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新书《夏王窦建德》书评
新书《夏王窦建德》书评
作者:田英

《夏王窦建德》是谢美生和李顺成新近出版的历史长篇小说。创作之初作者就为该书定下了基调,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秉承不拔高,不戏说,不虚构,依据史书所记载的脉络和纹理,做足了功课。首先是沿着窦建德起义的足迹,察访风土人情,观览山川变化,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尊重历史为前提,加上严谨的创作态度,成为该书的亮点,即为史学研究提供参考的历史著作,同时阅读时也为读者带来代入感的体验。

窦建德(573年-621年)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领袖,东汉大司空窦融后代,辽东宣王窦拓玄孙。河北故城人,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重信然诺,出任过里长,崇尚豪侠,为乡里百姓敬重。隋朝末年,国土连年遭大灾。隋炀帝不顾民生,大肆横征暴敛,穷兵黩武。漳南县里正窦建德年迈的老母和年幼的儿子无端被杀害。县令逼迫窦建德率百名村民送军粮到涿郡后欲杀害。窦建德被逼无奈,率众揭竿而起,高举义旗。书中穿插义军将领王妇保伏宝和慕容惠妹,刘黑达与秀姑的凄恻爱情。史书评价:公逸气纵横,鹰扬河朔,引兰山之骁骑,驱易水之壮士,跨蹑燕齐,牢笼赵魏,好通戎夷,声振华夏。

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到清朝太平天国,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几乎平均每年都有农民起义发生。如常说身逢乱世,狼烟四起,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素面朝黄土脊梁朝天的庶民布衣揭竿而起,其实是在把生命变成一场赌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多少人成功,就有多少人失败,起于草莽,仗三尺之剑就能豪取天下,于乱世之中拔得头筹,成为天命所归的帝王,绝对需要不一般的胆识和魄力,但也是一种豪赌的运气。在烽火狼烟中厮杀,在群雄争夺中脱颖而出,成为这片天空下新的主宰者,成为崛起的枭雄,谁能走得更远,并不是本书要给的答案。

英雄莫问出处,在隋末的几支农民起义的领袖中,窦建德算得上是最有才能、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位。窦建德,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正在耕田的窦建德,听到后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他招贤任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绝不滥杀俘虏和降将。因为起兵后攻城战地十分顺利。望风归附者甚多,他称帝的夏国,成为黄河以北地区声势日隆的大国。可这个大夏国从兴建灭亡,仅仅四年时间。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是因为后来小农意识做祟,骄气滋长,听信谗言杀害大将贤臣。透过历史的层层珠帘,再次回望那些曾经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朱元璋无疑是草莽英雄布衣君王中的大咖。与之相比或许是缺了一些什么,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还是刘伯温的运筹帷幄?

作者在后记中用了《左传》中的一段话,做了总结: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其实,结局远远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刀剑下的的经验教训,治国理政里的兴盛败亡。这也许正是作者的苦心与本书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有一件事情,可以算作旁门左道,权做佐证说明。曲阳的北岳庙是从汉武帝时即为皇家祭祀山岳的场所,封拜山川河流的庙宇,在民间老百姓却直呼为窦王庙。窦王庙——是老百姓对窦建德的一种纪念。因为他为百姓的福祉呐喊过,奋斗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过,这样的夏王有史、有料、有温度。窦建德无疑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一笔,也将会继续为后世所敬仰,历史所铭记。在北方的黄天厚土中仍然可以留下一缕带温度的痕迹,这不失为历史对窦建德的最公正的一种纪念。

最后,还要说说,该书的作者,都是著述颇丰的老作家,叙事风格老道,语言精炼准确,《夏王窦建德》值得一读。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上一篇] 两位专家评张炳吉散文集《一路风情》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