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市北郊有个低碳公园,里边移植了许多热带、亚热带花木,很想去看看,但一直都未能如愿。直到今年国庆期间,我才揣着浓浓的南国情愫,与它相会。
所谓低碳公园,就是利用光电能源,使密闭的空间保持恒温,以适应这些远方娇贵植物生长的处所。
走进公园,让人眼眸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恍惚步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高大、挺拔的椰子树;古朴、茂盛的榕树;名贵的海黄、沉香;肥大、碧绿的香蕉;秀丽、优雅的竹子;各种名贵的南方花卉……让人目不暇接。
正当我在绿色的海洋里游弋时,忽而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它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似曾相识,却又道不出名堂。就像见到了一位久违的朋友,却说不出他的姓名。我循着暗香走开去,抬眼间,望见一块醒目的标牌上书《十里飘香,桂花长廊》。
哦,桂花,原来你也在这啊!
眼前所谓的桂花长廊,不过是在公园的一侧栽种了一排高不盈米的桂树。纤细的枝条上,挂着深绿色的叶子,偶尔能在叶片下找到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瓣。像害羞的小姑娘,见到了陌生人,双手拽着妈妈的衣襟,羞于见人。
我是见过桂树的,那是在南国。它们长得很高,花开得很浓。我理解,眼前这群来自南国的“娃儿”,被迫离开了那方养育自己的水土,生长在异乡温室里。但是,割不断的乡愁,常常萦绕在心头。这些花儿知道感恩,也在竭尽全力,奉献出几丛花蕾,释放几缕花香,让初识者目睹桂花的芳容,让相知者缅怀初见时温馨的记忆。
我俯身低眉,把面颊贴近花丛,一股久违的馨香,沁入肺腑。是它,就是它,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我喜欢桂花。曾记得少年时流行过一首苗族民歌,是马玉涛演唱的《桂花开放幸福来》。歌中唱:
“桂花生在桂石崖,
桂花要等贵人来。
桂花要等贵客到,
贵客来到花才开”。
那充满民族音乐风韵的曲调,和那富有诗意的歌词,曾经让一个少年浮想联翩。可惜北国没有桂树,也没有桂花香,那就唱唱这首歌吧,我在歌声里揣摩桂花的味道。
那年早春,我有幸到贵州黔东南千户苗寨观光。除了要欣赏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外,就是想看看苗寨的桂花,闻闻桂花到底与其它花有何不同。可惜,只看到了寨子里高高的桂树,没闻到魂牵梦绕的花香。
一个吹芦笙的小伙子告诉我,等秋天再来吧,那时,金风吹来,苗家山寨到处都是化不开的浓香。
我带着遗憾,告别了苗寨。
又是一年金秋,我踏上了江南那块让人留恋的地方,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寻桂之旅。
浙江乌镇、苏州园林、杭州湖畔,每到一地,不惧旅途劳顿,到处寻觅那些植于园林,散于巷陌,隐在红尘里的桂花树。
在秋风飒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站在高高的桂树下,望着枝头上浅黄、橙黄、金黄的细碎花朵,闻着沁人心脾的甜甜浓香,心旌摇曳,浮想联翩。我深深地领略了陶醉的滋味,终于明白了为何历代文人都钟情这个大自然的尤物。
一阵风吹过,纷纷落地的桂花染黄了地面,我趴在树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把地上的落英,装进行囊。我要把它带回家,挂在书房,每天在它氤氲的馨香里烹茶、煮字、颂典、读诗。
我想起了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名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色泽单调,并不艳丽;花瓣细碎,也不娇美。它被词人誉为花中第一流,是否因为,它不事张扬,不与群芳争艳的风范,还有它那浓郁、醉人的暗香,让人心仪,令人敬仰。
【责任编辑 卧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