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风遥的第一部诗词集《博客风遥》面世后,2012年,他的又一部集子《柳色听音》也闯入我们的视界。如今,《长歌短赋》也要和大家谋面了。细读三部集子,犹如品味文学的茶茗,一泡浓烈,二泡香醇,三泡甘甜。期间跃升的步履、驿动的思维,能够把读者从世事喧闹中拉回来,缄默下来思考,从而使心灵得到升华和激荡。
古典诗词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式,它体现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本质属性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精神,有着中国文人几千年的兴趣寄托。虽在发展中岁偶遇坎坷,但今日,在一群钟情者的倡导、执着和守望中愈发历久弥新起来。风遥的一系列古典诗词的合集出版,恰恰是古典诗词兴旺的有力佐证。一方面,风遥发挥古典诗词在表达人细微的、灵动的感情方面优势,更多地关涉个人,进行着不倦的个人生活书写。另一方面,他将一批有责任、有情怀的诗人们团结在一起,继承发展唐山市诗词学会,不断发出古典诗词的铿锵之声,促进着本地区新旧两种诗体的平等、自由发展。不但从地域文化领军者的层面为诗词代言,而且,使诗词本身的内涵更加饱满和豁达,外延更加拓展和包容。
风遥的第一部集子《博客风遥》的“博主自语”中如此说道:内心崇尚有声有色的工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有情有义的交往。依我看,风遥非是崇尚,而是达到,你见到的风遥,工作上、生活上、交友中皆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风遥用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地记录了这一切,我说风遥是用古典诗词写日记的人。三部集子收录诗词多达1200多首,决策上的雷厉风行,事业上的乐此不疲,生活上的丰富多彩,心灵上的完善升华,情感上的激越奔放等等,这一切构筑的人生轨迹皆跃然纸上。
风遥长期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经历,加之对诗词格律以及的人和事物本质特征、属性的精准把握,使他的诗词作品中蕴含着地域的强烈文化感和诗学气象。即细腻绵密,氤氲诡谲,又不乏格局别致,大气磅礴;既曲径通幽,灵动唯美,又深刻持久,真挚沉实。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澎湃的诗情,更有他对祖国对家乡对事业对同事和朋友,那种经历淘洗和沉淀过的情感。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对风遥作品的感受,我认为渗透字里行间的是他满腔的激情。衡量一首诗质量优劣的标志,人们往往把在阅读、朗诵过程中能否引起读者、听众心灵共鸣作为重要尺度。风遥的诗词作品恰恰符合这一尺度,因为他的诗行里渗透着的是激情。这种激情既有对理想信仰的发自内心的膜拜,也是对友情、亲情的真挚之爱。如在《感受开封 开封府》《张家口宣化古钟楼》等作品中,诗人通过点燃历史的记忆,从而唤起中华民族的不屈意志和进取精神;在《情醉丰南惠丰湖》《中国滦河文化论坛》《鹧鸪天 喜入相亲相爱一家人qq群 》中,能够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风遥对家乡生活和土地的浓厚感情和真挚的人文体验,对家乡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注。风遥的这些诗词因激情饱满,读之诵之,朗朗上口,能给人一种力量,从而也更加贴近大众。
渗透于风遥诗作中的还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对以作品净化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消除社会的庸俗暴戾之气的推崇与向往。他以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担当,以一名诗人的创作实践,在推崇一种诗人的尊严和价值取向。以高昂激越的吟唱,践行着十八大报告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论述——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无论是景物描写、人物刻画,还是故事叙述、历史回想,他都以自己的辛勤耕作,张扬着一种正气,倡导着一种理想精神。我想,我们的诗坛如果多些他这样的诗人,唐山诗词创作一定会出现另一番崭新气象。
从风遥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一直坚持“愈是生活的愈可能是艺术的”创作原则,始终以诗品与人品高度一致来严格要求自己。守传统中国古典诗词之成,创时代思潮之新,在守成中创新,这正是他的诗词艺术带给我们的精彩之大成,这也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信,古体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精萃,只要我们支持它、发扬它,就会老树新枝,风光无限。
读诗品人,毋庸置疑,风遥是值得我们信赖和期待的诗人,他肯定会继续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祝福他。
作者为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袁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