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是方志敏烈士的家乡,因地命名的中国高腔鼻祖“弋阳腔”,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而具有独特造型的丹霞地貌,使龟峰成为绿色生态的胜地。我们入住的“红古绿商旅宾馆”,恰好概括了弋阳所有特点。
晚上,在欢迎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刘伟明生动地讲述了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故事,每位作家无不惊叹。听了这些内容,刚刚完成《方志敏传》的刘峰坦言,之前没到漆工镇采访,没来弋阳是一大遗憾。
宣传部长汪媛通过短片,介绍龟峰所具有的“红古绿文化”,燃起我们对弋阳历史的浓厚兴趣。
第二天,龟峰像磁铁一样,吸引着采风团作家,一路欢歌,一路笑声。走进景区,大自然雕琢的象形景观便如电影镜头似的,一个又一个呈现出来。
你瞧,澄碧的湖水映衬着一对高昂头颅的石龟,正迎接来宾。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亦为长寿之星,自然环境中,寿命超过百年。“龟”字的发明源于它的身体:头像蛇,左像足,右像甲壳,下面像尾巴。
沿山脚攀登,诺大的一块巨型岩石,犹如脚踩在龟背上。举目四望,七彩阳光普照着整个景区:江作碧罗带,峰如微缩景。蓊郁青葱翠,红岩筑雄威。我不禁自语,此处真乃“无山不龟,无石不龟”啊!
你瞧,那只鹰嘴龟,生活在满是巨砾与碎石中,缓慢地在崖壁上爬行,偶尔还晒晒太阳;左边那只“地图龟”最具魔力,变化多端,你从不同角度去看,它都那么引人注目。那些富有特色的细纹,就像地图上的等高线和公路行车图。或许,这正是它名字的由来,其他龟类,难以企及的,还是它背甲有条明显的嵴突,更像伸向后上方的大型刺突,或瘤节,使它又有个俗气的名字:锯齿脊龟。用点心去观察,仔细辨别一下,你还会发现,这里有很多龟型巨石,想象想象,越想越像,不是吗?你看远处,什么陆龟、海龟、闭壳龟;再瞅瞅近处,什么草龟、锦龟、木雕龟;看看,眼前就有泥龟、水龟、粗颈龟。怎么样?难怪这里被叫做“龟峰”,名不虚传啊!
听说四声谷附近有座两层楼房的别墅,叫“三十六峰楼”,是一栋内部为石木的美式建筑,起居分隔清楚,有独立睡房、更衣室、浴室、阳台,安全防范的警卫室及秘密地下室及通道,一应俱全。1941年8月,蒋介石曾登临此楼,并称其为“将军楼”。
这座“将军楼”是谁的,恐怕没人知道。如果翻看历史资料查阅,看到方志敏烈士被俘的情况,就知道这个人叫赵观涛。1935年1月,在赣浙边界怀玉山,他作为国民党第8军军长,负责阻击方志敏率领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并围捕红军的人。
方志敏身患肺结核,几天水米未进,突围到玉山县陇首村金竹坑后,实在走不动,就藏进一个柴窝。 不久,有个姓魏的人被敌人抓到,作了叛徒,供出方志敏躲藏这一带。敌人加紧反复搜查。27日中午,虚弱的方志敏不幸被敌搜出。敌人给他戴上十斤重的脚镣,很快重兵押解到上饶。
敌人严刑逼供不起作用后,为了劝降方志敏,软化他的意志,把他又转押到“优待室”,在生活上加以改善,同时物色一批国民党要员对他轮流劝降,但都被方志敏言辞拒绝。
方志敏用敌人要写“供词”的笔墨纸砚,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约13万字的文稿和信件。
1935年
同一时期,赵观涛因病辞职,长期居住上海、杭州等地,解放前夕逃到台湾,1977年病逝台北。据说为劝降方志敏,用他缸子喝水染上肺结核,四处求医无法治愈。蒋介石觉得龟峰空气湿润、清新,便从德国进口水泥,为赵观涛造了一栋别墅。可赵观涛怎么敢在弋阳养病?心何以安宁?
如今,这座“将军楼”作为历史见证保留下来,成为方志敏烈士精神不灭的象征。他在狱中所写《可爱的中国》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龟峰的红色历史令人难忘,悠扬的“弋阳腔”似乎穿过600年时空,让我们聆听着古老的高音腔,难怪毛泽东主席赞誉其“美秀娇甜”。
弋阳有红色文化,也有古代历史,在振衣台石刻上,保留着许多不同年代的诗文,但令人疑惑的是:有写乌龟的“龟峰”,有写圭壁的“圭峰”。为什么同一地方会出现不同称呼?
有人说:龟峰的“三叠龟峰”,整体看上去像皇帝大臣用的圭璋,因此,把它改为两“土”相叠的“圭”;有人认为:龟有灵性,明代大理寺少卿李奎想把名字留在这里,“奎”字就是“大圭”的组合。
从龟文化研究中,我发现,自元朝建立以后,蒙古统治者一方面加紧笼络宋遗留下来的士大夫;另一方面又想通过采取文化钳制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对汉人敬若神明的“龟”倍加打压、贬斥。从此,“龟”之声名便一落千丈,江河日下。
明万历三十三年,江西布政使陈火烛所题“龟峰”二字,用的还是“龟”字。徐霞客是明崇祯九年来龟峰,在其《江右游日记》中,用的也是“龟”字。看来以汉人居多的弋阳,在明代仍执着地捍卫着对“龟”的崇敬。
从留存的龟峰文献中,清代弋阳县令王度在《龙门岩歌》等文中,用的也还是“龟”字,直到清末编写《石溪史话》的刘风起在《为弋阳圭峰、铅山鹅湖两处胜迹拟写长联》中,才开始看到“龟峰”转变为“圭峰”。可见,至少是到清朝以后,这个“龟”字才逐渐被“圭”所替代。
1999年,弋阳县大力开发旅游,请专家做旅游整体规划时认为:龟峰以龟形山石为胜,“名符其实”,所以,又重新更名为乌龟的“龟”,而龟峰的行政所在地圭峰镇,至今用的依旧是双土“圭”。
小水池的石头上,一只小乌龟不知被谁翻过身,四脚朝天。我不敢碰它乱动的脚,又担心没人帮,小龟没办法自己翻过身,便招呼同行的小齐帮忙。看着小龟游回水里,心似乎舒服多了。
龟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长寿的标志,善待生命,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关于龟峰的故事一定很多,可不能一下讲完,还是欣赏奇美的丹霞景观,畅然吮吸清新的空气,享受自然赋予的魅力,给人带来丰富而无限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