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的第二天,我们先是游览喀山大教堂。教堂位于涅瓦大街的一侧,始建于1801年,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蓝本,历时10年才建成。教堂的特色是教堂临涅瓦大街一侧建造了一个半圆形长柱长廊,很是气魄。据说是按传统要求,教堂的正门面向北方,这样教堂的侧面就是涅瓦大街,很不美观,所以设计师就设计了这一造型,使喀山教堂变成典型的俄式教堂。教堂的半圆形广场两侧有俄国英雄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得利元帅的雕像,以纪念他们率领俄国军队战胜法国拿破仑军队的战绩。教堂里有库图佐夫墓和战胜拿破仑的战利品。
之后,我们前往滴血大教堂。这个滴血大教堂一听就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它还叫“喋血大教堂”“复活大教堂”“基督喋血大教堂”等。果然,背后有故事。公元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乘着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当他的马车经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意党"极端分子的暗杀。
这座教堂以莫斯科红场的圣瓦西里大教堂为蓝本,外观更加娇艳秀丽。尤其是教堂顶上五光十色的洋葱头,复杂的图案,斑斓的色彩,让教堂显得格外华丽,反映了俄国十六和十七世纪的典型的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
参观完滴血大教堂,我们来到了战神广场。战神广场被认为是圣彼得堡最古老最美丽的广场之一,曾是阅兵和军队操练的地方。据说最初这里是皇家草地,后来才建立兵营,用于驻扎军队和操练军队。如今,在广场的一侧还有巴普罗夫斯基兵营,兵营大楼宽数百米,很是壮观。
广场的中央是革命英雄纪念碑,中间有一长明火,用以纪念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据说自1917年至今,长明火一直燃烧到现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旁的无名烈士墓的长明火的火种也是取自这里。刚开始没有听清导游的话,听成了“无名火”,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错。
这里绿草如茵,有数条林荫路成放射状伸向四方。往涅瓦河的方向,有苏沃洛夫元帅的雕像,因为没有时间,没有过去看。
上午十点多,我们终于等到参观冬宫了。很可惜,导游没有安排我们去冬宫的广场和正门,也没有看到《列宁在十月》电影中攻打冬宫的那个拱形铁门。我们是在冬宫的外围,沿着涅瓦河从冬宫的临河出口进去的。
冬宫博物馆及其建筑我想就不做更多介绍了。如我们这般走马观花,最多说明我们到此一游。想想也就是这样,哪一个大型的博物馆不耗费你几天的时间是不能探其究竟的。所以,看其精华,拍照留念,如此而已。不过,还是看到了博物馆里的许多珍品。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的真迹以及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等等。听说三楼有一东方厅,展览有从我国掠去的敦煌壁画等。导游没让去,也就算了。要不看到了也是心酸。
这冬宫有些像我们的故宫。但这里的藏品要比我们故宫要面广和数量多吧。因为我们没有侵略别国的掠夺。冬宫号称有270万件藏品,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和这次的冬宫,就差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了。那年去纽约,没有安排时间去,看来还是要找机会去博览一下。
午餐后,我们去游览彼得堡罗要塞。车过冬宫广场一角,可以窥见冬宫广场上的亚历山大柱。我问导游为什么不去参观,她说行程上没有这个项目,只能作罢。汽车跨过涅瓦河上的皇宫桥,再过小涅瓦河的一座桥,就来到了位于兔子岛上的彼得堡罗要塞。这彼得堡罗要塞始建于1703年,有彼得大帝亲自奠基。最初的功能是与瑞典作战时监视涅瓦河上的船只。同时,也是圣彼得堡开拓建城的开始。所以这一年,也是圣彼得堡的建城纪念日。要塞里有彼得堡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堡罗大教堂。教堂为巴洛克风格建筑,钟楼高122米,在上世纪中叶,还是全城的最高建筑物。
有意思的是,要塞建成后就一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却经常作为监狱使用。先后有彼得大帝的儿子、列宁的哥哥,以及车尔尼雪夫斯基、高尔基等在这里被杀和囚禁。有一尊彼得大帝的青铜雕像端坐在那里,任人们抚摸,说是能得到保佑和带来好运。
至此,圣彼得堡三天的旅游就结束了。我们去了一个旅游商店,都是些套娃、蜜蜡等纪念品。我觉得没意思,便一人来到涅瓦河边闲逛。不料在河边发现了一对中国石狮子傲立江面,不知所以。后来才知道是为了震慑河水的泛滥,1907年从中国吉林引进的。石狮子的后面有一栋小木屋,当时突降中雨,我还在小木屋檐下避雨。也是后来才知道小木屋很有历史。原来这就是彼得大帝的小木屋呀。
1703年,彼得大帝在此建小木屋,扩建为根据地,然后命海军元帅等人从莫斯科迁居这里,成为圣彼得堡第一批居民。之后,建立海军总部、港口、造船厂和第一所海军学校。如今,这所海军学校发展为纳西莫夫海军学校仍享有盛名,成为海军高级人才的摇篮。不过,这座小木屋肯定是后建的了。纪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