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过了安庆,航行速度加快了,轮船到了南京水域,这里的江面上要更加的宽阔,在宽阔的长江上,你会远远的看到我们建桥的工人们,正在长江上建设着我国当时最大的南京长江大桥,看着江面上一个个的桥墩“拔江而起”,我的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的自豪。举目向更远处、在浦口和南京两边的江岸上望去,南京长江大桥两边的引桥已经初见雏形,可以说,再未来三四年内,我国又一座长江大桥在这里诞生,到那时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一下我们的国力。
轮船在南京码头停了一会儿,又继续往上海方向航行,我们越往下走,江面上越宽,越走,江面上的雾气越大。这时天已经黑了,在黑暗中,我仿佛就觉得我们的轮船,像是大海里的一片叶子随风飘流,我们终于“漂”到了上海的吴淞口,轮船在灯塔的指引下驶入了黄浦江。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的地标河流,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其发源于太湖,全长一百多公里。我们轮船进入了黄浦江以后,在它的西岸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特别是外滩在夜晚,在霓虹灯的照耀上,如一张一张的、长长的画卷从我们的眼前漂过,这里有中西合璧风格各异的大楼五十多幢,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我们在船上对着远处灯光下,和那长长的画卷,从内心感到由衷的感叹。
快到码头了,我们开始了收拾东西。轮船靠稳码头以后,我们挨个排着队下了轮船,找到了红卫兵接待站。来到这里的人更多,没办法我们只有慢慢的等着,大约等了近两个小时以后,手续终于办下来了,没想到接待站把我们都安排在上海郊区、一个城乡结合部里居住,等我们来到接待站里住的地方以后,天已是渐渐地大亮。
我们在上海的住处要比起武汉来说,是要差一点。 我们住的是平房,感觉房间有点冷,不过家里不是潮湿的,地下有木制地板,吃饭是小区的公共食堂,自己拿钱吃多少买多少,这样好,这样就堵绝了一些学生们的铺张浪费。一般来说,这里饭菜还是不贵的,一天五毛多钱就能够吃饱,那时的我们学生们还是艰苦朴素的,不会去攀比,不会去大吃大喝。特别是我,尽管是大人们给的钱应该是足够的,但我还是没有乱花钱。
我们喝的开水自己要到茶炉房去打,上海的水我觉得不好喝,我也不知道人家上海人是怎么喝这水的,它那水中喝起来有一股浓厚的漂白粉的味道,真让我们这些学生喝不惯。更不方便的是这里没有好的卫生间,在我们住的不远的地方,有个临时厕所,里面放了个大大的马桶,我看着一点儿都不卫生,对于我们北方学生来说,很是不习惯,有时,我们不得不免费乘公交车进城去大商店的卫生间。
早晨我们吃了饭,都觉得困了,自从坐轮船在路上已经是两晚上没有好好休息了,我们把背包解开,一上午就在这家里睡了个好觉,中午十分才被同学们叫醒。吃了午饭以后,我们十几个同学都顾不上劳累,商量着先去上海南京路看一看。
南京路当时是上海一个繁华的地方,我们在学校时就早早知道了,当时演的一部电影或话剧叫《霓虹灯下的哨兵》,很吸引我们这些中学生们,学校曾经组织我们去看过话剧和电影,让我们从中受到的教育不浅,里面写的就是上海南京路上,解放军好八连的故事。我们去南京路的目的,就是要好好看看上海那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是要好好看看是不是那里就像是电影里说的那样,是一个大染缸,吹出来的风都是香的。第二是我们都准备好了钢笔和笔记本,想拜访一下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像古文《爱莲说》文章中说的那样,出自污泥而不染。
但是,我们上上下下跑遍了整个南京路,连好八连的影子都没有找见,有好几次,我差一点迷失了方向,以至于差一点就回不到住处。
我们最后在南京路上找到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警,打听了一下关于好八连的下落,结果一打听才知道好八连出去野营拉练去了。没办法,既然出来了,我们十几个人,分了几伙,商量着就在南京路上多玩一下。
当时的南京路有很多的老道路,以及解放前的老建筑,位于南京西路的上海国际饭店就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三十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我们曾经站在下面专门数了数楼层的高度,竟然有二十四层之高。它曾经是亚洲最高的建筑,保持纪录达半个世纪之久。我们站在它的下面,仰望着它的高楼还是有点害怕的。听说,听说里面房间全是铺的豪华的木制地板,住一晚上饭店还是很昂贵的,当时房费是五元钱,而在上海住普通旅店当时才几毛钱。而它的对面则是风景如画的人民公园,我们来到这里玩的时候,这里也是人满为患。
大商场要数南京路的第一百货大楼,这里商品是琳琅满目,吃的、穿的、用的,特别是妇女用的东西应有尽有。这里远不是我们这些穷学生来的地方。不过,我们这些学生转商店累了,都要挤着去南京路各个电影院去看电影,还能高兴的坐在那高级的沙发座位上,既能够休息又能够欣赏到电影里的精彩画面。
当时上海的电影院都是上映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电影,这些免费的电影,吸引着我们来上海、这些成千上万、无数个外地的红卫兵和学生们,不知道看了有多少遍。为了消磨时光,我们在南京路的各个电影院都看遍了。可以说在那时候,我们这些学生们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我们又免费坐车来到了外滩,在江边,我们看到了黄浦江上行走的一个个大小轮船,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出过们的人来说确实感到感叹。不过,当你要是晚上来到这里,这里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那时的我们这些人,热情是那么的高涨,竟没有感到多么的劳累。当夜晚我们又来到外滩后,看到的和南京路上一样,到处都很繁华,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特别是黄浦江的堤岸边,在马路对面古建筑高楼霓虹灯的灯光照射下,在黄浦江边树丛里,在草地上,在长櫈上,真是人满为患。那一个个的情侣,谈情说爱的人们,相互依靠的很紧,他们在江岸上看着黄浦江上的夜景,显得是十分的悠闲和愉快。他们丝毫都感觉不出来,现在正是在搞文化大革命运动。他们一对情人和一对情人之间相互不认得,但他们站在堤坝栏边之间的距离,只间隔有一个拳头那么宽,当时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学生们看到后很是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在上海的夜生活。
几天以后,我们忘记了劳累,坐着当时的交通工具“铛铛车”,来到了当时上海郊区的复旦大学串联,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大学解放后成为了全国的重点大学,又是文理科综合性的大学。
我们来到这里以后,我又感觉到我们不是在这里搞串联,我感觉我们是来这里参观来了,这里有很多的外地学生们都和我们一样,虽然在当时大学和我们学校同样已经是停了课,但这里的学校也是贴有很多的大字报,外地学生们来看大字报的人数也多的不得了。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有不少的在校大学生,依然是坐在学校的草坪上认真的看书学习,尽管是在蓝天白云之中,经常出现我们人民空军的飞机、在空中来回的飞行巡逻,而看到他(她)们也不受其影响。
中午十分,我们饿了以后,我们这些外地学生们都要涌到大学食堂里,排队花上几毛钱,得到一个面包、一个大大的黑面包。在当时我们还是觉得很稀奇,因为我们这些内地学生不要说是吃了,就是见也没有见到过这样的黑面包,我一看到这黑面包,不知怎的了,我就想到了前苏联老影片中的电影,电影演得那都是在前苏联十月革命时期、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才供应老百姓的黑面包的,而在我们的名牌大学里居然吃到了。可想而知,在当时我们搞的这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经济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当时也不知道这黑面包有营养没有,这是什么面做的。不过,我们感觉和我们在内地吃过的面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还觉得很好吃。
我们同学们来到这里以后,参观了许多学校的大楼,教室,图书馆等,感受到这所大学里各种的设施真不错,我想,如果我们将来能够在这里上第一流的大学该多好啊!如果不是搞文化大革命,我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能够来到这里、来到这所高等学府来学习,一定能园了儿时的梦想。
责任编辑:张占宣
[上一篇] 错 爱
[上一篇] 王西庆难忘的记忆续集之七十六——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