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书海听涛感言三则
书海听涛感言三则
作者:


2019-2-23  北京第一东城图书馆书海听涛

陆建德-略谈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动



 

 陆建德(1954年2月-),政治面貌是中国共产党,籍贯:浙江海宁. 生于杭州。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 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年底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01年任外文所副所长,2008年任外文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在外文所工作期间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主任、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和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外国文学动态》主编(2002年至2009年)、《外国文学评论》主编(2010年)。2010年8月任文学所所长,兼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博士,中国英语文学研究者、作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外国文学动态》主编,现任职务职称是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读者有感三则

 


《己亥心语:31.“鸢在心头飞”》

    文\笔夕阳


        年华真正好,银发不服老。东图来听课,心悦知多少?

        上午去东图听课,是《世界文学》杂志编委陆建德老师讲课《略谈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动》,座无虚席。也好,我只好在最后一排听了 ,会记录地更仔细的。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斗争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陆建德老师讲得认真透彻,极强的穿透力,让我的笔尖在本子上幸福地流淌着文字 每到重点,我都要用红铅笔画下来。

        他从晚清文学一直讲到现代的中国文学,娓娓道来,就像山泉潤我心扉。

        当他讲到法国文学时,说到了‘’文学应具备社会的温暖和对陌生人的友好‘’时,我的心产生共鸣了。我平时的文学“作业‘’里就无意识地体现出来了,可惜上升不到理论的高度。

       老师他的知识面宽厚,让我和他的讲座从心灵上产生了互动。

        下课了,我快步地冲到台前,拿出我带去的《世界文学》书,恭恭敬敬地请老师签名留念,并让老师在书上留下了电话。我告诉老师,我要去法兰克福参观哥德纪念馆。老师听后特别地高兴,他说:“去吧,那个馆可美了。”

        上课笔记是要回家复习的,我想做一个好学生啊!

        感谢刘洪云老师的智慧谋划,我们五个学员合了影留念。我们是许福元、罗雨笙、马里、刘洪云、还有我笔夕阳。是的, 记忆永不褪色,是的,友谊地久天长。

         朋友来吧,周末到北京东城图书馆听著名作家讲课,你是鸢鸟,会在文学的天空里飞得更高。




作者简介:王志刚,笔名  笔夕阳,男,满族,自修本科。1951年11月出生,1969年参加空军,1975年专业北京外贸工作,后调入外贸部直至退休。本人酷爱文学,发表各种体裁作品150万字,著书《灯影笔耕》。2017年8月荣获第二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诗歌优秀奖。




                       我的点滴笔记        

               文\罗雨笙



       今天的“書海聽濤”,聽學者陸建德老師談“中國現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互動”。他從多角度、多層次談到“五四”以來,中國文人和世界的溝通。從晚清開始,大量外國作品進入中國,從意識上、思想上滲透中國,改變了中國文學。

        有人曾提出廢除古文,也有學者誓死捍衛古文,1919年後用古文翻譯了大量外國文學,讓許多中國知識分子感覺到古文魅力。比如林纾的翻譯。

        老師串講了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及他們深厚的外語底子及作品, 有曹禺,清華大學英文繫畢業的,茅盾英文也相當不錯,郭沫若翻譯的書也很好,巴金曾收集大量英文版圖書,徐志摩英文也挺好的。他們改變了中國文學,使中国現代文學與世界文學互動。

        老師講的很生動。課後,我送了老師一本我的書,他很高興。


 

 

作者简介:罗雨笙,女,1957年8月1日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学专业毕业。1979年来北京后, 在国家博物馆工作。本人系中国博物馆学学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北京市楹联学会会员,北京市东城区舞蹈家协会会员。工作期间,曾参与《中共党史资料》《毛泽东和他的事业》《中共烈士遗文大典》《画说老北京》等诸多文献资料和书籍的编纂工作。并在《新闻出版社》《天坛》《东城文苑》《绿港文学》《中国培训》《道教》及北京图书馆网站等诸多期刊、杂志和媒体上发表作品,著有《梦的追求》文集。


   我的点滴笔记        

文\刘洪云


    王志刚罗雨笙两位朋友已经比较精炼地总结了今天讲座的重点,根据文学艺术之友的需求我在略加补充一些:

       以上两位朋友已经点出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动早从晚清国门洞开而开始了,随着大炮巨舰而来的西方的思想文化,主要是通过去西方留学的人们翻译大量的小说、散文、诗歌的途径,让国人了解到国外的世界以及外国文学的。一批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如鲁迅、巴金、茅盾等——不仅从事文学创作,同时也是翻译家。通过比较使得国人了解国外,又希望看到其他民族怎样看中国。

    鲁迅先生如果不是在跟外面的文化发生接触碰撞的话,他也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鲁迅通过新的句子、词汇结构的写作方式;以超前的思维和眼观、严肃而深刻的文学理念、突出的鉴赏能力翻译了比原创多得多的外国小说,走出语言境界看世界,翻译大量十月革命相关的东欧小民族的作品,让国人看到其与中国一样受压迫而引起深思,鲁迅借此题目来唤醒中国文化。受果戈里小说影响,受日本对中国文化研究和影响,写了大量的序言、跋,现代文学批评从此开始了,他希望由此改变唤醒国人的灵魂。 

      当时由商务印书馆担当起出版翻译外国小说主要任务,对读书人的意义非常之大。如出版的著名的意译翻译家林纾,即林琴南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林纾翻译的《黑奴吁天录》即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此书时,正值光绪辛丑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年),译者“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所作序及跋也是有感而发。 《黑奴吁天录》的主题思想就是呼唤中国人民警醒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1907年,曾孝谷与李叔同等人商量,将其改编成剧本,使其成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山之作。翻译《鲁宾逊漂流记》是反省中国文化的,希望中国人敢于冒险。

       林纾的朋友同乡严复,是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贡献者,翻译的《天演论》,其生物进化的社会发展规律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是巨大的。由此得出的社会是天演的、发展的,不能固守旧的文化思想。比如“文言文”。因此中国的知识分子要寻求西方新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而来。

      林纾、严复为中国文化转型奠定了基础,外国小说的翻译打开了很多窗。有了比较,要走向世界。《走向世界丛书(全十册)》本书专收1840至1911年间中国人到欧美日本通商、留学、出使、游历和考察等所留下的日记、笔记和游记,(比如中国第一个于1876年出使英国驻外大使郭嵩焘所到之处的详实笔录)。当时出版的第一辑计三十六种,十大巨册。是钱钟书写的序。 对于这套丛书以及它的主编钟叔河所做的工作,钱钟书的评价是:"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 该套丛书记录了近代中国人睁眼展望现代文明的第一次,是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的早期脚印。从此以后,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的状态才开始慢慢打破,人们才开始渐渐打开眼界,走向世界。而上世纪80 年代,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途。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圣西门的《论实业体系》,一切人都要劳动的观点触动了中国文人“惟有读书高”的旧意识。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以后,读书人仍然把读书当作发财致富的道路。只单纯读法政,不注重“实业”。自此之后中国教育有很大改变,杭州民国初年成立了“报国工业会”,即家族工业学堂,后为浙大的前期。逐渐兴起读农、工、医、商门类的风气,中国工业有所发展,平均寿命也有了增长。

         清末民初的苏曼殊翻译了很多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从习惯思维方式走出来,让中国人知道很多应用方法是可以改变的。苏曼殊在译介外国诗歌所面临着翻译生态环境时, 从"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翻译方法,创造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对诗歌译文,引领了后来的五四浪漫主义文学。

      曹禺、钱钟书、冰心、梁遇春、巴金、老舍、杨绛、卞之琳、李健吾、徐志摩、袁可嘉、等无一不是留学归来的文学家、又兼翻译家。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如《围城》、《洗澡》等。 

        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的十年中贡献最大。出版的外文字典最多,中外文两者兼顾。很早创作了《小说日报》,有胡适对白话文的影响最大,郭沫若新诗《女神》、茅盾、俞平伯的翻译作品以及《点评红楼梦》、抗战联大的冯志的十四行抒情诗,在德国留学时受里尔克的象征主义诗风影响而创作的。这些都是传统文学所没有的。 

        一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紧紧相连。《译文》主编是茅盾,是《世界文学》前身,1959年经周扬提议将刊名改为《世界文学》。为新中国第一家介绍外国文学的刊物。 改革之初影响很大,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更引领很多中国作家走上写作之路,如:莫言、王安忆等。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从晚清以来,于外国文学积极互动,语言应用方法受到西方影响,英语文法知识与中国语言的融入说明现代汉语跟西方语言很接近的。推动文学繁荣,则来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西文化的交融成就非凡惊人,改变了中国思想意识形态,完全进入了新时代。 

 

作者简介: 刘洪云  女,1952年9月出生,河北唐县人。函授本科,退休前任职于国营企业党政干部,高级职称。现为河北采风学会会员,中原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员,北京楹联学会会员,北京丰台作家协会会员。分别获2016年、2017年8月采风作品全国大赛散文三等奖和诗歌优秀奖。北京2016年东城第一图书馆60周年征文三等奖。获2016、2017、2018年河北省采风学会优秀作家、金牌、银牌作家奖,北京2018年老中青葫芦丝展演获金奖。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滴 血 槐 花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