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多远。24年过去了,许多往事已成烟云,而父亲的音容笑貌终究挥之不去,成为我一生的烙印。
对于父亲的创作,我一直是痛苦的接受者。原因很简单,他创作的作品很多,而发表的作品很少,也就是说带给他创作上收获的欢欣并不多。作为一个在文学路上苦苦耕耘的学者,过早的透支生命,只匆匆走过60个岁月的路程,就永远倒在了我的脊背上,留下的是一箱箱手写的书稿和一个个成书的愿望。
在我的记忆里,能够获得进京演出的戏剧《山河图》是他的一次欢欣。同邢维老师合著出版的《写作技法荟萃》两次再版是他的又一次兴奋。参与《中华隐喻大全》的编写,让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充满热切希望。而他自1961年开始创作,到1981年三易其稿,在极其困难情况下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太行烽火》几经周折都未出版发行,却成了他一生的痛楚和遗憾。这部125万字的长篇小说,在创作初期,有许多文字是写在烟盒上的。在三易其稿的二十多年间,有数十位他教授过得中学生和大学生,参与了抄写和腾改,至今他们对那些过去的往事历历在目。在数十年后,他们拿到出版的新书都无比激动,还有的已经故去,他们健在的亲人和后人见到此书的出版,也是倍感亲切,在那个赠书的仪式上,我深知这个已经来的太晚的消息,父亲已经不能亲眼看到,但我还是尽力了,我应该向父亲道歉,向所有为这部著作付出过心血和期待的人们道歉。
父亲,李志义,1934年4月出生于河北省沙河市,生前一直从事教学和文学创作工作,是邯郸师专(现邯郸学院)的副教授。1961年从河北北京师范学院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张家口蔚县县委人事科工作,后调到涉县从事教学工作。从那时起,长篇小说《太行烽火》就开始创作,直到1973年7月1日凌晨4点完成第二稿后开始多次投稿于河北和北京以及上海的多家出版社,都因书稿太长,题材不合事宜等多种原因退稿,退稿周期最长达两年。1978年后,父亲从涉县文教局创作室调到了刚刚获批进入高等教育序列的邯郸师范专科学校,从事写作课的教学工作。1981年完成了《太行烽火》的第三次修改。在大家的建议下,直接投稿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个月后,编辑回信,建议将书稿删减压缩至80万字以下。多病缠身的父亲已经无力再做修改,更是舍不得将自己一字一字写出来的作品删减。于是书稿长期搁置下来。再此之后,父亲还写作了长篇小说《大王庄案》,与人合作了长篇小说《蚯蚓行动》,以及编著了《歇后语》、《万家姓》等民间文艺研究作品,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发行。后来,在《河北文艺》发表了短篇小说《老走传》等作品,受到关注,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一边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坚持文艺评论的写作,发表了数十篇文艺评论文章,还作为指导老师参加了学校学生组织的文学社,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河北作协副主席李春雷,曾是文学社的社长。李春雷在一篇发表于2015年3月20日《光明日报》的散文《永远的母校》这篇文章中,对我父亲未能出版长篇小说《太行烽火》表示了极大遗憾。2016年的《太行烽火》首发式上,他深情的发言,表示祝贺,也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
出版《太行烽火》,完成父亲的遗愿,一直是我的心愿。记得十多年前,父亲的学生,涉县人大主任杨治国通过我的同学涉县政协文史委的康喜英联系我,涉县政协愿意出资帮助出版《太行烽火》,我没有答应,原因是我没有精力整理书稿,又担心书稿遗失。在我决定出版《太行烽火》时,选择了父亲逝世20周年纪念日前。可帮我打印书稿的一位朋友出了状况,从医院出来后已经半年过去了。125万字的书稿打印、整理、校对,用去了我两年半的午休和节假日时间,按原定时间交稿出版,已经没有了希望。即便又一次遗憾,我还是感到了一种莫大的放松。拿到新书,我激动地一夜未眠。
《太行烽火》出版,可以说告慰了我许多的亲人和长辈,因为他们许多都是书中的人物原型。只可惜都已经故去了。他们生前都知道我父亲完成了书稿创作,期盼该书的出版,有的为该书的内容提供了详尽的故事和修改意见。我的姑父和大伯都曾是八路军的干部,当过敌后武工队长和锄奸队长,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战斗。这部小说就是以冀南地区民间抗战故事为主题而创作的。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部小说,到不如说是一部纪实作品。小说以李老昌,一个受尽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为典型人物,通过其遭受压迫奋起反抗,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家和全村百姓积极参与抗战,支持抗战的浴血故事,真实的描写了一个太行山区村庄金门李,1939年后到抗战胜利阶段的斗争经历。小说中人物众多,但人物形象鲜明,塑造的典型具有独特色彩。在人物塑造中,没有一味的深化典型人物,更没有脱离人物本身的思想局限和身份局限,充分体现了农民抗战的典型环境和典型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一部记录农民抗战的优秀作品,在反映抗战作品中并不多见。其值得讨论和研究的是:农民的觉悟从哪里来?农民依靠什么抗战?农民抗战的局限性和积极意义是什么?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思考值得回味。在塑造农民形象中,一些懦弱的、自私的、卑琐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地觉悟中,成为敢于抗战、支持抗战的积极分子,是符合人性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这给创作当时所处的时代过度追求“高、大、全”的文风,是有独特意义的。我认为,看待评价任何一部作品,都不能离开这部作品的创作时代。没有受到那个时代文风过多的影响,这是这部作品的勇气。也是这部作品几经周折未能出版的原因之一。
在整理和校对书稿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对书中描写的情节落泪。我深切的感受到经历了战争的一代人的苦难,是不能轻易的放弃的。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一定要让人民觉醒,而不是遗忘。现在许多抗战神剧,把战争和苦难娱乐化了,这是对历史和人民的不负责任。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可以有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但一定要注重历史责任和时代意义。娱乐化、快餐化、简单化都不是一个作家坚持的正确方向。《太行烽火》中描写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没有简单化,即使是吃一顿团圆饭,接待一个客人,走一次夜路,都没有简单的叙述,而是全面详尽深刻的描写,因为事件的发生不并简单。长篇小说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细节的深度描绘,突出事件主题和人物形象。人物多,交叉多,容易乱,是长篇小说写作中的难点。每出现一个人物,都要有所交代,都要给读者留下印象,还要注意出现的时机和在作品中做出的贡献,否则人物就容易空置,这是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在《太行烽火》中,我觉得处理的还是比较好的。
李老昌是这部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家里人口多,经历的苦难多,遭受的压迫大,构成了他苦难人生的独特画卷。农民、矿工、乞讨者、血海深仇的携带者,种种身份都能使他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但他没有文化,好意气用事,倔强生硬,都是他不能成为成熟革命者的缺点。李老昌从一个农民成为真正战斗者的经历,都是党培养的结果和必然。小说中设置了无数斗争的场景和惊险的遭遇,来塑造李老昌的英勇和果敢,比如几次煤矿斗争和与土匪汉奸的斗争,许多故事都是真实细致描绘的。但这种真实是艺术的着实。因为在第一稿的讨论中,参加战斗的老人们提出过真诚的意见,虽然他们不懂得文学和现实记录的区别。在塑造李老昌的人物形象中,作品中还设置了许多家庭矛盾,通过一些家庭琐事产生的对立,体现一个农民革命者面对尴尬和无奈的精神状态和复杂心理,这是非常有利于人物性格的。任何一个英雄都不是神,任何一个人在困难面前都要能屈能伸,这是真实的人和生活。父亲常常告诉我,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体现了这个原则。
当然还有许多人物塑造也是很成功的,比如姚业、李老凌、狗不理、李大和、李小林、段小英等人物,他们中有坚定的革命者,有优秀的党的干部,有受压迫者的觉悟者,有在革命道路上的摇摆者和背叛者,对于他们的人物塑造也是成功的。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等,才有了斗争的复杂性,才有了人性的多面性,才有了社会的全面性。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只有直面社会,全面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记录一个时代或历史的着实经历,才能无愧于读者。《太行烽火》记录的只是一段不平凡的抗战经历,在历史的纵深上有描写,但还是有局限的。作品中还记录了朝鲜义勇军的一些抗战短片,也为抗战经历提供了视野。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和文学艺术传承者,我对父亲的《太行烽火》也是只有肤浅认识的,我更多的是说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话,因为时间毕竟过去了很多年,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到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不能背离大家意愿,胡言乱语,那就有些自不量力了。还有,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战争时代,阅读的更多抗战作品同父亲真实记录的抗战故事有所差异,我更感觉英雄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父亲的《太行烽火》也许更接近现实,更能让我了解真实的抗战。
[上一篇] 有一种欢喜百味杂陈 苏从惠作品
[上一篇] 树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