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历史国学 > 通州与捺钵文化(纪实文学)
通州与捺钵文化(纪实文学)
作者:王宝川
     春秋战国时期,今通州地区属于燕国。它最早的记录,始于班固的《汉书》。
     当时通州为路县,《汉书·地里志》记载了渔阳郡的12个县路县就在其中。具考证西汉设县于古城,现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古城村(2016年已搬迁)。在春秋战国时期,古城是区域治所所在地。从当今对古城的考古,发现尚存汉代土城一角,是秦汉时期的城池遗址。
      路县,在当时是水陆交通要道,它西隔鲍丘水(今称潮河)和沽水(今称白水),秦朝修的蓟襄驰道由此通过,与蓟城(今北京城)相望。
     在东汉时期,也正是由于河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统治者将路县的“路”字改成了潞水的“潞”。
      到南北朝北齐时(公元529-577),潞县城迁址潞河西畔。
      公元608年,隋炀帝开掘永济渠,潞河的水路漕运得到迅速发展。
      潞县在唐、宋时期基本保持前朝已定格局,经济文化得到大力发展。
      宋末辽金时期,由于潞县的河流水域广阔,这在客观上成就契丹族,辽、金游牧民族“捺钵”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达到了极致和顶峰。
      当时,潞县南部地区河沟交错沼泽湿地一片,水草肥沃鸟语花香,就是现在的漷县(时称漷隂縣 )地域,东到香河、宝坻;西到大洋房;南到廊坊,方圆百里。

      前些年,发现一块泰和五年六月 日的地界碑。经考证,是金代金章宗1205年。碑上刻有……东至宝坻縣捺钵六十里;南至武清縣捺钵五十五里;西至漷隂縣捺钵四十里;北至本縣五里。是至今发现的唯一金石证据。

      碑中的漷隂縣,它的治所在汉代称霍村,隶属当时的路县管辖。到辽太平年间(1021年-1031年)在此设县,其县治设在霍村。因地处漷水之南,古代山北水南为阴,故称漷隂縣。此后,就有了当时南京(现北京)东南第一邑之称。1276年元朝将漷隂縣升为漷州。1372年明朝洪武五年将州降为县。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撤销县治,将漷隂縣并入通州管辖。
      捺钵,契丹(辽)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行在”一是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二是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捺钵制度是辽代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对于辽朝这样一个多民族政权至关重要。辽代中期以后的辽圣宗、辽光宗和辽道宗三个皇帝都驾崩于捺钵。说明他对于辽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度。辽帝多人多次为此下诏书,体制中设有多位此类官员,说明它就是被当做基本国策对待的。
      捺钵,对契丹人,一是治理国家发号施令,融合外交;二是演武治军增强战斗力。因此把捺钵活动看成治国治本至高无上。
     在辽宋战争期间,为进一步向南扩充自辽东向今北京地区调运粮食,于统合年间(1005-1008)在河网密布的潞县以南,开凿萧太后运粮河(现有古河道遗址)。辽圣宗和萧太后驻跸南京(现北京)春季游猎无法去固定的春捺钵地,在南京(现北京)潞县南部地区有大片湖泽水鸟众多,正是春猎的好地方,因与辽东的延芳淀相似,逐将此处命名为延芳淀,定为春捺钵之所,现此地区还有许多古迹遗存。
      到金、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升潞县为通州(现延用)。

      捺钵特有的安邦治国之略,定立了通州,从此就有了发展到后来的一京、二卫、三通州。


作者简介:

      王宝川 男 1964年10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 ,北京市通州区人。1982年参军,退伍后通县税务局工作。1989年通县公安局工作至今,现新华派出所调研员。曾任派出所副指导员、所长,分局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北京史地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从事红色收藏,研究古运河文化、文物、散文、散文诗、戏剧等。作品散文、散文诗见于《中国散文家》《法制日报》《首都公安报》《散文专刊·下半月》《运河》《通州时讯》等报刊杂志。

[下一篇] 清道光元氏县赵村金水桥碑记

[上一篇] 高邑县南星祠堂太湖石的来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