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夏读如读花(2)
夏读如读花(2)
——读张洁长篇小说《无字》第二部
作者:马永欢

1

“胡秉安那张脸是越来越俗了,瞧瞧,即便在晚餐桌上也舍不得褪下他那身猎装……胡秉宸越发相信,一个人的面相、气度,绝对会随着不义之财的积累、蝇营狗苟的行为而变异。胡秉安,你就是在成色九十九的金水里打几个滚儿,也还是一个二道贩子啊!”

作者的这一书写,让我笑个不停,因为写得太有趣了。写胡秉安的俗,是什么?写脸,写那身猎装。写一个人的面相、气度的变异,如何写?写与“不义之财的积累、蝇营狗苟的行为”有关。一个人的俗,俗不可耐,耐到生命程度?“就是在成色九十九的金水里打几个滚儿,也还是一个二道贩子啊!”也不可能变成金身。

2

“不论吴为怎样拒绝做一个奴才,从两岁开始,她的脊梁骨就弯了,从此就没有直过。从两岁开始,人人也都成了她的主子。她不但是奴才的女儿,分明也是了一个小奴才。”奴才,就像笼中的鸟,受主人的管理,因此鸟的一言一行,都在主人的视野之中,管理之中。而且这种奴才管理具有层级性。在这样的层级管理中,一个人本来不具有奴才的嘴脸,在日月轮回中,那嘴脸也注入了奴才的标签。一个老奴才,尽管自己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十足的精神奴才,但自己静静想想,回首往事,回首生存来路,自己工作一辈子,又不是领导,而是被领导,被安排,被检查,被驯化,不是奴才又是什么?所以我喜欢作者的叙述:“从两岁开始,她的脊梁骨就弯了,从此就没有直过。”犹如一句老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经常低头,时间长了,脊梁骨还能够直吗?有人说,不做笼中鸟,行吗?我说,行啊,那你就飞出笼中,自由的飞翔吧。其实,你飞翔不了几天,因为精神的飞翔需要物质的供养,而笼中便是物质之所,生存之地,所以你飞翔了几天,还是要回头钻进笼中,被主人进行所谓的圈养。边养边被主人进行主观性的精神折磨,折磨来折磨去,自己的精神不是奴才也是奴才了。这样想来,自己还有一点业余文学创作爱好,有自己工作之外的精神领地,有自己精神飞翔的天空。因而,从精神角度来说,自己就不具有奴才的精神性,自己的脊梁骨不是弯的,而是直的。但自己在生存的路上,将会一路遇到风风雨雨。不怕,即使生存之粮少点,自己却开心,因为我懂得“人间正道是沧桑”。

3

“他背起吴为,往上颠了颠,吴为两只厚厚的手就热烘烘地勒着他的脖子,他有了贴着自己血脉的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我体会过,我每一次背起我的孙女时,都有一种幸福不已的感动。当我弯腰背起近三岁的孙女的瞬间,我莫名其妙的想起鲁迅的那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其乐融融。

4

“吴为自小对女人就有到位的鉴赏,她喜欢女人,特别是有品位、有气质、有风度的女人,如果顺其自然,她很可能是个同性恋而不是异性恋者。”对女人的鉴赏,对女人到位的鉴赏,实属不易,因为需要一定高度的理性,需要丰富的有关女性的知识涵养。鉴赏不同于欣赏,鉴赏侧重于品位、气质、风度,鉴赏者仿若一个学者。

5

“这使她觉得自己还有点能力,就像蜡烛,白天显不出光亮,到了晚上,就显出来了。”这比喻,让我豁然开朗,比喻得令人拍桌叫好,把能力比喻蜡烛,白天不显亮,晚上显亮。这便是文学的绝妙表达,让我浮想联翩。

“转眼就是冬天,如果没有钱,香港的冬天就很阴冷。”突出“钱”的作用,把“钱”放入冬天,并且是放入大城市香港。如果把“钱”放入一个乡村,表达效果不会有这样好。

6

   “到了现在,叶莲子的情感、精神、肉体、生活,没有一样不苦的了。一般人占着一样就难得不行,她是样样都占全了,从里往外再搜罗搜罗,还能找到一处不苦的地方吗?再也找不到了,她是让苦浸透了,可还是紧闭着嘴——受。”作者写叶莲子的苦,写得好,几乎全方位,全面而深刻的苦。全面的苦:情感、精神、肉体、生活。深刻的苦:“她是让苦浸透了”。面对这样的苦,逃避苦难吗?不,而是紧闭着嘴坚定不移地忍受。人生,特别是结婚成家以后独立生活的人生,苦难随时会从天而降,痴想避重就轻,抑或回避苦难,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回避苦难,苦难不会消失,反而会加重苦难,不是你去找苦难,而是苦难来找你。所有面对人生苦难,面对人生苦难大山,不能畏惧,只能向上攀登,攀登一座高山又一座高山,欣赏峰回路转的迷人风景。

7

吴为说:“淡了,也淡了,朋友算是不少,可母亲去世后,我痛苦得无以自持,翻遍电话号码本,却没有一个可以打个电话诉诉衷肠的人。”吴作家的这一经历,我经历过,一个作家家里老人去世,不会有多少文友可以诉诉衷肠的。因而我认为,要按照民风民俗办好自己的一些事,不可能依靠文友,只能依靠自家的亲戚。办这样的事,作家与官员截然不同,我记得有一个地方大官员的岳母去世,夜晚,到他岳母家坐一坐的人,官员、老板、老百姓、等等,络绎不绝,来了一批又走一批,仿佛要与这个大官员见过面,报个到。官员与作家,进行这么一番对比,不言而喻。从这一类民风民俗的事情来说,包括自己的孩子结婚,自己尽力去办,不必在内心比较,这如同自己写散文一样,自己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体会,写自己的追求与信仰。

作者简介:马永欢,回族,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古洼文学研究会会员,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河南草庐创作学院签约作家,十螺文化学院驻站作家,广东龙溪文学会会员,大理州回族学会常务理事,《永平回族》杂志主编,《当代精英文学》散文副总编,《长沙头条》散文主编。荣获第二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二等奖(2017年9月1日),荣获采风网2018年度“银牌作家”奖、2020年度“铜牌作家”奖。作品在《散文百家》《北极光》《文苑·西部散文》《回族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出版10部散文集。作品入选《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回族卷》、《中国回族文学通史》。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夏读如读花(3)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