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第一次进饭店
第一次进饭店
作者:吕瑞杭
       上周日几位同学聚会,进了一家饭店之后,同学之间无话不谈,饭局虽然简单朴实,气氛却十分温馨热闹。明智的老板虽然把“光盘行动”的标识贴在餐桌上,但对我们一伙丝毫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我们早已杯净盘空了。期间,朋友的小孩子突然说到:“爸爸,这是你第一次带俺进饭店”。孩子不经意的一句话,我蓦然想起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进饭店的光景,那种淳朴,节俭的意识早已生根发芽。忆起,总是清晰,难忘。
       我七、八岁的时候,日子过的并不富裕,非常向往跟父亲去赶集的日子。经常听大人们讲某某某进饭店回来说吃的满嘴流油,直打饱嗝,很是羡慕。想着跟父亲赶集的日子挺多,但大多数情况下总不能如愿。一来父亲赶集骑着自行车不是买就是卖,空车的时候很少,二来到集市上哭着嚷着买东西,时间和钱都不允许。慈祥的父亲偶尔给我买回一个烧饼,啃着那又酥又香又掉渣的烧饼,会高兴好几天。于是盼望着盼望着自己何时能去赶一趟集,进饭店搓上一回。
       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听学长们说去赶集,每人带一元钱和五两粮票,全是为了一张嘴。我央求着父亲给了一元钱和五两粮票后,三蹦两跳的跟着学长们踏上了进县城的路途,几个孩子们有说有笑,步行十二里土路一点也不觉得累,一路兴高采烈。进了县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这也好奇,那也新鲜。第一次见到了自来水,觉得很稀奇,打开龙头就有“哗哗”的净水流淌,含着水龙头喝了个够,随用随取。还用那花花绿绿的商品数都数不过来,不仅有土特产,还有新鲜的东西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单单小摊位上果子的香味飘出很远,馋的我久久不愿意离开,时常都是学长拉着我走。没有走多远,饭店里飘出的香味又让我垂涎三尺,脚步一点一点的挪动,几步一回头,舍不得离开。一条街还没有走到一半,饥肠辘辘的我,恳求学长尽快进饭店吧。学长也禁不住诱惑,干脆找了一家有空闲的饭店进去了。饭店里有炒饼、烩饼、面条、水饺等简单的饭食。学长说每人半斤烩饼估计可以吃饱,望着那一大碗细细的饼丝,一些粗白的豆芽,外飘着几截碧绿的香菜,夹杂着几块红红的西红柿,搅合着米黄色的鸡蛋,碗面上一滴一滴的香油在晃悠,散发着香喷喷的气味,煞是诱人,看着就让人嘴馋、眼馋。红、黄、绿、白,色香味俱全。学长说:“来一趟饭店不容易,得慢慢的吃,品出其中的味,回家了告诉小朋友和不能进城的人”。看来要想有炫耀的资本必须满满的享用。我们坐在凳子上吃的很认真,那丝丝的香味似乎伴随着我们很久,吃进肚子里翻到口中还是那股浓浓的香味,在家里很少吃到这样的饭食。当我们把烩饼吃的精光时,肚里也打出了饱嗝,把碗里舔得干干净净,才小心地把碗给了老板,结算时每人六角钱加三两粮票,剩下的钱和粮票格外珍惜。心里想,要不是出趟门赶个集,家长给贰角钱就不错了。
       我们回到家里着实炫耀了一番,眼气的小孩子们直嚷嚷,无奈的家长告诉小孩子“下次带你去饭店吃饭”,来安慰一下自家的孩子,再有嚷嚷的屁股上肯定要挨几巴掌。
       现在进饭店的多了,本来几位朋友偶有小聚,或一家人,或有朋自远方来,叙旧怀古,畅所欲言,无可厚非。不管是新婚之喜还是乔迁大吉,更有孙子满月,孩子升学等等,倒也说的过去。但有些人却改了初衷,喜欢有事没事都乐意进饭店胡吃海塞,屁大的事“庆贺”一番。时间久了,不吃出“三高”不罢休,不喝倒一个不收兵,不吃吐几个不痛快。于是乎酒后开车吊销驾证者有之,酒后滋事者有之,酒后驾鹤西游者有之,酒后反目成仇者有之,翻脸不认人者大有人在,实属不该。
       自从第一次进了饭店之后,打开了我们的眼界,知道了钱的重要性。每逢周日或节假日都会自觉到地里刨药材、捉蝎子、捅蝉蜕等,换回三元五元的,特别珍惜。除了买一些作业本之类的,偶尔还会嚼个烧饼,买根果子,喝碗馄饨,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这样积极的劳动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培养了我们勤劳的好习惯。辛勤劳动所得,用起来精打细算。我们都非常细心,把零碎的钱攒起来可以买到上学用的书本了,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自然心里格外有成就感。大人们有时直夸谁家的孩子有出息,可以自食其力了。受夸奖的孩子心里美滋滋的。
       说真的,我还得感谢那次进饭店。             

[上一篇] 树痂

[上一篇] 寻找雪中的那朵梅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