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张炳吉:读过编过12本书之后我要说
张炳吉:读过编过12本书之后我要说
作者:张炳吉

      这些年出书的文友不少,有请我作序的,有召开作品研讨会请我发言的,也有作者不请我读后感到不吐不快而写书评的;还有,河北省采风学会出书时凡由我担任主编的书我都写了序。序也好,发言也好,其实都是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评论。今择12篇集中发表。

1、在《夏玉祥散文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2、读康贵春《秋林挹露》之《黄土情节》的感悟

3、李文娟散文集《若是有缘》序

4、蛾子散文集《面对》序

5、周庆吉诗集《春泥》序

6、安顺英诗词创作路径探究——《草川女诗稿》写作特点

7、孙万顺《梦海拾呓集》的三个创作特点

8、彩凤来仪穿百花——《远方的风景》编后感(序)

9、记住我们曾经走过的路——《采风之路》编后感(序)

10、醉在枣花盛开时——写在《恰逢枣花落簌簌》付梓之际(序)

11、宋城不远 开卷就到——《巨鹿宋城文化采风作品集》序

12、待到来年花开日 再游运河作诗文 ——张春景《一弯秋月卧运河》序

(一)朴实的作品实诚的人——在《夏玉祥散文集》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张炳吉           

  我参加过几次文艺作品方面的研讨会,每次都是名家大师们率先轮番发言,抛玉引砖,等轮到我等无名小卒发言时,一般就快到吃饭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要么我匆匆地说几句,要么我正想说、还没说的时候,主持人就宣布:“散会!”   

  说实话,今天我再一次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但是,却有我发言的时间了。其实,今天时间再紧我也要请求主持人给我一点时间(发言)。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是夏玉祥同志的散文研讨会,夏玉祥同志是谁?是我的老领导、老同事啊!1988年我从27军政治部转业到省委办公厅工作,5年后的1993年,夏玉祥同志从省军区政治部也转业到省委办公工作。从那一年起,直到2003年他到省民政厅当厅长,我们在一起工作了整整10个年头。所以,夏玉祥同志对我来说是老朋友,这几天看了他的散文集,使我对他的了解更深了一层,我总想说几句。

  我想说的第一点叫做“人如其文”。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与夏玉祥同志的交往,我先了解的是他的人品,后了解的是他的作品。我和夏玉祥同志在一个单位工作10年,不论他担任一般干部还是担任处长、秘书长,总是为人平和、低调、善良,言语不多,和谁都和和睦睦,融融恰恰,工作踏踏实实,一丝不苟,材料写得“好生了得”。现在夏玉祥同志担任咱们省“慈善总会的会长”,简直是名副其实,因为他本人就很慈善。不过,他在省委办公厅工作时很紧张,可能还顾不上写文学方面的东西,所以那时我也没看到过他写的文学作品。前些日子,梁剑章先生通知我开研讨会,我才开始读他的散文集,读一篇,我在心里说 :“是老夏写的。”再读一篇我还在心里说:“是老夏写的。”“除了老夏别人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为什么这么想?因为他这本散文集中的51篇文章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两个字:“朴实”。夏玉祥同志的散文真的就像他的性格、他的人品,没有华丽,没有张扬,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平实无华。他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真切可亲?为什么富有感染力?我认为是因为他写的是真人、真情、真心、真语,字字是真情,句句是真心,读他的书好像是老夏在捧着一颗心和读者诉说交流。有人说,有了生活的真实,才有作品的真实,我这里要补充一句,那就是,有了生活的真实,加上作家的诚实,才有作品的真实。因为作家仅仅有真实的生活,而没有一颗诚实的心,也写不出好作品。现在,散文界探讨散文的真实性的文章很多,观点不一,有的认为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散文绝对不能虚构;有的认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境界不能虚构而细节可以虚构;还有的认为散文主流要素要真实,次要的要素可以虚构,即所谓的“大实小虚”,我也曾在这个问题上犹豫过,彷徨过。看了夏玉祥同志的作品,坚定了我一个信念,那就是散文不能虚构,虚构是诗歌、小说、戏剧的艺术手法,而散文虽然是文学家族的重要成员,却与虚构无任何关系。真实性是散文最鲜明的审美特征,是散文存在的基石,同时也是文体识别的首要依据。散文是依靠真实性而存立的文学文体,崇尚表现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一旦有了虚构,散文就没有了文体天性,失去了文体魅力。

  庄子曾经说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情感贵在真诚”,这一体现着中国式的精神超越路径的思想,贯穿在夏玉祥同志的每一篇作品里。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真诚的,应该忠实于内在世界的客观性和感官感觉的真实性,以成熟的技巧精确地描绘自己构造的理想世界。夏玉祥同志做到了这一点。正如他在本书的后记中所写:“散文是写事的,写人的,写景的,但归根到底是它是写心的……所以,写些散文,真切而不是虚伪地、深刻而不是肤浅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念想、醒悟和愿望,就成了我赋闲之后,主要是今年一件比较在意的事情。”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睿智的政治家大都怀揣一支文学的妙笔,轻易不用,用则妙笔生花。前边说过,我原来只知道夏玉祥同志为人厚道、沉稳、有城府,公文材料写得好,领导艺术高超,对他的艺术造诣知之不多。200610月,有文友转送我一本摄影集《山水情缘》,我才知道夏玉祥同志有爱好摄影的雅好;2008年与文友一起观看奥运会时,在他那里偶然看到了一本《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夏玉祥》,我知道了夏玉祥同志还是书法家,并且我很喜欢他的字,那时就萌生了索字的念头;至于我知道夏玉祥同志是一个诗人,那是看到了一篇介绍他的文章以后我才知道的;我知道夏玉祥同志写散文是今年看到他的书之后的事了。

  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通过夏玉祥同志的政治进步和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让我感到领导、公务人员其实并不都是铁冷的面孔,他们也有儿女情长,也有文学艺术的潜质,只是由于繁杂的公务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妨碍了这些潜质的发挥。我想,如果领导们在批阅公文的时候能写写散文,在做报告的时候吟诵几句诗句,在下基层调研的时候采集民风,在视察工作的时候拍几张艺术照片,我认为这并不影响领导的形象,不会“玩物丧志”,相反,还回提升领导的魅力。我常常想,我们传统的一些东西,一些糟粕,真应该改一改。美国总统有时抱着一条狗出现在公众视野,老百姓觉得他的总统活得很真实;有人在中国的党政机关写散文,马上就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有人写诗,马上就有人说他“神经有问题”。这些现象难道不应该引起惊醒吗?

  古代的文学家个个都是政治家,都是在工作之余搞文学创作。在当代,毛泽东同志在艰苦卓绝的战场和征途中,依然吟诗作文,挥毫泼墨;温家宝同志也偶有诗作问世。近来读到“‘诗人省长’栗战书”一文,方知栗战书同志是一位富有文学才华的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不仅工作踏实,作风优良,政绩卓著,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刻苦读书,悉心创作,几十年创作诗词积累下来达数百首。其中,题为《江畔思乡》的诗作广为人知。《江畔思乡》写于2004928日,这天正好是当年的中秋节。栗战书在接受崔永元访谈时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时我松花江畔散步,看到一轮明月在空中倒挂还倒映在水中,两岸灯火星星点点,我一个人走在松花江畔就想到了我的故乡,那时候我爱人还没有去,似乎有一种思乡和凄凉的感觉,回到驻地也是有感而发就写了这么几句:“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

(二)吃出来的散文    ——读康贵春《秋林挹露》之《黄土情节》的感悟

             作者:张炳吉           

  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式动工兴建;上甘岭战役开始;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

研究作品,离不开研究创作它的作家;研究作家离不开研究他成长的年代和社会环境。

井陉矿区的政协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散文集《秋林挹露》的作者康贵春就出生在1952年这样一个年代。

  在这个年代,“吃”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生活的第一需求。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康贵春的很多散文与“吃”有关。当然,他笔下的“吃”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宏堂盛宴。纵观《秋林挹露》,单写“吃”的文章就有十几篇,在《黄土情怀》一辑(全书共四辑)不是单写“吃”的文章中,也贯穿着“吃”。“说起来心酸,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极度困乏,吃饭都是‘粮不足瓜菜代’的日子里, ‘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绝对是第一的生理需求”——这是贵春写“吃”的心理基础。他“吃”什么?吃咸食、吃粽子、吃“抿絮”、吃香椿、吃臭豆腐、吃疙瘩汤、吃手擀面、吃芫荽。总之,他吃的大都是在上世纪五十六年代百姓生活极度贫乏时的“美食”。当然,现代人们也吃这些东西,但那是饱食之后的调剂,或者属于家常便饭,已经算不上什么美食了。当时的美食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能吃到,正如贵春在书中写的:“只记得在我烧得天昏地暗时,忽然闻到一股异香,睁开迷迷糊糊的眼一看,是姥姥把两片巴掌大的小饼(咸食)和一碗米汤端到炕前我的枕头边。”“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想不到,当年吃粽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贵春的散文格调高雅,贯穿着一种积极向上、知足常乐的精神,他不单单写“吃”的苦,而是通过写“苦”来衬托“甜”;对同样一种食物,他由五六十年的“吃”写到当今的“吃”,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使读者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日子。在《粽子飘香》一文中,贵春写道:“又到粽子飘香时,小小的粽子情节,给人无限美好的回忆,更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给普通百姓人家带来的生活巨变。”他在《咸食》一文中写到:“……(媳妇)一番炒勺叮铛,一盘炒咸食端上餐桌,我伸出筷子之际,电视机响起著名歌唱家于淑珍的歌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他在《此情只有抿絮有》一文中,先是怀念自己的母亲在物质困乏的年代挖空心思变粗糙为佳肴、化困苦为甜蜜,为他们姊妹做抿絮的经历,接着,话题一转:“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我们姊妹都长大成家了,父母儿孙满堂了,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好多了,当星期天回家探望老人时,我们还是想解馋——吃抿絮。”

            贵春对事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其笔力非同一般。他在很多文章中不仅写“吃”,还写“做”(饭),从他的文章中,我们不仅看到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艺高超的厨师。他把粗茶淡饭的做法,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很是诱人,真可谓“秀色可餐”。我读他的文章,有时读着读着就咽口水,似乎那馋人的美食就在嘴边。我常想,一个作家能把很普通的咸食、“抿絮”、臭豆腐、疙瘩汤、手擀面写到这个程度,真的让人赞叹了。他在《钟情疙瘩汤》一文中写到:“我的做法是先炝锅,炒锅内先放底油加热,葱切丝,姜切沫,蒜切片,同入锅爆出香味,然后放西红柿或番茄酱翻炒,加适当盐,待汤汁稠浓红亮,即全部倒入沸开的锅中……”每每读到这里,贵春的疙瘩汤“还没做好”,我就已经口水充腮、忍无可忍了。贵春还是美食评论家,他对不同风味的咸食是这样评论的:“白面杂以绿豆面,配上青菜,入口一股淡淡的绿豆气,滋味很特别;青嫩的西葫丝本身虽然寡淡,而裹盐浸油炙后,味道却很‘出挑’;香椿本身味道较重,与鸡蛋面粉摊咸食成为绝配,食之味道独特;用白的萝卜丝、红的南瓜撕、绿的黄瓜丝摊出的咸食绝对魅力十足,诱人十分”。

  贵春的笔力不仅体现在驾驭事物的整体、宏观层面,还体现在对事物的微观刻画上,他笔下的事物可谓细腻、具体。读贵春的散文我们不仅能看到“豹”,还能看到“斑”;不仅能看到山,还能看到山上的树;不仅能看山上的树,还能看到树下的草;不仅能看到树下的草,还能看到草叶上的虫儿。很多中老年人都知道,过去,村妇做鞋要先备料做“夹纸”,就是用浆糊把纸张和旧布一层一层地黏在一起。贵春在《妈妈纳的千层底》一文中描述完了这一过程之后,写道:“面糊刷完了,母亲端起巴掌大的巴巴锅让我用舌头一下一下地把锅底舔干净。那年月很少吃白面,面糊是白面做的,即使锅底的面糊也是很香甜的。我每次保准舔得额头、眼眉、鼻尖、脸蛋儿到处都是面糊印儿。我帮母亲干活儿只是觉得好玩,想舔几嘴面糊吃才是真正的小心眼”。笔者小时候也曾舔过妈妈的面糊锅,因此,读到此处不由得喷笑而出,拍案叫绝!在《清明祭父》一文中,贵春回忆父亲“每顿吃饭,他都要求我们刮干净碗,不许剩一粒米,谁剩个碗底,他都说那是福根,逼着吃净。菜盘剩点汁要求用干粮擦干净,菜汤剩多点还让兑点水喝掉。”贵春用精细的文字,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浪费,体现了“民以食为天”、尊重劳动成果的思想,可以说,他把生活、文学和事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把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

                                              2012年2月12于辘轳园


(三)外物本无语,触目是心光——为李文娟散文集《若是有缘》作序  

作者:张炳吉


  翻阅李文娟的新作《若是有缘》,发现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为作者的游历之作。在本书中,中国的大江南北、东亚南亚诸国、俄罗斯名城海参崴、宝岛台湾、香港、澳门,都留下了作者的足迹、笔迹和心迹,可以说,《若是有缘》乃是一部采风之作。

  作为发起成立全国第一个采风学会的我,对古人的采风风尚极为崇尚,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浪漫,那在水一方的诗境,那坎坎伐檀的倾诉,穿越千年,历久弥新。为什么这些作品至今烁烁、色彩斑斓?原来这些作品都是古人从百姓口中采风所得。文艺创作之法古今一也,人民群众什么时候都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作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山川田野,体味生活,采得第一手材料,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不朽的文艺作品。其实,从哲学的角度看,没有采风就没有创作,任何艺术作品都是采风之作,艺术超越于存在之上的唯心主义艺术观只是痴人说梦。打开《若是有缘》,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就在于本书所载皆为作者的亲身亲历,篇篇发自作者的灵魂深处,正如他人对本书所评:是笔者游走世界、思考问题、探究人生、宣泄感情的产物。

  俄罗斯著名作家蒲宁说:世界无边无际,神拥有千种千面,我向所有的面顶礼膜拜。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采风的态度、一个看待自然和社会的态度。作家、艺术家应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怀着博爱”“大爱的真切之心去探访要探访的一切,才会有真挚的感受,才会激发出创作的灵感。本书作者李文娟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从事同样的工作,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有着同样的文学爱好,相识已久。我觉得,她是这样一位作家:心地善良,大爱无私,她爱工作,爱生活、爱家庭、爱同志、爱朋友、爱山川大地,爱人文历史。我们在她的《倚月听泉》中看到,作者与丈夫泡温泉时,鱼疗池中的一群小鱼儿在她的皮肤上轻啄,麻麻的、酥酥的,很是舒服。这其实是小鱼儿在啄食人身体上老化的角质来填饱肚子。但是,她却认为小鱼儿不仅仅是为吃东西,而是在给人清理皮肤,为人疗疾。这些小小的情感动物竟有一颗充盈着圣洁的心灵,不妨说是一种美德。一位书法家联想李文娟的笔名(如月)和她月亮般的心境,为之题词:文心如月,这确实是对她人品、作品很恰当的评价。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石英说,李文娟虚怀若谷、广纳百川,她比任何当代人更能看到自己的前辈、同仁、甚至比自己更年轻的为文者的长处。一个人的眼睛充满阳光,他看到的就是阳光,一个人的眼睛布满黑暗,他看到的就是黑暗。李文娟采风创作,总是怀着挚爱、包容、善意,一路走来,她用一颗明亮的心去感受世界,用一双温和的眼去观察世界,用一双灵巧的手去描写世界。这种采风创作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作者借鉴和学习,因为采风是创作的前提,只有具备了这种采风的态度才可能采好,才可能作好文。

  采风是以创作为目的的探索人和自然的文艺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碰撞与融合,是人对世界的一个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是能动的、灵活的,人可以用很多方式方法去感受世界。外物本无语,触目是心光。在阅读《若是有缘》书稿的日子里,我常常感到,本书的作者总是以好奇、敏感、诗性的直觉,抓住事物的一瞬、特性,结合自己的既有经验,与事物碰撞出火花,在感悟中完成艺术的创造。她有时像孩童般好奇地徜徉在山水之间,有时像考古队员似的评判一个物件的细微,有时像记者似的刨根问底。她的思维有时是一台望远镜,有时是一台显微镜,有时是一台凹凸镜,她善于用唯物的、辩证的目光去辨析事物,研判事物,发现事物的方方面面或者有棱有角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作艺术化处理,然后去感动读者。作者在游天河山蝶仙谷的时候,一只蓝色蝴蝶弹动双翼朝她飞来,另一只黑色的蝴蝶紧随而至,它们双飞嬉戏,追逐飘远。这个现象再正常不过了。然而,诗性的作者迅速把这一现象与自己的爱情联想起来。原来,26年前,作者与新婚的丈夫曾许下诺言,永结同心,此后一直美满地生活到现在。作者写到:我有时想,这么多年的幸福与甜蜜,或许是蝶仙子带给我们的。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让这个景点更加神秘,让读者对蝶仙”“蝶仙谷更加向往。

  说到采风就想到照相。采风有时需要照相,但采风不等于照相,我们不要照相式的采风。所谓照相式的采风就是机械地照搬事物的原样原貌,没有遴选,没有舍弃,没有想象和发挥。在哲学上,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我们说艺术需要真实。但是,艺术的真实并不是让作家当传声筒、当照相机。李文娟在采风创作中,既能真实地反映事物,又能去繁就简、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特殊矛盾并做艺术加工,这是一种科学采风的态度。《大约在冬季》是作者游历台湾的一篇散文。台湾五彩纷呈,值得写的东西可以说让第一次登岛的人眼花缭乱。但是,李文娟没有乱,她只围绕机场逗留”“音乐和游泳”“腊月春花”“日月潭碧波”“阿里山林涛”“北海岸岩雕等几个点,纵横捭阖,展开、收拢,把台湾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得的目不暇接。

  以上仅从采风、选材的角度对《若是有缘》简评一二,至于本书的创作风格、表达特性、艺术手法,等等,还请读者从书中自悟。

                                             2015年9月3于辘轳园

(四)振翅奋飞的蛾子  ——读散文集《面对》

       作者:张炳吉         

   端午节放假三天,读《面对》三天,又思索三天、查看与作者有关的文章三天,终于,我觉得可以面对《面对》写点东西了。

  《面对》的作者蛾子,在生活的长河中整整跋涉了四十年,不惑之年的她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都能以包容之心面对,以友善之心面对,以智者之心面对,在面对中生活,在面对中写作。她面对生活而抒发的个人情感和剖析生活的结晶,汇聚于这本即将付梓的散文集《面对》里。让我难以想象的是,这本书里的文章的草稿最初全部写在她的QQ空间里。只要打开蛾子的QQ空间,就会发现在这里记录的不是生活琐事,不是涂鸦,而是她的一篇篇砺心之作。《面对》中的118篇文章,是她从20096月至20131月的“空间”作品中筛选出来的最雅致的散文。作者在3年半的时间里写了这么多打动我们心怀的作品着实让人钦佩,因为蛾子有自己的事业,有家庭,有孩子,有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需要她操劳,需要她付出,但是,无论生活多么繁难、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故,她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笔,正如她所说:“我要边走边写,我不会停下我的笔,停下笔就等于停下我的世界。”“文字依然是我所眷顾的,我深情地爱着我的文字。”“文字就是我的‘情人’”。

  读完《面对》,闭目而思,书中有两个闪光点一直在我眼前跳跃,那就是“情”和“智”。所谓“情”,就是贯穿全书的亲情、乡情和友情。蛾子出生在塞北一个清冷的小镇。淳朴的乡风,敦厚的乡亲,凌厉的风沙、不太富裕的生活从小历练了她聪敏善良的品格,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都可以信手拈来。比如,蛾子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自己工作的城市与故乡远隔千里,因而她对瘫痪在老家土炕上的母亲格外地眷恋,她在2011722日写道:“三月份回了一趟老家,到现在不知不觉中已是四个月时间了,透过时空的屏障,我仿佛看到银丝缠绕的老妈妈倚在窗前的炕角,盈着一汪切切的期待,翘首等待着离家在外的小女儿回来探望她。”“我亲爱的妈妈,女儿该回家了,女儿将停下手里所有的事情即刻启程,倘若不能尽孝,心酸的滋味会生生地捣碎女儿的心。”作者对老母亲健康的牵挂还体现在她对电话的敏感中,“电话铃声一响,如果从手机屏幕上看到是来自老家的号码,我的心立即会惊悚万分,如同惊弓之鸟。可是,长时间没有家里的电话,我的心同样惶恐不安。”蛾子的母亲风烛残年,常年卧病在床,只要一回到家她就给母亲接屎接尿、擦洗病体、还把母亲背到饭店吃了一次饭,并发出了“珍惜有母亲的岁月”的呼唤。同其他作者一样,蛾子的怀乡情节也很深厚:“我丢不下故乡,就像我丢不下梦想一样,故乡,我是爱你的,我的爱,在你的身体里。”她写故乡的春节、故乡的圆月、故乡的糊糊煮山药、童年的伙伴,在作者看来“老家犹如一座坚而不可摧的大山,永远地屹立在那,等着我。在人生的路上或许我会迷失方向,或许我找不到蔽体之所,但是,她就在那,让我可以看到,可以找到,还会让我躺在她的的怀里,好好地暖一暖。”蛾子在《面对》中还用大量的篇幅回味与亲人在一起的穷苦但感觉却很美好的时光、大学时光以及同学聚会、朋友相聚的场景,透过这些片段,我们清晰地看到,蛾子是一个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作家,是一个心地善良、善于面对生活的作家,也只有这样的作家才能写出美的文章,而美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蛾子说:“我愿做一粒尘沙,随时随地为纯真的友谊沉寂,为我至真的友人守候。”蛾子写了很多与爱情、家庭有关的文章,在文中,虽然她只说“她”“他”,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写的就是作者自己,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情是纯真的、婚姻家庭生活是和睦幸福的,我们由衷的祝福她,还有她聪明可爱的女儿。

  蛾子作品的另一个闪光点就是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叙事、抒情和怀旧的情绪里,她不仅在生活的长河中漫渡,还注意瞭望两岸的风景;她不仅注意瞭望两岸的风景,还透过风景发现比风景更美、更深刻的东西,那就是深藏、遍布在《面对》中的做人处世的道理。她在《我只要未来》一文中写道:“未来是熊熊燃烧的火把,无论多深、多浓、多沉的黑暗,只要在心头点燃一支未来的火把,那么,一切穷困哀伤就会被悄悄驱散。”“拥有未来的人是世界上真正最富有的人,因为拥有了未来即拥有了希望,人只有在希望之光的照耀下才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作者的很多观点都闪烁着思辨的精神,比如,她对无情的、催人衰老的光阴也曾感叹过、怜惜过,但最后作者体悟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悄悄地老去,但老去的只是我们的年华,不老的是一颗永葆青春的心。”“我们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但我们可以留住思念。”关于大爱,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爱与被爱,都是一样的美丽。如果你先得到爱,那么,请付出你的爱;如果你先于别人付出爱,那么,你一定能收获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不变的真理。”辩证的时空观在作者的笔下也有所体现,比如,关于爱情,作者这样认为:“爱情是有生命期限的,在爱情的有效期里如果不好好存储,不注意调试温度和湿度,也许会过早地结束她的生命。”在《面对》里的一些文章中,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向读者表明了很多鲜明的真理,正如她在《其实,婚姻真切的感受就像穿鞋》一文中所言:“可是有时候,也许我们就在懵懂中穿上了一双鞋,穿上了才感觉到它合不合你的脚。”在《鞋跟断了》中提示自己和读者:“切记,凡是有伤鞋子的地方轻易不要冒险涉足,因为一旦断了跟只能换新的。”作者的很多文章的题目就体现着哲理,比如,《从来处找出口》、《缺少了事业和爱情,人生如同嚼蜡》、《错过风、错过雨,不要错过光阴》、《少了那一点,家不过是华丽的冢》、《人生不是赌场》、《人生需要站起来给点掌声》,等等,都含有一定的做人处世的道理,读后对我们都有所启发。

  看作品知人品,我们阅读蛾子的作品能更好地了解她的内心世界。蛾子看似是个纤弱的女子,实则是生活的强者。她给自己取笔名“蛾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多次把自己比喻为蛾子、比喻为羸弱的蔷薇花。母亲病危和去世后她常常流泪写作,夜夜泪湿键盘。但是,她自己却有坚强的做人的信念,她说:“我将希冀放在暖暖的春阳里,期盼春阳快点将我的茧融化,使我成为一只破茧的蛾子,我要振翅在花间里飞舞我的明媚。”“经历过困苦厄难,沐浴过风雨雷电,我愿做一朵开在荆棘里的蔷薇花,越是流泪越要昂首,越要奋不顾身地绽放自己的芬芳。”蛾子生活意志顽强,敢于面对一切,所以说她是一位生活的强者。她说:“人立在天地之间就要面对一切,包括冷不丁从某个狭缝里蹿出来的残忍、冷酷和欢欣。”“在我最痛心难抑、最想念母亲的时候,我告诉自己要面对。”这也许就是她这部散文集取名《面对》的来由吧。

          首次为人作序,心中忐忑,手下哆嗦,欠妥之处敬请作者、读者海涵。

                                                    2013年6月23于辘轳园                           

(五)评说周庆吉和他的诗集《 春泥 》(序)

作者:张炳吉 

   我关注临沂青年诗人周庆吉很多年了,他的诗我读过近千首,有的诗读过很多遍,有的闪光的诗句我能背诵。但是,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一个诗人,仅仅读他的作品还不行,还应该追本朔源,深入到他的诞生地和他成长的环境中去考察,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欧文说过: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始终是他出生以前和降生以后周围环境的产物。杜甫也说过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么,庆吉的出生地临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那里既有坦荡的平原又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既有层峦迭嶂的山岭又有纵横交错的河流。临沂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就开始掌握了酿酒技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竹简就出土在临沂的银雀山下,我国历史文化名人曾子、匡衡,王羲之,刘勰,颜真卿等等都在此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在这样一个山青水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成长出庆吉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再次验证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那句老话。庆吉自幼受周围文化环境的熏陶,15岁即开始写诗,19岁发表处女作,34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多年来,庆吉在诗坛上辛勤耕耘,勤奋写作,现已创作诗歌1000多首,其中很多作品在《华夏诗歌》、《诗中国》、《诗乐园典藏卷》、《华夏诗人词典》、《草根文学》、《爱情宣言》、《中国校外教育》、《快乐作文》、《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春泥》是他的第二本诗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先生的《乙亥杂诗》。庆吉在出版他的第一本诗集时借用其中的关键词给诗集取名《落红》;现在,他出版他的第二本诗集时又择其关键词,取名《春泥》,通过这两本书的书名的出处,我们对庆吉的为人应该有个大致了解了。因为书名体现着一本书的主旨,体现着该书作者的人生哲学。龚自珍诗句的寓意是说做人要像花一样,当你落到地面的时候不要忘记资助、给予过你的花树,化作泥土也要去滋养、反哺给予过你的花树。庆吉就是这样一位懂得反哺、懂得报恩的诗人,也是庆吉的诗能感动作者的人格基础。

当我们打开《春泥》时,扑面而来的是都是”——故乡情、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爱人情、师生情……从这些中,我们不难看出庆吉是一个充满爱心、懂得感恩的诗人。庆吉大学毕业后在离故乡较远的一个地方当小学教师,但他从未忘记生他、养他的故乡和父辈,他在《梦里回故乡》中写道:为何两眼泪汪汪,因为我想我的家乡,我想我亲爱的爹娘。梦里重回故乡,醒来却在床上,我不愿醒来,因为睁开眼睛,一切都成妄想。” 对父母的感情,他在另外一首诗中写道:家就在前方,人越走越近,情越近越浓,我想您们,老爹老娘,我知道你们在盼望,在门口看着儿子离开的方向。” 母亲节,他在她写给母亲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只能祈求老天,赐你一份安康,我会一直待在您身旁,陪你度过金子般的夕阳。” 从这些诗中,我们不难体味到庆吉那份浓浓的乡情和亲情。庆吉与我们每个人一样,既是落红又是大树,不同的是作为落红他一直想的是如何回报大树,而作为大树他去却不图落红的回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挚爱着自己的学生,为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又是一年毕业时》这首诗的注释中写道:今天照毕业相我有些感伤,想起自己送走的那么多的学生们,他们有的上了高中,有的上了大学,然而有几个人回来看望过我?他们可能已经把我遗忘,可能遗忘了他们梦想最初的地方。但是,这又有什么呢!只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过得比老师好,飞的比老师高!足矣!

  读完《春泥》,我掩卷思考,感觉读这本诗集不仅能体味到作者那浓烈的情感,那优雅的诗句,随着作者去伤感、去思念、去欢呼雀跃,获得艺术的享受,同时还能在字里行间、诗里诗外学到辩证思维,获得柳暗花明的启迪。比如,他在《一边走,一边失去》中写道:生命有很多路口,需要转过数不清的弯,一路收获,一路失去。” 他在另一首诗中说:生活的花园,有春天,也有冬天。仔细想来,庆吉说的颇具哲理,人生何不是既收获又失去?何不是一路收获、一路失去?何不是既有春天又有冬天?有一次,庆吉开车去接自己的妻子,在路上遇到堵车,心里很憋闷。开窗时忽然听见蝉鸣,他立马联想到了人生,他认为人生很短,遇到不顺、困难,换一种方式去思考就会好一些。于是,他写道:流火的季节,少不了蝉的鸣叫,多年的苦工,几十天的寿命,这就是蝉的一生。人何尝不是……何必难为自己,何必苦了亲人!有的诗评家说,读庆吉的诗能读掉郁闷,读掉烦恼,越读心里越亮,越读心情越舒畅。对此,我很有同感。

   庆吉的这本诗集里辑录的都是他创作的新诗(自由诗),新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何其芳在《谈写诗》说:从前,我是主张自由诗的。因为那可以最自由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但是现在,我动摇了。因为我感到今日中国的广大群众还不习惯于这种形式,不大容易接受这种形式。而且自由诗的形式本身也有其弱点,最易流于散文化。恐怕新诗的民族形式还需要建立。其实,五四以来何其芳的担心一直困扰着中国的诗界。新诗如何既适应现代的语言结构与特点,又具有比较整齐、比较鲜明的节奏和韵脚?我感觉庆吉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或者说尝试。在庆吉的这类作品中,《父亲》这首诗就具有代表性,他是这样写的:山的巍峨、令人敬畏,站在上面,看的更远,它像父亲。海的澎湃、令人振奋,杨帆远航,激流勇进,它像父亲。诗的深沉、令人静思,明辨是非,感恩他人,它像父亲。父亲,一生读不懂的情,陪伴终将变成曾经,谁也喊不回您的背影,别只顾着赶路,忘记珍惜,这稍纵即逝的深情,很浓,很浓。这首诗从结构看,他段落分明,前三段韵脚一致,字数一样。从第四段开始结构突然一转,先低回,再上扬,把意境、韵味来了个大转折,最后又回到平和而结束。这样的诗歌朗读起来感情充沛,朗朗上口,既有现代诗的散漫,又有古体诗的韵味,是一首范本性诗体。写新诗如果能有一些像词牌那样的格式固定下来,或许能避免何其芳先生的担心,了却他新诗民族性的心愿。

   庆吉诗才天赋,思维敏捷,出手快捷,有时触景生情,在手机上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创作出一首几十行的诗歌,加上他的勤奋,我相信,他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之路上会越走越宽,并能走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诗歌天地。

(六)时时采风  笔下生风 ——安顺英诗词创作路径探究

 作者:张炳吉           

  安顺英的第一部诗集《草川女诗稿》出版两年后的今天,他的第二部诗集《草川女诗词》伴随着梨花的绽放与读者见面了。翻阅两部诗集,其高雅的格调、严谨的格律、老道的手法、巧妙的结构无不让我赞佩。掩卷之余我又想,顺英同志何以能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创作诗词300多首并且每首都为上乘?由此我产生了探究他创作背后的东西的想法。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文艺观。把生活艺术化、把生活升华为艺术的人就是被称之为作家、艺术家的那部分人。安顺英与其他作家、诗人搞艺术创作的套路没有什么两样,他的作品同样是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和提炼。不同的是顺英同志时时处处注意搜集艺术素材、发现艺术素材,并尽量在短的时间内把它们升华为艺术。也就是说,顺英同志注意采风,注重采风,正因为他重视采风,加上他的勤奋和才华,才使得他成为一名真正高产的诗人。

   一说到采风,我们就会想到一大群人,手里拿着笔记本,脖子上挂着照相机,甚至提着摄影机、录音机,寻古访幽,游山看水,田间地头,访谈调查,等等。其实,这仅仅是采风的一种方式,这种采风方式在作家艺术家一生的采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并不多。作家艺术家们更多、更重要的采风方式贯穿于各自的日常生活,贯穿于各自的吃喝拉撒睡,贯穿于各自的油盐酱醋茶。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作家艺术家们留意了、记录了、思考了,那么,也就采风了、拥有了、收获了,也就积累了创作的原始材料。纵观安顺英同志的创作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他几乎没有参加过专门的集体采风活动,但是,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艺术作品,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把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都当成了采风,时时处处注意捕捉生活的亮点和热点以及能点燃他诗意火花的焦点,这就是他本人所说的|立意的随意性,即兴为之,有感而发。

    有感于时事而作是顺英的一个创作特色。近些年,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挑起事端,顺英同志非常气愤,他联想到钟馗捉鬼的故事,创作了绝句《捉鬼》:瀛东狂吠急,时把晦风吹,小鬼休伸手,人间尽钟馗。又如,党的十八大召开后,顺英同志认真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并写下了《学习十八大报告有感》的绝句。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机构的官员,顺英同志坚决拥护并写下了《赞党中央反腐风暴》的绝句。2013122日,我国首台月球车发射成功,顺英非常高兴,夜不能寐,创作了《欣闻中国首台月球车登月有感》的诗作。马航客机失踪以及黑社会首要分子刘汉、刘维被处极刑等,顺英同志对这些能触动灵魂的事件都有感而发,即兴为诗。

   利用工作便利采风创作是顺英同志的又一个创作路径。机关作家艺术家利用下乡、下厂、参观、调研等机会,在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创作文艺作品,做到两不误、双丰收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毛泽东同志等很多中央领导就是这样坚持的。20133月,顺英同志到沙河市检查中职学生资助资金使用情况,工作中看到的很多情况都让他感动,回来后他创作了《题送教下乡农民学生》二首;他下乡时感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时雨后新农似画轴的情景让他陶醉,于是他写下了《雨后农村晨景》一首。顺英同志从事教育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教师们很辛苦、很负责,于是创作了《满江红·园丁赞歌》等一大批好诗、好词,颇受师生们的好评。

  “唱和是我们中国文友们相互探讨学习的一种传统方式;博客是新兴的艺术交流方式。顺英同志在与诗友们的唱和中受到启发,在学习他人博客的过程中产生思路,发现题材,创作了不少佳作。例如,给博友烛焰松一海粟青梅字十八楚江闲鹤小米的春天等人的诗,写得都很有韵味:铿锵文字紫瑰诗,酬唱吟和对影痴。楚水琴台声慢慢,隔江今患万重思。

   政治家读史意在借鉴前朝治国理政的经验,汲取其败亡的教训,更好地执政;作家读史,可以受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响,有所感悟并创作出文艺作品。顺英同志喜欢历史尤其是喜欢现代史,在读史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有赞美、有歌颂、有痛斥、有批判,在最近出版的《草川女诗词》中,有20多首是他的读史感悟之作。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北伐战争》以及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四大等政治味道很重的诗歌。

   作家艺术家的作品风格不同,发现题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路径也不相同。古人说文无定法,不光是指写作的方法,也包括写作前期的采风方式和方法。顺英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采风之法、创作之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无疑可供我们借鉴学习。

(七)孙万顺《梦(七)海拾呓集万》的三个创作特点

作者:张炳吉

         读了孙万顺的《梦海拾呓集》,感觉这本诗集在创作上有三个明显特点。

   第一个特点:避开牛肉,直取“牛黄”。《梦海拾呓集》共收录作者诗作155首,其中新诗55首,古体诗100首。纵观本书中的诗作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论是作者倾诉、吟咏、还是抒怀,在起笔的时候都是直奔主题、紧扣主题,没有“过门”,没有“前奏”,这在诗歌创作方面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因为诗歌本身就那么几行,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如果要加上无关痛痒的铺垫、解释就显得累赘和臃肿,当然我们不反对必要的铺垫。孙万顺在《叶生》这首诗里写植物的叶子,他是这样写的:“一声惊啼/破茧开闺房/探头四下里张望/一丝疾风/掠过了肩膀/裁出稚嫩的衣裳……”他写植物的叶子没有写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叶子冒出来了,如何如何,而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又如他在《七律·寄语重阳》这首诗里这么开头:“今又重阳访弄堂,茱萸摇首溢清香。登高望远乡何处,寄语知心客哪方。”这首写重阳节的诗也是直奔主题,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中药铺收购牛黄,有个人却牵来一头牛,药铺掌柜的很生气。他当然很生气了,因为他需要的是牛黄而不是牛,这头牛肚子里有没有牛黄很难说,即使有牛黄,中药铺也不具备宰牛取黄的条件。读者、尤其是当代忙忙碌碌的读者在品读作品的时候也是这样,他们希望直接读到精华,看到精粹,得到“牛黄”。否则,你给他一头牛,即使牛肚子里有牛黄他也未必喜欢去宰牛取“黄”。

   第二个特点:写石头,不写泡沫。 我有个自家叔叔稍有文才,喜欢写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铺天盖地地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活动,他就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写了很多诗歌;后来,国家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活动,他又写了一些这方面的诗歌。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的风波起来之后,石家庄一个药厂给在那里坐街的学生们送葡萄糖、送维生素,我这个叔叔听说后很感动,就写诗歌颂;后来解放军进北京清场,赶跑了学生,石家庄这个药厂又给解放军送葡萄糖、送维生素。这时,我这个叔叔又想写诗,但是他提笔又止,为什么?他感到诗歌不能这么写下去了,他陷入了久久的深思。现在,他自己想出版诗集,可是看看自己几十年来写的东西,他觉得没什么出版的价值了。我讲这个事例是想议论一下作家、诗家创作的选材问题。我觉得作家、诗家在选择写作题目、确定写作主题的时候不能跑马追风,不能见啥写啥、见风使舵,而应该选择那些永恒的、永不过时的东西来写,譬如,石头与泡沫是客观存在的两种事物,我们都可以吟咏,但石头相对于泡沫更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写石头,当然写写针砭泡沫的诗文也尝不可。孙万顺写诗在选材时注意了这一点,例如,他写的《元日感怀》《春夏秋冬》《咏梅》《春醉》《听蝉》《望月》,等等,我想,大家现在读他的诗歌与再过几十年、几百年以后读应该一样亲切、一样喜爱。因为那时还有春夏秋冬、还要过年,天上还有月亮,地上还有梅花,树上还有知了。当然,永恒的主题还包括一些民族气节、审美价值等精神性的东西。孙万顺在诗中写了很多这类的东西,如在《民族的记忆》中写道:“站着死去的人/永远是那么的高傲”;在《七绝·野生原上问苍茫》中写道:“野生原上问苍茫,细雨接风沐晚阳。忽见虹桥飞架起,凡尘有路可天堂。”;在《稻草人》中这么写:“分明衣衫褴褛/却从不见你弯腰弓身/不歧视贫穷不巴结权贵/无争无求不卑不亢/只记得自己的使命/风雨无阻不分昼夜黎明”现在,我们读的唐诗宋词元曲,我们之所以能读到它,一是因为它的韵味好,再一个就是它所表达的意境和主题,在每一代人中都有“知音”,每一代人都愿意看,与每一代人都贴的很近、很紧,否则,如果是一首类似“祝贺唐朝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诗歌,恐怕流传不到现在,既是流传到了现在恐怕也没人喜欢它。总之,我不赞成当代的作家、诗人跟着电视台跑,跟着新闻媒体跑。

   第三个特点:既写柔,又写刚,柔中带刚。很多人初读孙万顺的诗,可能会觉着阴柔有余,阳刚不足,那就误解了诗人。先说万顺其人。孙万顺出生在张家口宣化县一个五男二女的多子家庭,婴儿时因为家里贫穷险些被扔到野地。万顺高中毕业后参军,和我是27军的战友,他在80238团,我在81241团, 1986年冬天,24岁的孙万顺和我共同奔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了对西南某国的作战。铁匠手里打不出蛋糕,像万顺这样一个经历过苦难、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坚强战士,他写出的诗歌只能是刚毅的、锐利的和战斗性的,尽管它可能蕴含在阴柔之下或阴柔之中。比如,在《醒醒吧!正义和自由》这首诗中他这么写:“ 为了正义/也为了自由 /向往美好的人们 /拿起笔来/拿起锄头 /拿起锤头 /拿起正义的勇气和拳头 /打倒横行世界的霸主因为 /他也无异于暴徒 /残忍、毁灭/不可一世 /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限痛苦 /这不是人类想要的正义 /更不是人生的自由!”在《七律·甲午寄志》中表达自己的心境:“又逢甲午缅怀时,四海悲涛怒气嘶。华夏铭心知耻辱,全民疾首祭英师。榻边岂可贼酣睡,疆土何能寇噬食。汉子生当听召唤,一声令下不言辞。”万顺作为一个年已半百的人为了祖国的利益,听从祖国召唤,胸怀老骥伏枥之志,敢放出 “一声令下不言辞”的壮语,他刚毅的人格和刚性的诗意可见一斑矣!


(八)彩凤来仪穿百花——《远方的风景》编后感

张炳吉

    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后,大家觉得应该设个奖项,以鼓励会员采风创作文艺作品。上级机关批准后,我们思来想去,最终取“采风”的谐音,将这个奖项定名为“彩凤奖” (全称是“彩凤文学艺术奖”)“彩凤奖”每两年举办一届,主要对会员们采风创作的诗歌、散文、民间故事、书法、绘画、摄影、小说等体裁的文艺作品进行评选奖励。这个奖项既然叫“彩凤奖”,我们就请人设计了一个展翅欲飞的凤凰造型,作为彩凤奖的形象和发给获奖作者的奖杯。

    从2015年举办第一届彩凤奖至今,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彩凤奖”,有近数百名作者获得了这个奖项。通过举办“彩凤奖”激发了大家外出采风创作或补充、修正文艺作品的热情,在帮助会员解决闭门造车以及江郎才尽的苦恼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今年是河北省采风学会成立五周年,我们将三届“彩凤奖”中获得过一等奖的散文、诗歌辑录成册,取名《远方的风景》以作纪念,并供大家交流、珍藏。本书之所以取名《远方的风景》是因为“彩凤奖”征集的都是作者去外地采风后创作的作品,所辑录的诗文都是作者游历天下、行走世界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作者笔下再现的多是他乡异域的风土人情,而不是乡愁、亲情、友情之类的回味或杂谈。

    多年来,我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苦恼,那就是写着写着就“弹尽粮绝”、无以为继了,或者写完一篇东西后很长时间没有再创作的激情和欲望,想写而脑袋空空,心中无物,想写却感到笔如铁杵,键盘如钉,拿不动,敲不下,无奈,一个人就在屋子里踱步、转圈,但踱多少步、转多少圈也没用。后来我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他老人家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哲学著作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实践中来的,作家的创作思维也是从实践中来的,作家只有走出书斋,走进自然和人民群众,才能发现创作素材,受到启迪,产生灵感,进而创作出接地气的文艺作品。不然,坐在屋里冥思苦想,即使写出只言片语,也是清风白月、寡淡无味的白开水类东西。让我欣慰的是本书的作家、诗人们,在这方面与我都有同感,他们大都喜欢旅游,喜欢阅读。大江南北、长城城内外,大海之滨,戈壁沙漠都有他们的足迹、笔迹。本书作者中有个叫王喜民的作家,担任过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副台长,今年已经73岁了,他曾只身重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只身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只身行走过西藏高原、只身穿越过大西北。近几年他越走越远,迈出国门,踏访了地球上七大洲220多个国家(地区)和南极、北极点。他用双脚走全球,用笔墨写世界,已经创作出了数百万字的作品。

    本书的作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采风时边走边看,边走边想,写作时不照搬所见所闻,不记流水账,不出手“原生态”式的作品,而是把采风所得的“毛料”经过逻辑的、艺术的加工,形成艺术精品后才展示给读者。女作家周云燕在“衡水湖冬韵”一文中这样描写衡水湖的冬韵:“深冬的衡水湖,通常在几天北风呼啸之后,沉沉的冬云便会逐渐堆积,铅灰色的云层迫近湖面,在某一个午后或是傍晚,雪便不经意地下起来了。起先是小小的冰粒,继而越下越大,密密的、碎碎的,逐渐轻盈起来,如柳絮般迎风乱舞,继而如榆钱如鹅毛般的雪片便漫天飘飞起来,落入湖面,杳无声息地融入了一湖静水。”周云燕让读者看到的不是呆板的镜头,而是一个飞动着的视频。而“照相式”的作家是写不出这样灵动的作品的。“照相式的采风”就是机械地照搬事物的原样原貌,没有遴选,没有舍弃,没有想象和发挥。在哲学上,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我们说艺术需要真实,但是,艺术的真实并不是让作家当传声筒、当照相机。

    本书的作者不畏艰辛、热衷采风、勇于采风,他们心中大都装着一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远大理想,更坚信“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为了寻找创作素材、探寻事物真相或者验证某个现象,他们中有的人先采风后买房,把家里有限的积蓄优先用于采风;有的作者历尽磨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而采风,以至于我们采风学会不得不每年两次发出采风安全警示以防止发生意外。63岁的刘维嘉是北京市通州区的一位残疾作家,从几岁开始双拐就一直伴随着他形影不离。但是,这从未影响过他上车下车、爬山过海,他能与正常人一样采风创作并取得了大量的采风成果,先后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北京市作家协会等,创作了三部散文集,获得了首届“林非散文奖”等30多个奖项。采风不是游山玩水,采风不是一路山歌一路情,每一次采风、每一件采风作品的诞生,都是采风人汗水的洒落和艰辛的付出——这是我从本书作者的采风故事中得到的体悟。

    本书的作者与我一样,相信最美的花朵在窗外,最倩的风景在远方。他们行走天下,采写世界,用艺术之笔把一个个活灵活现、五光十色的世界展现给我们。打开《远方的风景》,我们可以与冯小军一同感受“四月山香”,随孟晨露走进“红叶深处”,与张艳仰望“关中风月”,与染香欣赏“大美滹沱”,与韩咏华“冬季到崇礼去听雪”,与胡庆军一起度量“我们与秋天的距离”,与董培升游览“画纸上的笔墨黄山”,与侯美蓉“在鼓浪屿相聚”,与张占宣“游伯延古镇”,与张君刚看望“点灯的人”......

    三届“彩凤奖”有数百件作品获奖,但获得一等奖的却只有数十件。今天,我们把获得一等奖的作品集印成书,可以说这本书佳作荟萃,珠玉满堂;由于作者所到之处不同、视觉各异,作品各有千秋,又可以说凤凰来仪穿百花,本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还可以说《远方的风景》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是一湾清莹的湖水,是一片斑斓的云霞,是一座青翠的高山,是一个古老传说,是一顿最美的艺术盛宴。

(九)记住我们曾经走过的路——《采风之路》编后感

张炳吉

     采风是一项古老的文化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由于在古代将民间歌谣称为“风”,所以采集民间歌谣的活动被称为“采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古代采风的成果。当代“采风”的内涵和外延与古代相比扩大了很多。在当代,“采风”不仅指对民间歌谣等文化现象的采集,还包括作家、艺术家为创作文艺作品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走访、考察等调研和收集活动。

      采风对于作家、艺术家开阔创作思路、收集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完善矫正创作逻辑、创作接地气、合实际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此,从2013年春天开始,我就着手组建河北省采风学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省民政厅领导以及省级老领导的支持下,2014年11月1日,河北省采风学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以采风创作为主要业务的文学艺术社团。创建这个学会的目的就是动员、引导和带领文学艺术家走出书斋,深入山川田野,深入基层群众采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为他们发现第一手素材、获得真情实感提供便利、提供服务、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深入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采风创作提示方向,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采风创作工作。

   河北省采风学会一路向前,蓦然回首,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

   五年来,我们发展会员1300多名,组织集体采风近百次,创作文艺作品数万件,举办评奖征文活动7次,评选获奖作品1000多件,会员分散采风数千次,行程近千万公里,会员采风的足迹遍布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河北省采风学会取得的采风与创作成果受到了广大会员的赞许和主管单位的肯定,其社会影响力、在 文学艺术界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都在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们一直前行,却很少顾及身后留下的足迹,很少关注自己留下了多少足迹,留下了什么样的足迹,这些足迹哪些深、哪些浅,哪些步幅大了,哪些步幅小了;更不去捡拾、存储这些足迹。但是,如果不去辨析、捡拾并存储我们的足迹,那就很可能让我们忘记初心,忘记使命,找不到回家的路。为此,我们决定编辑这本资料集。《采风之路》这本资料集所记载的就是河北省采风学会五年来所走过的路和我们脚踏实地的一个个脚印。它辑录了河北省采风学会从酝酿创立到建会发展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发布过的通知、公告、决定、名单、规章制度以及我们设立并颁发的奖项、到达过的山野、去过的城市、召开过的会议、设立的分支机构、创办的网站、涌现出的优秀会员、开展过的公益活动,等等。从这些零零碎碎的资料中,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辅助我们继续上路,使今后我们走得更好,更快、更稳。从这些资料里,还可以发现我们在哪些地方走了绕弯路、泥泞路、坎坷路,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路上以史为鉴,汲取教训。

   五年来,作为采风的主体,我们行走天下,写写画画,但目击笔触的却总是山川草木、人间万象,看听写,拍描画,赞叹吟咏的皆是身外之物,而唯独忘记了我们自己。其实,采风人不仅是采风的主体也是采风的客体,我们自己也是一道风景,也应该采采我们自己的“风”,记住我们自己走过的路。《采风之路》这本资料集就是把长期以来我们对照别人的镜头,调转过来给自己来个“自拍”,看看五年来我们这支文艺新军走了多少路、走过了那些路,经历了什么样的风景。不过,与一般的采风作品不同,书中所载的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艺术作品,而是我们学会的一些“原生态”的文件、人物、资料、会议、活动、荣誉、成就。

   国家有国史,地方有地方志,单位有单位志。这本《采风之路》就是我们的河北省采风学会的“会志”,今后,我们将努力办好自己的“会志”,一路采风,一路写志。只有这样,我们的采风之路才能走更远。         

(十)醉在枣花盛开时——写在《恰逢枣花落簌簌》付梓之际

张炳吉

   春风一来,桃、杏这些性急的花树就得意地喧闹起来,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满树满树地开花。而沉稳的槐树、枣树却不赶时髦,它们的花儿似乎羞于示人似的,早春不开,仲春不开,晚春还是不开,眼看是麦穗微黄的初夏了,它们才突然绽放出满树的花蕊,然后无声无息的簌簌落下——不紧不慢,悠悠然然,十来天不住劲儿,直到把树下变成花铺的小广场。

   河北省采风学会就是在这样的季节里,组织部分会员踩着满地的槐花、顶着一头的枣花来到赞皇县蕊源蜂业有限公司采风创作文艺作品的。

   小小的蜜蜂、簌簌的枣花、一天的活动,却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等地的七八十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他们中距离赞皇最近的有100多里,最远的有600多里,很多人要乘坐多次汽车、火车才能到达。大家之所以轮蹄迢递、不辞路远来参加这次活动,与其说是为了采风创作文艺作品,倒不如说是为了走进蜜蜂的世界、走进养蜂人的世界,走进美的世界。在我们中华文化中,蜜蜂是勤劳、智慧、高尚的象征,它们的品质、它们的社会秩序都令我们人类赞叹,历史上很多赞美的诗句、很多美丽的传说都给了这小小的蜜蜂。而养蜂人与蜜蜂一样的勤劳,一样的智慧,一样的令人敬仰,尤其是赞皇蕊源蜂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秀英女士,从养殖一箱土蜂开始,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把“甜蜜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直至名满神州,誉满天下。因而,可以说这次采风是四面八方的作家、艺术家怀着对美的追求、美的探索、美的崇敬和殷切期望慕名而来、乘兴而来的。

   大家采风的这一天,欢快的音乐,大红的地毯,迎风的彩带,来客的笑脸,把蕊源蜂业公司衬托的节日般喜庆。公司领导和参加采风的作家、艺术家们在这里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后,参观了设在蕊源公司院内的中国蜜蜂博物馆,而后乘车参观了他们的养蜂基地——十万亩枣园。此时的枣园嫩芽初绿,枣花盛开,蜜蜂飞舞,花香四溢,正是一年中蜜蜂采蜜、文人采风的最佳时节。作家、艺术家们在山歌般婉转的路上穿行,在油绿的枣林间游览。清风、花香、绿野陶醉了采风的作家;花蕊、蜂翅、枣林撩拨了诗人的性情,大家兴奋地钻到树下、爬到岭上,前呼后应,观光拍照,交流叙谈,一时忘记了俗务,忘记了年龄,忘记了身外的一切。

   心潮澎湃易作诗,有感有悟好为文。正是有了采风的切身感受,因而有的诗人一上车就在手机屏幕上开始作诗,更多的诗人、作家回去后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本书辑录的45首诗歌、17篇散文就是从大家创作的100多篇(首)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精品。

   辑录到本书中的诗歌有的赞颂蜜蜂,有的赞颂养蜂人,有的描写枣花簌簌的诗境,有的描写枣林的幽谧,尽管诗人的笔触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这批作品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很好地表达了作者采风时的心境,为读者构建起一幕幕优美的画面,使人读后能产生同感和共鸣。如,青年诗人张雷写的两首七绝就很有代表性:“群蜂酿蜜锦峦中,传粉林间行色匆,我亦闻香寻蕊客,芳心一片向花丛。”“为觅群蜂问枣英,蕊源岭上釆风行。漫山遍野飘香阵,醉了倾巢十万兵。”

   辑录到本书中的散文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即,精炼、精细、精雅。所谓“精炼”就是作者直接抒怀,文章写得干净利索,没有冗言碎语和多余的铺垫、衬托;所谓“精细”,就是作者对情景、人物、动物的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对蜜蜂的形体、蜜蜂酿蜜过程的动态描写上非常细致深刻;所谓“精雅”,就是这批散文凸显了当代散文的最主要的特点——美。散文即美文,这批作品不仅情感强烈,联想丰富,以盛赞美、记录美为主旨,而且结构美,语言美,读来脍炙人口,不忍释手。如,作家张俊伟在《感谢有你》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忽然一阵风来,青翠的枣叶唰唰作响,米黄色的枣花簌簌落下,飞满我的头顶,飘进我的衣领,触碰到我的脸颊,凉凉的,痒痒的。”作家淡然涵凝(刘成彬)在《千年古县飘蜜香》中写到:“枣林里翠黄的小花挂满枝稍,淡雅的馨香随风弥漫,沁人心脾,成群结队的蜜蜂翩翩起舞,嗡嗡哼唱。”这些作品无不显得典雅、美丽和耐人寻味。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的作家、诗人们妙笔连珠,书法家们也乘兴挥毫,给蕊源公司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墨宝。

   为了纪念京津冀作家、艺术家们的这次采风盛会,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和承办方赞皇县蕊源蜂业有限公司商议,决定遴选佳作,共同编辑印刷这部诗文书画集,以供大家交流、珍藏。

                                2017年11月5日

(十一)宋城不远 开卷就到——《巨鹿宋城文化采风作品集》序

张炳吉

庚子年十月初七,轻雾绕树,细雨淋车。应巨鹿县政协、巨鹿县文化旅游局之邀,河北省采风学会40多名会员分别从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地启程,前往巨鹿县宋城遗址采风。

开车、行路,各路人马谈笑风生;停车、移步,一踏上巨鹿这片古老的土地,特别是走入湾子村宋城遗址,情形大变,肃穆与沉重骤然替换了大家刚才的笑靥与轻松。原来,北宋大观二年的一天,这里的居民正围坐在自家的小桌吃饭,突然,黄河决口,泥沙俱下,肆虐的洪水滚滚而来。人们仓皇地丢弃饭碗、丢弃赖以生存的房屋、家什、犁耙,店铺、还有老牛老马逃命而去;未能逃走的老弱病残与自己世代相依的家园、世代居住的巨鹿城池一起葬身于泥水之下,埋没于黄土之中,从此再不见天日。

虽逾900余年,但踩在蒙难者家园的上方,走在这样一片当年满城哀嚎、万众惊恐的故地,采风人谁不哀叹、谁不惋惜呢!令大家略微慰藉的是,这座沉睡的宋城在上世纪初的时候忽然被后人唤醒——人们挖井时发现了它,忆起了它。于是,文化人纷纷用尘封的古籍来诠释它,用陶器碎片来佐证它,用诗词歌赋来感叹它,用哀婉的歌声来祈祷它。河北省采风学会前来采风的作家与前人一样,都被这场灾难所感动,写下了数十篇作品。虽然在目前来说他们是以宋城为背景创作文艺作品的最后一拨文化人,但是,大家的情怀、笔触、笔力,比起前人毫不逊色。

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是诗人的惯性思维。参加这次采风的诗人创作的一首首诗歌,发出了自己对宋城遭受灭顶之灾的叹惋。“临近宋城蹑手足,恐惊千年梦中人。”诗人梁陆涛在他的《冬日寻访巨鹿宋城》里表达了自己踏上宋城遗址后内心的隐痛;诗人刘卫苹在《宋城》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境:“水卷泥沙入宋城,拭去朱颜沉沙中。鬓白残缺今尚在,百感交集何处哀。”诗人张文山则在他的《古宋城赋》中发出感动天地的叹息:“抚今追远兮,大地为证;一声长叹兮,响彻古今”诗人老健则仰天长啸:“苍天无语,吟诗为你。宋城不幸,千古传奇

参加这次采风的诗人作家们没有把笔锋停留感叹、惋惜上,而是通过回味宋城昔日的惨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他们希望通过考古挖掘和研究,早日使千年古城重见天日,还原宋城的本来面目,再现古城昔日的风采,让今天的人们一睹它的真容,并盼望巨鹿拥有更美好的明天。作家陈战勇写道:“参观完巨鹿古城遗址,我心中无限感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徜徉在发掘完成的古城历史博物馆中,直观地感受宋代社会的厚重历史,领略当时光辉灿烂的文化,探访古人的日常生活。古城九百多年的历史,将教育人们更加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鞭策我们不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新生活。”作家郝占奎“企盼巨鹿古城穿越历史,满血还阳,早日复活。站在快节奏的时代河畔,我停下脚步,回过头去,为尘封的古城挹酒招喊:涅槃巨鹿,浴火重生!”作家邢红霞的心里话是“在九百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以一个探询者的目光去打量宋城这个遗骸时,我是惊骇的。我知道,以我浅陋的学养和拙笔撰写的这些故事,远远不能还原出当时的情景;我期望有一天,有人能掀起它的盖头,让世人看到一个真实的宋城。”作家德勤认为:“有朝一日宋城重见天日,必将光耀世界,灿烂无限”诗人万文丽的心愿“待到拨云日,徐徐露丽妍。”

   痛定思痛,追溯历史事件的渊源,汲取惨痛的教训是作家们的使命。参加这次采风的很多作家通过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揭露了这一事件的本质和根源。作家张变芳写道:宋徽宗继位以后,不仅在黄河治理方面存在严重失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如以前,特别是启用了一部分缺乏专业知识的治河官员,导致治河方案不科学,河政严重腐败使得河北地区随时都有遭受黄河水患的危险。”诗人佟陟似乎找到了大宋屡遭外侵和水患的原因:“大宋重文轻武,辽金乘隙伐图;黄河决堤千里,巨鹿瞬间倾覆;哀哉,呜呼!”

       这次采风创作的作品不乏哲理之作,让人赞之叹之。作家张文山向来是个哲人,他认为,宋城“虽是一劫不复,亦当砥砺后人”宋城虽然倾城而亡,但它可以激励人们重整河山、发愤图强的信心和勇气。作家付春生认为,宋城蒙难自当哀之,但换一个角度看,宋城之难对古人来说是祸,但对今人来说是福——古代日常使用的盆盆罐罐大多已碎,而湮没于厚土之下的这些东西却完好无损,变成了今人宝贵的文物,古人用生命为我们换取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过去,人们只知道磁州窑,却很少看到其瓷器遗存。考古学家从宋城遗址挖掘出瓷器,才使人们认识了磁州窑,才使磁州窑走向世界。

  这批宋城采风作品不仅思想境界高尚,读后让人深思长叹,其艺术水准、表达技巧也值得褒扬。诗人郭亮采用拟人的手法来示胸臆:“东方的庞贝古城啊,待到柳枝吐鲜,燕子归来,你抖落一身沉沙,新芽一般升上地面,我将为你披上一身晨霞,淡妆一身星华,牵住你的手,洒落一地情话。”诗人杨红霞的诗歌盛开着浪漫主义的花朵:“巨鹿的鹿身不着梅花,却有串枝红杏从宋城的墙顶探头,打着腮红的女郎,垂下盈盈杏眼,抄手砚旁影青花盘的瓷色,青里闪白,白里泛青”诗人李立宪的七绝读来朗朗上口,艺术之美跃然纸上:“黄河决堤埋宋城,千年沉睡任说评。今人只叹宋瓷美,谁解宋人不堪情

      本书辑录的作品,都是本书编委会从众多的采风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佳作,它们质地上乘,脍炙人口。观览本书,虽不能知宋城全貌,但亦可见其一斑;虽不能让宋城一鸣天下,但亦可尽我们的微薄之力。  

    巨鹿县政协出资辑印成书,供大家收藏、纪念,很有意义,在此表示感谢。巨鹿县政协主席张锋、副主席王民,巨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蔚霞、副局长马华涛,巨鹿县宋城文化研究会为这次采风创作、编书出书做出了重要贡献亦当感谢;巨鹿县文化人司华新为促成这次采风、出书活动,多次沟通联络,付出了心血,更当感谢。                  

(本序作者张炳吉为河北省委办公厅二级巡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创始人、采风网总编辑)

(十二)待到来年花开日 再游运河写诗章 ——《一弯秋月卧运河》序

作者:张炳吉

       2020年6月,河北省采风学会准备研究一批提出申请的作家艺术家入会。在审核申请人资料时,一位作家引起了我的关注,这位作家就是本书的作者张春景他当时的申请资料上是这样写的:张春景,笔名南冰,河北省南皮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沧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南皮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南皮县国学研修会执行会长先后在《文学报》《长城》《鸭绿江》《西部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6部文学专著,其中一部获河北省新世纪散文创新奖一部入选《河北散文家作品选》并获河北省散文名作奖;本人曾被授予“燕赵文化之星”荣誉称号

凭借自己这些过硬的条件,张春景顺利被批准加入了我们学会。此后,我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进而成了文坛好友。春景入会后,积极支持我会的工作,经过他与南皮县香公文化产品有限公司联系,该公司出资与我们学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香公杯”全国散文诗歌大赛这次大赛办得非常成功,社会反响非常好。

春景不仅办事爽快,知识面也很宽,尤其是他丰富的文史知识很让我钦佩。读他创作的散文,常常可见穿插其中的典故、传说故事,还有古人韵事。很多出典他似乎都能信手拈来,陈于纸上,彰显了他厚重的国学知识功底。比如,在《卤水点豆腐》这篇只有1700多字的短文中,春景居然引用了《大辞典》《书二公事》《本草纲目》等三部典籍中关于豆腐的记载以及淮南王刘安、南宋爱国诗人陆游、革命先驱孙中山等人关于豆腐的言论和故事。在《大洼四章“枣林”》中,作者引用晋时大夫傅玄云游到此(作者所写的地方)曾作的《枣赋》,并把此赋全盘托出,让读者眼界大开。在文学作品中加载恰当的史料,可增强作品的深度、厚度和品位,可大幅提升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思想魅力。但是,引用的经典要与作者所表达的主题相吻合、相衔接,否则,就可能画蛇添足。尽管春景史学丰富,但在散文创作中他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一弯秋月卧运河》一文中写古运河的风景时,引用了1750年康熙南巡经过运河时填写的词,用皇上的词来佐证古运河的美,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笔意。本书中引用的《明世宗实录》《与朝歌令吴质书》《嘉靖青州府志》《水经》《临淄区文物志》以及“东光葚子救燕王”的传说、“浮瓜沉李”的典故,等等,都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一个全才的作家不仅能写出好的诗词歌赋、好的文章,用美的作品去感染人,还应该是个哲学家,用形而上的作品去启发人、引导人。读春景的作品,我感到他的文字间总是洋溢着辩证的思维和哲学的味道,读后总能引发我的深思。一般的游记作品多写高山的壮美、大河的清澈、草原的宽广、森林的幽密,末了收笔打烊。春景的游记类作品也写景,但他没有停留在对景物的描写上,他往往在叙述完景色之后还要做进一步发挥:“黄山松的品格和形象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要将它作为处世的楷模、修养的老师、心心相印的朋友,像它那样刚毅坚强地去面对生活,始终保持一颗奋发向上的进取心,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谱写幸福美好的生活乐章,不断铸造人生的辉煌。”再看下面这些蕴含在文章中的句子,句句都是箴言,句句都发自作者的肺腑:

“任何成功都是从战胜痛苦开始的。”

“苗木无根脉则枯萎,人无根脉会夭折,家族无根脉将难传承,国无根脉或许衰亡。”

“人,不经过痛苦和失败不能成熟;不经过大喜大悲和大起大落不能坚强。”

春景的这类散文其悟性和灵感结合的产物透过现象深入事物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具有入木三分的审美效果。阅读的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写作技巧,还可以让我们学到生活的智慧处世的经验

在文学界有一句话叫做“大爱之人才有大作”。这种认为作家的人性与创作成果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颇有道理。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文学家都是具有大爱之心的作家。正是因为他们有了大爱之心,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传世的巨著。本书的作者春景同志就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作家,他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家人。他的姥爷患有骨病,体型上是个“罗锅”。但是,在他心里,姥爷却是一棵挺拔的大树:“在我眼里姥爷的形体虽然罗锅,但他的灵魂是正直的,心底是正直的,是个堂堂正正的男人,是一棵棵参天的大树。”春景有一次梦中偶遇去世多年的母亲,但一晃便不见了母亲的影子。这勾起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他写道:“娘在家就在,娘走了家就是残缺的,如同这半弦的月。久违了,母亲!兹涂一纸小文聊以慰心,倘若哪日风平,借一叶孔明灯寄给您——我的亲人,我的娘!”如果作者没有对母亲深深的爱,梦中就不会遇到母亲,更不会写出这样催人泪下的文字。春景有个失语十年的姐姐,姐弟情深,他经常去姐姐家看望她,他对姐姐的惦念时时挂在心上:那条绳样弯曲的乡路于我再熟悉不过了,尽管铺满落叶,在华北平原的旷野间袒露着褐色的胸膛,泥泞的车辙印痕如同思念的根须,延伸着对大姐的昼思夜想。”“不敢面对你那熟悉的面孔了,每见一次面,便有许久的如鲠在喉,身心似大病一场的疲惫。

春景不仅有思想、有情感,还有过硬的写作技巧和艺术天赋,他善于表达,善于描写,能把很平常的创作素材编制成很美的艺术作品。读完 《一弯秋月卧运河》我感到春景就像一个竹林下的编制巧匠,他手下的竹器雅致、精巧,让人爱不释手。春景笔下的南运河就是这样一只竹器:南运河以其九曲十八弯的侠道柔肠,蕴育出博大精深的沧海文化和运河儿女万般的柔情,润泽着两岸子孙生生世世的干涸心田,任由发芽、成长、茂盛。”这些诗意的语言给人以想象的翅膀,读之总能让人沿着他的笔迹飞翔。“望着这鬼斧神工的景致,望着这造化神秀的崂山,即使最弱小无力者,转眼也会成为山东大汉,浑身上下鼓满了劲,血管里激荡着雄性豪情,洋溢着阳刚之气,恨不能与海战,与天斗,与地争;恨不能扫尽一切害人虫,铲平一切不平事。”这些铿锵的语言,似是振聋发聩的号角,似是雪夜惊雷,让人血脉偾张、豪情万丈,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奋笔疾书时紧握的拳头和绷紧的嘴唇。    

春景在运河边长大,他与运河有着扯不断的情感。前些日子,他在微信中对我说他在等一场雪——他计划雪后去游运河,写几篇运河雪景的散文添加到本书中。可是,一等再等,他期盼的雪没来,恼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了。他和大家不得不居家自保。运河游不成了,这让他很懊丧。我安慰他说魑魅命短,瘟疫很快就会退去,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再游运河,写花海中的运河,岂不更好?他回复了我两个字:“也好!”

                                             2021年1月6日


【张炳吉,笔名:赞杨,河北赞皇人。1983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军队工作,先在军校学习后到部队任职,曾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并荣立战功。1988年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历任河北省委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国家保密局副局长、省委保密机要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散文世界》等报刊发表大量散文作品并获诸多奖项,其《白马泉的品格》一文入选北大基础教育文库和中学生课外读物;先后创作并出版了散文集“三路” 即,《乡关路远》《路在门外》《一路风情》;主编诗文集三部:即,《恰逢枣花簌簌落》《远方的风景》《古郡宋华》201411月,张炳吉发起创办了全国首个采风社团——河北省采风学会并任会长;次年5月创办了首个以发布采风作品为主的网站——采风网并担任总编辑。】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新书《夏王窦建德》书评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