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姑姑
姑姑
作者:如若

 

我老爹的家族是个大家族。爷爷一生结过两次婚,育有一女六男。爷爷的前妻过世后,又续了一房。这后娶的一房,便是我的奶奶。姑姑是奶奶嫁过来带过来的,当时只有六岁。

       忽然想写写姑姑的故事,是因为得知八十一岁的姑父昨天中午病逝了。姑父每年这个时候都犯老病(咳喘),今年终究没有挺过去。姑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生勤劳简朴。八十多岁的她还自己做饭,料理生活,照顾姑父。有病忍着,轻易不给儿女添麻烦。

      小时候,住家离姑姑家仅二里地,再加上姑姑住在镇上,平时赶集办事,经常去。后来考上镇里的重点初中,去姑姑家的次数更多了。有一年的冬天最冷的几个月份还在姑姑家吃午饭。姑姑家院子里那时有好几棵杏树,记忆中那几棵树都有些年代了。枝繁叶茂,有的枝叉伸到三间正房的屋顶了。尽管房子很旧,在当时年代也算有自己的房子,令人羡慕,用农村人的话说:不用串房檐头了。因为有杏树,每年孩子暑假一放就可以吃杏了,而且正是吃杏的好时节。那时杏没少吃,而且长大后无论吃到多好的杏都觉得味道不及当年。

如今,姑姑家的院子里的房子早已重新翻盖了,杏树一棵都没留。八间新式的大瓦房取代了过去的三间老屋和一块儿空地。再也找不到原来老院的影子。姑姑和两个儿子及儿媳们住着。原来的大门也改成了两个小门儿。记忆中的大门很大很沉,小时候光推那个门也会费好大的气力。但是仍然忘不了那个大门,还想要是那个大门还再该多好啊。如今,那个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我的姑父已经不在了。

       得知姑父去世的消息,我心里很难过。记忆中的姑父是好性格的,轻易不发脾气,尤其是对姑姑这边的亲戚。年头接礼,平时有什么事情,都关照的很好。那时姑姑的几个兄弟和侄子们都愿意到姑姑家做客。

       我上初中时,有一年冬天最冷的几个月,中午就在姑姑家吃午饭。那时姑姑家也不富裕。姑姑经常在镇上赶集的时候,自己端上个箩筐去卖炒熟的瓜子,好像是五分钱一小玻璃杯。孩子们嘴馋了,家长就给买上一杯。在集市上一毛钱吃上一大块儿炸豆腐,水煮的热气腾腾的那种。靠着卖点瓜子和杏干儿,做点小买卖,姑姑家的日子还过得去。冬天的中午,坐在热炕头,吃一碗大会菜,就上黄糕这种主食,已经相当满足。那时两个表哥,都已初中毕业,准备去学木工技术。他们两个在家时话不是很多,每天听收音机。收音机中播放流行歌曲,大多是邓丽君的甜蜜蜜,还有郭兰英的一些歌曲。

        姑姑一天到晚都在忙。做饭、喂猪、卖瓜子、做针线、种地。姑姑很传统,家务几乎都自己承担了,姑父和表哥、表姐他们一般都不上手。姑姑把家里的每个人都伺候的舒舒服服的。她话不多,更没有怨言,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感觉很安神。母亲告诉我,爷爷很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在姑姑十八、九岁时,就给我爹和五叔在镇上租上房子念小学高年级了,那时姑姑就负责给两个弟弟做饭。在当时很多人还在村里念书的情况下,父亲他们弟兄们就来到镇上接受好的教育。那时姑姑一边做饭,一边剥麻。提起当年往事,都夸赞姑姑的功劳。这些姑姑都很少提起,只是埋头干活。后来父亲和五叔又同时被爷爷带到宣化读高中。五叔高中毕业直接考上清华,父亲也考上张家口师范。姑姑为两兄弟及家庭的付出,使兄弟们考取了功名,光宗耀祖。

       姑父去世后,姑姑仍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强。电话中,她老人家反复说着一句话:我很好,不要惦记我。

       在此,祝愿我的姑姑健康长寿!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父亲的心愿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