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洪云
清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金色的秋阳光顾了我家的门窗,几只小鸟儿叽喳了片刻,扑棱棱飞走了,再一看,老伴早已走进了厨房,我忽地想起今天的行程,便一骨碌起了床。一个浪漫的中秋佳节就此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走进颐和园大门,迎面的花坛前矗立着八个大字“月圆京城 情系中华”,游客们欢天喜地,拍照留影,不亦乐乎。
还是9月22日,我去东城第一图书馆听了杨良志教授有关“共走大运河”讲座,所讲的是700多年前,元朝太史令郭守敬经过多年详细勘测,取昌平区(京城北部)白浮泉引水汇至昆明湖,导入积水潭,最后经崇文门至通惠河,这段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水源历史。
而今,南水北调工程,补充了这里的供水不足问题,使这条位于最北端的大运河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从西北至东南,流经六个区,人称这是百浮泉大运河为北京的生命之河,景观之河,绿色的飘带,是北京三个文化带之一。
我记着扬老师特别提示,游览应该从西堤路线开始,以追寻历史的脚步,结果我不经意还是先进了东宫门。
颐和园太大了,既然进了东宫门,也只能顺其自然了。随着人流,穿过仁寿殿,很快到达了昆明湖畔,星罗棋布的游船荡漾在湖波中,影影绰绰,悠闲自得,尤如一幅天然的风景画。沿湖西望,能看到高高的中央电视塔。再向北望,便看见了秀丽的玉泉山,依山而傍的碧绿的湖水,从昌平的“白浮泉”九龙池湍湍而来,在微风轻拂之下,显得格外温柔,靠近湖岸的大片的绿荷,陪伴着替代菡萏而立的莲蓬,向游客展示着秋的果实。
下山后是”众香界”,继续向前,走过云会寿、清晏舫,才欣赏到颐和园的西堤六桥,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 豳风桥、 玉带桥、 镜桥、 练桥、 柳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便看到了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的、美丽如画的苏水街,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西湖苏堤园林之中。
在柳桥和练桥之间的景明楼,取范仲淹《 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
值得一提的是镜桥。桥名取意于李白的诗《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中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西堤自镜桥开始渐渐孤悬于大湖之中,两侧水面变得辽阔,景观的欣赏重点也从近水岸转为大水湖景,桥名也提示了这一转变。乾隆二十年曾为《镜桥》题诗:
冰镜寒光水镜清,清寒分判一堤横。
落红夹水江南路,人在青莲句里行。
沿着西堤游览,一路风景如诗如画,乾隆皇帝为每一楼一水一景题写了诗句和名字。如:天水一色、杨柳湖烟、岸芷汀兰、静影沉璧、鱼跃鸟飞、应明万象;还有那亭榭雕柱上的诗联,如景明楼上的对联:
虽是春韶犹酝酿、 可知物意已舒酥
廻连上下天光碧、 分入东西水影红
云霞流丽东西映、 天水空明上下鲜
泻露珠倾下游鲤、 冲烟香散暮飞凫
乾隆皇帝曾有诗曰:“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宇,花柳六桥堤。”
游客们徜徉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朗诵着、拍摄着,享受着博大精深和浩瀚无际的中华文明之中。
明睸和煦的阳光下,招人稀奇的是,在那郁郁葱葱的青莲芦苇下的湖水面,突然飘浮着几位游泳老人,据说这是冬游爱好者们的序曲在此开始了。还有空中飞翔着五彩的风筝,猛地将游客们又拉回到了现实。
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我们仍然兴致未尽,然后又从南如意门向回拐,发现人群围观着卧在湖岸的一头铜牛,此时“电子导游”开始解说着水之宝贵、水之深浅、水之养育、水之恩泽的故事。
中秋佳节重游颐和园,最大的收获是弄清了它的今生前世,知道了它与京杭大运河相连,它自元朝定都北京后,便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起名瓮山泊;乾隆年间将此湖泊兴建开拓,成为现在的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乾隆皇帝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1860年,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500多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养老地。
风光旖旎的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刘洪云 女,1952年9月出生,河北唐县人。函授本科,退休前任职于国营企业党政干部,高级职称。现为河北采风学会会员,中原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楹联学会会员。分别获2016年、2017年8月采风作品全国大赛散文三等奖和诗歌优秀奖。北京2016年东城第一图书馆60周年征文三等奖。获2016、2017年河北省采风学会优秀作家、金牌作家奖,北京2018年老中青葫芦丝展演获金奖。
[上一篇] 茶香里的母亲 刘臻作品
[上一篇] 树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