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作者:自然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

本不喜欢饮茶,因为喝了茶水就会失眠。故而,多好多贵的香茗,一律拒饮,尤其是在晚饭后。
国庆长假去九江,却让我对饮茶有了兴趣。一天,先生的表侄在长江边上一座考究的中餐厅请我们用晚餐,餐毕上了一壶清茶,边饮边聊。
精致小巧的紫砂茶壶,酒盅大小别致的茶碗儿,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如此淡泊地坐下来细细品茶,不知不觉也就有了些许兴趣。
端着小小的茶杯,不忙往口里送,记得一篇文章里说过“茶要细细的品,第一杯是用来闻香的”。于是把杯子轻轻地放在嘴边,静静地闻,袅袅升腾的茶雾中顿觉茶的清香在口鼻间回荡。表侄说这是著名的庐山云雾茶。
端着手上的茶水,不是一口一口地饮,而像是一点一点地嘬,这香中带苦的第一杯茶,嗯!果然是好茶。再饮第二杯,也不急于咽下去,在口中慢慢回味,苦味已淡,只留下余香。第三杯,苦和香都已很淡,再慢慢一口饮下,有些似平日口渴时的饮水了。回宾馆的路上,笑对先生说,如若都像今晚的饮茶,我倒是蛮喜欢的!
今晨,先生沏茶时,“强行”在我的杯子里泡上九江朋友送的“庐山云雾茶”。双手捧着透明的玻璃杯,仔细端详着:酷似龙井的片片绿叶,慢慢地舒展,继而慢慢地沉入杯底,时而有一两片不肯下沉的叶子上下翻滚,似有何牵念?不由让我想起爱喝茶的母亲。
父母早已远行了,但是却留下了我一生用之不尽的勤劳、好学的美德。我的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事事自己动手,不仅心灵手巧,还乐于助人。因此,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我也从一个不谙事事的小姑娘,长成了一个基本上算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合格主妇。
十五岁那年,我中学毕业,天天往父亲所在工厂的图书馆跑,从早到晚抱本书看个没完。时间一长,母亲说话了:“一个大姑娘,不张罗学点针线活,将来有你受治的时候。再说成天看书眼睛还要不要了?”“妈,那您教我呗!”
妈让我先学绣花,妈妈找出绣花绷子,又找出绣花样子和五颜六色的绣花线。也可能因为自己年纪小,心眼儿还算灵,没几天就绣好了一个枕套,简单的花色,粗糙的针脚,在我看来是那么漂亮和成功。妈妈也夸奖了一番,促使我又开始了第二件绣品。就这样,小小的我,在母亲的教授和鼓励下,不仅阅读了不少中外名著,还学会了各种针线活。后来不仅能裁剪缝制各种式样的中西式服装和旗袍,会纳针脚极密的布鞋底儿,还能织出各种花样的毛衣……而且还学做了几样我姥姥家的传统食品,像老北京的炸格吱合、烙春饼、褡裢火烧……当然,这绝对不是自夸,只是对母亲心存感激的表达!
许多年过去了,母亲也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每当我得心应手地做一些别人做不来的手工活时,每当我也像母亲那样把亲手做的小布鞋、小棉衣送到邻居和工友手里时,不禁就会想起隔世的妈妈,如果没有她老人家的“唠叨”和亲情,我也许就不会有灵巧的双手和助人为乐的资本。
我不埋怨父母没有给我留下令人艳羡的遗产,只要我们有勤劳的双手,有上进好学的精神,你就会有永远享受不尽的快乐,你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美丽的色彩。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为他人忙碌几十年,只有一样事情是为她自己做的,那就是每天起床后,洗漱完毕,先沏上一壶茶。一撮茶叶从早到晚泡一天喝一天。忘不了一年四季,我家的那把提梁茶壶外面,有一个母亲亲手缝制的壶套保温,这样一整天茶水都是热热的。母亲是个老北京人,几十年如一日,起床后先喝茶水,一天该干什么再干什么,每天都是精精神神的。我隐约发现清晨那杯酽茶,是母亲最大的享受,清晨那杯酽茶,曾经伴随母亲度过一生。
母亲喝的水,能称之为茶水,只是因为它有茶的色和味,并不见翠绿的茶叶翻滚。因为老人家一生勤俭持家,那时她为了省钱,只买那种茶叶梗或茶叶末。母亲为了喝茶,喜欢常年养一盆茉莉花,每年花开时节,便是母亲的茶水最香的日子,母亲会把香气四溢的茉莉花放几朵在茶叶盒里,熏得茶叶梗也就有了茉莉花浓浓的香气。
母亲一生不嗜烟酒,只有喝茶这一个嗜好,却一辈子没有品过名茶好茶。看着杯中绿绿的嫩茶,让人思绪万千……
如果今天母亲在世,女儿会用最讲究的茶具,沏上一壶最名贵的香茶,让女儿陪在您的身边,慢慢地饮,款款地聊。让浓浓的茶香冲淡您心中为儿女的担忧;让浓浓的茶香,带走您一生的疲劳。天国里的母亲,您可知道,您的女儿喝着杯中的茶,咽下去的却是思母的泪啊!
喝茶就像品味人生,有苦也有甜,喝茶让人的心境渐渐走向平淡,一切不必记在心上。惟有那挥不去抹不掉的,是对母亲的牵念。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第一次给娘送饭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