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宁波天一阁,是我近20年来的一个夙愿。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从中悟到许多文化感知和历史情怀。去天一阁感受一个读书人、爱书人、藏书人的苦难与坚守,传承与奉献,大爱与尚德,应该是一个爱书人的必然选择。记得2006年去舟山的普陀山,路过天一阁,心里一直想进去朝拜一下,可和我一起同行的领导喜欢麻将,我也只能无奈的错过。直到今天,我按制度离岗休息了,才有和同学一起奔波千里,走进天一阁的机会。读一下天一阁的沧桑和瑰丽,古老与壮美,也能在心中留下几许安慰。
走进天一阁,也不是一件易事。余秋雨先生1976年同天一阁结缘,直到1990年才第一次迈进天一阁,经历了15年。我们这次造访天一阁,正逢2020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刷微信码,亮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多个弯道前行,更加诚惶诚恐。好在这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懂得到这里来的人特有的心理和期待,服务主动,一片赤诚,让我们陡升一种亲切感。
天一阁的名气,常常用“亚洲现存图书馆中历史最悠久,连续发展,保存原貌原样,且具有独立实体的最古老的图书馆,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来界定。在它的名气之后,掩盖了一个为之付出了终生的名字——范钦。在4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知晓天一阁的人千千万万,而知道天一阁创建人范钦的可能只有少数的文化人和研究学者。而对于范氏族人十三代薪火相传,为保护天一阁呕心沥血,生死相守的故事,更是少之又少。对天一阁的崇敬和膜拜,如果忘记了他们的无私奉献,那是极不道德的,或者说是没有良知和敬畏的。
在一片古老的屋顶上,阳光照亮了瓦片上轻轻摇曳的绿色小草,屋檐下是并不宽敞雄伟的一扇通道,上面挂有“南国书城”的牌匾,这是由书法界“南沙北启”之称的当代书法大家沙孟海先生书写的匾阁。透着一种书香,带着一种隽秀,让走进这扇门的人,自然地放松了心情,放低了身段。我此时以一个游客的身份仰望这个匾阁,虽然有些迷惘,但还是理解了这个匾阁的含义。为什么不是天一阁三个字呢?当代人还是有所敬畏的。
作为一个游客,最现实的心理就是尽快找到天一阁,一睹它的风采。而这正应了欲速则不达这句老话。在一个个树木参天、古色古香、亭台错落,幽雅别致的院落里,我们似乎迷失了方向。直到来在天一阁的面前,却并没有惊奇和赞叹。这个长方形,像一列车厢的建筑,看上去平淡无奇。一个写有“天一阁”的白底黑字横匾,显得并不大气。以至于同行的许多游客有些失望。看到这样的情景,在那里负责的保安,便详细讲解了天一阁的历史。他对天一阁的讲解,让我甚为震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每一个有心人来说,都是不可鄙视的。
范钦当年建造天一阁,是在他原有的藏书处“东明草堂”,已经不能满足所搜集的图书数量激增,必须有一个专门的藏书楼的背景下,大约于明代嘉靖末年建造的。关于藏书楼的命名,应该是取之于《易经》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天一阁在建筑初期十分普通,同江南的普通民宅没有太大区别,是一个六开间的房子,区别于民间常用的三开间、五开间和七开间那样的传统模式,应该是刻意应和“地六成之”的理念。它坐落在范氏宅东,左右砖甃为垣,上下都安装门窗,梁柱都 用松杉等木构筑。天一阁看上去相貌平平,因为它就是专用来藏书的。
天一阁的藏书有多少,据天一阁范氏家谱记载,范钦藏书有7万余卷。后经民国初年的失窃,只剩下1万3千余卷。天一阁的收藏理念于范钦的科举出身和忠于大明的官僚身份,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图书的收集中,大量的经史子集,正经正史,还是主流。当然还有一些地方志、碑帖、科举录等,有许多都是珍贵的刻本和铜话字本。诸如:《兰亭序》帖石、北宋拓本《石鼓文》《秦封泰山碑》《西岳华山碑》《酸枣令刘熊碑》等。
为了让天一阁的藏书能够世代传承,范钦生前就立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的制度措施。范钦在弥留之际,就表达了书不可分的强烈意志。范钦分家时,将家产分为两份,一是一楼藏书,一是万两黄金,由大儿子范大冲和次儿媳选择(次子早范钦离世)。范大冲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藏书。万两黄金可以随时支配,而对藏书楼的建筑保护,图书的防火、防潮、防霉的保护措施的实施,不但没有收入,还要每年投入巨大资金。正是范氏家族十三代接力传承,精心保护,倾情奉献,才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了使得天一阁更多的受到游客的喜爱,我们从天一阁保护和扩建的资料中了解到,从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到1951年政府拨款维修天一阁藏书楼,1953年增建管理机构,1959年改建园林,1981年新书库建成,1986年东园开放,2019年成为国家5A级景区,一个颇具规模的南国书城呈现在人们面前。
穿梭在南国书城的各个景点,到处都飘逸着书香与古韵。新书库、东明草堂、范氏故居、明州碑林、千晋斋、秦氏支祠、陈氏宗祠、天一阁书画馆等,让游客在赏心悦目中感受书香,穿越历史,学会珍惜,陶冶性情,懂得人生取舍。
我们还来到了天一阁外的月湖游览,这里碧波荡漾,水中丽影翩翩,湖畔花香鸟鸣,别有一番情趣和气氛。匆匆留影,不舍离开。天一阁和月湖永远留在了我们的美好梦境中。
责任编辑: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