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昔日老祖立天下,如今欢聚满和园
昔日老祖立天下,如今欢聚满和园
——河北滦州樊店子村传承传统文化纪实
作者:徐树仁

       走进河北省滦州市雷庄镇樊店子村,村口巨石“樊店子”三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耀眼夺目。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满族村,不断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继承诸多优良民族传统。在与汉族文化融合同时,将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村口投资五十多万元的满和园201710月破土动工,历时一年半,于20196月初具规模,成为全村休闲娱乐、活动健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徜徉其中,似乎在回味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


       据考证,樊氏家族史可追溯到十七世纪。那时樊氏祖先在今辽宁省锦西一个称为老婆子店的村庄繁衍生息。1644年,顺治皇帝带兵入关,主政中原。路过锦西,正黄旗民樊哙即参军随龙入关,后来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拜为“樊大将军”。因收服卢龙府土匪被皇帝看重,专事筹备押运粮草、军需事宜。大本营即驻扎于滦州西,饲养军用马匹,故命名“樊家甸子”。“甸子”即放牧的草地之意。

       后来,“樊大将军”受皇封“跑马占权”。西至胥各庄、东至山海关、南至不毛之地的南海、北至长城脚下的塞外,均是所辖之地,纷纷纳钱粮至“樊家甸子”御用基地。

       至后世樊氏增祖,获取功名仍居此地,为当地著名乡绅。文官路过下轿,武馆至此下马。樊增老祖,爱惜子民如己出,人称樊二老爷。某年天灾,饥民食不果腹。樊二老爷亲临山海关外调粮,赈济灾民无数,世人皆感其徳。


       至解放前后,樊氏后人在村北官道开设一大车店,供来往客商歇脚住宿。门口树一招牌樊家店,因此改村名为樊家店子。解放后归为滦县第五区管辖,区里认为此名家族观念太强,与当时形势不太相符。又更名为樊店子,一直沿用至今。


       在新形势之下,樊店子逐渐与汉族融合,民族特色逐渐消逝。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民族政策,民族特色、满族风情又开始焕发生机。在滦州市委、市政府、市民宗局,雷庄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颇具满族特色的“满和园”落成。村里文化建设也紧紧围绕满族特色展开,村民们深深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


       满族文化,礼字当先。男子叩拜”“打千、女子稽首”“万福等礼节虽已过时。但植根于内心深处的崇礼文化却经久不衰,孕育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蕴含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开门迎客、叩见长辈、端茶倒水、递烟敬酒,日常交往……无不折射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人们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体现在人人遵纪守法、安分守己、勤劳致富。

       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根据新形势因势利导,将满族文化布置于村头巷尾,与现代文化结合,让村民随时置身于浓浓的文化氛围。满和园寓意满族人民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与汉族积极融合,同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共建美好家园;连心桥,寓意干部群众心连心,干群协力奔小康。洁白的汉白玉长廊、琉璃瓦顶的六角休闲亭,寓意村民洁净的心灵,高尚的品格。文化橱窗,宣讲党的政策方针,教育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春夏之际,园内花红柳绿,芳草萋萋;昔日老祖饮马河,如今绿水绕村庄。池内碧波荡漾、锦鳞游弋。茶余饭后,散步于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置身于风景秀美的满和园,可跳舞娱乐、休闲健身,还可放声纵歌,尽抒心怀!


       走进村委会大院,窗明几净,各种服务功能一应俱全。村委会秉承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了群众的贴心人。多年来,先后被滦州市委、市政府,雷庄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开创历史新篇章。樊店子村正昂首阔步,走在集体奔小康的道路上。正所谓:
       随龙伴驾入雄关,
       迄今已逾三百年。
       皇封领地任马跃,
       正黄出身不虚传。
       德泽南海不毛地,
       恩惠塞北长城边。
       樊氏子孙多奇志,
       勇创佳绩慰祖先。


       20202月28

责任编辑:李洪涛

[下一篇] 画家李章升早期剪纸作品

[上一篇] 儿时记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