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井冈山
井冈山
作者:张旭东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一个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一直以来井冈山都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里。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一日,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追忆井冈山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追寻先辈留下的革命足迹,触摸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热土,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胸怀和气魄。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过去的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常把井冈山描述为五百里井冈或八百里井冈,而井冈山实际仅有三百多平方公里。井冈山原名叫井江山,共有五个村庄,每个村庄都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井状盆地,所以叫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统称“大小五井”。当年,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也由此声名鹊起,名扬天下。

我们一行乘坐旅游大巴车在蒙蒙细雨中开始进入井冈山风景区,并在一户当地农民开办的农家餐馆吃早餐。在这里,我们第一次品尝到了著名的红米饭和南瓜汤。胡锦涛总书记来井冈山视察时,曾来到这家餐馆就餐,餐馆门口还悬挂着胡锦涛总书记到来时的照片。

早餐后,我们前往井冈山最著名的景点—黄洋界。一路上,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地势险峻。旅游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在山间穿行,路上的云雾也越来越多。盘山公路的一侧就是沟壑纵横的山谷。一股股翻滚着的、蒸腾着的云雾笼罩着深不可测的山谷,让你无法看清、看透、看明白井冈山神秘和真实的容颜,好像是在有意遮蔽上山道路的艰险。

我从车窗向外远眺,水气化作云雾从山林里蒸腾、蔓延,群山被笼罩在阵阵浓雾中,若隐若现,忽近忽远。云雾已经把绿色的群山裹覆在一起,天地相连,犹如一片神秘莫测的海洋。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井冈山神秘莫测的万千景色,只有亲身来到这里才能真正感知。

一路上,云雾伴着车如影随行,我忽然就有了一种感悟。哪怕脚下的路再艰险,只要我们始终坚定的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行,就一定能够达到要实现的目标。前进的路上纵使有再大的风雨,再浓的迷雾,只要我们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始终矢志不渝地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够走向辉煌的未来,看到风雨过后的彩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的道路又何尝不是如此。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毛泽东同志曾赋诗曰: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站在黄洋界,举目远眺,群山起伏、浓雾弥漫、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十分险要。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红军战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凭险抵抗,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处黄洋界保卫战的阵地。这里的战壕、掩体以及阵地上,堆砌着抛向山下敌人的山石和磙木仍然清晰可见,被战火焚烧过的残垣断木,无不述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这里还矗立着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的著名诗词。背面是朱德书写的“黄洋界”三个镏金大字。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由黄洋界再前行就进入了井冈山腹地一处十分隐蔽的山坳,这里曾是当年的红军造币厂。那时,国民党对井冈山进行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为了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便于各种生产生活物资的交流,红军在这里土法上马,用整块的石头制作出简易的造币机器,用石板制作出压制钱币的模具。井冈山时期,红军在这里共制作生产出红军钱币一万多枚。

当年,罗荣桓将军在上衣口袋中随身携带了一枚红军钱币。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罗荣桓将军被一颗子弹击中后昏迷过去,待他苏醒过来时,才发现是这枚红军钱币挡住了敌人罪恶的子弹,意外挽救了他的生命。这枚带着弹孔的红军钱币现在就珍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随行的导游告诉我们,当年发行的红军钱币,几年前市值就已经达到三十六万余元。

我们一行人在井冈山市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就来到井冈山革命中心区—茨坪,瞻仰了毛主席的旧居。这里是毛主席当年到井冈山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红四军军部、红四军军械处以及根据地的党政机关都集中在这里。毛主席就是在这一时期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

我们现在看到的毛主席旧居是解放后在原址修复重建的。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进行了多次清剿。反动派提出的口号是:井冈山的石头要过刀,草要过火,人要换种。仅一次清剿后,一个一千五百人的村子,除极少数人逃入大山,侥幸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几百人。但就是在那样血雨腥风,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下,井冈山当时的一万五千多人中有八千多人参加了红军。据有关部门统计,解放后,他们中真正存活下来的仅有五十六人。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伟大奉献,并且付出了巨大牺牲。

毛主席旧居不远处就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首先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堂。伫立在一幅幅革命烈士遗像前,不由的让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些革命烈士牺牲时大多只有二十几岁,是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让他们义无反顾地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正是英雄不言征途险,只因理想大如天。

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有四万多名革命烈士牺牲。纪念堂巨幅大理石墙壁上镌刻着一万多名革命烈士的名字,而许多的革命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这些英烈为共和国铸就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解放后,井冈山走出了朱德、刘伯承等五位元帅和粟裕、黄克诚等五十多名将军。

从烈士纪念堂出来就是茨坪北山北岩峰,山顶上高高耸立着由邓小平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沿着石阶,曲径回环处就是井冈山碑林。长廊的墙壁上是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手书,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老将军的题词及社会知名人士和著名大书法家的墨迹,共同纪念和讴歌那段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井冈山岁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朱德书题写的碑文:井冈山·天下第一山。与五岳名山的雄、奇、险、峻、高相比,井冈山可谓既不高也不算险。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了第一个中华苏维埃红色政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就是从这里燃遍全中国。这样的历史印记足以让井冈山名扬天下、名垂青史。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更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里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习近平主席曾三次来到井冈山,最近一次是二零一六年二月春节前夕。习主席轻装简从,带着党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又一次来到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并向全党发出号召:“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做出的庄严承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行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不会有丝毫的动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曾有丝毫的改变,路走的再长也不忘革命时的初心,路走的再远也不忘来时的道路,即使未来的路走的再辉煌,也不忘回头告慰革命先烈的英灵。

四月的井冈山春意盎然,杜鹃花傲然盛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烈士的英灵就是在以这样的方式继续绽放生命的华彩。

   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来到井冈山,人们都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来缅怀先烈,追寻先辈走过的革命道路,感悟信仰的力量,接受心灵的洗礼。

 

登井冈山

 

革命圣地井冈山,

心驰神往今实现。

井冈杜鹃花盛开,

山巅云海境如仙。

创建红色根据地,

朱毛会师井冈前。

黄洋界上炮声隆,

遥想当年岁月艰。

如今硝烟已散尽,

红军烈士丰碑建。

上井冈难下亦难,

征途漫漫万重险。

革命自有后来人,

井冈精神谱新篇。

                                              

                                                                                           二零一六年 七月

 

作 者:张 旭 东       电 话:13931035958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滴 血 槐 花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