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漳卫运河南下,来到卫运河(隋唐大运河)古渡口---大名金滩镇,踏访这里的古渡口旧址、山陕会馆、清真寺等,追寻这里曾经的繁华和辉煌。
繁忙的大运河古渡口
卫运河在大名县城东面绕了一个大湾,现在看上去只有河床中央一道窄窄的小河道,但当年却是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主航道。
在卫运河东岸有一个小村庄,这里原来是一个渡口,后聚集为村落,因处于河滩上而得名小滩。据《小滩镇浮桥记》载:“小滩镇在郡治东北,相去三十里而遥,户口近万家,水所经道也”。“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畿辅安澜志》)特别是经过隋炀帝疏浚开凿为永济渠(系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后,河运繁忙,舟船辐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集镇。
金滩镇因河运兴盛,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大型水陆码头和集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每逢农历初一、初三、初六、初八为集市之日,可谓两天一小集、三天一大集,十天四个集,成为一方聚宝之地。虽然元朝时对大运河进行裁弯取直,致使主航道东移至今山东境内,但作为运河的原流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永乐年间废除海运后,倡行漕运,因金滩镇“南襟河洛,北通燕赵,东接齐鲁,西拱嵩行,舟行辐辏,民物阜殷,俨然一都市”,在镇里分别设置了户部分司、巡检司、税课司,专门负责管理水运事务,并从县城派去官员常驻金滩镇,负责疏浚河道,防止河道淤浅影响漕运。
明朝大理寺卿张卤辞官回家乡河南仪丰时,乘舟途经小滩镇,随口吟出《泊小滩镇》一诗:“从此官程水陆分,小滩公署接河滨。田畴弁麦时难稔,旅客帆樯日易曛。魏博提封连四域,汉家转饷急三军。囊中奏牍今犹在,去国匆匆未敢闻。”描绘了古镇四通八达、舟楫竟发、商船汇集的繁荣景象。
明朝后期,为防范北方的鞑靼入侵,金滩镇仿造大名府城的模式修建起了寨墙,还建有寨门五座:北门、东门、东南门、南门、西门。城墙高达三四丈,上有垛口,远远望去,蜿蜒起伏,巍峨壮观。它不仅起到军事防御作用,而且使居民和商贸更为集中,更利于集市商业的发展。
直至20世纪80年代,寨墙方拆除,今尚存寨门、寨墙遗迹。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百年店铺的“留痕”,经历风雨冲刷的瓦当、见证车马碾压的残石、看护深宅大院的门墩,诉说着昔日的繁忙与荣光。
沙里淘金之意“金滩镇”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到了清朝,这里水运更加发达,商业更加繁荣。
据《大名县志》记载,同治年间,礼部侍郎毛昶熙奉命赴河南督办团练事宜,轻舟微服沿大运河南下行至大名府小滩镇,停舟上岸想看一看这座繁华小镇,不想被当地政要士绅闻之,得到隆重招待。
这里发达的商贸与“小滩”的镇名显得极不协调,士绅们仰慕毛昶熙的书法和名气,斗胆提出一个非常奢侈的愿望,力请其为本村题字。但为官的书法家毛昶熙从不轻易留墨题字,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三不留原则”:一不留墨迹,二不留文稿,三不留钱财。毛昶熙对于自己的书法作品,只允许“铺墙壁上留两个时辰”,有“书不过两时,文不过一季,皆焚之于炉”之说,所以请他题字相当不易。
也许是毛昶熙被小滩镇繁华景象所触动的缘故,出人意料的慷慨,很高兴地答应了镇上的请求。他见此地商船穿梭,店铺林立,商贾生意兴盛,日进斗金,遂取沙里澄金之意,提笔写下“金滩镇”三字。
遗憾的是,他的墨迹还是没能流传下来,而“金滩镇”这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传了下来,小滩镇逐渐淡出人们的语言,“金滩镇”之名越叫越响了。
充满诗意的“沙滩暮雨”
金滩镇码头终日一派繁忙景象,不息的运河上船只穿梭往来,各种吆喝声彼起此伏,沿岸的垂柳笼罩在暮雨的薄雾中,宛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
小镇的锦秀繁华吸引了不少名人前来光顾,他们乘着小船朝发夕至,迎着斜风细雨,于傍晚时分来到金滩镇,禁不住被这里的美景所折服,并留下了多首赞咏的诗篇。
白日嘈杂的码头与暮雨中宁静的古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戴其员在《沙滩暮雨》一诗中写道:“千家楼阁万舟横,烟雨迷离薄暮情。伐鼓拷金喧水国,吹笙拨阮度云軿。榜人踊跃樽前笑,贾客经营梦里行。独有少年无意绪,金沙滩上看调筝。”孙郁也以《沙滩暮雨》为题写道:“秋老金滩见露萤,烟村挂雨片帆青。农夫戴笠归深巷,旅雁呼群下远汀。芦岸樵歌时隐隐,沙头渔火晚荧荧。野人饶有沧州兴,独坐扁舟醉醁醽。”
孔荫樾、潘世晋等人也留下了《沙滩暮雨》的诗作,使“沙滩暮雨”成为当地历史上有名的十二景之一。
雄踞一方的山陕会馆
清朝时水运仍然支撑着小镇的兴盛,金滩镇成为大名府最为热闹的一条黄金街道,镇上店铺林立,顾客如流,各地客商云集此地。
山西、陕西的商人在明清时期形成了驰名天下的晋商和秦商,他们的脚步很快踏上了这块富庶之地,募集资金修建了山陕会馆,并在地方经济中雄踞一方。
山陕会馆位于金中村东街路南,临河而建,西距卫河东堤仅200米。据说它与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风格、设计图纸皆出自一人之手,始建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晋、陕商家零落萧条,渐渐废置。
如今的会馆旧址坐南面北,修改后的山门保存完整,古朴厚重,具有晚清民国的建筑特色。大门内是一座宽敞的院落,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南端有五间主房,东西配房各三间,灰布筒瓦,硬山式屋顶,围墙倒塌,破损严重。从院内凌乱地堆放着柱础、石鼓、狮子等建筑构件,可以想见它当年房屋栉次鳞比,人流摩肩接踵的盛况。
当地最早的清真寺建筑
金滩镇分为金南、金东、金中、金北四个行政村,在众多的人口中,有近半为回族。据大名县志和清真寺内的碑刻记载,早在元代时就有回民迁入。
明代燕王朱棣称帝后,为填补华北一带因战乱造成的空旷而大量迁民,由于回族人口的聚集,开始进行传统的礼拜祭祀活动,于是兴建起多座清真寺。金滩镇原有四座清真寺,称为南寺、北寺、西寺和女寺。1963年因卫河决堤,使许多建筑物遭到了损毁,如今南寺成为当地居民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南寺因坐落在金北村大街路东,也称金北清真寺,为一组具有穆斯林风格的建筑群。该寺始建于元末,后历代均进行了修缮,是大名县境内目前保存最好、年代最早的穆斯林风格的建筑。清真寺坐东面西,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大门为一座古式门楼,上扣琉璃瓦,脊上饰有瑞兽,在门上方悬挂楷体“清真寺”金字大匾。由寺门进去为大堂西照壁,照壁的后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殿。前殿正中门楣上有“普慈今世”金字木匾一块,殿顶两山均有饰兽。大殿由东向西分别为古棚、礼拜堂、祭殿。古棚为清朝重修时增建的,前檐均有花棂窗门,大门两侧立有两通重修碑。中部为硬山顶礼拜堂,礼拜堂位于寺内西南部,坐西向东。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三个亭式攒尖的悬檐祭殿,中部攒尖为六角,两侧攒尖略低为四角,三部分结合处留有天沟。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共有檐柱八根,金柱八根。讲经堂位于该寺东北部,是一座融汇了中国传统与阿拉伯风格而形成的独特的建筑形式。寺院内南、北各植有一株直径一米左右的百年古槐,其中的一棵已被毁坏,幸存的一棵枝干虬劲,至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岁月沧桑的郭隆真故居
金滩镇的繁华与开放,打开了小镇人的视野,他们从滔滔北去的运河中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郭隆真,她因与周恩来、邓颖超合作共事,结为挚友而为人所知。她是河北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是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
郭隆真出生于金滩镇一个普通回民的家庭,她的故居位于金北村南的南北大街路西,因年久失修,已布满沧桑,院落的后门就是大运河。
郭隆真,原名郭淑善,1894年4月11日,诞生在直隶省(今河北省)元城县(今大名县)金滩镇一个士绅家庭。隆真自幼性格倔强,富有反抗精神。为了表达争取自由、解放的愿望,便自己改了名字,反复斟酌,最后用了隆真这个名字,意思是从落后中隆兴崛起,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勇敢地去追求真理。1909年她与父亲一起在这里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小学,招收20多名女学生,并自任教员。1912年5月,直隶省政府派人检查各地办学状况,当了解到郭隆真父女兴办女学的情况后,给予特别嘉奖,并让该校搬到城内。1913年,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来大名招生,郭隆真毅然报名,从这里沿运河北上,从此离开家乡,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之中。
在五四运动中,郭隆真就是天津爱国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与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为觉悟社的重要成员。1923年,郭隆真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1925年后,她先后同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李大钊、刘少奇等一道工作,组织参加了无数次爱国游行、请愿、演说等革命活动,曾先后6次被捕、5次入狱。她始终毫不畏惧、坚贞不屈,1931年在山东济南英勇就义,时年37岁。
郭隆真一生追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是一位民族英雄,巾帼旗帜。郭隆真英勇就义的消息传到上海,周恩来、邓颖超深为悲痛。周恩来感慨地说:“郭隆真同志真乃巾帼之英雄,我党之优秀干部!”邓颖超也感慨地说:“隆真同志是我辈之英杰,我辈之骄傲和光荣!”
作者简介:
兰君,牛兰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馆陶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陶山》杂志社编委,在《卫运河》《农民日报》《小小说》《运河网》等发表作品百余篇,数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