时也获赠王小丫的一幅水墨修竹图。
2010年,在“为梦想插上翅膀——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慈善拍卖会”上,主持人朱军的一幅国画拍出60万的高价,可见其国画功力非同一般。 世上有路万人走,且看择径近与遥。才融三家,气贯一韵,张春红从戏剧、舞蹈的表演艺术空间脱颖而出,泼墨丹青进入了更高的艺术境界。这是她个人之福,也是河北人的骄傲。让我们期待着张春红的更大收获
[上一篇] 读水浒传
[上一篇] 桃花灼灼,蝴蝶翩翩 --品读丁艳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