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的声音,叫醒了春光/老春树的小院一片阴凉/十八、九的姑娘/红红的容装/模糊了屋檐下的小窗.......“这首充满乡村特色的抒情诗,出自于一位拿锄头,整天和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民之手,这首诗除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外,相继被各种媒体转载,他的作者是我区一位地地道道的职业农民——董青军
董青军今年54岁,永年区大北汪镇西邀彰村人,在三乡五里的农民眼中,“董青军”的名字,并不陌生!
董青军的写作起源,准确地说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夏天。一篇很短的题目叫《小木碗》的稿件!这是从父亲哪里听到的一个故事编写的一首诗歌。故事中的孤寡老人,家徒四壁,甚至穷到连只吃饭的碗都没有。老人收留的弃儿为了感激之恩,便跪在地上拿着镰刀刻木头,决心用木头给收留他的老人刻一只小木碗。这个故事对正在上小学的董青军来说触动很大。他听完父亲的讲述当却买来稿纸信封写好,然后贴上邮票寄到了一家报社,这就是董青军和文学之神结缘的开端吧!
“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是能够纯化人的心灵,助长发奋向上的精神的!我喜欢文字,我的理想就是用文字为家乡,为大美永年的发展,增砖添瓦!“董青军总是和喜欢他的文字的人解释。
回想从1972年到2002年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董青军从一个青春少年到为人已父,风霜雪雨,结婚后他甚至连买双鞋子的钱都是困难,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他的文学梦想。他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处理好写文章和家里经济的关系,是当时一句社会的精神口号提醒了他“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董青军想,一个“大家”是这样,我的小家何尝不是?董青军暗暗下了决心:既要写好文章,又要搞好经济,必须扼住命运的咽喉,一定成功,必须成功,哪怕等到两鬓双白,决不能让自己的经历成为一些人的笑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没有除草剂的年代里,他早晨顶星星、着露水,钻在玉米地里一遍拔杂草,一边想着写作。吃罢早饭他骑上自行车再出去收购旧书报,晚上回来,进行创作,熬到凌晨一两点钟,是他的常态。当时他有两点想法,收购旧书报,第一弥补了自己没钱买书,又可以读书的习惯,第二,收购旧书报,还可以作为家里的第二产业。他收购旧书报,没有用的卖掉,能看的,对写作和生活有帮助的杂志报纸和书籍留下。几年来,他积攒的文学书籍报刊一千多册,给他的文学写作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2002年的一个夏天,在经历了漫长的写作——投稿——失败,再投稿——再失败的痛苦和坚守中,董青军,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满手沾满草香的老茧大手终于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铅字时,他满含幸福的泪水,高兴的一夜没有好好合眼!
董青军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这个满是黄沙的故乡哺育了他,他没有忘记这片热土。请看他在发表的《旧年如新》一诗中写到:”小河边的雾凇/衬托着天的蓝/透明的阳光传递宁静的温暖/土黄色的小街/流淌着苦涩和欢颜/乡恋的苦涩/写满了大红的对联/斑驳的木门呀/痛楚地开启了/一年年的期盼/......."几句富有节奏明快的语言,把他爱故乡爱家乡殷殷深情写的淋漓尽致。语言简练鲜活,故乡的美和他诗歌的美融为一体,受到编辑和读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