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金上都
文 / 梁陆涛
天阴沉着,风也有些硬,冷飕飕的,寒气逼人。
车在高速路上疾驰,路两旁丘陵状的黑土地,波浪一般涌过来荡过去。村庄不多,老远才见到一个,还只是些小屯。几户十几户人家,星散在起起伏伏的黑土地上,很像是飘浮在波峰浪谷间的一只只小船。看惯了华北平原上那星罗棋布几乎一个挨一个的村庄,哈尔滨的郊外让人觉得是那么静谧、安宁。
城东南20多公里,是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阿城。阿城原名阿勒楚喀。历史上曾与宋、辽并立120年,并先后灭辽、灭北宋的封建帝国——金,建都于此。800多年前,女真族完颜部崛起在白山黑水间。首领完颜阿骨打带3500人与强大的统治者辽进行了殊死争战,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彻底灭了曾让大宋俯首称臣不可一世的辽。之后集中精力南下征伐,又用了两年时间灭北宋,占领宋都开封,生擒了临危受命的宋帝赵桓与危难时刻“溜号”的太上皇赵佶。1128年8月间,曾经的宋徽宗、宋钦宗在金上京会宁府身穿素服跪拜金太祖庙,行“牵羊礼”,而后入乾元殿拜谒金太宗完颜吴乞买。这吴乞买也够损的,竟然封赵佶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公!这失国的二位“昏公”,被掳到会宁府东北五国头城(今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起来,受尽精神与肉体的摧残,先后客死在那里。史称诗书画家的赵佶,生前留有一首《七绝》,记述了这位亡国之君的凄凉心境: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从小就熟知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的故事,也写过北宋末帝徽宗赵佶、钦宗赵桓的文章,潜意识里对这个金朝古都早就有着一种隐隐的渴望。于是,到哈尔滨后第一站,我就选了踏访阿城。遗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已是夏初,天还如此阴冷,金上京遗址被无边的阴霾清冷重重地笼罩着。站在一道据说是当年城垣的土墙边四望,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寻当年作为一朝国都的繁盛。
自1115年完颜阿骨打开国称帝,阿城作为金上京前后共历4帝。1153年,金四世完颜亮考虑到金已占领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而国都偏安关外一隅不利统治的现实,不顾满朝文武的极力反对,强行迁都于中都燕京,亦即后来的北京,并且自绝后路,一把火将赫赫上京都城会宁府夷为平地。完颜亮算得上一代明主,志大才高,文武齐备,既有“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的雄霸之气,又有“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雄才大略,历史贡献也是有目共睹。别的不说,仅敢于力排众议南迁国都,给后人留下了北京这个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可以彪炳史册。只是皇帝当得不大光彩,弑兄篡位,政变上台,好说不好听,先把自个儿的名声毁了。尤其要命的是,当初为了取得哥哥熙宗的信任,完颜亮竟“走后门”勾搭上了那个贪淫无度的皇后嫂子裴满氏。因此,纵然他完颜亮有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还是难以服众。果然,就在他踌躇满志亲率兵马南征兵败采石矶之时,后院却起了火,他的弟弟完颜雍学他的样,在
(今辽阳)面南称帝,打了他个措手不及。更可叹的是,完颜亮的下场还不如他的皇兄。死在军中兵士乱箭之下,死后连帝号也没了,完颜雍只封了他个“海陵郡王”。
历史就是这样轮回上演着一幕幕相似的活剧。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南唐,就是把后主李煜软禁在东京汴梁,亡国的李煜曾叹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后才160年,赵氏子孙赵佶、赵桓就步了李煜的后尘,被金掳到阿城作了“笼中囚”。而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在“烛影斧声”中被他弟弟赵光义杀死。得了天下的完颜兄弟,为了皇位同样也是骨肉相残,“前仆后继”。漫步在空荡荡的金上京遗址,我的心里也像这天气一样,有些阴冷。阿城人为了发展旅游,在当年的遗址上建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然而,匆匆浏览一遍同样是空荡荡的展室,却没引起我多少参观兴趣,心里反倒更加空落落的,像丢失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
走出博物馆,透过阴沉沉的云空回望南天。我在想象,当年养尊处优惯了的赵佶父子及他们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是怎样在入侵者的枪刺下,一步一挪地走到这里。那个气吞山河如虎的完颜亮,又是怎样席卷了这里的繁华,让昔日的国都重新沦为茫茫荒野。余秋雨先生在论述宋最终被元所灭的原因时,曾说是“战争方式”起了作用。那金与蒙元同属马背上的民族,一样的战争方式,金被元灭是为何因?后来的元、明、清不管曾经多么辉煌都不免一朝覆亡又是什么原因?人事代谢,王朝更替,起决定作用的究竟是人为的因素,还是历史的必然拟或说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天意,恐怕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2011年11月11日《银河》副刊
[上一篇] 那日曾被鱼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