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小说作品 >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六十九——回家乡有感(二)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六十九——回家乡有感(二)
作者:王西庆


                                                        作者1970年3月拍摄于成都武侯祠
回家乡有感


(二)


在宜宾过春节的那段日子里,我有幸见到了母亲的一个远房亲戚,她就是在四川眉山医院工作多年的三娘。当时说来也很凑巧,在过年的时候,我和母亲去了她母亲家里走亲戚,恰好三娘也在,她也是从眉山回到老家来了,她一般是很忙的,也很少回宜宾老家,不过,这次她回来是出差,是带任务来的。

听三娘说;原来这次回来时带着一个小姑娘,是从眉山农村来的,要到宜宾去上班,国家已经为这个小姑娘转了城市户口并安排了工作,这在当时一般人是望尘莫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原来,小姑娘的父亲是援建非洲的一位工程师,在非洲时因公殉职,国家专门给这位工程师,在成都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国家为了照顾他的家属,就把他的孩子转了城市户口,并且来到宜宾安排了工作。

在春节过后,我取得了母亲同意,随三娘坐火车来到了眉山,顺便到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地方玩了玩,那里有很多庙宇和名胜古迹,使我很神往。后来我们一起坐火车来到了眉山,眉山当时是个县城,这里还是不小的,比起北方的县城要大很多。其实我来眉山不是目的,我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去峨眉山爬山去,想看一看山上的佛光。因为眉山县城和峨眉山只差一步之遥,我想去那里就是想实现我儿时的梦想,创造年轻人的价值,也想创造我的人生极限。听当地的人们说,当时上峨眉山交通不像现在方便,就是走路爬山的,那上下山要走五六天的路程,而且上面空气还很稀薄,缺氧。当时是冬天,峨眉山已经下了大雪,我更想找机会去体验一下,当年我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感受。可我来到眉山以后才感觉后悔了,因为当时在文革期间,峨眉山已经封山,听说山上还发现了敌特的电台,这让我感到白来了一趟。

不过,在三娘所在的医院,它座落在当时眉山县的郊区农村,是一家不到四十人的小医院,我来到这里以后,感到什么都是很新鲜的。有时间我就和三娘来到医院里”玩耍”,在这里,促使我学习到不少有用的东西,也促使我爱上了医学这门专业。当时我还年轻,我曾想,将来看我能不能有机会当个医生呢?即便是成不了,将来我把学到的东西,也会有用得着的时候。想一想,有谁能知道我当时的上进心有多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所小医院里,一些医生都是从名牌大学来的,在文革前,我国的大学生是全国统一分配的,在这所医院里有上海来的一对夫妇,男的姓黄,我们都叫他黄医生,爱人是护士长,他们在这里医术是很高名的,并且护士长还能做一些小小的外科手术,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了,他们有了三个女儿,已经是深深的扎根在这里的农村,还有从成都医科大学分配来的外科医生,他们的医术都还是很高名的,给当地老百姓治好了很多的疑难病症,当地的老百姓很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给他们派来了这么好的医生。

记得当地的报纸曾经报道过,有个医科大学的大学生,自愿到四川农村当赤脚医生的故事,也是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我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是爱上了医学这一门专业,我在这里待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也是我受益匪浅的,我跟随那些医生们,通过三娘在这里当护士长,从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很多专业的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

要说起来也挺逗的,那时我才二十来岁,我就是利用三娘在这个小小医院的影响力,竟大模大样的穿起了白大褂,拿起了听诊器,好像是我成了真正的医生、大夫一样。别人还都以为我是来实习的,巡回在各个科室之中,在各个科室里转来转去,还包括妇产科。我找机会和那些医生们接触,学习点东西,怎样看病,那些医生们还都不摆架子,认真的教我。三娘还给了我几本厚厚的医学书藉,说我还年轻,让我抽空好好学,希望我将来当一名医生,更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在这里,我不仅仅学习到一些医学理论知识,我还学习到了看病的实际操作过程,还看到过几台大手术,并且学会了消毒、打针和针灸等。我曾想,我要是回到山西,回到阳泉以后,要有这方面的特长,看能不能再继续上学或在单位当一名医务工作者。

但是,在当时我们国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又赶上文化大革命,社会上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特别是像我们这一代、新中国有文化的知青们,他们和我一样,曾经有过远大的理想,在青春年华的时候,他们的理想和实际是相差的多么的遥远。我们这一代人是多么的能够渴望上大学,想把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来报达国家,报达社会。但是他们不得不早早地进入了农村,进入了社会。致使我们国家在文革中埋没了很多有用的人才。我曾经也渴望想上大学,但是现实的生活,往往是打乱了你的幻想。

在这里,我和那些医生和护士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休息之余,我们在室内打乒乓球,在星期天的时候,当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有幸和他们去欣赏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有些人还让我有时间上乐山旅游去,看看那里的乐山大佛。

在我存在天真想法的时候,现实的生活往往是打乱你的幻想,但是,我回去以后,我曾经利用我学习到的一技之长真的是用上了派场。

母亲在七十年代末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造成两条腿瘫痪,不能走路,母亲一直下不来床,经检查是腿有了毛病。当时,我还是要感谢父亲工厂的张医生的,他是天津人,在天津医科大学毕业的,文革前,被分配到山西阳泉父亲小小的工厂里当了医生,是他给母亲开了一些针剂,但是工厂护士忙,不能每天来家里为母亲打针。因此,我把在四川眉山医院学到的打针技术,派到了用场。

我除了工作,就是抽时间来到大人家里,亲自为母亲消毒针管,亲自为母亲打针。一些邻居知道我竟会打针,也来到家里让我去给他们的病人打针。现在想起来我不应该去,因为我没有医疗机构的认可,给自己家人打针还行,要是给别人打针,出了事故就不得了了,尽管是,我在给病人打青霉素的时候,自己稀释药液,去做皮试,去免费给人家打针。

就在家里我们这些孩子们的精心护理下,半年以后,母亲的病奇迹般的好了,这让父亲、孩子们高兴,也让我也感到高兴,真是没有白辛苦一场,为母亲终于治好了病。

我在眉山农村医院的时候,生活还是不错的,三娘和我在医院食堂吃饭时,竟然能吃到在山西当时吃不到的各种花样的肉食和饭菜,在当时我是很感谢三娘的。以至于后来我定居北京和他联系上了以后,曾邀请她和她的爱人从成都飞来,在北京住了十来天,我陪同着游览了北京的很多名胜古迹。

在休息之余,我也时常回想在四川眉山的那段日子,那是我人生中的、最宝贵的一段经历。我也时常回想我刚开始在煤矿工作的一段时光,虽然我后来当了一名技术工人,还在办公室呆了十来年,思想上求进步,加入了共青团,但我后悔不该从原单位调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过,我一有时间,无数次的拿着三娘送给我的医学书藉翻了又翻、看了又看。始终都忘不了在煤矿工作时去四川的那一段经历。

后来,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考上了医科大学,来到了北京工作,成为了一名医生,孩子没有辜负大人们的希望,也使我心里多少感到了一些欣慰。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错 爱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