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  民风民俗 > 早期记忆之赶圈儿
早期记忆之赶圈儿
作者:徐树仁

       河北唐山的一些农村地区,碰上谁家办喜事,在“响门儿”(办喜事的前一天)那天晚上,附近的小孩儿端着盆子或挎着篮子去主人家讨菜。去的人越多,就证明主人家有地位、人缘也好,所以主人家也会来者不拒,而且很高兴。而讨菜到手的家庭,也会跟着主人家沾沾喜气,讨个好彩头。这种行为被称为“赶圈儿”,有的地方叫做“赶串儿”。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就是相邻的两个村庄做法可能都不一样。

       小时候,在人家办喜事的前天晚上,也挎个篮子,跟着大点儿的孩子去“赶圈儿”。拿回来的可能是半颗白菜、一沓豆片,可能还会有一点儿熟食。大人们赶上看“饲养院”或是“看场”,或是几个游手好闲的凑在一起,也会差遣一个人去“赶圈儿”,然后聚在一起喝酒取乐。到那儿后主人会问:“几个人啊?”为了多要点儿,明明四个人也说有八个。

       有的村庄是准备“流水席”,摆上一些桌凳,准备一些白菜炒豆片、白菜炖粉条等。用大桶盛上散白酒,不管谁来了都可以随便上座儿尽情喝酒。喝完了起身离开,下一批来了接着喝。如果几个“酒罐子”碰到一块儿,可能还会打起“酒官司”,吆五喝六,非得喝趴下几个不可。

       随着社会发展,“赶圈儿”习气越来越浓。办“流水席”的会添置上一些荤菜和作为凉菜的熟食,或是包桌的成桌菜品;发放酒菜的会有大块的猪头肉、火腿肠、豆片、白菜、瓶酒等;据说有的村庄要杀一头整猪,将整个猪肉三斤二斤的分给“赶圈儿”人。夕阳西下,门口就会聚集成群的半大孩子,待喜庆的鞭炮响过,便蜂拥而至。主人派几个专人维持秩序,排队发放东西。有的耍小聪明的小孩儿领完后送回家,还去接着排队继续领取。

       关于“赶圈儿”,有的说是祖辈人传下来的,是体现乡村亲情交流的一种方式,很早就有;还有的说是源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经济比较困难。一些吃不上饭的人家,便借着本村人家办喜事时,拿着碗或盆前去“讨要”一些饭菜,以解决饥饿。这个时候,主家不管是否情愿,都必须面带微笑的慷慨相送,否则会让人笑话。

       无论那种说法,其根源都是贫穷。生活富有的人,没人愿意去“赶圈儿”,就好像要饭一样,让人看不起。尤其是对少年儿童来说,表面上是凑热闹,主要是会滋生“不劳而获”的思想;对于办喜事的主家来说,如果生活富足,还喜欢热闹,图个哈哈一笑倒也无所谓。碰上省吃俭用的“土里刨食”人家,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儿,在这方面花个千八百的,实在不划算。

       冀东地区独有的“赶圈儿”习俗,到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长期沿袭下来的“糟粕”,世人自有评说。

[下一篇] 小时候的腊月二十三小年民俗——乡愁杂记

[上一篇] 除夕 童年民俗记忆

评论

采风网  主办方:河北省采风学会  Copyright © 2015-2025   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5400号-1 冀ICP备15015400号-2

绑定会员信息

邮箱:
密码:
邮箱:
密码:
Another Modal