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行走天下 >  老酒醉人多
老酒醉人多
作者:路庆

        作者:张文娟 

     4月的某天,读蒋勋先生的《说唐诗》,读到白居易,突然想到他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办理了休假手续,约好三个闺蜜,踏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

       我们目的地是去扬州,体会“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北京的同学直接坐动车到南京,我们三人从太原坐飞机到南京,大概我们早到一个下午,刚好有半天时间领略南京的夫子庙文化。

      从太原武宿机场到南京禄口机场近两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南京,坐地铁夫子庙站下,走出地铁站,就享受到烟雨江南的感觉,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濛濛细雨,微风吹拂,湿湿的、潮潮的空气扑面而来。犹豫用不用打伞,还是增加点街景的颜色,每人打起自己多彩的伞。行走在这样古香古色的街上,我特别想穿上旗袍,打着百褶伞,融入到这古典的韵味中。光顾欣赏美景,找不到酒店了。应该是向左走,而我们一直向右走,本来很近的地方,反倒觉得很远了。

       放下行李,已下午两点多了,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肚子饿的咕咕叫,就在附近选了一家地道南京饭:鸭血粉丝汤和蟹黄包子,由于是又饿又冷,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鸭血粉丝汤真的特别爽。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吃饱喝足了我们雨中游夫子庙。因为下雨,街上人不多。几分钟走到步行街,在经典地方“南京夫子庙”大排楼前照了几张像,顺着古香古色的街一直向里走,因为我们在网上订了贡院的门票,一直向贡院方向走。特别奇怪的是街两边的橱窗里买的东西跟我们家乡不一样,女装都是像古装戏里人穿的衣服,衣袂飘飘的长外套,而且质地是如莎,薄如蝉衣,与这样的建筑街景很吻合,感觉穿越到古代了!



        下午四点到达贡院门口, 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贡院,整点有免费的导游,我们进入时不到整点,就自己在里面先熟悉一下环境,美美地照了一会儿像。到点听导游讲,贡院就是科举制度时科考的考场,原来占地面积很大,现在只是个浓缩。院内有科举文化的展览,复原的考场考座,还有一些实物展。特别有意思的是有几个江南科举名人雕塑,最后一名是江南才子唐寅(字伯虎),因他的字画有名而印象最深。知道了科举考中要吃的四科宴:鹿鸣宴,乡试放榜后吃的宴,因齐唱《诗经·小雅》中的首篇《鹿鸣》诗而得名。琼林宴,听说过,《女附马》中有唱词。是殿试后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初唐到宋代为闻喜宴,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在琼林苑举行,称琼林宴,后又改为闻喜宴。元代以后,赐进士之宴称恩荣宴。鹰扬宴,清后武乡试放榜后所举行的庆祝宴会,清代规定,各省设宴会,款待新科武举人。会武宴,是武科殿试放榜后,在兵部举行的宴会,以彰显武科进士的荣耀。清代规定,武进士放榜次日,在兵部举行宴会,赏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诸武进士赏银。有一副对联特有意思:“欲成一代经纶手,须读数本紧要书”。暗喻读书的重要性!看到金榜的样子,知道为什么叫金榜了,像金子一样的颜色的黄纸上放的榜,所以叫“金榜”。有一张乾隆十三年的金榜,上榜之人多为浙江、江南(今江苏)之人,可见当时江浙一代多才子已是真实。贡院不大,但很有历史文化,对科举制度有比较深的了解,不枉此行。


    贡院出来就是秦淮人家的桥头最具特色的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旁边照壁上两条金色的龙,特别雄伟气派。由于刚刚下过雨,把亭台楼阁冲洗的干干净净,古朴典雅中透着沧桑!多少年的风风雨雨,沉淀了六朝古都的厚重文化。“碉楼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千百年留下的景依然在,看景的人却每天不一样。“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站在桥头看着落花掉落在淮河里,随着河水带走了一抹春的颜色,天上人间都是这样春来秋去,岁月流年。逝者如斯夫!得月台的楼高高地矗立着,让人浮想联翩,遥想当年的繁华之时,一段才子佳子的佳话。咸享酒店的名气是因为鲁迅先生的笔下的孔乙己,茴香豆的故事,的确是“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真有一个铁筑的孔乙己先生站在店门口笑迎着客人,手里捻着茴香豆。几步之外就是乌衣巷,因唐代诗人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得名。还建筑了王导、谢安纪念馆。因为这首诗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又增添了一处美景,可知文化的作用有多重要,有文化才能有历史,有历史传承才能为今天的发展奠定基础,文化的传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美景加文化是永远有生命力的旅游主题。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

[上一篇] 三游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