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的屋子里,放着一把旧雨伞。它是桐油布做的伞面,木棍做的伞柄,伞骨是由几股细铁丝拧成的,很牢固。它虽然显得笨重,又历经岁月的沧桑,还可以费力的打开。
这把笨重的旧雨伞据母亲说是从姥娘家里带来的。那时候,母亲经常带着大一点孩子去姥娘家干活。遇到雨天了,不回来吧,家里还有更小的孩子,回家吧,天下着雨,又快黑了。姥爷索性把家里唯一的大伞送给了母亲,解决了燃眉之急。
从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了这把伞,时刻保护着我们全家,少挨了许多的风吹雨打。有时候天阴了,地里的农活等着做,或者地里的庄稼等着收,不得已扛着大伞下地了。半晌,突然电闪雷鸣,骤起狂风暴雨,大人们跑得快,躲进了大树下或者土地庙里。母亲就撑起大伞,拉着我们钻了进去,让我们挤在那把桐油伞下,足足挤下四个孩子,就像母鸡的翅膀下挤着她们的孩子。避免了无数次大雨、甚至冰雹的袭击。躲在伞下,听着雨伞遭受雨打雹砸的“噗噗”声,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那种自我牺牲精神令人敬佩。很多的时候,雨过后,我们几个孩子毫发未湿,母亲的半个身子却湿透了。望着雨水打湿的母亲的衣服,单薄地紧贴着母亲的后背,还有雨水不停地往下流淌,我会急忙取出手巾帮母亲擦干。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雨伞的国家,从发明之日到现在至少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到了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将其称为“罗伞”。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以表示“荫庇百姓”,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遮阳、挡风、避雨。
伞的发明,民间有种种传说。流传较广而又有文字记载的还是那位神通广大的“鲁班先师”。据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往返送饭,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鲁班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内暂避一阵。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以至"迅雷不及掩耳"。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听了媳妇的话,茅塞顿开。这位本领高强、无所不能的中国发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一块布,安上活动骨架,装上把儿。于是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而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终日在外劳作的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这伞的发明,是他们夫妻恩爱、相互关心的产物。
我们家的那把雨伞虽然笨重,但有许多优点,她不仅可以挡雨,还能挡风,下雨时伴随的大风也很难将她吹倒。只要将伞把立于地上,里面的人蹲下握住伞把,俨然就是在一间屋子里。任凭外面风吹雨打,里面固若金汤。
这把伞自从进了我们家,就成了我们家的保护伞,保护了我们家许多年,时间久了,伞骨折了,来村子里修伞的师傅又给换了一根。男孩子贪玩,有时拿伞当兵器与别人打起了仗,不小心把伞面扎了一个洞。母亲见状,急忙收回,等修伞的师傅来了又费力地补好。师傅说:“这是一把上等的桐油好伞,单凭遮风挡雨用50年没问题。”
时隔多年,这把雨伞一如我们卧床的母亲,默默地守护和保护着我们。虽然不像当年美丽大方,神采奕奕。但是一路走来,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挨了多少风吹雨打,多少冰雹的袭击,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我掸去尘土,小心地收起来。
我会更加珍惜这把旧雨伞的,因为她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沧桑。
[上一篇] 有一种欢喜百味杂陈 苏从惠作品
[上一篇] 树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