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紫烟村保长
那时候没有什么电话手机之类的,捎个信儿也只能等有人来往于县城才行。
玉来想和秀子回县城,还带个小婴孩,秀子又是那么精致玲珑的个小女人。
娘俩要去县城,就算加上怀抱里的这个准男子汉,不安全因素也是太多了。
这乱世里,她们只能等。
等到李贵回来,或者等到个捎信儿的人。
等李贵的这段时间,还真有陌生人来找过春生,不知道是哪边的人。
就在春生走后的第二天,这个不速之客,就找到了春生家。
她们只能谎称春生在外面找了个挣钱的活干,出去务工了。
至于去了哪里,没什么见识的女人家,自然也说不清。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都走了,还找什么找?
……
春生这一走,就是三年。
春生走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斗争环境进一步恶化,冀西太行抗日根据地,绝大部分变成了游击区。
这期间,不少地下抗日工作者因缺乏斗争经验,要么被捕,要么被害。一些意志不坚定、经受不住考验的抗日工作者,有的妥协退却了,有的甚至变节投敌,许多基层抗日组织遭到了破坏。
而日军一方,在其十二路围攻和第一道封锁线挖成之后,为彻底掐断太行抗日根据地与外界的联系,切断其经济命脉,又于第二年春夏之交,在北起龙山脚下,经南镇、至武庄一线,建立了第二道封锁线,因山就势,挖沟筑墙,沿途设立了范庄、王庄、南镇、南岭、高家庄、岳家庄等大小炮楼据点十几个,并向西驻兵仙公寨。
一九四二年春季,日寇又集中兵力,对太行山区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武装大扫荡,实行了野蛮的铁壁合围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趁机建立了卧虎岭、牛庄、岭下一直向南延伸快到邻县的第三道封锁线,依山就势,垒墙挖沟、沿线一里一堡,堡与堡之间火力交叉。
与此同时,日寇又在敌占区进一步加强了伪政权,组织所谓武装自卫团、新民会、维持会,搞情报网,进行治安肃政,武装清乡,建立保甲制度。
一时间,高压政策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白色恐怖笼罩了太行山头。
抗日斗争到了最困难的时期。
到一九四二年夏秋之交,驻在南屯子的抗日县政府及所属的武装,已经连个盐星都没有了,粮食供应的每人每天12两(16两为1斤)也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难境地。
这天,江伍和杨光耀正在办公室研究下一步工作。
随着一声报告,门被推开了,通讯员道:“江县长,有人找您。”
“什么人?”
“太行分区来的。”
“好,让他进来。”
江伍说完,又低下头和杨光耀看着地图在说着什么。
片刻,门第二次被推开。
“江县长!哦,杨县长也在啊。”
江杨同时抬头,异口同声,“哟,春生(同志),这么快就回来啦?!”
江伍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春生坐到屋里的一个凳子上,“你见到老马啦?”
“嗯,老马说组织上要我回来,另有任务,我没打闲立马就回来了。”
“好好,春生同志,先坐下休息一下。喝口水。”杨光耀一边倒水一边问:“怎么样,这几年在敌工站,有什么收获么?”
“有啊,收获大着呢。”
春生答应一声,又迫不及待地问:“急着召我回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对,有任务。”杨光耀笑着说。
“是啊。”江伍接着道。
“前两天,咱们县委县政府在尖山开了个会,着重总结了这几年的抗战经验和教训,研究部署了下一步的抗战工作。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咱们县的实际情况,会议决定改变以往分兵把口、正面硬顶的办法,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同时把斗争的重点推进到敌人腹心地区。敌进我也进,以武装斗争为主,到敌占区开展政治攻势,开辟敌后根据地。”
江伍说到这里,看着春生,征询的眼光似乎是在问,我的话你懂了么?
春生看懂了江伍的眼光,点了点头。
“为此,组织决定,调你回紫烟村开展敌后工作,恢复紫烟村的地下工作站。怎么样春生?行不行?”
江伍说这话时,带着微笑,神情里既有领导对同志的关爱,也有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行!服从组织安排。”春生一挺胸脯,爽快地回答。
“好,那就这么定了。”
江伍与杨光耀交换了一下目光,又回转身从后面的橱子里取出一个信封,从里面抽出一样东西递给春生。
“你回去后的公开身份是紫烟村保长,组织已经为你办好了各种手续,这是你的身份证件。之前,你是在山西某个煤矿干活,那边的事情组织上也都布置好了。给,拿着它,你就可以上任了。”
春生接过伪保长身份证件看了看,恍然大悟,“噢,我说呢,前几天让我照像,是做这个用的啊。”
江杨二人,笑了笑,算是回答。
[下一篇] 《山村情事》之地下的草根(连载二百二十二)
[上一篇] 《山村情事》之地下的草根(连载二百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