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散文作品 > 抗疫组画
抗疫组画
作者:天津散文研究会


 

1.

平时过年,少不了春联、拜年、串亲、饺子、汤圆、春晚。

今年竟多了一项:疫情!

年味变了。病毒疫情,无孔不入,扰乱了春节气氛,搅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和方式。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效率,时间是流动的。

而今年春节之后,时间仿佛一下子凝固了:平日里熙熙攘攘的闹市变得空空荡荡,马路两边的车辆空前整齐地停放多日不见动;城乡处处封路封村,千家万户闭门谢客,人人猫在家里享受或忍受蜗居生活。中国春运,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动,瞬间戛然而止,变成了最为庞大的静止!

一边是时间的凝固,一边是与时间赛跑。全民抗疫之中,前方激战正酣!

每天含着泪水看着白衣天使们奔忙、疲倦、无畏的身影,每天关注疫情数字的变化,祈祷着感染人数从千位数降低,再降低,百位、十位、个位,直至清零!

此时此刻,在这个泱泱大国里,凝固与奔突,形成高度一致的有机组合,达到最为完整而动人的融合统一。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组织体系能如此坚定而高效?

消息传到日内瓦,布鲁塞尔,亚的斯亚贝巴,纽约——谭德赛震惊了。冯德莱恩震惊了。拉马福萨震惊了。古特雷斯震惊了。地球人都震惊了。

一时间举世震撼。这是魔一般的超强组织动员能力啊!

2.

“封城”“抢救”“死亡”“出院”“零增长”“方舱医院”“国外新增病例”……不断刷新的新闻,让心跟着起伏不定;感人的场面与痛心的思索交织一起,心也无法平静。

手中抒发激情的笔,有些沉重。写什么呢,前方急需各类物资,我们连一只口罩也贡献不了,舞文弄墨有意思吗?看着铺天盖地的打油诗,我却被燃起的激情点燃了,此时一句最朴素的“加油”,也是那么强的“文学”。

我的思想还在搜索。我们仅仅需要这些吗?油腻醉人的套餐,比之前方的盒饭方便面;斑斓臃肿的华服,比之清一色的防护衣——是否有点不搭呢?人的情感不会消耗殆尽,医者的生命不是用掌声换来的,瘟疫却可以用声音来消灭!

静悄悄的正月,静悄悄的城。

一天下来街上难得有个人影。偶有散步者,大多后面跟着一条狗,狗更怕寂寞?人胆常常借助于狗胆,作出某种行为。在隔离禁出的欧美,外出遛狗是个被允许的理由。

勤洗手。出门戴口罩。进门消毒。进小区测体温。排队间隔1.5米。拒绝野味。拒绝聚众吃喝玩乐。

疫情教我们学规矩。这当中的不少规矩,似曾相识,又似乎陌生,长久坚持下去,养成文明习惯,不是好事吗?实际上,如果多些正直的声音,如果制度上少些漏洞,如果人人拒绝生猛野味,学会文明生活,瘟疫病毒怎么敢于如此猖狂地攻击人类呢?惨痛的教训,能唤醒沉睡的“自我”吗?

一时间概念发生了转换。出去别惹麻烦,宅家就是贡献,“什么都不做”第一次被解读为“贡献”。“无为”即是有为。一个哲学命题。就事论事,抗疫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宅家,配合防疫,为前线的战士们鼓劲加油。

这是个道理。抬眼看天,一场雪之后,即将放晴了。

3.

辛苦劳作的人们,利用难得的“长假”休养生息,大概是个百年不遇的事情。

人们照规居家,却不甘心让时光白白溜走。你看,多少人学会了做锅巴菜、炸果子,学会了陪孩子做手工玩具,甚学会了织锦绣花做针线活!

多少人在捐款捐物、做志愿者、做各种有益的事情!他们感染着我,我渡过了最初几天的烦恼和憋闷,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慰问天津市水上公园街道、东海街道、梅江街道正在抗疫的工作人员,向疫区隔离的居民转赠书刊和生活物品;

在微课堂义务为居家抗疫的文友们讲授散文写作课;

对学员的60余篇文章逐一进行分析点评和反馈;

审核微刊稿件12期共15篇,其中抗击疫情的文章8篇;

撰写系列散文《风华录》3篇、反思疫情3篇(首)及修改旧作多篇;

备课,看一点莫泊桑。还有看老人,看孩子。

在“抗疫战争”最艰苦的125日到225日,我是这么“熬”过来的,有时熬至深夜,夜不成寐。我被“感染”之后,开始抗疫了,对的,我以为这也是抗击疫情的一种方式。你说充实?那是,甚至还夹杂着疲惫,直到惧怕文字,惧怕来电,不得不暂时放下。

在宁静中奔忙,在凝固中拓展,在悲壮中醒悟,在激情中反思。

在前方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感召下,每个人都尽其所能,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与可恶的疫魔作斗争。

一个人像是一滴水,可能作用有限;而一点一滴,汇聚成海,那就形成无可比拟的强大洪流,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个人像是一个音符,可能无足轻重;而无数的音符聚合起来,就组成高度协调的流线,谱写了一首大气凛然的抗疫协奏曲。

一个人像是一个点或一条线,可能微不足道;而千万个点和线一旦连接起来,则成为一幅气吞山河的画卷而载入史册!

 

战  士

 

春节来了

寒冬还在继续

茫茫大地上

一群群披着雪地服的战士

正在迎着炮火硝烟

义无反顾匍匐向前

这是英勇的白衣天使啊

冲进病毒“雷区”

直捣病魔的巢穴

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白衣笼罩中

你都看不清每个人的面孔

却感受到那温暖的心

与你同在

无论昼与夜

那没有一丝杂质的银光

照亮所有人的路

你看

白色的光影中

人们冲出雾瘴

迎接春的多姿

 

显微镜外的魔性

 

显微镜下

一个个可爱的小球球

上面布满美丽的花冠

四处伸展

鲜亮诱人唾手可得

可谁知

这精灵般的小球

是个魔鬼呀

正在乐此不疲

施放毒液

 

魔鬼从来歹毒

它没有怜悯的因子

八爪鱼般悄悄地

伸向了所有角落

残害无辜的人们

魔鬼从来狡猾

它会隐身术

你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

它却暗藏天机,使用毒箭

随时向你发起攻击

 

这个叫新冠病毒的家伙

创下快速传染的记录

但它不懂道高一丈的道理

在人类的智慧和毅力面前

魔鬼算个什么

与人类为敌

岂有不灭之理

只怕多少年来

它早已浸入人的身心

人成了魔的载体

于是魔性发作

这魔性显微镜也看不见


疫情之中的“食文化”反省


眼下,新型冠状病毒还在蔓延,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个非常的春节,非常的时期。

万众抗疫,可歌可泣的事迹极为感人。但是感动之余,不去思考点什么吗?SARS之后年头不算多,新冠肺炎怎么又出现了?且来势更凶,传染性更强,危害面更大。讴歌固然必要,反思却更加重要。面对疫情,心痛,痛心,各种莫名其妙的情绪一齐涌上心头。17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杂文,我写道:“也许SARS过后,人们会用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去面对大自然,去告慰世间生灵万物。这或许是魔鬼SARS百害中的一大利好。”

如今看来,这样的估计实在天真了,SARS之后,人们并未改变多少,照样咀嚼“生猛”,照样胡吃海塞,照样任性地去享受“自我”。是不长记性,还是劣根太深呢?面对又一次如此大面积的疫情,是谴责病毒呢,还是谴责野生动物呢,还是个啥呢?这算是天灾呢还是人祸?不管它源自何国何地,乱吃野生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传染方式。

捡起笔者2003年的文字,再发一遍,就算是对可恶病毒的一次酒精消杀吧——

记得前些年“经济过热”那阵子,我去过不少次广东,吃过不少次分不出真假的粤菜。大体情形是:每次进入餐厅落下座来,便有些心慌。但总不能“人家吃着你看着”,就得坐稳,横下心来,吃!可是边吃边嘀咕:这个地方,怎么可以吃蛇?怎么可以吃禾花雀(鸟)?怎么可以吃像蛆一样的海虫子?吃一顿饭,像是打一场不能投降却又不情愿地往前冲的特殊战役。在那种场合下,什么都敢大肆咀嚼、狼吞虎咽的,自然博得喝彩,像个勇敢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士兵一般;反之,儒雅的、畏缩不前的,成了临阵倒戈、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怂货。

其实,我还算是个口福太浅,孤陋寡闻。人家有的地方还吃猫呢,还吃老鼠呢,还吃猫头鹰呢,还吃狐狸呢,还吃穿山甲呢,还吃猴子呢,还吃蝙蝠呢!“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下四条腿的不吃板凳,什么都吃”,所以呢,咱那一孔之见,少见多怪,让你老见笑了。

我看过一份资料:在某地,以老鼠做成的“鼠菜”竟有15种之多,炖、煲、烧、炸、炒、扣都有;该市每年吃蛇就达20吨以上,甚至生吃猴脑也成了一种“时尚”。哈,一个连猴子都吃的人,的确有些恐怖!不是猴子可怕,而是吃猴子的人令人毛骨悚然!

吃猴子,据我考察,只有非洲丛林里的某些原始部落才有此习俗,有的部落不光吃猴子,还吃人肉。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里,在经济发达的某些地区,竟有诸如“食猴”之类的恶俗,就令人不得其解了。那些野生动物,那些只差半步就进化到人类的动物,本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怎能张开血盆大口吞噬它们?我们是“人”吗?

至今我闹不明白:这仅仅是一种生活习俗吗?这种吃法竟然能使人“乐在其中”?善食这种“生猛野味”的人,有瘾还是无聊呢?这算是习惯吃法,还是一种狂妄而浮躁的畸形心态在作怪?

这些天,若有谁提到“吃在××”,我的胃便有种莫名的不适。

SARS又一次也是迄今最为充分的一次验证了人类“乱吃”的恶果,正应验了因果报应,被人类残酷宰杀、吞下肚里的无数只老猫、猕猴、果子狸,它们正化作幽灵,向我们人类“反攻倒算”呢,幽灵,本无影无踪,可它会算账的。这不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惩罚么!

有不少的文人雅士,竟然把乱吃的风气和某种恶俗也归纳到“食文化”当中。

我对粤菜没有研究,但我想它的里头并不包括宰杀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吃果子狸也不算“食文化”,SARS流行,不是粤菜的错。是乱吃“生猛”,玷污了粤菜,也玷污了食文化。这种“乱吃”之风,或许正衬托出某些人类成员的心灵之扭曲,之丑陋。人类该反省自己的行为了!

也许SARS过后,人们会用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去诠释“食文化”,去面对大自然, 去告慰世间生灵万物。这或许是魔鬼SARS百害中的一大利好。(摘自散文集《远处那片清澈的水》,吉林出版集团2010.9

2020.1.25-2.15


责任编辑:清风

[上一篇] 我的运动生活

[上一篇] 缅怀父亲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