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作品评论 > 暴风雪: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张国强
暴风雪:中短篇小说选读后感/张国强
作者:张国强

  这本《暴风雪普希金中短篇小说选我是利用这个春节空闲时间全部看完。这本小说分《别尔金小说集》《戈柳希诺村的历史》《杜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基尔扎里埃及之夜和《大尉的女儿》七大章的作品精选。

  在第一部《别尔金小说集》(1830)里,以《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和《村姑小姐》五篇小说为精选内容。《射击》描述的是一个小城驻军军官西尔维奥因争风头与人结仇,之后并准备复仇的故事。他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为了报仇他忍辱负重,但是却在报仇之时选择了离开。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复仇行为已经引起了仇人心理上的惊恐,这已经达到了他的最终复仇的目的。最后他把生命留给了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斗争之中。《暴风雪》讲的是一个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在暴风雪的天气里外出与心上人成婚,不料由于天气恶劣,她误与别人成婚,多年后两位互不相识的"夫妻"再次相遇。《棺材匠》描写一个棺材匠人由于职业的特点而形成的自私、孤僻的性格。因此他常常不受控制地希望病人快死,用次等木料代替优质木料做棺材欺骗顾客,同时他又怕别人对自己的职业蔑视嘲笑。《驿站长》讲述驿站长萨姆松·维林处于俄国官衔的下层,是很不起眼的官吏,因为社会地位低下他不得不忍受种种屈辱。可是给他带来最大打击的是他的爱女与骠骑大尉私奔。他担心女儿,急忙赶到彼得堡寻找,但是结果确实维林被大尉撵出门外。之后维林回到了家乡,回来后驿站长借酒消愁,因长久不能见女儿忧伤成疾而死。而《村姑小姐》则讲述了一个结局很圆满的爱情故事。小说中的贵族小姐打扮成村姑模样,巧遇贵族青年,擦出爱的火花。两人经历小波折后,经历了爱情的检验之后,真相揭晓,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圆满结局。

 19世纪初,欧洲国家捷足先登进入资本主义,而俄国反动落后的封建专制农奴制仍盘踞在历史舞台上。1812年反拿破仑侵略的战争和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给普希金的创作注入了自由思想和人民精神的“基因”。《别尔金小说集》正是围绕着“俄国社会政治制度必须根本改革”的母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及概括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传达了俄罗斯人民的“公意”—彻底推翻沙皇统治的正义呼声。

  在《别尔金小说集》里,作者以俄国城乡生活的现实而广泛的描写而独树一帜。无论是一心复仇的军官《射击》还是忙于恋爱的乡村贵族青年《暴风雪》和《村姑小姐》,无论是城市里的手艺人《棺材匠》,还是驿站里的“小人物”《驿站长》,每个人物形象都十分准确、鲜明,构成了俄国社会生活的众生图。作者在这些精致的小说中所确立的真实描写生活、塑造典型形象的美学原则,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意识,使这个小说集成为俄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接着,普希金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戈柳希诺村的历史》(1830)对俄国乡村的现状、贵族的分化、地主和农民的关系等问题作最初的触及。而在普希金1832年的作品《杜勃罗夫斯基》中,这部小说以安德列·加夫里罗维奇·杜勃罗夫斯基和基里拉·彼得罗维奇·特罗耶库罗夫两家贵族的争斗,年轻的杜勃罗夫斯基遁入绿林与仇敌之女玛利娅·基里罗夫娜恋爱为线索反映了俄国贵族分化、农民的各种心态、官场和教会作为等等,无疑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秀的俄国乡村生活全景图

  作者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799~1837)俄国作家、诗人,被誉为“俄国诗歌的太阳”和“俄国文学之父”,他在诗歌、小说、戏剧、批评等文学领域均成就卓著,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最终形成、为俄罗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他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后入圣彼得堡皇村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俄国外交部工作,后因“自由诗作”被流放,结束流放后仍受沙皇当局监视,1837年在一次决斗中负伤身亡。普希金的名作除八百余首抒情诗外,还有诗体长篇《叶夫盖尼·奥涅金》,剧作《鲍里·戈都诺夫》和五部“小悲剧”,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上尉的女儿》等。

  他的作品具有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的坚定信仰,他“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果戈理曾给予高度评价:“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立刻使人想到他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我们的诗人中没有人比他高,也不可能比他更有资格被称为民族诗人。这个权利无论如何属于他的。在他身上,就像一部辞典里一样,包含着我们语言的全部财富、力量和灵活性……在他的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灵魂、俄国语言、俄国的性格反映得如此明晰,如此纯美,就像景物反映在凸镜的镜面上一样。” 

  普希金在1833年《黑桃皇后》的都市小说里,通过极端个人主义意识和贪婪个性的赫尔曼形象,体现了金钱对人的意识和本质的侵蚀,通过无所事事、行将就木的老伯爵夫人的形象,体现了浮华社会生活造成的人性堕落。在这里,作者对都市贵族生活带有批判意味的描写,小说通过舞会、赌场、出游、约会等场所折射出社会道德规范尤其是对金钱和爱情、个人与他人、命运与赌注等典型“都市主题”的把握,体现出了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使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作者在篇幅较短的《基尔扎里》小说中,较完整地介绍了基尔扎里的来龙去脉及其出生入死的遭遇,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有力有情的都市形象。

  《埃及之夜》写于1835年秋,小说中出现了两个诗人,一个是彼得堡诗人恰尔斯基,一个是意大利即兴表演诗人,他们构成鲜明对比。恰尔斯基不愿在世俗的社交中沉沦,但他却因为诗而感到与现实疏远。即兴诗人从遥远的意大利来到俄国,主要目的通过诗歌赚钱。作者通过恰尔斯基对即兴诗人的观察,既表现了他对即兴诗人天赋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后者身上庸俗习气的厌恶。通过这两个诗人的形象体现了普希金关于天才与社会、诗人与民众乃至诗歌与金钱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不难看出,恰尔斯基的形象带有普希金的自传色彩。

 普希金历史题材小说《上尉的女儿》,讲述了一个叫安德列·彼得罗维奇的纨绔贵族青年被父亲派到很远的边塞去从军历练胆识、守护国家。在前往的路途中,一行人遇到了暴风雪,陌生的流浪汉带领年轻贵族和他的仆人远离风雪并找到了旅馆,他赠给流浪汉一件兔皮袄便继续赶路。到了城堡后,遇到了司令的女儿玛莎(上尉的女儿),与之坠入爱河,并为此与另一个军官施瓦勃林发生冲突。在爆发普加乔夫起义时,他不畏艰险地救出了玛莎成功的制止了这个所谓的皇帝昔日的流浪汉却被施瓦勃林诬陷与普加乔夫勾结入狱,善良的玛莎求见了女王叙述了实情他们才得以重聚。从上述不难看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的主题,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生活,无论是自传成分还是异域的故事,它们往往是相互交织并存在普希金的小说之中。别林斯基曾经说过,《叶普盖尼·奥涅金》是“一部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我们也可以说,普希金的小说也同样是这样一套多卷本的“百科全书。”

   充满叛逆性格的“强人”是普希金小说中个性突出之一,比如《射击》中一心复仇的西尔维奥,《基尔扎里》中无畏的流浪汉英雄基尔扎里,《大尉的女儿》中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等,他们共同特点是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对尊严的捍卫,对强权的抗击。在普希金的每一篇小说中都有贵族出场,他们或为主角或为陪衬,或为叙述对象,或为第一人称我。在对特罗耶库罗夫为代表的专横、自负的大贵族,普希金给予了无情的抨击;对以老杜勃特罗斯基为代表的小贵族,普希金表示同情,对那些崇拜欧洲、蔑视俄国的“新贵族”如《村姑小姐》中格里高里·伊万诺维奇·穆罗姆斯和《杜勃罗夫斯基》中的维列伊斯基,普希金进行了挖苦;对那些保持俄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贵族之家如《暴风雪》中的捏纳拉多沃村“善良的地主们。小说主要是写玛丽的两次爱情故事,作品对这两次爱情的结构安排,第一次放在战争爆发初,第二次放在战争结束后。这种跳跃式结构方式,是十分考究的。它恰好地表现了爱情与战争的主题,目的在揭示侵略战争是破坏爱情、毁灭人民幸福的祸根,正义战争、反侵略战争带给人民以欢乐和幸福。这里,小说主人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欢乐,实际上就是反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国人民的痛苦遭遇与欢乐生活的一种高度概括与浓缩。普希金正是这样高度典型化,因而能在很深的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面貌。玛丽多愁善感,矫揉造作,她的言谈举止,乃至穿着打扮,都摹仿法国感伤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那些海誓山盟,约会情书,也表现出这位小姐的浅薄、做作。

  普希金在小说中自始至终用善意嘲笑的笔调描写玛丽,通过这个形象讽刺了当时流行的感伤——浪漫主义文学,嘲笑那些极力摹仿此类作品中主人公行事的幼稚可笑的年《大尉的女儿》中格里尼奥夫一家等作者进行了温情的描述;面对都市中那些浅薄、虚荣的贵族及其无聊的生活,普希金则主要是讽刺,比如《黑桃皇后》《埃及之夜》等。

   普希金的小说形式多样,有长篇、中短篇,也有素描式的速写,有诗文合体的故事,也有戏剧般的冲突及其解决;有第一人称独白,也有第三人称叙述;有笔记体,也有书信体。无论是什么体?他的小说使人读后都有一种朴实,简洁和明晰的感觉。他的小说句式不长,人物对话简短,对人物描写常常是三言两语,很少有细节描写和心理推理,在写景、议论、比喻方面虽然是惜墨如金,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来说,他的小说对于俄国文学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小说主要对象是各种俄国人的生活及其喜怒哀乐。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都来自于果戈理的《外套》。”我们也可以说,“俄国的作家们都来自普希金一点都不为过。”

责任编辑:赵献刚

[上一篇] 乔红的妙笔

[下一篇] 贵人的认知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4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